
| 上课老师:杨胜伟 | 班级:三 年级 1 班 | 科目:数学 | 课型:新课 | |||
| 听课教师:陈昌宇 | 时间:2011年 11月 18 日(星期 二 )第 一 节 | |||||
| 课程: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第 3课时 | ||||||
| 教学时间钟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听课分析 | |||
0-20 20-33 33-40 40-41 |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识 三.巩固练习 四.归纳概总结 | 师:前面已经学过对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请同学口算下列各题,看谁又对又快? 1.口算
生:认真计算等待老师提问 师:教师询问计算情况,强调计算能力不足可以用笔算,抽人回答评价。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快速计算,抽学生到黑板上展示 生:认真计算,很快得出计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阅读例3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为运动员准备矿泉水,每箱24瓶,请问9箱一共多少瓶? 生:认真读题。 师:怎么列式, 生: 师:想请同学们同学们用已经学过乘法估算来估一估 大约是多少? 生: 把9估成10
师:老师想准确知道9箱矿泉水到底有多少瓶,你们能帮助我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 列竖式计算 师:两种方法都对,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板书笔算过程,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师:1判断正误
2 计算 师:那位同学敢上来挑战,抽学生上黑板上演示 生:没有注意格式,相同数为对其,教师予以纠正 师:本预安排教材练习十三的习题,下课铃声响起。 | 1意图复习旧知,巩固进位相加的乘法,但第一题似乎可以不要。因为在第二课时已经学习过进位一次的笔算乘法。 2计算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 3.复习笔算过程,引导学生知识知识迁移,为下面连续进位做铺垫 4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生活的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数字运算。 5本意应该是降低计算难度,但已经学过竖式笔算,估计有学生有会用,让学生感受计算过程的困难。 6在这里有同学计算出现困惑,但老师只是不要耽搁时间结束,本节是连续进位,计算第二次进位学生会有困难,应该询问疑惑的原因。 7判断正误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题目错误都是学生计算容易发生的地方,但遗憾的是老师自己指出错误。 8最后有赶课的现象,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以至于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创促总结。 | |||
| 板录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口算
2.笔算
例3 把9估成10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 2.笔算 |
| 课后提问及评课记录 |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笔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连续进位的,为什么还要安排口算,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2.本节课课堂纪律良好,教学任务顺利推进,但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更多是老师强迫学习,教学重点没有完全突出,难点讲解不够透彻。 |
| 听课意见与建议 | 这节课虽然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但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教材分析不够,对学生主体性不够,启发不够。但是对课堂的管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课堂纪律很好,希望能在教材分析上多花一点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