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整理与复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5:18
文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69~72页相关内容。1.经历整理10以内数及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
推荐度:
导读整理与复习教材第69~72页相关内容。1.经历整理10以内数及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69~72页相关内容。

1.经历整理 10 以内数及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师: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汇报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

1.复习基数、序数的知识。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明明旁边小男孩的家在第 6 层,小女孩的家在第 8 层。

师:同学们真棒!如果老师住的楼层在最高层,你知道应该按几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应该按 10,因为按键中 10 是最大的数,说明第 10 层就是最高层。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让学生自己读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基数和序数有进一步的理解。

2.复习数的组成。

师:大家把教材翻到第 71 页,看“练习十六”第 1 题,应该怎样填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轻松地填出数的组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相应数的组成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整理加法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 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

师:你们能接着整理 10 以内的加法表吗?大家小组讨论,汇报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例如把几+0放在第1列,把几+1放在第2列……把得数为0的算式放在第1排,把得数为1的算式放在第2排……

师生交流小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整理了一份 10 以内的加法表。(课件出示)

师: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横着看,每一行算式的得数都相同。

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多 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少 1。

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 1,结果也依次多1。

师:计算最后一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最后一行算式的结果都是 10,而且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 1,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 1。

4.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 10 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你们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吗?分组讨论,学生借助摆卡片的方法初步整理减法表,然后汇报成果。

【学情预设】受加法表的影响,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把得数相同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一起,比如0-0、1-1、2-2、3-3 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会按减数相同来整理,比如 1-1、2-1、3-1、4-1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共同展示一下讨论成果,看看你总结得对不对。(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根据减法表,个别学生进行纠正。

师:请你仔细观察减法表,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或斜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多 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

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多 1。

斜着看,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最外面一排算式的结果都是 0。

师:下面,老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同学们要很快说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作答。

师: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

5.复习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信息解答,再解答。(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将图中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加起来,如 7+3+3。如果出现这种错例,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熊猫,与小鸟的数量无关,3 只小鸟的信息是多余的。如果没有出现错例,教师也要追问“为什么不用 3 只小鸟的信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经历从复杂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方法,认识到所选择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有直接的联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片的意思。(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图片上有 8 个南瓜,先剪下 3 个,再剪下 1 个,还剩几个?

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式计算:8-3-1=4。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六”第 2、4 题。

这两道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熟练程度。对于算得慢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提高计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六”第 3 题

师:请你先找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 1:上面有 5 只蜻蜓,下面有 3 只,一共有几只?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5+3=8(只)。

预设 2:一共有 9 只蜗牛,爬走了 2 只,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9-2=7(只)。

师:说说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加法解决,第二题选择用减法解决。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在题目中表示的意思,明确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第一题是求上面和下面一共有多少只蜻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已知一共有 9 只蜗牛,爬走了 2 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十六”第 7 题。

这道题,要引导学生讨论“填数时你是先填的哪个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填,而且还明确为什么这样填,从而使学生明确:每个整体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相加的得数是固定的,都是 10;如果其中两部分确定,另一部分也就能确定。引导学生说出:左边 10-1-3=6,应填 6;下面 10-3-2=5,应填 5;最后右边 10-5-1=4,应填 4。

整理和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应重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然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引导学生把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列出来整理成表格。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充分经历了整理的过程,最后归纳成表格。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学生还整理成不同形式的表格,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点值得老师给学生们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整理复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69~72页相关内容。1.经历整理10以内数及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