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集(表格式)第10单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5:33
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集(表格式)第10单元

第十单元路第一课天路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天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顶格宋体小四加黑)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开头空两格,宋体小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难点: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
推荐度:
导读第十单元路第一课天路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天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顶格宋体小四加黑)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开头空两格,宋体小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难点: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
第十单元  路

第一课    天路

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天路》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顶格宋体小四加黑)

1. 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开头空两格,宋体小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

难点: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人补充内容
一、导入(开头空两格,宋体小四)

1、课前欣赏视频《火车带我去拉萨》

 2、由课前活动引入课题-----天路。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认识这条与众不同的路,她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盐湖沼泽,奔腾在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的称它为“天路”。

二、课题质疑:

 1、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2、鼓励提问题的学生。  

三、展示资料,引导整理资料,进行学法指导。 

 1、学生展示收集资料。

 2、引导整理手中的资料。  

一类是: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课件出示有关恶劣环境词语)  一类是:青藏铁路世界之最。(课件出示)

 四、结合资料及简介理解“天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简介部分,思考: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圈一圈、画一画,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回报  

 
 

板书

设计

 

          盼

  

天路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教学

 

反思

 

 

第十单元  路

第二课  丝绸之路

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丝绸之路》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 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复述课文。

难点: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

教学

准备

教学

课时

2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人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 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 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 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写会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

学习第1. 2自然段:

1. 学生默读课文第1. 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 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

     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 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4. 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

    1. 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 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3. 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三、情感升华

    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四、作业布置。

复述课文

板书

设计

丝绸之路               (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开辟者:张骞         (外交家、探险家,为丝绸之路花费了一生)

教学

反思

第十单元习作     路

习作题目: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习作要求:

1、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 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习作目的: 

  1、生动、具体、有条理地写好一件事。 

  2、捕捉事物的鲜活点,让习作内容丰富新颖、语言活泼生动。 

习作课时:

三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25)

习作内容:

习作指导

习作过程:

一、 启发谈话:

无论是城市的柏油大道,还是乡村的林间小道,路,在我们脚下,引导我们向前。

在这条路上,通过努力,我取得了一个一个的成绩,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朝着前面的目标,不断进步,加油!

二、提出作文要求

1、 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 

2、 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 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三、同桌互说、互听、互议。

四、范文欣赏

《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蜀鄙二僧》

第二课时(26)

习作内容:

练写指导

习作过程:

一、丰富材料、抓住重点 

1、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学会沟通与理解。在这条路上,通过努力,我取得了一个一个的成绩,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

(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图象)

2、倾诉自己的心声,为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朝着前面的目标,不断进步,加油!

(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乘兴写作,体验欢愉 

 1、根据所思所悟,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拟定提纲,打草稿。 

 2、同桌互换提纲,相互说说自己的取材与大体框架,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对别人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3、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根据提纲作文。

4、启主写作,学生自由表达。

三、写完后修改要点: 

(1)叙事是否完整、有条理。 

(2)所写内容是否有吸引人的亮点。  

(3)情节是否曲折,语言是否鲜活,联想是否合理,感受是否自然。 

(各自根据要点修改润色,然后同学之间交换欣赏。) 

第三课时(27)

一、誊写习作

二、自由合作欣赏习作

1、四人一组,借阅优秀习作,借鉴其写得好的方面。

2、教师巡视,并深入个别组参与交流。

三、再次修改誊写

第十单元  路

    《语文天地》

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语文天地》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积累名言警。

2. “畅所欲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3.“开卷有益”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4.“金钥匙”促成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难点: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

课时

3课时

一:抄书比赛

1.全班限定时间开展书写比赛

2.请写得又快又好的谈经验

3.把好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二:读一读

1.先让学生读熟这句话

2.说说自己的理解

3.背诵

4.鼓励课后继续搜集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三:畅所欲言

1.联系实际谈自己认识的更多的路

2.在你知道的路中,你最愿意探索的是一条什么路?

3.为什么?

四:金钥匙

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条基本要求:

一是:每天阅读的数量必须保证,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

二是:边读边记,养成作批注的习惯

三是: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第二课时

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    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想

2.    默读深思: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3.    (哪一年干什么?怎么干?)

4.    再次读课文,讨论:你觉得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5.    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按时间顺序选重点事件写人的方法

6.    小练笔《我的成长经历》

第三课时

一:接题导入

1.    题目什么意思?

2.    看了题目之后你有哪些疑问?

二:深入学习

1、学生熟读古文

2、对照译文,感知古文

3.    小组讨论,故事中蕴涵着怎样与路有关的深刻道理?

4.    再读课文,思考

5.    富和尚为什么惭愧?

6.    富和尚和穷和尚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7.   鼓励课后自愿搜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读一读,感受中

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集(表格式)第10单元

第十单元路第一课天路编写者王静平执教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天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顶格宋体小四加黑)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开头空两格,宋体小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难点: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