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PI、PID三种工业常用调节器调节规律;
(2)设计P、PI、PID调节器,并通过Bode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图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或以上;
2、软件环境:MATLAB6.1及其以上;
3、VGA、SVGA显卡,分辨率800╳600或以上;
4、内存128M或以上,硬盘25G或以上;
5、鼠标。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未加调节器时,系统结构图为
(s)
图6-1 无调节器的系统结构图
其中选开环传递函数为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响应曲线和Bode图可以看出系统有振荡,因此需加调节器来调节。在以下各系统中G(s)的模型均是上面表示的形式。
1加P调节器
加了P调节器以后的系统结构图变为:
P调节器
R(s) Y(s)
图6-2 带P调节器的系统结构图
1)参数内定时,程序已经内定设置为Kp=0.02,观察响应曲线和Bode图可以看出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2)参数自设时,可以随意输入参数值,观察参数值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一般Kp值在0.01~0.1之间系统较为稳定。同学可自己实践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Kp值 | 响应曲线 | Bode分析图 | 分析说明 |
| 0.02 | 增大Kp,系统可更快地到达稳态值,即ts更短;同时超调量σp变大。 | ||
| 0.08 |
加了PI调节器以后的系统结构图变为:
PI调节器
图6-3 带PI调节器的系统结构图
1)参数内定时,程序已经内定设置为Kp=0.1,Ki=0.001,观察响应曲线和Bode图可以看出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2)参数自设时,可以随意输入参数值,观察参数值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本系统,一般Kp值在0.01~0.1之间、Ki值在0.001~0.01之间系统较为理想。但是,由于此系统有两个参数,参数之间可以相互牵制,因此并非选择Kp值在0.01~0.1之间、Ki值在0.001~0.01之间的系统一定好,而不在此范围内系统就一定不好。Kp值与Ki值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要满足Kp ≥50Ki的关系,系统才能稳定。同学可自己实践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Kp.Ki值 | 响应曲线 | Bode分析图 | 分析说明 |
| 0.1 0.001 | 采用PI控制器刻意消除系统响应速度新号的稳态误差。 | ||
| 0.06 0.006 | |||
| 0.03 0.003 |
加了PID调节器以后的系统结构图变为:
PID调节器
R(s) Y(s)
图6-4 带PID调节器的系统结构图
1)参数内定时,我们给定Kp=0.1,Ki=0.001,Kd=0.05,观察响应曲线和波德图可以看出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2)参数自设时,我们可以随意输入参数值,观察参数值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本系统,一般Kp值在0.02~0.2之间、Ki 值在0.05以下、Kd值在0.01~0.4之间系统较为稳定。同PI调节器一样,PID调节器的三个参数之间也相互牵制,在上面的取值范围内,一般要保证Kp≥100 Ki、Kd≥50Ki、Kp≥(2~10)Kd这样的关系系统才能稳定。但是,由于PID调节器系统更为复杂,因此,三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并不固定,同学可自己实践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Kp.Ki、Kd值 | 响应曲线 | Bode分析图 | 分析说明 |
| 0.1 0.001 0.05 | 采用PID调节器,当各参数选择较好时,可以改善系统的各项品质。 | ||
| 0.08 0.005 0.04 | |||
| 0.04 0.002 0.01 |
1、试写出PID 调节器的数学模型,讨论各部分参数的作用。
答:PID控制器的传函为:。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τ为微分时间常数,均为可调参数。
2、试说明P、PI、PID三种形式的调节器各适用于什么条件下?
答:P调节器可以用来缩短调节时间;PI调节器可以用来缩短调节时间以及减小甚至消除稳态误差;PID调节器除以上功能外,还可改善动态特性,使系统更快响应。
3、一般工程中,PID调节器的三个参数KP、Ki、Kd之间的大致关系如何?
答:KP>Kd >Ki 。各参数的具体设定根据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