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 业 论 文
| 题 目: | 浅谈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
| 院 系: | 教育系 |
| 专 业: | 初等教育(五年制) |
| 班 级: | 467 |
| 姓 名: | 胡湘丽 |
| 学 号: | 07467013 |
| 指导教师: | 戴伦华老师 |
| 2012 | 年 | 4 | 月 | 17 | 日 |
467班 胡湘丽
[摘 要]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而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平。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教育、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本文主要陈述了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具有思考,实践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教师素质 ;职业道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农村发展的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呢
一、教师专业知识应该“保鲜 ”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我们都耳熟目详。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惟有“学高”才有资格做教师,“学高”指的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得先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地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地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惟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不断地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长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长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惟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并不断成长、壮阔,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一言一,还有品质诸多方面,都会对别人,特别是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总是把教师当作一面镜子,当作做人的典范。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明确三点:为什么要进行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是什么以及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自古以来,学校都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既担负着教育学生长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学生修德养行的任务。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三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个性,而不是无生命、无思想活动的自然物。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起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表率性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生动的、潜移默化的。再说,教师劳动的“产品”应具有高质量,既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发展各类学生的个性。教师的劳动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既不能是“次品”、“废品”,更不能生产“危险品”。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16个字,即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政治坚定,就是要讲政治。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作为青少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提高业务修养应该成为教师胜任现代条件下的自觉要求。离开了具体任务,师德便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敬业就会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作为一名有造诣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应该向纵横两个维度拓展和延伸,要劳而不厌、博观厚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那种抱着一点点专业知识夜郎自大的教师,早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知识的陈旧、不合时宜与新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作为教师,对新知识的占有,对新信息的洞察,更应比同时代的人领先一步。因而,精通业务既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纵横驰骋,又要求教师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做到善于化旧为新、新旧融合。因而,从某种意义上,精通业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人民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学校里,人民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应当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只有增强法制意识,才能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才能切实推行全面依法治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理应“为人师表”,有人称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命令”,因而每个教师必须在思想、政治、教学、道德、语言、仪表、人际关系等方面,自觉的遵循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提出的各种准则和规范。要不断地追求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自己规范的言行作为表率,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从而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为: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搞好学习,不但要学政治、学文化,而且要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法律,要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第二要慎独,不计个人得失和忧患,以坦荡无私的心境来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内省,通过自己不断的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四要兼听,就是正确处理好领导、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要克服“文人相轻”、互不服气的不良风气;第五要自律,用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以自己较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形成学生的人格和行为。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而且通过学生还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师德既影响学生在较长时间里的成长,还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由此可见师德的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只有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培养一代新人,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三、师爱—师德之魂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鲁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林崇德教授也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确,爱心教育是一种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种气度和修养。可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处处充满金钱和权势诱惑的社会,生活清苦的老师能够安贫乐道吗?能够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教师的爱心来自何处?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师爱为本。我觉得教师的爱心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来自于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爱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化后进生上,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我们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得好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这句话虽然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出他们独特的风采。
之前我在东莞茶山一所民营学校实习,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刚带班不久,我就注意到班上两个男孩子---江扬和覃冠汇,他们两个上课没什么活力,作业完成状况也不太理想,可一到课间休息时间就精神百倍,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了。看着他们两个这样在学校蹉跎时光,想必在家里也不是会主动学习的了,我心里那个着急呀。我曾下课找他们谈话,找家长各方面了解、观察,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无可救药的学生,只是懒散成性罢了,以前老师又不管,放之任之,他们就越发懒得去改变现状。针对这些状况,我多次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每次都是当时发挥作用,没过几天,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很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俩了。但是转眼我又想如果我也放弃他俩,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到时可能真的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我不能不管他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动了些脑筋,每天下午放学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他俩是走读生,就住在学校附近,留下他们这一举动家长也是十分赞成的,还高兴地说孩子终于碰上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了)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发现江、覃两位同学能自己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适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我心里虽然很高兴,可也不免担心这两个学生能不能坚持下去,但令我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课堂上也时常可以看到他俩高举的小手了。批改他们俩的作业,我也不忘加上一句评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还有就是:老师很高兴你突破了以前的最高纪录……并且他俩每次单元测试和月考总会较前一次有或多或少的进步。看到他们两个的进步,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当时没有放弃他们。这让初为人师的我由衷地自豪。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进步,我想就只有老师的爱。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方法,从而努力学习。
结束语:
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苗,有了高尚品格的熏陶,一桶通鲜活的知识水流,在爱心的浇灌、呵护下,还有长不成参天大树的理由吗?
参考文献:
[1] 吴中江;浅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李晓鹏,裴彤;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3] 李允江,姚宗岭;教师素质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4年02期
[4] 许快宏;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中之重[N];铜川日报;2005年
[5] 兰州民族中学王世丰;谈“仁爱”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N];甘肃日报;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