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 、⑤③②⑥①④ B 、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 D、⑤③④①⑥②
|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 | |||||||
| A 、 bē i gō ng sh é yǐ背ng弓射影 | B 、 sh éng | qíng | bìng | mào 声情并茂 | ||||
| C、 duō mó u sh ànbi àn | 多谋善辩 | D、 j ī ng yù li á ngyán | 金玉良言 | |||||
|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诵停留表示 | “两个人都得跑 ”的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C | ) | |||||
| A、你跑可是他 |也得跑。B、你跑可是 | |他也得跑。C、你跑 | |可是他也得跑。 | ||||||
| 4、下面句子的朗诵重音表示 | “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 | ”的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 | |||||
| A 、我知道你会开车 | B、我知道你会开车。 | C、我知道你会开车。 | D 、我知道你会开车。 | |||||
|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D ) | |||||||
B、别看他俩在一同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终究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别开生面,一个循序渐进,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C)
有些书可供一, 有些书能够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需
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 有些书能够多读, 但是不必过于仔细地读, 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
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 、尝咀嚼则专心 B 、尝品味则尽心 C、读咀嚼却专心 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D)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样奇珍异宝、
古玩文物, 令人。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
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样玉雕展品,神态各异绘声绘色,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
架山区奔驰, 只见奇峰异岭迎面而来,
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
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备,真是
。
A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B、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C、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D、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接的是( A )
A、绚烂的旭日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辉。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骄阳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
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 、( 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本。 (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本。
B、( 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 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 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
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为了防备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爬山队员仍旧战胜了困难,胜利登攀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制伪劣产品,对这种陷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苛打
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样低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低质煤稳燃器,为节能
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 (《春风吹》)
(2 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
出。有的仍是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 4 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 4 分)
三、阅读( 30 分)
| 生命的掌声 | ||||||
| 我经常想起一个对于掌声的故事。 |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 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 | |||||
| 儿,宁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到达教室,下课后,她又总 | ||||||
| 是最后一个走开教室。 后来我们才知道, 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木症而落下了残疾, | 她不愿 | |||||
| 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一天,上演讲课时, | 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叙述一个小故事。 | 轮 | ||||
| 到英子演讲的时候, 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 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 演讲 | ||||
|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认识英子的情况, | 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英子踌躇了一会儿,最 | |||||
| 后慢慢地站了起来。 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 | ||||||
| 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她刚才站定的那一刻, | 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 | 忽然间响起了一阵掌 | ||||
| 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 | ||||||
| 也定了定情绪,开始叙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悦耳。 | ||||||
|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 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 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 | 又向同学 | ||||
| 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 | ||||||
| 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不再是那么郁闷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 | 甚至有一次她还 | |||||
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还得了奖。三年光阴,急忙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 “我永远不会忘
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理解,同学们并没有鄙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理解英子变得爽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
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窘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本文的主人公英子曾经是一个性格、的残疾姑娘,她早来迟走,是因为
“ ”。那次演讲后,她变得 、 了。( 5 分)
2、 “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是因为; “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是因为 。( 6 分)
3、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是 “生命的掌声 ”?( 5 分) 4、 “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 ”那句话
中的 “掌声 ”指什么?( 4 分) 5、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觉与启迪。
| (10 分) | ||
|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 40%) | ||
| 一、根据部分更新纲领内容填空( | 10 分)。 | |
|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 | (2 分) | |
国语文,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闻读写能力,养成优异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
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发教育,
培育学
生的
,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优异的
。
(6 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
| 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防止 | 和 | 。(2 分) | ||
| 二、简答题( 10 分) | ||||
| 联系实际简述怎样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 | 20 年,经常 | |||
| 会碰到学生向老师讨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确实, | “积 | |||
| 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 | ||||
| 竿见影,这就决定了 “积累 ”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笔者曾化用陶渊明 | “勤学如春 | |||
| 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 | ”的名言,对学生说: | |||
| “语文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借此告诉学生语文学习 | “隐性 ”增长的特点, | ||
| 这个隐性增长的过程就是积累。 | 但是,不少学生由于急于求成,因此, | 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往 | |||
| 往不能正确对待积累,认识不到积累的重要性。他们或小看积累, | 或浅尝辄止。还有很多学 | ||||
| 生对积累的认识浅薄简单, 认为积累可是是记住几个词句而已。 | 甚至一提到积累, 有人就想 | ||||
| 到了死记硬背, 就想到了食古不化, 就想到了书袋子和书呆子。仿佛强调了积累, | 就会磨灭 | ||||
| 了学生的灵性和阻挡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论。基于此, | |||||
|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谈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 |||||
| 一、积累的重要性 | |||||
| “语文修养 ”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观点, | 形成语文修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 | ||||
| 是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 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异传统。 | 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 | ||||
| 此都有过精粹的阐述。荀子说: | “积土成山,风雨共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
|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又说: “积斫 | ||||
| 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 | ”庄子说: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 | ||||
| 力。 ”管子说: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 ”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积 | ||||
| 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识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 ||||
修,也不论是阅读鉴赏,仍是表达沟通,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能够说,积累在语文学习
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 “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走开
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牢固, 学生的语文修养
就无法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特别重要, 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 合理而又
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调的、简单的。 积累
不单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单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
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
知识。能够说, 如果不积累字、词, 我们便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 积累句、 段、篇,
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便可能言之无
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语言沟通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
或感觉。语感, 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 平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 同一段文字, 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 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别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单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
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 ”。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 专心灵来达成的。 学生通过感悟不单能积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之有内容,言之有思想,感悟和情感是我们在阅读或察看时,因思考的参与并过滤而获得的。
三、积累的途径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 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 生活中时时处办事事都有语文, 只需我们留意积累,就会有收获。积累的途径,归纳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1.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 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是积累中最直接、最
便捷的途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 形成能力的根本,它囊括了不同时代各样风格、各样流
派的作品, 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 名著是人类优异文化的结晶, 报刊则是现在社会社会风云、
人生百态的反应。 从教材、 名著、报刊中, 通过阅读能够获得多方面的积累: 既能够积累字、
词、句、段、篇,把它们摘录在笔记本上;也能够积累语感,还能够积累感悟或情感。比如
读了一段或一篇好文章, 文字触动了心灵, 让我们心里有了感触, 然后我们把自己的思想火
花、灵魂的触动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有了思想感悟的积累,这是积累的丰厚收获。
2.从生活中积累
从生活中积累,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讲堂, 我们能够从生活中
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不同事情去积累。我能够通过观看影视媒体
去积累, 能够在参加各样活动的过程中去积累, 还能够在各样生活体验中去积累, 在各样生
活场景中去积累。比如,大街上,你看到一位少先队员扶着盲人走过马路;校园中,你看到
一位同学随手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 北风中, 你看到母亲倚门而望, 等待着上晚学的你的归
来,母亲瘦弱的身体在北风中瑟瑟颤抖 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莫非
没有发现生活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真善美?生活中各处都洋溢着一种爱?把你的这份感人、 瞬
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这是生活馈馈送我们的最好财富。
3.从大自然中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我们的语文修养, 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大自然就像一位智慧老人, 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人类应怎样去生活。 只需我们专心
去察看, 专心去思考, 专心去领悟, 就会获得很多生活的道理, 积累很多生存的智慧。 比如,
春寒料峭, 我们到达广袤的旷野, 突然发现一株新绿顽强地打破压迫它的土块, 向世界宣告
它的存在的时候, 我们莫非不为这弱小的生命如此顽强而受到震撼吗?我们能不为生命力如
此强大而感人吗?金秋时节,我们到达或平原,或山冈, 来饱览生命辉煌的时候, 忽然一片
黄叶从我们的眼前飘但是逝,此情此景, 我们定会感触: 茫茫宇宙中, 生命原来是如此短暂
而柔弱!进而生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柔情,大自然的朝暾夕照,月盈月亏、风雨雷电等
等,都会触发我们丰富的联想, 给我们许很多多的感悟, 我们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长此以
往,就变成了一笔丰厚的积累。 有了这些积累,我们的灵魂就会变得崇高起来,我们的情感
会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思想会变得深刻起来,我们的生命会变得充分而昂扬。
四、积累的方法 正如语文学习有积累之法同样,积累也有方法。掌握了积累的方法,我
们积累时才会事半功倍。
1.做居心人
俗话说, “世人无难事,只怕居心人。 ”做一个学习上的和生活上的居心人,是语文学习
积累的重要保证。 生活中虽然处处有语文, 但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居心人, 而是一个学习的懒
汉、生活的局外人, 那么即使面对生活中遮天蔽日而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我们也会无动
于衷。就像一个懒汉, 即使走进一座金矿, 面对遍地的黄金, 也会熟视无睹同样。 做居心人,
就是要时时处处留意生活,多察看,多思考,披沙拣金,让积累的囊中充分。
2.要做到 “勤 ”
“勤”是积累的重要方法,俗话说: “人勤地不懒 ”。一个农民,勤奋就能致富;一个学生,勤
奋便可能成才,我们不单要做到 “手勤 ”,多记多写;还要做到 “嘴勤 ”,多问多读多说;做到
“耳勤 ”,多听;做到 “脑勤 ”,多思多悟。 “勤 ”,能让一片荒地长出粮食; “勤”,也能让语文学习积累的天地结出硕果。
3.要做到 “恒 ”
“恒 ”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 “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句话是鼓励人做事要有头有尾,其中就包含着 “恒 ”的道理。 “荀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说的就是 “恒 ”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积累时 “恒 ”显得尤为重要,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那怕一天积累一点,日积月累,数量一定不会少,那种 “一暴十寒 ”的积累,定会是囊中羞怯,竹篮打水一场空。
“活到老,学到老 ”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没有止境,积累也没有止境。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积累,让丰厚的积累来增加我们的语文修养,形成我们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设计( 20 分)
(一)有一天,小白兔到达河畔,看见小鱼 yóu 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 “小鱼,小鱼,
你今天自怎么有 kòng 空出来啊? ”小鱼说: “要下雨了, 水里 mēn闷得很, 我到水面上来 t òu 透透气。 ”(五年制第二册《要下雨了》 ) 1、请写出学习这段话的思想感情、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目标。( 8 分)思想感情( 2 分):知识( 2 分):语言能力( 4 分):
(二)设计一次高年级命题作文训练。 写清习作题目、 习作要求、 习作内容和习作提示。 ( 12
分)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小学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量 120 分钟)
一、 选择题( 10 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自给( j ǐ自足) 不卑不亢( kànɡ) 如饥似( sì)渴 崇 (ch 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 yì) 层出不穷 (xi ǎ n) C.不卑不亢( náo) 瞠( ch ē n)ɡ目结舌D.无的( dì)放矢 揠( yè)苗助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好高务远 兴邦 再接再厉
B.引人注目 莫名其妙 斩钉截铁
处 (ch ù)心积虑 随声附和 (h è)
茅塞( sāi)顿开 从( cónɡ)容不迫
宁( nìnɡ)死不屈 买椟( dú)还珠
( )
并世无双
爱不释手
C.百折不回 翩翩起舞 言简意该 草木惊心
D.一张一驰 争分夺秒 喜不自胜 易如反掌
3.有些汉字特别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余字。
认真察看, “器 ”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5 个
B.6 个
C.7 个
D .最少
8 个
4.先认真剖析成语
“前俯后仰 ”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
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
“前俯
后仰 ”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 )
A .转败为胜
B .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
5.写动物叫唤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习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
| A .狗吠 | 猿鸣 | B .马嘶 | 蝉噪 | C.鹤啼 | 虎啸 D.鸡叫 | 狼嚎 | ||||
| 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 | “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 | ”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 | ) | |||||||
| A. | 亮亮,明明起床了。 | B.明明起床了, 亮亮。 | C.亮亮说: “明明, | |||||||
| 起床了。 ” | D.亮亮说: “明明起床了。 ” | |||||||||
| 7.把 “巴金说: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 | |||||||||
| 是 | ( | ) | ||||||||
| A .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 B .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 C.巴 | ||||||||
| 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 D .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 |||||||||
| 8.整理下面排列错杂的几句话。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 ) | ||||||||
|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旺盛。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 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 | |||||||||
| 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 | 它富有营养, 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那一片片叶子像 | |||||||||
| 精巧的小纸扇, 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⑤每年四月份, 当成群的蜜蜂在旺盛的枝叶间繁忙的 | |||||||||
| 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⑥原来是因为不论是它的雄花仍是雌花,都很不惹眼。 | ||||||||||
| A . ②→ ①→④→⑤→⑥→③ | B . ①→④ →⑤→⑥→③→ ② | |||||||||
| C.② →③ →①→④→⑤ →⑥ | D.① →④→⑤→ ⑥→②→③ | |||||||||
|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 | ) | A.培养学生的朗诵默读能力 | B.培养学生的感觉、 | |||||||
| 理解、欣赏和评论能力 |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 D.培养学生的察看、思考、表 | ||||||||
| 现和评论能力 | ||||||||||
| 10.评论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 ( | ) | A .参与意识和情意态 | |||||||
| 度 |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C.策划、组织能力 | D.协调、实施能 | |||||||
| 力 |
| 二、 | 判断题( 10 分 |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 | |||
| 1.以 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 | n 相拼时, ü上的两点不能省写; 与声母 q 相拼时, ü上的两点要 | ||||
| 省写。 | ( | ) | |||
| 2. “凸 ”和 “凹 ”的笔画数都是 5 画; “凸 ”的第 4 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 | ( | ) | |||
| 3.如果把 “喜气洋洋、神采奕奕、英姿飒爽、谨言慎行、欣喜若狂、笑容可掬 | ”这六个词语 | ||||
| 归类的话, “谨言慎行 ”这个词应该独自归为一类。 | ( | ) | |||
| 4. “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 | ”“船已开三日即到。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能够有多 | ||||
| 种不同的理解。 | ( | ) | |||
| 5.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能够知道马的耐力大小, | ||||
| 事情长久了才能够看出人心的利害。 | ( | ) | |||
| 6.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 ( | ) | |||
( )
8.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 “飞将 ”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 “飞将军 ”的名将李广。
( )
9.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样标牌广告等都能够用作语文课程资源。 ( )
10.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 )
三、 填空题( 12 分 每空 1 分) 1、默写填空。( 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
朵花开淡墨痕。 , 。 (王
冕《墨梅》)
(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
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事后尽
开颜。 (《长征》 )
2.按题目要求填空。
(1)用数笔画查字法, “鼎 ”应查 画;用部首查字法, “戚”应查 部。
( 2)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是中国古代名著《 》
中的一个章节,其中 “花和尚 ”指 (人名)。
( 3)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各填上一个字,使其变成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旅客
的提醒语。 不要 心,小心被偷;不要 心,小心被骗。
( 4)公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经写过一张 “不可随地小便 ”的字条,贴在办公大
院的一角, 以劝阻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 谁知字条在次日大清晨就不见了。原来,有人仰
慕于老先生的为人和书法,静静揭下字条,一一剪下这几个字,从头排列后粘好。这样,原
来的几个字便组成了另一个既有教育意义又能登大雅之堂的句子。这个句子应该是 。
( 5)有人采用 “鱼、游、马、钓、骇、跑、惊、快、鞭 ”这些字中的几个字,写了
一副春联。上联是 “鱼钓垂钓鱼骇钓 ”,最适合的下联是 。
四、 阅读题( 22 分 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一)( 10 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
“①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
小儿笑曰: “②孰为汝多知乎? ”
1.该文中加点的 “为 ” 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 2 分)
2.在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朗诵停留的地方画上 “ /。”(2 分)
比如:见/两小儿/辩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
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①
②
4 .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 20 个字的一句话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 1 分)
5.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 ( 1 分)
6.这个故事说明 ;也说明 。(2 分)
(二)( 12 分)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
问儿子: “吃哪一碗? ” “有蛋的那碗! ”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 ”
父亲说, “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 —— 不让。 ”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 ”“真不让! ”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懊悔? ”“不懊悔! ” 儿子又一口, 把蛋吞了下去。 待儿子吃完, 父亲开始吃。 自然,
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劝告儿子。儿子显
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 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 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问儿子: “吃哪碗? ”
“孔融让梨,我让蛋! ”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懊悔? ”“不懊悔! ” 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 也不见一个蛋。 父亲的碗里, 上卧一个, 下藏一个, 儿子看得分明。 “记
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
父亲问儿子: “吃哪碗? ”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 —— 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 ”儿子手一挥做 “绅士 ”状。
“那就不客气啦! ”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卧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7.联系上下文,该文中画“ ”的空白处应该填上的最适合的句子是:
(2 分)
8 .认真阅读并剖析故事中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每格填一个字) ( 2
□□→□□→总结
分)
9.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的目的是什么?(2 分)
10.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
是 、 、 ,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
的
。(4 分)
11.该文中最能表现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 分)
五﹑ 简答题( 6 分)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散发
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请你简要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六、作文( 40
| 分) | 题目一:讲台 | 题目二:诺言 | |||||
| 要求:①任选一题;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在 | 600 | 字以上;④不得抄袭 | |||||
| 一、选择题 | 1A | 2A 或B | 3D4D | 5C | 6D7C | 8A9B | |
| 10A | |||||||
| 二、判断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三、填空题 | 1.( 1)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 2)五岭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 | |||
| 云崖暖 | (说明:出现一个错别字扣 | 0.5 分;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错别字该空记 | 0 分。) | ||||
鞭马马惊鞭
四、阅读题
1. wéi 是
2.我 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
3.①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同样②谁说你知道的事
情多呢 ? 4.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仍是中午离人近。
5.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同样的。
6.认识自然,探究真理,要敢于思考、勇敢质疑;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
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 7.仍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没有 “仍是 ”等适合词语的扣 | 1 分) |
9.试一试自己的儿子想不想占便宜。
10.劝告 教训 语重心长
谆谆教诲(关爱之情)
11.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五、简答题 要点: ①语文教学应在
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②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优异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
应转变观点,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
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六、作文 (答案略) 评分建议:
第一类文( 36 分 — 40 分):价值取向健康,吻合题意,内容详细,重点突出,详略适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二类文( 30 分 —35 分):价值取向健康,吻合题意,内容详细,重点比较突出,详略比较适当,条理比较清楚,语句缺点很少,标点基本正确。
第三类文( 24 分 — 29 分):价值取向健康,比较吻合题意,内容比较详细,条理比较清楚,语句缺点较少,标点错误不多。
第四类文 ( 24 分以下):(略) 此外, 错别字每满三个扣 1 分(重现的错别字只算一个) ,书写潦草、难于辨认的字算错别字。全文字数在 600 个以下的一般不能记 28 分以上。
内容总结
(1)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2)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3)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终究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4)这就是说,有些书只需
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