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河南省三峡市卢氏一高高一下期段考地理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4:02
文档

河南省三峡市卢氏一高高一下期段考地理试卷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地理试卷命题人:尚元丰审题人:尚元丰说明:1、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第I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过大B.人口增长率过大C.男女比例失衡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
推荐度:
导读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地理试卷命题人:尚元丰审题人:尚元丰说明:1、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第I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过大B.人口增长率过大C.男女比例失衡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

地 理 试 卷

命题人:尚元丰  审题人:尚元丰 

说明:1、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I卷  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人口增长率过大    

C.男女比例失衡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C.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就业机会多                  D.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4.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人口密度的差异                 D.人均寿命的差异                

5.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6.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7.一个大城市的某功能区景观是建筑密集,高楼林立,该区可能是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1页 共6页

   A.中心商务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都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B.商业区一定位于城市中心

C.工厂、仓库等应位于交通便捷的地区    D.行政区、文化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9~10题。

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1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11.下列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准的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地域不断拓展,乡村变为城镇

    C.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中的比重    D.城市数目增多,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12.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是

    A.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B.城市收入水平高,文化设施齐全

    C.农村自然灾害严重    D.农村收入水平低,社会服务短缺

13.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1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右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读后回答15~16题。

15.某医科大学毕业生想开一私人卫生所,根据“中心地理论”,应选择在

    A.A   B.B    C.C     D.D 

16.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A.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

    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

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 

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

1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热量的合理利用         B.对光照的合理利用         

C.对地形的合理利用         D.对农业用地的合理利用

18.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应北京市,主要依赖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优良的品质和优势        ④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2页 共6页

19.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0.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21.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的气候    ③地广人稀  

④交通便利                ⑤土地租金低                    ⑥高度发达的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22.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完成23—24题。

23.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和劳动力

2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商品谷物农业      B.观光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25.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是一成不变的            D.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回答26~27题。

26.从图中看出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27.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远途交通不便             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3页 共6页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29.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A.奶牛    B. 奶羊    C.牛奶       D.奶制品

30.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若数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32.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

大致流向是

A.西北风 向北流          B.东北风 向南流

C.东南风 向南流          D.西南风 向北流

33.美国“硅谷”与九州岛、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力集中      B.交通便捷

C.市场稳定,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读右面三角形坐标图,回答34-35题。

34.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则图中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5.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则图中最能代表制糖工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4页 共6页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段考

地 理 答 题 卷

全卷总分栏

题号总分
1-35363738
得分机器阅卷
第Ⅱ卷  综合题(30分)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长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此过程中一定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比d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3)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城市化的呢?(6分)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5页 共6页

37.读“我国华北地区某中等城市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图中a—e表示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情况,请将字母填入表中。

用地类型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
字母e
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        的高低。读图可知,在距离市中心        公里范围内,最有可能形成住宅区。

⑶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环保等因素,化工厂应选择在1、2、3、4四处中的         

处(1分),选择理由是                                               。(2分)

⑷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区,正确的是        (单选)。

A.5——大型超市              B.6——小麦种植

C.7——飞机场                D.8——钢铁厂

38.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          ,B为________,C为           ,D          。(4分)

布局②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据图中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6页 共6页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段考

地理试卷参

一、选择题

1-5:BDDBD  6-10:BACAB  11-15:CBABB  16-20:BDDBB  21-25:DDCBD  26-30:DDDAD

31-35:BDCCC

二、综合题(30分)

36.(1)D  (2)B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37.(1)

用地类型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
字母dcab
(2)租金   12—20  (3)2   此处远离市区,地租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对城市造成水污染;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避免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2分,任答两点即可)(4)A

38.(共10分)(1)②  ③  ④  ①  (4分) 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付租能力强;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2分)(2)压力:(2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对策:(2分)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段考

地理试卷参

一、选择题

1-5:BDDBD  6-10:BACAB  11-15:CBABB  16-20:BDDBB  21-25:DDCBD  26-30:DDDAD

31-35:BDCCC

二、综合题(30分)

36.(1)D  (2)B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37.(1)

用地类型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
字母dcab
(2)租金   12—20  (3)2   此处远离市区,地租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对城市造成水污染;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避免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2分,任答两点即可)(4)A

38.(共10分)(1)②  ③  ④  ①  (4分) 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付租能力强;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2分)(2)压力:(2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对策:(2分)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段考

地理试卷参

一、选择题

1-5:BDDBD  6-10:BACAB  11-15:CBABB  16-20:BDDBB  21-25:DDCBD  26-30:DDDAD

31-35:BDCCC

二、综合题(30分)

36.(1)D  (2)B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37.(1)

用地类型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
字母dcab
(2)租金   12—20  (3)2   此处远离市区,地租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对城市造成水污染;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避免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2分,任答两点即可)(4)A

38.(共10分)(1)②  ③  ④  ①  (4分) 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付租能力强;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2分)(2)压力:(2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对策:(2分)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段考

地理试卷参

一、选择题

1-5:BDDBD  6-10:BACAB  11-15:CBABB  16-20:BDDBB  21-25:DDCBD  26-30:DDDAD

31-35:BDCCC

二、综合题(30分)

36.(1)D  (2)B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37.(1)

用地类型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
字母dcab
(2)租金   12—20  (3)2   此处远离市区,地租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对城市造成水污染;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避免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2分,任答两点即可)(4)A

38.(共10分)(1)②  ③  ④  ①  (4分) 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付租能力强;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2分)(2)压力:(2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对策:(2分)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文档

河南省三峡市卢氏一高高一下期段考地理试卷

卢氏一高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段考地理试卷命题人:尚元丰审题人:尚元丰说明:1、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第I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过大B.人口增长率过大C.男女比例失衡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