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办学思想端正,教育教学工作均能体现素质教育。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重视劳动基地建设;组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安排落实。
三、学校工作计划
各项工作计划安排体现“五育并举”的精神;计划目的明确,可行性强;措施得力,导向性强,效果良好。
四、面向全体学生
合理安排师资、班主任,不分快慢班,不办重点班;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措施,专人负责,效果明显;积极开展教改试验,改进教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
学校重视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学生和教师明确在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辍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六、执行教学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七、制止“三乱”
学校无乱收费现象;无硬性摊派练习题,复习资料;无行业不正之风。
八、在校生年巩固率
在校生年巩固率100%。
九、学生按时毕业率
学生按时毕业率100%。
十、领导作风
领导班子分工合理,团结协作;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勤政廉洁;依法治校,办事效率高。
十一、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健全,可行;信息反馈畅通、迅速;处理解决问题及时。
十二、档案管理
档案材料规范,齐全,专人负责。
学籍管理清楚、真实。
档案资料查找方便。
十三、党支部、教代会作用
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突出。
教代会制度健全。
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十四、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经常对教职工进行道德教育。
教师模范执行《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校无体罚学生现象。 ]
十五、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修、培训有计划、有措施。
鼓励和支持教师业务进修。
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
十六、岗位责任制
学校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教职工德、能、勤、绩有健全的考核制度;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十七、关心教职工生活
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职工。
民办教师按评定职称发放工资。
教师的住房、医疗、退休等解决得好。
十八、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组织健全,校长负责。
形成了由党支部、团队、班主任、政治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十九、德育工作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落实,执行严格。
重视德育阵地建设,内容充实,教育效果好。
二十、德育考核
学校建立了德育考核制度,定期检查。
建立考核档案,作为评选三好学生,表彰优秀班集体的依据。二十一、德育活动
学校坚持“两史一情”教育。
坚持“升降国旗”、唱国歌制度。”
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
二十二、教学过程管理
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教导处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不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二十三、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6小时。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3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45分钟以内。
二十四、教研活动
教研组织健全,坚持集体备课;各教研组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定期举办经验交流。
二十五、仪器设备利用率
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管理有序。
教师坚持做好演示试验。
电教器材利用率在95%以上。
图书、阅览室定期向师生开放。
二十六、课外活动
学校有课外活动安排。
各种课外小组活动经常化。
课外活动内容、时间、地点、辅导教师四落实。
二十七、体育工作
按大纲要求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坚持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
二十八、学校卫生
学生健康档案齐全。
定期进行体检、健康教育;注意发挥卫生监督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用脑、用眼。
二十九、后勤服务
合理使用学校经费,有计划地更新教学设备和维修校舍,学校无危房。积极做好教学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供应,服务教学。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十、勤工俭学
不断改善师生福利和办学条件。
三十一、校容校貌
校园环境优美,学生宿舍整洁。
师生食堂卫生、实惠,师生满意。
三十二、审美能力
学生对自然、艺术、社会思想行为有初步鉴赏能力,注意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学校校园墙壁、厕所无乱涂乱写现象。
三十三、个性特长
毕业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一种乐器和基本绘画技能;积极参加课外小组,并在市区级艺术奖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三十四、劳动观念
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尊重劳动人民。
三十五、劳动技能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较好的总结;毕业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劳动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
三十六、学校办学具有一定特色。
三十七、班子配备
按要求设置机构,人员配备合理、精干。
班子优化组合,年龄、学历、专业搭配合理。主要领导受过市地以上业务培训。
三十八、教师配备
按规定配备教师,学科齐全。
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省规定要求;学科职称分布合理,民办教师比例逐年下降。
三十九、基础设施
学校规模、校园面积、校舍、操场、课桌凳均达标;学校周围环境无污染,交通方便,有利学生学习。
四十、图书资料
学校设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总数、师生人均占有数达到省规定标准,报刊杂志总数20种以上。
四十一、音、体、美器材
学校设体育器械和音美器材室。
音体美器材配备符合《省中小学类型学校体育器材设备标准》和《省中学图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要求。
四十二、卫生设备
学校设卫生室,有专职卫生员进行卫生监督和保健教育。规模较小的学校设兼职保健教师,配备保健箱。
卫生设备符合国家教委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