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4:44
文档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班

第一周安全:我会安全如厕活动目标:1.       了解如厕的注意事项,学习安全如厕。2.       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1.       重点:学习安全如厕。2.       难点:增强如厕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活动准备:1.       安全如厕视频DVD2.       PPT(日常所见的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1)       观察、认识厕所标志,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教师:这是什么标志?你们在那里见到过?教师:幼儿园里有厕所吗?厕
推荐度:
导读第一周安全:我会安全如厕活动目标:1.       了解如厕的注意事项,学习安全如厕。2.       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1.       重点:学习安全如厕。2.       难点:增强如厕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活动准备:1.       安全如厕视频DVD2.       PPT(日常所见的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1)       观察、认识厕所标志,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教师:这是什么标志?你们在那里见到过?教师:幼儿园里有厕所吗?厕
第一周 安全:我会安全如厕

活动目标:

1.       了解如厕的注意事项,学习安全如厕。

2.       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学习安全如厕。

2.       难点:增强如厕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活动准备:

1.       安全如厕视频DVD

2.       PPT(日常所见的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1)       观察、认识厕所标志,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标志?你们在那里见到过?

教师:幼儿园里有厕所吗?厕所是做什么用的?幼儿园里的厕所什么样的?

(2)       观看DVD片段中幼儿在厕所的活动情况,引出讨论话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DVD。说的是发生在幼儿园厕所的事情。请你们仔细看看片中小朋友是怎样上厕所的?

(3)       迁移已有经验,尝试围绕DVD片段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简单判断。

教师: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教师:你觉得在厕所还要注意些什么?

2.       学习安全如厕

(1)       观看DVD第二段动画,进一步了解在厕所里打闹、拥挤及地面潮湿等所造成的后果。

教师:在厕所里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2)       结合动画进行交流,总结在厕所里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谁能说一说,在厕所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教师:厕所地上的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小朋友洗完手该怎么办?如果发现地上有水怎么办?

(3)       小结

教师:在厕所里,我们也要遵守规则,一个个有秩序地计入厕所。在厕所里不打闹、补跑跳、不拥挤,上厕所是要扶好把手。洗完手要在水池里甩一甩,不要把地面弄湿,如果发现地面有水,要及时请教师帮忙擦干。

3.游戏:小标记找家

(1)和小标记做朋友:逐一观察并说出各种图片标记的含义,如:不打闹、不拥挤等。

(2)帮小标记朋友找家:师生先共同讨论“这些图片标记贴在厕所的什么地方既合适又能提醒大家,然后一起帮小标记安家。

(3)和标记朋友打招呼:幼儿自由如厕、洗手,见到标记打招呼(指认、说出含义),巩固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二周 安全:入离园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入、离园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

2、有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接送卡、真实案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案例。

1、入园

一个大班的小朋友来园时,让爸爸站在幼儿园门口,自己跑着上教室,结果碰在了楼梯上,头上缝了好几针。

一个小班的小朋友来园后,家长没交给老师就走了,孩子追出去跑到马路上,有好心人帮助才未造成严重后果。

2、离园

一个小朋友在离园时不站队,乘老师不注意时和被接走的幼儿到玩具上玩,让老师和家长特着急。

离园时,家长不拿卡,让陌生人接,导致一定的伤害事故。

二、提问:

1、上面的小朋友他们发生了哪些事情?

2、他们做的对不对?

三、讨论:

1、入园时应注意什么?

2、离园时应注意什么?

四、总结:

1、入园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入园,进入教室后首先要和老师问好,做好晨检,把接送卡交给家长。

2、离园时要排着整齐的队伍,紧随老师。老师叫到名字后方可离开队伍时并要主 动和老师再见。

 附儿歌:

见面先问老师早,口袋异物主动交。接送卡要带好,安全入园很重要。

离园时间马上到,排好队伍不打闹。安静等待老师叫,迅速离园安全好。

五、游戏:

1、“我上幼儿园”幼儿分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进行入园演练。

2、“爸爸妈妈来接我”(离园演练)  

第三周 法制:怎样过马路

设计意图: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伤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而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随社会的日益发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它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特意设计了“怎样过马路”的安全活动课。

活动目标:

1、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对交通标志感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红绿灯、斑马线、课件《三颗星星》 录音、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听录音,谈感受录音内容:

街道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的喧闹声,喇叭声,汽车快速行驶的声音……突然,传来了长长的急刹车的声音。

师:请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

二、倾听故事《三颗星星》认识斑马线标志。

1、播放课件《三颗星星》,使幼儿知道红、黄、绿灯代表的意思。

2、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3、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附安全儿歌:

  嘀嘀嘀,汽车叫,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玩耍,不乱跑,安全第一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遵守规则别忘掉。

  三、交通游戏。

1、谁对谁错——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2、红绿灯、斑马线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变化图,请幼儿按照红绿灯的指令前进或停止。

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附故事:            《三颗星星》

三颗星星太阳妈妈有三个孩子:红星星、黄星星、绿星星。三颗星星长大了,太阳妈妈教他们学本领。

  红星星是让跑的物体停下来,黄星星的本领是让跑的物体放慢速度注意安全,绿星星学的本领是让物体跑起来。三颗星星学会了本领。太阳妈妈吐口气,用太阳风把三颗星星吹到了地球上。

  好多年过去了,太阳妈妈思念孩子,她发出了呼唤信号。三颗星星又回到了太阳妈妈的身边,地球却出了事。所有的马路都塞满了汽车,爸爸妈妈上不了班,小朋友去不了幼儿园。

  地球上的人发出了求救信号。三颗星星立刻返回了地球,马路又畅通了。从那以后,三颗星星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到现在,太阳妈妈也不知道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干什么。

地球上的小朋友都知道红黄绿三颗星星,也都喜欢他们。因为在每个十字路口,三颗星星天天向小朋友问好。

            

第四周 勇敢对老师说

活动目标:

1.      知道在幼儿园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助时,要及时、勇敢地告诉老师。

2.      学习向老师报告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教学DVD

自备材料:人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DVD片段,请幼儿观察发生的事情。

  教师:先和老师一起看一段DVD,仔细看,片中的小朋友发生什么事?

  教师:小朋友在玩什么?小男孩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女孩的眼睛怎么了?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老师帮小女孩吹跑了眼睛里的沙子后,小女孩告诉老师什么事情?你觉得她做的对不对?她报告的方式和刚才小男孩的报告方式有有什么不同呢?

        2迁移经验谈话,讨论解决办法

          教师:你在幼儿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告诉老师了吗?

          教师:想一想,在幼儿园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怎样办的?

          教师:当老师帮你解决困难,你觉得怎么样?

二.概念学习

1观看DVD动画,了解在幼儿园里会遇到的困难请教师帮忙。

  教师:在幼儿园里老师是最能帮助我们的人,什么情况需要请老师帮助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动画。

2交流并讨论动画内容,巩固认识有困难及时请求教师的帮助的重要性。

  教师:在幼儿园,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办?

  教师:怎么请求老师的帮助呀?老师帮助你解决了问题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3、教师小结

  教师:在幼儿园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及时、勇敢地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避免耽误了时间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五周 安全:安全使用家具

活动目标:

1.      认识家中不同的家具。

2.      了解不同家具的安全使用事项。

3.      能在家庭生活中安全愉快地使用各种家具。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知道使用家具时需要注意的安全。

2.      难点:知道在使用这些家具时怎样做才安全。

活动准备:

1.      PPT (各种家具的照片),DVD视频。

2.      游戏的背景音乐。

3.      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家具图片,请幼儿摸摸玻璃和木头。

(1)    看,图片上的这是什么?谁来说说。

(2)    你们知道这些家具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木头、玻璃)这些家具摸起来什么感觉?

(3)    你平时会用这些家具干什么?

2.      看DVD片段,交流片中幼儿使用家具的各种行为。

(1)    怎么使用这些家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2)    小朋友在沙发上干什么?你在家会不会这样做?这样危险吗?

(3)    小朋友是怎样拿高处的物品的?如果站不稳会怎样?

(4)    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在家打球时发生了什么?

(5)    你觉得片中小朋友的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3.      了解不安全使用家具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

(1)    有的家具上面有尖尖的角,如果小朋友不注意,撞上去会发生什么?

(2)    片中的小朋友在玻璃桌上蹦跳,结果玻璃怎么样了?小朋友会受伤吗?

(3)    在沙发和床上蹦跳,会发生什么事情?

(4)    在衣柜上玩会怎么?为什么会摔伤被砸到?

4.      学习使用家具的安全行为。

(1)    说说使用沙发和床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在上面蹦跳;注意沙发和床的尖角处,防止碰伤)

(2)    使用玻璃的家具要注意什么?(要轻轻的,不用力敲,不踢不踩)

(3)    开关衣柜和抽屉时要注意什么?

5.      游戏:抢凳子,播放背景音乐。

说说以后在家怎样使用家具才安全。

 

 

 

第六周 法制:拾到东西还给别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

4、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教师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二)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三)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

(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

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第七周 安全:卫生间里

活动目标:

          1 了解家中卫生间的用途、摆设及家用物品。

          2 知道卫生间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卫生间内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教学资料DVD

          自备资料:浴帽浴球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1观察浴帽浴球,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教师: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在家里那个地方洗澡呢?

(2)    教师:家里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里面有那些东西?(家里的卫生间一般都铺着地砖、墙砖;卫生间里有马桶、有水池、有浴缸、浴室里还会摆放洗漱用的花洒、沐浴液、洗发水。。。)

2观看DVD片段,进行简单的情境描述和初步判断。

(1)    教师:说说小朋友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2)    教师:她在做什么?你觉得她这样做对不对?

3围绕片段中幼儿的行为,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    教师:这个小朋友把水洒在地上,又在地上蹦跳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    教师:你在家中的卫生间里是否也这样做过?

(3)    教师:在卫生间里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概念学习

1观看DVD动画,了解自己的猜测与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大家都觉得在卫生间里乱蹦乱跳很危险,我们一起看看动画,看看在卫生间里蹦跳会发生什么?还有哪些安全需要注意。

2围绕动画内容进一步讨论卫生间里的安全常识。

(1)    教师:第一段动画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摔跤?

(2)    教师:洗完澡后的卫生间比较潮湿?能不能使用电吹风?为什么?(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相应安全问题,请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根据动画内容,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不能做的事情及会造成的后果。)

(3)    师幼总结卫生间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说的,小朋友觉得在卫生间还有哪些安全要注意。

三游戏巩固

游戏:洗澡澡

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宝宝是怎么洗澡的,模仿洗澡的动作,并尝试简单说说洗澡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洗澡澡》请幼儿欣赏。

3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动作。

四延伸活动

1小班的生活区,放置一些安全的洗浴用品,幼儿可自由进行洗漱游戏。

2完成《幼儿游戏本》P10---11的练习。

 

 

 

第八周 安全:阳台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电视机、DVD、U盘(关于阳台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提问:“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U盘里的图片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第九周 法律:防火自救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火灾的危害性。

   2、儿童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 “大象救火”的动画片光盘;

   2、物质准备:盛满水的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播放故事–“大象救火”的动画片。认识火灾的特征和危害性。

   2、老师解说:

    胖胖猫和咪咪鼠来到一片树林旁,咪咪鼠放起了鞭炮,啪!啪!啪的鞭炮声把寂静的树林吵醒了。咪咪一不小心,一个鞭炮点燃了小草,点燃了树梢,树林着火了,火势越来越大,许多小动物纷纷从树林里的家中跑出来,胖胖猫和咪咪鼠一看闯祸了, 吓得赶紧溜之大吉…… 正在这紧急关头,乐乐他们赶到了。这片树林可是小动物们的家啊,我们要把火扑灭,保护好小动物共同的家园。

   3、讨论: ①森林火灾是怎么引起来的?

          ②发生森林火灾后,小动物是什么反应?

          ③如果发生火灾,我们怎么办?

   4、现场游戏:把幼儿分成2组,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把毛巾沾湿后,用湿毛巾盖着头脸,用湿毛巾一角捂住嘴巴和鼻子,迅速跑向放置小鼓的地方。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先到终点者获胜。

    2、必须用毛巾盖在头上,捂住嘴和鼻子。

第十周 安全:自动门和旋转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多种多样的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有兴趣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观察过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门。

   2、教师、幼儿共同收集多种有关门的资料。(照片、图片、录像、等)

   3、版面布置若干。(幼儿发现的用图画进行描述;幼儿拍摄或收集的各种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快餐店的旋转门

   1、毛毛和爸爸准备到哪里去呢?这家快餐店有扇怎样门?(播放照片)

   2、爸爸怎么了?为什么爸爸进不了门?该怎么进门?你们有谁走过旋转门?旋转门怎样进、怎样出? (播放录像)

   3、现在爸爸和毛毛怎么进了门?他们买了什么?

   4、谁在门里?谁在门外?怎样才能同时出门?

   5、旋转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进去出来不用等待)

 二、分享交流,幼儿自由讲述,并出示幼儿自己记录的画、照 片……

   1、你们看见过哪些有趣的门?(防盗门、自动门、旋转门、 感应门……) 

   2、你是在哪里看见这么多门的?(小区门口、商店、饭店、商场、超市、停车库……)

 三、看看老师带来的门。

 1、刚才小朋友说到的感应门老师这也拍了一段录像,我们来看看。

 2、感应门又是谁造的呢?他们为什么要造这种门呢?(方便)

 3、(插播录像自动伸缩门)我这里还有你们说到的自动伸缩门,我们来看看设计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门?

 四、给门分分小组。

  从做门的材料上分:有木门、金属门、玻璃门

  从门的形状上分:有拱形的门、长方形的门

  从开门的形式上分:有旋转门、伸缩门、卷帘门、推拉门、移动门

 五、造门游戏

  刚才我们看了说了那么多的门,知道设计师和工人叔叔会设计制造各种门。现在我们能不能就用身体来造各种各样有趣的门呢?怎么造?

  感应门——两人并排站立,走到跟前,同时向两边移动,走后复员。

  旋转门——两人并排朝相反方向相靠,一手前平举,一手侧平举,走到跟前,推门旋转,出门停下。

  伸缩门——众人列队,后面的人双手平搭在前者的肩上,走到跟前,前面的人向后退,最后一人不动,出门后复员。

 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门?(车门、电梯门、天安门、凯旋门)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身体建造了平时我们看见的有趣的门,造得真棒。我要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好吗?

第十一周 安全:我和动物

活动目标:

  知道要爱护小动物,用友好的举止对待身边的宠物和小动物们。

  学习和身边小动物安全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资料:教学DVD.

  自备资料:幼儿熟悉的动物造型的玩具、动物的食物、洗澡理发等玩具。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看DVD中的动物图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你们猜一猜今天会有哪些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教师:看谁来了呀?小猫、小狗都是我饲养的小动物,蝴蝶、蜜蜂、蚯蚓是我喜欢的动物哦。

教师:你们家也养过动物吗?你喜不喜欢小动物?

迁移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是怎样与动物相处的。

教师:你们经常会在哪里碰见小动物?遇见它们你会怎样?

教师:你是怎么和这些小动物玩游戏的?

根据经验,说明并尝试判断片中幼儿行为的安全性。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DVD,要仔细看哟。

教师: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概念学习

观看DVD动画,知道用不同的方法与身边小动物相处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教师:我们再看一段动画,看看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和小狗、小蜜蜂相处的?

教师:如果狗想咬你,你会怎么办?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交流讨论,进一步了解饲养宠物的一般常识,总结和身边小动物相处的安全方法。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见小狗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万一被狗攻击,应该怎么办?

教师:看到螳螂、蜘蛛等动物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教师:该怎样和小蜜蜂相处?能不能乱抓乱摸?为什么?和它们相处时要特别注意哪些安全?

迁移生活经验,拓展讨论与常见动物相处的其他安全事项。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一些和小动物安全相处的知识,现在大家想一想,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安全事项要和大家分享?(教师可请幼儿回忆自己之前有没有受到过动物的伤害;为什么会受伤;你觉得怎么做才能避免受伤。)

  游戏巩固

游戏:我是饲养员

玩法:

幼儿扮演动物饲养员,选择一个动物玩具。

借助理发、食品等材料照顾自己选择的“动物”,教师观察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把所有的动物送到“动物幼儿园”(一张桌子上)。

在教师的邀请下,幼儿介绍说:“这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和他玩时要注意。。”,全班幼儿说:“谢谢你,谢谢你,我们一定会注意。”

游戏依次进行。

规则:

在集体游戏前期的自由照顾动物活动中,幼儿一定要注意用安全的方法。

个别幼儿介绍安全注意事项时,教师可运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尽量介绍全面。

第十二周 法制: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园时要等自己的家长来接,不能跟他人走,

  2、能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是否是安全的判定,并做正确标记。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  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简单介绍情境

 教师:(1)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谁来接你们呀?(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2)如果他们没有来接,有其他人要带走,你会怎样办?

  二、教师使用木偶表演故事情形。

 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教师操纵木偶表演:旁白: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还没有人来接,这是时来了一个阿姨。陌生  阿姨:妮妮,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加班,她让我来接你。来,我带你往找妈妈。       妮妮:你真的熟习我妈妈吗?你会带我往找妈妈?

教师:①小朋友们,你们说妮妮该怎样办呢?

②假设妮妮随着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走会发生什么事情?(随着不熟习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妈妈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了。)

三、其他班的教师扮演陌生阿姨,邀请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

(1)情形创设:

旁白:××小朋友正在等妈妈来接他,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在说话。这时候候,一位不熟习的阿姨静静地靠过来,跟这个小朋友说话。别班教师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吧,你妈妈让我来接你。

教师顺次邀请三名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请幼儿观看、评价他们的反应。

(3)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4)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

  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说:我不跟你走,我要等妈妈。

  ②我们也能够告知老师,对老师说:老师,这个阿姨要接我。

③我们一起学说这两句话。

 

第十三周 安全教案:危险地带

活动目标:

1. 学习区分哪些地方是危险的。

2. 了解不能去危险地带的原因。

3. 尝试克服盲目、好奇的心理,逐步养成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知道区分公共场所的危险和安全地带。

2. 难点:懂得危险地带不能去,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 公共场所安全地带和危险地带的图片。

2. 视频DVD。

3. 纸片若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 了解危险的含义。

(1)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去哪里玩?那个地方的人是多还是少?

(2)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危险的,容易有坏人出现?

2. 看图片,了解危险地带的主要环境特征。

(1)图片中的小男孩在哪儿?那里黑不黑?有没有其他人?

小男孩要做什么?你觉得那里安全不安全?

(2)小女孩在做什么?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

你觉得天黑了还一个人在外面玩,而且是在没人的地方,安不安全?为什么?

3.播放视频,了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1)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看看还有哪些是容易出现坏人的危险地带。

(2)偏僻的公交车站小朋友一个人能不能在那停留和玩耍?为什么?

(3)地下停车场里大不大?进出的人对吗?这地方安全吗?

(4)狭窄无人的小巷子危险吗?为什么?

4.讨论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

(1)小朋友最好不要到哪儿去呢?到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哪些危险?

(引导幼儿了解走失和诱拐的可怕。)

(2)晚上外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总结:位置偏僻、人少的地方我们千万别去哦,晚上不要一个人外出,尽量多走大路,不要走小道。

5.游戏:绕过危险地带

 

 

文档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班

第一周安全:我会安全如厕活动目标:1.       了解如厕的注意事项,学习安全如厕。2.       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1.       重点:学习安全如厕。2.       难点:增强如厕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活动准备:1.       安全如厕视频DVD2.       PPT(日常所见的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1)       观察、认识厕所标志,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教师:这是什么标志?你们在那里见到过?教师:幼儿园里有厕所吗?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