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与性质 | 危险有害特性与防护措施 | ||
| 危规分类及编号 | 易燃、可燃液体,危险性类别GB3.3类;火险类别乙A、乙B类 |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稍有粘性的浅黄至棕色液体。 | |
| 成 分 | 烷烃、芳烃、稀烃等,十六烷值不小于45. | ||
| 熔点(℃) -35~20  | 沸程(℃):280~370 | 相对密度:0.87~0.9(水=1) | |
| 自燃点(℃)350~380 | 闪点(℃):-35#、-50#不低于45; -20#、-10#、0#、5#、10#不低于55 |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接触限值 | 中国MAC及美国TLV—TWA均未制定标准 | |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 ||
| 毒 性 | 具有刺激作用。 | ||
| 健康危害 | 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蒸汽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 ||
|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  |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 烧 性 | 易燃,可燃 | |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度或接触氧化剂,有可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热时,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
| 禁 忌 物 | 强氧化剂、卤素 | ||
| 灭火方法 |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砂土 | ||
| 储 运 条 件 | 阴凉、通风罐、仓;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并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运设施电气、照明采用防爆型;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工具;装卸时要控制流速;采取防静电措施。 | ||
| 泄 漏 处 理 | 疏散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电源、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活性炭等吸收后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大量泄漏时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作无害化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