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目前最全,验镜验光员-技师题库 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3:29
文档

目前最全,验镜验光员-技师题库 含答案

一、填空1.当调节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远点)2.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绝对远视)3.轻度因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引起肌性视疲劳。(近视)4.调节幅度足够大的-2.00D近视眼,看眼前40cm处的目标,所用调节的理论值为。(0.5D)5.镜腿上标记为54-16-135,54表示,16表示。(镜圈尺寸,鼻梁尺寸)6.一患者两眼度数分别为:R+0.50,L-2.00。这样的眼易呈现视症候。(交替)7.有绝对远视的眼看远处物体,戴矫正眼镜与裸眼比较,视网膜像清晰度提高
推荐度:
导读一、填空1.当调节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远点)2.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绝对远视)3.轻度因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引起肌性视疲劳。(近视)4.调节幅度足够大的-2.00D近视眼,看眼前40cm处的目标,所用调节的理论值为。(0.5D)5.镜腿上标记为54-16-135,54表示,16表示。(镜圈尺寸,鼻梁尺寸)6.一患者两眼度数分别为:R+0.50,L-2.00。这样的眼易呈现视症候。(交替)7.有绝对远视的眼看远处物体,戴矫正眼镜与裸眼比较,视网膜像清晰度提高
一、填空

1.当调节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           。  (远点)

2.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           。  (绝对远视)

3.轻度         因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引起肌性视疲劳。  (近视)

4.调节幅度足够大的-2.00D近视眼,看眼前40cm处的目标,所用调节的理论值为          。  (0.5D)

5.镜腿上标记为54-16-135,54表示         ,16表示         。  (镜圈尺寸,鼻梁尺寸)

6.一患者两眼度数分别为:R+0.50,L-2.00。这样的眼易呈现           视症候。(交替)

7.有绝对远视的眼看远处物体,戴矫正眼镜与裸眼比较,视网膜像清晰度提高,尺寸          。  (变大)

8.调节幅度足够大的正视眼,看眼前40cm处的目标,所用调节的理论值为           。(2.5D)

9.远视眼一旦存在绝对远视,则远视力      正常值。  (低于)

二、选择

1. -1.00-1.50×100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为(    )。A

A、-2.50+1.50×10   B、+0.50-1.50×10   C、+2.50+1.50×10   D、+0.50-1.50×10

2.右眼戴-5.00D的镜片,光心向下移3mm,通过镜片看正远方所产生的三棱镜效应为(      )。  D

A、1.5ΔBD         B、15ΔBU         C、1.5ΔBD         D、1.5ΔBU

3.右眼戴-5.00D的镜片,光心向颞侧移6mm,看正远方所产生的三棱镜效应为(  )。  B

A、0.3ΔBO         B、3ΔBI           C、0.3ΔBI          D、3ΔBO 

三、判断(×)1.+2.25-1.50×90为顺例散光。(√)2. -0.75+1.00×180为逆例散光。 

四、简答

1.急性青光眼的表现有哪些?(P) 

急性青光眼的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剧烈眼痛、视力急剧下降、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缓、眼压显著增高。

2.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远感觉头晕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P103)

(1)镜眼距过大,调整鼻托叶和镜腿;(2)面弯度不符,调整面弯度。

3.慢性青光眼的表现有哪些?(P90)

慢性青光眼表现为经常头痛、轻度眼胀、视物易疲劳、虹视、进行性视野缩小、眼压轻中度增高、眼底检查见视盘凹陷变深变大。

4.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远头部后仰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P103)

(1)近视眼看远的度数过高(或答过矫正),重新验光。(2)远视眼看远的度数过低(或答欠矫正),重新验光。

5.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近模糊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P103)

(1)镜片位置太低,需调整托叶。(2)镜眼距太大,需调整托叶。(3)瞳距不正确,重新定片制作。(4)镜面倾斜度不够,调整鼻托和镜腿。(5)远用度数或下加光不正确,重新验光。

6.维持正常眼压的原理?(P88)

正常人眼内容物中的晶状体和玻璃体体积一般不变,依靠房水产生和房水排出之间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眼压的正常稳定。

7.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远模糊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P103)

(1)镜片太高,调整鼻托叶。(2)处方不正确,重新验光。

8.简述异常眼压的发生机理?(P88)

(1)眼内容物的体积增大,包括晶状体或玻璃体体积增大、眼球内出现新生物(如肿瘤)、房水产生增加及房水出路受阻使房水排出减少等都可引起眼压增高。(2)眼内容物的体积缩小,包括眼球壁有伤口使晶状体脱失、房水产生减少及房水排出增加等都可引起眼压降低。

9.戴渐进多焦点眼镜近用区太窄的原因与解决方法?(P103)

(1)加光过大,重新验光。(2)瞳距不正确,重新测量订片。(3)镜片太低,调整托叶。(4)镜眼距离过大,调整托叶和镜腿。(5)经面倾斜度不够,调整镜腿和托叶。(6)度不符合脸型,调整前镜面。

10.简述先天性内斜视的配镜原则。(P105)

(1)有50△或50△以上的内斜视度,如屈光度小于+200DS,可不配戴眼镜,需要手术治疗,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2)+200DS及+200DS以上远视,应该首先戴眼镜矫正,戴镜3~6个月后眼位仍不能矫正者需要手术治疗。(3)内斜视术后复发或者欠矫,存在远视性屈光不正时应该配镜完全矫正。

五、论述

1.叙述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单眼主观验光中,初步最大正镜度数下的最佳视力(MPMVA)的目的和方法。

(1)初步最大正镜度数下的最佳视力(MPMVA)的目的:找到初步有效的球镜度数;将被检眼的焦点或最小弥散圆调整至视网膜上。

(2)操作方法

① 调整被检者与仪器的相对位置的。② 检查一只眼,另一眼遮挡的。③ 被检眼前的镜片度数为电脑或减影验光结果加正球镜雾视的。④ 被检眼注视视力表,递减+0.25DS或递加-0.25DS,至最佳视力的。⑤ 使用红绿视标检查,红色中视标较清,加-0.25DS或减+0.25DS;绿色中视标较清,加+0.25DS或减-0.25DS;至双色中视标清晰度相同的。

2.试述寻找戴渐进多焦点眼镜不适原因的步骤。

(1)让戴镜者详细叙述如何不适。(2)了解以前戴镜情况,分析戴新旧眼镜的差异。(3)在新镜上重新标出所有标记。(4)检查新镜前镜面的平整性、倾斜度和对称性。(5)检查戴镜者戴上新镜后的镜眼距和镜架的面弯度。(6)核对配镜十字是否与瞳孔中心对准。核对能否通过近用区视物。(7)观测戴镜者戴镜看远、看中距离和看近时的姿势是否正确。(8)测定镜片顶焦度和眼镜的瞳距,并与验光单核对。(9)配戴者所述的不适感和以上检查的结果分析解决。   

3.试述斜、弱视的屈光检查方法。

(1)经眼科检查有斜弱视

(2)散瞳:① 7岁以下斜、弱视儿童用1%阿托品膏,每天3次,连续3天。② 7~15岁外斜、弱视儿童用2%后马托品水,10分钟1次,共4次,用药1小时后验光。③ 成人,一般不散瞳,仅在验光中发现调节过强时散瞳。

(3)客观检查:检影或电脑验光得到客观检查结果。

(4)主观检查:根据客观检查结果,用试镜片或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观验光。

(5)复验:1%阿托品膏使用者,3周后;2%后马托品水,1周后,重新进行主客观验光。

4.试述镜面法核对戴渐进镜能否通过近用区视物的方法。

(1)将标记好的眼镜给戴镜者戴上。(2)验光师与戴镜者隔着一小桌面对面坐下。(3)将一画有注视目标的小镜子放在桌面上的中间位置。(4)请戴镜者通过眼镜看镜面上的注视目标,并且验光师的鼻子与戴镜者的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5)验光师的右眼往下看着镜子里戴镜者的右眼。(6)将笔灯靠近验光师的右眼并照射在镜面上,验光师闭上左眼。(7)观察戴镜者在镜面上的右眼反光点,这点应位于镜片上标记的近用参考内(8)在镜片上标记出反光点的位置

(9)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左眼。

7.试述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单眼主观验光中,再次最大正镜度数下的最佳视力(MPMVA)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再次最大正镜度数下的最佳视力的目的是确定最终球镜度数,

(2)操作方法:① 撤去交叉柱镜。② 加+1.00DS正球镜雾视。③ 被检眼注视视力表,递减+0.25DS或递加-0.25DS,至最佳视力的。④ 使用红绿视标检查,红色中视标较清,加-0.25DS或减+0.25DS;绿色中视标较清,加+0.25DS或减-0.25DS;至双色中视标清晰度相同的。

9.试述用综合验光仪交叉柱镜精确检查散光的方法。

(1)精确确定散光轴:① 出示斑点(或叫蜂窝)视标或视力表中0.6~0.8的视标。② 将交叉柱镜置于被检眼前,且将交叉柱镜的翻转轴对准后面的柱镜轴。③ 翻转交叉柱镜,让被检者比较两面看视标清晰度有无变化。④ 无变化,说明柱镜轴就是散光轴;有变化,说明柱镜轴不是散光轴。⑤ 让被检者找出较清晰的那面,在该面,转动柱镜轴旋钮,使交叉柱镜与后面的柱镜一起朝交叉柱镜负轴(红点)一侧转5°,再翻转比较。⑥ 重复④与⑤的步骤,直至找到两面清晰度相同的为止。

(2)精确确定散光度数:① 接着上面的步骤,将交叉柱镜转45°后,让交叉柱镜的正轴(白点)或负轴(红点)对准外环上的P标志(后面的柱镜轴),然后翻转比较。两面清晰度相同,则后面的柱镜度数就是散光度数;两面清晰度不同,则后面的柱镜度数不是散光度数。② 红点对P标志那面较清,加-0.25D柱镜, 白点对P标志那面较清,减-0.25D柱镜。每连续加两个-0.25D柱镜,则加+0.25D球镜或减-0.25D球镜;每连续减两个-0.25D柱镜,则减+0.25D球镜或加-0.25D球镜。③ 再翻转比较重复⑧~⑨,直至两面清晰度相同的为止。

第二节、接待

一、填空

1.学生配渐进镜的下加度的适宜范围为          。1~2D

2.集合与调节之间的匹配异常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之一。斜视或隐斜视

3.成年人的弱视可分为           和器质性两种。  单纯性

4.学生配渐进镜的目的是减少近视物时的          。  调节

5.              被破坏后显示出来的斜视为隐斜视。  融合

二、判断

(√)1. 显斜视的视轴出现偏斜,且不能被融合机能所控制。

(√)2. 斜视发生的原因有眼肌肌力不平衡、视神经支配异常和眼屈光不正等。

第三节 验光

一、填空

1.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硬如石头,眼压约为         以上。   60mmhg

2.正确的镜片矫正可增进双眼的     和运动融合(像)功能。  感觉

3.+2.00DS以上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        。  戴镜矫正

4.外斜视远视患者,应以提高视力为主         矫正。  低矫配镜

5.影响视力的散光均应尽量         。   完全矫正

6.在验光时,为避免调节因素对屈光造成的影响,对7岁以下的斜视、弱视儿童患者,可用        阿托品药膏涂眼散瞳。  1%

7.目前常用的手动综合验光仪上的杰克逊交叉柱镜(JCC),红点表示      柱镜的轴。         负

8.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     于正常,记录为T+1。          

 稍硬

9.正确的屈光      可增进双眼的融合功能。  矫正

10.      以上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镜片矫正。  +2.00DS

11.外斜视远视患者,应以      为主低矫配镜。  提高视力

12.屈光不正性弱视戴完全矫正眼镜1月后应复查             。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13.渐进多焦点眼镜配戴不适时,如要进行眼镜的调试,主要方面有:         、倾斜角、镜眼距和弯度等四个方面。   高度

14.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稍软于正常,记录为     。T-1

15.一般2%后马托品药水对调节的影响为      周。  1

16.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主觉验光有两大部分。应先进行      眼验光。  单

17.+2.00DS以上远视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戴眼镜矫正,戴镜3~6个月       仍不能矫正者需要手术治疗。   眼位

18.屈光不正性弱视戴完全矫正眼镜      月后应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1 

19.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使斜视患者        斜视程度。  减轻

20.指压法测量眼压时,记录为Tn,表明眼压     。  正常

21.在验光时,为避免调节因素对屈光造成的影响,对7~15岁的外斜视、弱视儿童患者,验光前可用2%后     药水滴眼散瞳。  马托品水

22.在做双眼平衡检查时,被检者右眼通过3ΔBD和左眼通过3ΔBU同时注视一单行视标,若此时看到两行视标,则右眼看到           行视标。  上

23.内斜视患者如有近视,应在     矫正下求得较好的视力。  低度

24.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软如豆腐,眼压约为        以下。5mmhg

25.用同视机检查融像功能时,有融像功能者看到两个画片         。  重合

26.在验光时,为避免调节因素对屈光造成的影响,对7~15岁的外斜视、弱视儿童患者,验光前可用     后马托品药水滴眼散瞳。  2%

27.对于低龄儿童屈光参差应尽量予以             。   完全矫正

28.AC/A比值      的内斜视患者,存在远视性屈光不正,哪怕只有+0.50的远视,也要

予以充分矫正。  高

29.双眼平衡的目的是使双眼的       刺激保持同量。  调节

30.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后复发,存在       应配戴完全矫正眼镜。  远视

31.间歇性外斜视,          近视,可通过刺激调节带动集合,减轻外斜视度。充分矫正

32.调节性内斜视可分为:完全调节性、部分调节性和          调节性内斜视。   非

二、选择

1. 下面几个因素的变化,(       )会使眼压降低。  D

A、晶状体体积增大   B、房水出路受阻    C、眼球内出现肿瘤     D、房水排出量增加

2. 远视小于+2.00DS的50Δ以上先天性内斜视,(      )可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B

A、配戴正球镜眼镜     B、手术治疗      C、先配戴正球镜眼镜再手术     D、配戴棱镜眼镜

3. 对成年屈光参差者配镜,根据主观感觉调整,以(          )为好。  A

A、能接受和不产生症状   B、两眼相差2.5D    C、两眼相差2.0D    D、一眼视力能达到1.0

4.对于交流不畅的低龄儿童和弱视患者,检影验光作为主要依据时,为得到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除认准中和状态外,还要做到(         )准确。  A

A、检影距离           B、所加镜片度数         C、交流的语言           D、问话

5. 中国正常人眼压范围为(         )。  A

A、1.47~2.79千帕(11~21mmHg)           B、0.67~8.01千帕(5~60 mmHg)

C、0.67~1.47千帕(5~11 mmHg)            D、2.79~8.01千帕(21~60 mmHg)

6. 下面(         )不是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   B

A、针孔片                B、裂隙片                C、棱镜片      D、马氏杆片

7. 远视小于(  )的50Δ以上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可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  A

A、+2.00DS               B、+1.00DS          C、+1.50DS        D、不确定

8. 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功能时,如果被检者看到一个画片,说明(    )。  A

A、没有同时视         B、具有正常同时视        C、有斜视        D、有同时视

9. 间歇性外斜视,充分矫正(     )可通过刺激调节带动集合,减轻外斜视度。  A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屈光参差 

10. 用综合验光仪上的交叉柱镜检查散光的过程中,若交叉柱镜的负轴(红点)对准柱镜轴(P位置)时的那面较清晰,则(        )。  B

A、增加+0.25D的柱镜   B、增加-0.25D的柱镜   C、增加+0.25D的球镜   D、增加-0.25D的球镜

11.先天性内斜视是指出生(     )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  B

A、3                     B、6                      C、9                    D、12

12. 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功能时,如果被检者看到两个画片,且完全重合。说明(  )。B

A、没有同时视         B、具有正常同时视    C、有斜视      D、有同时视

13. 红绿视标检查时,若被检者说,绿色背景中的视标较清晰,则(       )。  A

A、加+0.25D镜片      B、减+0.25DS镜片      C、加-0.25DS镜片   D、减-0.25DC镜片

14. 高AC/A的后天性内斜视,(      )。  A

A、任何程度的远视均应矫正                      B、低度远视不影响视力可不矫正

C、0.50DS远视可不矫正                          D、+1.00D以上的远视才考虑矫正

15.+2.00DS以上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戴镜(    )个月后眼位仍不能矫正者需要手术治疗。  B

A、1~3                 B、3~6                    C、6~9               D、9~12  

16. 同视机检查融像功能的两个图片的特点为(            )。  B

A、完全不同             B、部分相同            C、完全相同          D、只有微小差异

17. 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功能时,如果被检者看到一个画片,说明(          )。  A

A、单眼抑制          B、具有正常同时视          C、有斜视             D、有同时视

18. 用棱镜分离法作双眼平衡检查过程中,若右眼前放3ΔBU,左眼前放3ΔBD的棱镜,被检者感到下行视标较清,则(        )前加+0.25D的球镜。  B

A、左眼                B、右眼                C、双眼                   D、任一眼

19.屈光不正性弱视,戴镜(      )个月后,应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A

A、1                   B、2                   C、3                      D、6

三、判断

(√)1. 先天性内斜视是指出生6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

(√)2. 早年老年核性白内障可试用负球镜矫正视力。

(√)3. 用杰克逊交叉柱镜(JCC)检查散光的过程中,翻转交叉柱镜要迅速,每一面停留2~5秒。

(√)4. 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使功能性弱视患者视细胞受到有效刺激,从而增进视力。

(√)5. 双眼平衡的检查过程中须保持双眼均能注视视标。

(√)6. 内斜视术后复发或欠矫,存在任何程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均应给予配镜矫正。

(√)7. 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功能性弱视患者视细胞受到有效刺激从而增进视力。

(√)8. 发生在瞳孔区的角膜疤痕影响视力,用光学镜片不能矫正。

(√)9. 老年性黄斑部退行变性无法用光学镜片矫正视力。

(√)10. 弱视的矫正应采用眼科治疗为主,验光配镜为辅的配镜方案。 

(×)11. 后天性内斜视有潜在的融合功能,远视处方为全远视度数减+1.50DS。 

(√)12. 屈光检查是任何类型斜视和弱视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

(√)13. 正确的屈光矫正可增进双眼的融合功能。

(√)14. 视网膜脱离无法用光学镜片矫正视力。

(√)15. 双眼平衡的目的是使双眼的调节刺激保持同量。 

(√)16. 有潜在融合功能的后天性内斜视患者,如有远视应充分予以矫正。 

(×)17. 屈光矫正不能增进融合功能。 

(×)18. 视网膜色素退行变性可用光学镜片矫正视力。

(×)19. 急性青光眼者眼底检查视盘凹陷变深变大。

(√)20. 屈光不正往往是引起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1. 一位双眼均为+3.50DS远视眼的先天性内斜视,不需戴眼镜矫正。 

第四节 眼镜

一、填空

1.软镜热消毒法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           的玻璃瓶中,加热至800C,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

2.戴用角膜接触镜后,角膜获得氧供的途径为:泪液排吸、             、材料结合等三种方式。  (泪液渗透)

3.相同材料的新镜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中,影响其透氧能力的主要原因为厚度和            。   (含水量)

4.热消毒法中湿热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分子运动加速,发生凝固;可直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         结构;还可通过脱嘌呤作用灭活微生物的核酸,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细胞膜)

5.双氧护理液的主要成分是          ,其作用靶是病原微生物的核糖体,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即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  (过氧化氢)

6.软镜热消毒法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中,加热至       0C,时间为10min。(80)

7.配戴角膜接触镜导致的缺氧相关的眼并发症有上皮微囊和微泡、上皮水肿、       、内皮细胞多形化、角膜衰竭综合症等。  (基质皱褶和条纹)

8.热消毒法中湿热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分子运动加速,发生凝固;可直接破坏微生物的       和细胞膜结构;还可通过脱嘌呤作用灭活微生物的核酸,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细胞壁)

9.软镜热消毒法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中,加热至800C,时间为     min。(10)

10.双氧护理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其作用靶是病原微生物的核糖体,抑制了微生物               即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  (蛋白质合成)

11.配戴角膜接触镜导致的缺氧相关的眼并发症有上皮微囊和微泡、上皮水肿、基质皱褶和条纹、           、角膜衰竭综合症等。  (内皮细胞多形化)

12.患角膜衰竭综合症通常需停戴              周以上才能恢复。  (4 ~ 6)

13.新生血管由缺氧和          诱发,应根据病因进行处理,必须在新生血管完全排空2周再行戴镜。  (机械性刺激)

14.角膜接触镜镜片变色的原因可为细胞色素异常增多、多量吸烟、滴眼剂(眼药水)、        等。  (化妆品)

15.角膜接触镜无机膜沉淀物的诱因可为泪液不足、瞬目不良、环境干燥、        等。(戴镜过夜)

16.上皮受损后,1h内其邻近部位的上皮基底细胞开始变扁,脱去桥连接,通过有丝来填补受损区域的上皮缺损,6-15h最为活跃,与此同时,角膜缘血管充血,释放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在创面沉积,24-28h形成          。  (上皮栓)

17.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症状为:剧痛、流泪、畏光、眼睑红肿痉挛、               等。  (视力急剧下降)

18.新生血管由        和机械性刺激诱发,应根据病因进行处理,必须在新生血管完全排空2周再行戴镜。  (缺氧)

19.角膜毒性反应的诱因可为护理液成分、                 和角膜上皮代谢碎屑等,由于临床表现相似,故统称为毒性反应。  (沉淀物化学因子)

二、选择

1. (    )用于观察角膜基质层氧代谢障碍导致的水肿皱纹。  D

A、背面投照法         B、镜面反射投照法       C、间接投照法  D、全内反射投照法

2.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氧供约为(         )。  A

A、3%                B、7%                  C、10%              D、14%

3. 角膜染色采用(        )。  D

A、背面投照法         B、直接投照法           C、弥散投照法     D、滤光式投照法  

4.在闭眼的情况下,角膜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          )。   B

A、泪液               B、睑结膜血管网         C、房水             D、角膜缘部血管

5.(          )用于观察角膜上皮微囊和微泡等。  C

A、背面投照法         B、镜面反射投照法       C、间接投照法        D、全内反射投照法

6.角膜基质层出现1条黑色垂直条纹,标志角膜水肿增厚(        )。  C

A、15%                   B、6%               C、12%              D、9%

7. 某一角膜接触镜片表面呈不均匀的磨砂玻璃样改变,镜面略呈粗糙,配戴眼异物感,此沉淀物为(         )。  B

A、粘多糖沉淀物           B、无机膜沉淀物      C、生物膜沉淀物     D、蛋白质沉淀物

8.一患者双眼发痒,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缘部弥漫性浸润,可诊断为(     )。  B

A、干燥性角膜点彩症       B、护理液过敏反应    C、浸润性角膜炎      D、角膜毒性反应

9.(  )是感染性角膜炎患病的主要条件,必须积极防止其继发感染,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C

A、缺氧                   B、沉淀物刺激      C、角膜上皮损伤      D、护理液成分

10.生物膜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        )。

A、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     B、细胞色素         C、粘多糖            D、无机盐

11.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症状是(     )、流泪、畏光、眼睑红肿痉挛、视力急剧下降、粘稠黄绿色分泌物等。  

A、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      B、细胞色素         C、粘多糖            D、无机盐

三、判断

(√)1. 通常认为6%为角膜的生理氧临界,即当戴角膜接触镜时无论睁眼还是闭眼,低于这个水平则破坏了角膜正常的生理状态。

(×)2. 缺氧可使基质后层的胶原板层排列紊乱,板层扭曲,形成黑色条纹。

(√)3. DK值为衡量镜片材料透氧性能的指标,称为透氧系数。

(×)4. 通常条件下过氧化氢极不稳定,在制备时使用稳定剂铂金环,使其维持有效浓度

(√)5. 缺氧导致的眼并发症早期均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6. 透氧系数DK为溶解系数K与扩散系数D的乘积。

(×)7. 泪液破裂时间检查时,被检眼滴入荧光素钠后,用手指撑开被检眼眼睑,记录泪膜面第一个干燥斑出现的时间。

(×)8. 浸润性角膜炎,距角膜边缘处可见灰白色圆形病灶,深及基质层,荧光素染色阳性。

(×)9. 角膜擦伤常发生于软镜长戴,由于角膜处于低氧代谢,导致镜片擦伤角膜。

(√)10. 上皮受损后,经过3-4日上皮拴完全退化,创伤区细胞恢复相,临床称为上愈合。

四、论述

1.从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角膜擦伤与角膜剥脱的异同。

(1)角膜擦伤:① 病因可为镜片的微细破损、镜片锐性沉淀物、配戴者指甲或异物等伤及角膜。② 临床表现:为低氧代谢导致的角膜上皮水肿,上皮细胞层的积液是上皮层混浊且软化,故在受到机械性破坏时极易损伤。

(2)角膜剥脱:① 病因发生于软镜长戴,由于角膜处于低氧代谢。② 临床表现:上皮受损后,通过有丝来填补受损区域的上皮缺损,6-15h最为活跃。同时角膜缘血管充血。24-48h形成上皮拴。此时上皮无荧光素染色,临床误认为愈合,实际通常需在伤后3-4日上皮拴才完全退化,创伤区细胞恢复相,才称为愈合。

2.试述新生血管的诊断标准、治病诱因和处理方法。

(1)新生血管诊断标准:用裂隙灯背面照明法观察,可见到分支状血管自边缘伸入角膜,多发生于角膜上缘,临床上将深入角膜缘2mm以上的血管诊断为新生血管。

(2)致病诱因:由缺氧和机械性刺激诱发。

(3)处理方法:停止戴镜后,新生血管约在2-8周内自行排空闭合。 采用血管收缩剂并无显效。痊愈后避免长戴,并改用透气硬镜或高透氧软镜。

3.论述角膜剥脱的损伤机制和上皮修复的病理机制

(1)角膜剥脱发生于软镜长戴,由于角膜处于低氧代谢,可导致上皮层基底膜赖以与前弹力层相连半桥粒数量下降,故当软镜与角膜固着时,摘镜的牵拉力可撕脱局部上皮组织。

(2)上皮受损后, 上皮基底细胞开始变扁,脱去桥连接,通过有丝来填补受损区域的上皮缺损,6-15h最为活跃。同时角膜缘血管充血,释放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创面沉积,24-48h形成上皮拴。此时上皮无荧光素染色,临床误认为愈合,实际通常需在伤后3-4日上皮拴才完全退化,创伤区细胞恢复相,才称为愈合。

4.论述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获得氧供的主要途径。

角膜获得氧供的主要途径有三种方式:

(1)泪液排吸:配戴眼通过瞬目从镜片边缘将含氧量高的泪液吸入镜片下供给角膜代谢,被称为镜片的排吸作用。硬镜的排吸作用较强,每瞬泪液更换率达15-20% 。软镜较弱,每瞬泪液更换率不足4%,故软镜主要依赖泪液渗透来维持角膜氧供的。

(2)泪液渗透:软镜的水凝胶材料有良好的亲水性,镜片外的含氧量高的新鲜的泪液可借镜片中的水通道渗透到角膜表面。软镜的透氧能力与镜片的含水量呈正相关,与镜片的厚度呈负相关。

(3)材料结合:含有氟硅成分的镜片具有比水凝胶软镜材料更好的透氧性能这些镜片的透氧是靠镜片材料的成分特异的与外界的氧气结合,并传递给角膜的。

5.论述由角膜氧代谢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1)上皮微泡和微囊:用裂隙灯间接投照法观察,投照光的明暗界区角膜表面可见散在病灶,直径约为15-50um,微泡大而圆滑,充满透明液体,反光较弱泡体明暗与投照光同向。微囊则为实性体,反光明亮,囊体明暗与投照光异向,可被荧光素染色。无明显症状。

(2)上皮水肿:裂隙灯背面投照法,可见角膜呈雾状混浊。无症状或有雾视感。

(3)基质皱褶和条纹:裂隙灯背面投照法,可见近角膜后弹力层的基质后层有白色垂直向细条纹.重症可见白色交叉或分枝状的皱褶或黑色条纹.无症状,出现白色皱褶或黑色条纹时常合并发生基质水肿.

(4)内皮细胞多形化: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可见内皮细胞失去正六边形,相互镶嵌的的规律, 呈现大小不等的多边形、椭圆形、圆形。无症状。

(5)角膜衰竭综合征:结膜重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和基质混浊,基质内出现多量的白色皱褶和黑色条纹。内皮细胞数减少,多形化,出现空泡,各种角膜缺氧的组织学变化同时发生。眼屈光度突然改变,散光度无端增加。有严重的角膜刺激症状,发生虹视、雾视、矫正视力不良及单眼复视。

第五节 校配

一、填空

1.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         ,并左、右对称。  (80°~95°)

2.校配金属镜架焊点时,最好用         保护,以防焊点断裂。  (钳子)

3.用     倍放大镜检测镜架的表面疵病。  (10)

4.检验         项目可用来考核镜腿开闭的松紧状况。(铰链疲劳)

5.眼镜正确的倾斜角度为            。  (8~15°)

6.配合精度主要考核:       、        和       等不同部位配合处是否齐整。(镜圈),(庄头),(镜腿)

7.眼镜校配的项目有:            、       、镜框是否偏向一侧、          、镜眼距、镜腿尾部与耳朵和头的接触状况、          。(眼镜在脸部的位置),(镜架水平度),(颞距大小),(鼻托角度和位置)。

8.镜架的焊接点的承受拉力不应小于       。  (98N)

9.渐进镜片颞侧的隐性小刻印表示镜片的下加度,如22,表示下加光为        。(2.25D)

10.渐进镜片鼻侧的隐性小刻印表示镜片的商标和镜片的材料,如商标右侧有6的标记,表示           。  (折射率1.6)

11.从铰链中心至镜腿末端的伸展长度称为          。  (镜腿尺寸)

12.调整塑料镜架时要        ,防止镜架损坏。  (加热)

13.1993年10月1日实施的GB/14214《眼镜架》标准中规定:金属架的镜身          由金属材料制成。  (主要部分)

二、选择

1.在渐进镜片中下加光度位于(         )。  A

A、颞侧小刻印下方                  B、鼻侧小刻印上方

C、颞侧小刻印上方                  D、鼻侧小刻印下方

2.顾客戴镜后镜架向左侧偏移,且鼻部右侧有压痕,检查时发现左侧外张角合适,左右鼻托对称时,应调整(     )。  B

A、右侧外张角,使之增大                B、右侧外张角,使之减小

C、左侧外张角,使之增大                D、左侧外张角,使之减小

3.如果顾客左耳低右耳高,应(        )。  D

A、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小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B、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C、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大

D、将眼镜的左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右身腿倾斜角调小

4.如果被检测渐进镜片上的标记被擦去了,需重新标记,首先要(        )。  B

A、找出并标记镜片上的两个小刻印

B、辨别品牌商标,然后选用相应厂商的测量卡

C、将镜片凸面朝下方在测量卡上

D、将小刻印和测量卡上相应的点对好

5. 根据镜片的基本设计,渐进焦点镜片上的两个(  )之间的距离总是34mm。  D

A、远用参考圈        B、近用参考圈        C、配镜十字             D、隐性小刻印

6. 镜架位置过高,原因为(     )。  C

A、鼻托前角不适宜         B、鼻托斜角不适宜

C、鼻托中心高度过低       D、鼻托中心高度过高

7. 舒适眼镜的要求是两镜片光学中心与配戴者的(       )重合。  C

A、瞳孔              B、瞳距              C、视轴                 D、视角

8. 顾客左右(  )不一致,配渐进焦点镜片时,左右镜片的隐性小刻印的连线应平行。 C

A、下加度            B、近用镜度          C、瞳高                 D、瞳距

9. 如果顾客戴镜时右侧低左侧高,原因是(       )。  D

A、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小或左身腿倾斜角小  B、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大或左身腿倾斜角小

C、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大或左身腿倾斜角大  D、眼镜的左身腿倾斜角大或右身腿倾斜角小

10.镜架的检测不包括(     )。  B

A、机械性能检测     B、镀层厚度检测    C、外观质量检测     D、装配精度检测

三、判断

(×)1. 检验铰链疲劳时,试样在打开角为60°时镜腿不自由落下,此时试样为合格。

(×)2. 镜面角是指左右镜片平面的夹角,一般为8°~15°。

(×)3. 眼镜弯点长过短会导致镜架的下滑。 

(√)4. 镜架使用一个月,表面出现腐蚀点或变色,说明其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不良。

(√)5. 改变镜架身腿倾斜角时要调整桩头部位。

(×)6. 渐进镜片鼻侧的隐性小刻印表示镜片的下加度。

(×)7. 左右外张角大小不一致时,会造成镜架水平度倾斜,戴镜时出现不舒适。

(×)8. 根据镜片的基本设计,渐进焦点镜片上的两个隐性小刻印之间的距离通常为25mm。

(√)9. 双侧的鼻托均发生向右侧的偏移,会造成镜架向左侧偏移。

(×)10. 被检者左右瞳距不一致时,左右镜片的隐性小刻印的连线应平行。

第六节 仪器维护

一、简答

1.简述角膜曲率仪的清洁方法。

(1)用专用清洁刷刷去镜片上的灰尘和赃物; 

(2)用干净的柔软棉布沾4份乙醚和1份酒精配制的溶剂擦拭镜片,至镜片表面洁净。

(3)经常清洁桌面上的滑道和轨道。

2.简述清洁综合验光仪的球镜片、柱镜片和辅助镜片的操作方法。

(1)用附件盒里的片状螺丝刀去掉被检者一侧检测孔上的防尘玻璃罩。

(2)转动球镜粗调和细调旋钮及柱镜钮,设定在0位置。

(3)把辅助镜片钮设定在O位置。

(4)轻轻转动球镜镜片细调盘及粗调旋钮,一片一片的清洁镜片灰尘。

(5)柱镜片及辅助镜片的清洁操作同球镜片。

3.角膜曲率仪更换灯泡的方法?

(1)关闭电源,拔下电源线。

(2)抓住水平销,逆时针旋转拧松它。

(3)拉出测量环片,露出灯泡。逆时针旋转拧下灯泡。

(4)插入新的灯泡,顺时针旋转,直到拧不动为止。

(5)把测试光标环片小心放回,然后顺时针拧紧水平销。

4.简述角膜曲率仪更换保险丝的方法。

(1)关闭电源开关后,拔下电源线。

(2)检查供电装置上的保险丝。

(3)用螺丝刀逆时针转动卸下保险丝盖,换上新的保险丝。

第七节 ISO9000系列标准

一、简答

1.简述ISO9000注重持续改进的主要活动。

(1)确定、测量和分析现状

(2)建立改进目标

(3)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4)评价这些解决方法

(5)实施选定的解决方法

(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将更改纳入文件

2.简述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怎样强调最高领导者的作用?

(1)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3)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4)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目标。

(5)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

(6)将达到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

(7)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8)决定改进的措施。

3.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

(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有利于取得供应商的信赖,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余地。

① 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增大对顾客的吸引力。

② 有利于同国内同行业企业的竞争。

③ 有利于同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企业参加国际竞争。

4.ISO9000系列标准如何确定培训的有效性。

(1)组织分析所有员工的发展需求并为他们制定培训计划;

(2)确定培训项目的同时应确定评价方法。

(3)提供培训并根据培训项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5.眼镜行业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成效 

(1)通过“服务规范”的建立,对顾客接待、验光、交付、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

(2)通过对供应商评价、严格的进货检验及仓储环境的控制,严防各类假冒伪劣商品的采购并使库存商品的质量有所保证。

(3)通过对加工、检验的控制,保证产品能够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使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更有信心。

(4)通过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保证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人都得到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使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    填空题

1、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硬如石头,眼压约为( 60mmHg )以上。

2、当调节力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调节远点)。

3、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力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隐性远视)。

4、一般远视眼,裸眼远视力会比裸眼近视力(好)。

5、镜腿上标记为54-16-135.16表示(鼻梁尺寸为16 mm)。

6、配合精底主要考核(镜圈)、庄头和镜腿等不同部位配合处是否齐整。

7、目前常用的手动综合验光仪上的杰克逊交叉柱镜(JCC),白(或黑点)表示(正柱镜 )轴。

8、当(调节力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调节远点。

9、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力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绝对远视。

10、轻度(近视眼)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引起弱视视疲劳。

11、戴用角膜接触镜后,角膜获得氧供应的途径为:(泪液渗透)、泪液排级、材料结合等三种方式。

12、相同材料的新镜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中,影响其透氧能力的主要原因为厚度和(含水量)

13、热消毒法中湿热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分子加速,发生凝固可直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还可通过脱瑮呤作用灭活微生物的核酸,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14、(融合机能)被破坏后显示出来的斜视为隐斜视

15、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80~90°),并左右对称。

16、佩戴角膜接触镜导致的缺氧相关的眼病发症有上皮微囊它微泡,上皮水肿,(基质皱褶和条纹),内皮细胞多形化,角膜衰竭综合症等。

17、热清毒法中,湿热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分子加速,发生凝固可直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体结构,还可通过脱(瑮呤)作用灭活微生物的核酸,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18、眼镜校配的项目有:眼镜在脸部位置、(镜框水平度)、镜柜是否偏向一侧、瞳距大小镜眼距、眼镜尾部与耳朵和头部接触情况、鼻托角度和位置。

19、镜架焊接点承受力应不小于(98N)

20、渐进多焦点眼镜佩戴不适时,如要进行眼镜的调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高度)、倾斜度、镜眼距和曲弯度。

二、    选择题

21眼镜处方+2.25-1.50*90的另一种处方形式为(A)

A、+0.75+1.50*180          B、+3.75-1.50*180

C、+3.75-1.50*180          D、+0.75-1.50*180

22、右眼镜-5.00的镜片,光心向上移4毫米,通过镜片看正远方所产生的三菱镜效应为(D)

A、0.2△BD   B、2△BU    C、0.2△BU     D、2△BD

23、下面几个因素的变化(D)会使眼压降低

A、晶状体体积增大        B、房水出路受阻

C、眼球内出现肿瘤       D、房水排出量增加

24、远视小于+2.00的50△以上先天性内斜视(B)可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

A、佩戴正球镜眼镜       B、手术治疗

C、先佩戴正球镜再手术   D、配戴菱镜眼镜

25、对成年屈光参差者配戴眼镜,根据主观感觉调整,以(A)为好。

A、能接受和不产生症状    B、两眼相差2.50

C、两眼相差2.00          D、一眼视力能达到1.0

26、角膜染色采用(D)

A、北面投照法B、直接投照法C、弥散投照法 D、虑光式投照法

27、后天性内斜有潜在的融合功能,远视处方为全远视度数减(A)

A、+1.00DS  B、+2.00DS  C、+1.50DS    D、+0.50DS

28、在闭眼的情况下,角膜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A)

A、泪液  B、睑结膜血管网 C、房水  D、角膜缘部血管

29、如果顾客左耳朵低右耳朵高,应(B)

A、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小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B、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C、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大

D、将眼镜的右身腿倾斜角调大或将左身腿倾斜角调小

30、如果被检测渐进镜片上的标记被擦去,需要重新标记,首先要(A)

A、找出并标记镜片上的两个小刻印

B、辨别品牌商标然后先用相应厂商的测量卡

C、将镜片凸面朝下方在测量卡上

D、将小刻印和测量卡上相应的点对好

三、判断题

(X)31、眼镜弯点长,过短会导致镜架下滑

(√)32、双眼平衡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双眼均能注视视标

(√)33、+2.25/-1.50*90眼为逆倒散光

(X)34、内斜视术后复发或欠矫,存在任何程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均应给予配镜矫正

(√)35、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功能性弱视患者视细胞受到有效的刺激从而增进视力

(√)36、早年老年核性白内障可试用负球镜矫正视力

(X)37、镜面角是指左右镜片平面的夹角,一般为8度至15度

(√)38、用杰克逊交叉柱镜检查散光的过程中,翻转镜要迅速,每一面停留2-5秒

(X)39、+2.25-1.50*90的眼为顺倒散光

(√)40、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使功能性弱视患者视细胞受到刺激,从而增进视力

三、    论述题:

41、慢性青光眼的表现有哪些?

答:慢性青光眼表现为经常头痛、轻度眼胀、视物易疲劳、虹视、进行性视野缩小、眼压轻中度增高、眼底检查见视盘凹陷变深变大。

42、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远头部俯仰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答:可能的原因:镜片的位置太高;解决方法:调整鼻托叶。

43、简述清洁综合验光仪的球镜片和柱镜片和辅助镜片的操作方法?

答:(1)用附件盒里的片状螺丝刀去掉被检者一侧检测孔上的防尘玻璃罩。    (2)转动球镜粗调和细调旋钮及柱镜钮,设定在0位置。 

(3)把辅助镜片钮设定在O位置。

(4)轻轻转动球镜镜片细调盘及粗调旋钮,一片一片的清洁镜片灰尘。 (5)柱镜片及辅助镜片的清洁操作同球镜片。

44、简述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怎样强调最高领导者的作用?

答: (1)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3)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4)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目标;

(5)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

(6)将达到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

(7)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8)决定改进的措施。

45、从病因和临床表现分析角膜擦伤与角膜剥夺的异同?

答::(一)角膜擦伤病因可为:

1.镜片的微细破损、镜片锐性沉淀物、配戴者指甲或异物等伤及角膜。

2.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低氧代谢可导致角膜上皮水肿,上皮细胞层的积液肿胀使上皮层混浊且软化,故在受到机械性破坏时极易损伤。

症状:浅表擦伤或无症状,伤及上皮深层则有异物感和角膜刺激症状。

体征:角膜面可见点条状或不整形的局灶性萤光素染色,球结膜轻度充血,用高倍镜观察可判断损伤的深度。

    (二)角膜剥脱病因可为:

发生于软镜长戴。由于角膜处于低氧代谢,能量代谢水平的降低,可导致上皮层基底膜赖以与前弹力层相连的半桥粒数量下降,故当软镜与角膜固着时,摘镜的牵拉力可撕脱局部上皮组织。

症状:持续性的异物感和角膜刺激症状,摘下镜片仍不能缓解。

体征:角膜面可见较大面积的萤光素染色。损伤较深可伴有睫状充血和瞳孔反射性缩小。

46、叙述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单眼主观验光中,初步最大正镜度数下的最佳视力(MPMVA)的目的和方法?

答:目的:找到初步有效的球镜矫正度数。

方法:1)调整好被检者的位置,使其双眼对准视窗;  

2)另一眼(左眼)用OC遮盖;

3)被检眼(先验右眼)放置纯检影度数+雾视度数(+0。50D~2。00D,视被检者具体度数而定);

4)让被检者注视合适大小的视标(能看清);

5)按+0。25D一档逐渐减少正镜片,同时让被检者尽量看清更小的标;

6)最佳视力上一行视标上叠加红绿视标 ;

7)让被检者按绿、红、绿的次序注视视标; 

8)如被检者看诉红色视标清晰,去除一个+0。25D;如绿色里的视标清晰,则加一个+0。25D;

9)反复调整,直至红绿视标清晰度相同;

10)去除红绿视标,复查视力。

47、试过寻找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适原因的步骤?

答:1.要求戴镜者叙述如何不适,鼓励他们详细说明。

2.了解以前的戴镜史,并分析原配眼镜与新眼镜的区别。

3.重新在渐进镜片上标出所有的标记。

4.检查眼镜的前镜面的平整性、倾斜度、托叶的对称性。

5.让戴镜者戴上以后,复核镜眼距离、镜架的面弯度。

6.核对配镜十字线是否与瞳孔中心对准。使用镜面法核对戴镜者是否通过近用区域视物。

7.观测戴镜者在使用渐进镜片时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视物时的姿势是否   正确。

8.重新测量镜片以确定镜片的镜度与验光单一致。

9.将戴镜者的症状和不适与以上的检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原因。

试卷二

一、    填空题

1、指压法测量眼压时,一食指压下,另一食指感到眼球(稍硬)于正常,记录为T+1

2、正确的屈光(矫正)可增加双眼的融合功能

3、镜腿上的标记52-21-140,21表示(鼻梁尺寸为21 mm)

4、远视被检查者合并内斜视,屈光矫正后仍有复视症状,可加入基底向(外)三菱镜矫正

5、眼镜正确的倾斜角度为(8°~15°)

6、正确的镜片矫正可增进双眼的(感觉)运动融合功能

7、+2.00DS以上的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充分矫正或完全矫正)

8、外斜视远视者,应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矫正

9、影响视力的散光均尽显(充分矫正或完全矫正)

10、 软镜热消毒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中,加热80度,时间为10秒

11、(+2.00DS)上远视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应首先考虑镜片矫正

12、外斜视远视患者,应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

13、屈光不正性弱视戴完全矫上下左右眼镜1月后应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14、双氧护理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其作用是病原微生物核糖体,制了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即控制了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

15、软镜热清毒法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瓶子加热至(80)度,时间为10秒

16、校配金属镜架焊点时,最好用(辅助钳)保护,以防焊点断裂

17、用(10)倍放大镜检测镜架的表面疵病

18、检验(铰链疲劳)项目可采用考核镜腿开闭的松紧状况

19、在验光时,以避免调节因素对屈光造成的影响,对7岁以下的斜视弱视患者可用(1%)阿托品药膏涂眼散瞳

20、目前常用的手动综合验光仪的杰克逊交叉柱镜(JCC)红点表示(负)柱镜的轴。

二、选择题

21、中国人的眼压的正常范围为(A)

A、1.47-2.79千帕(11-21MMHG)

B、0.67-8.01千帕(5-60MMHG)

C、0.67-1.47千帕(5-11MMHG)

D、2.79-8.01千帕(21-60MMHG)

22、下面(B)不是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

A、针孔片  B、裂隙片  C、菱镜片  D、马氏杆片

23、眼镜处方+3.50+1.00*170的另一种处方表示为(D)

A、+2.50+1.00*170       B、+2.50-1.00*80

C、+4.50+1.00*80       D、+4.50-1.00*80

24、右眼戴—5.00的镜片,在心向侧移6MM,通过镜片看正远方所产生的三菱镜效应为(B)

A、0.3 △BO   B、3 △BO   C、30△BO    D、30△BI

25远视小于(A)的50△你因为上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可尽早增加建立双眼视的机会

A、+2.00DS   B、+1.00DS   C、+1.50DS    D、不确定

26、(D)用于观察角膜基质层代谢障碍导致的水肿皱纹

A、背面投照法   B、镜片反射投照法

C、间接投照法    D、全内反射投照法

27、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氧供约为(D)

A、3%  B、7%  C、10%  D、14%

28、在渐镜片中下加光度位于(B)

A、顕侧小刻印下方    B、顕侧小刻印上方

C、鼻侧小刻印上方    D、鼻侧小刻印下方

29、顾客戴镜后镜架向左侧偏移,且鼻部右侧有压痕,检查时发现左侧外张角合适,左右鼻托对称时,应调整(D)

30对于交流不畅的低龄儿童和弱视患者,检影验光作为主要依据时,得到的准确屈光不正度数,除认准中和状态外,还要做到(B)准确。

A、检影距离  B、所加镜片度数  C、交流的语言 D、问话

三、    判断题

(X)31、检查镜链疲劳时,试样在打开角为60度时,镜腿不自由落下,此时试样为合格

(√)32、先天性内斜视是指6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

(√)33、通常认为6%为角膜的生理氧临界,即当戴角膜接触镜时无论睁眼还是闭眼,低于这个水平时则破坏了角膜正常生理状态。

(X)34、缺氧可使高质后层的胶原板层排列紊乱,板层扭曲,形成黑色条纹。

(√)35、显斜视的视轴出现偏斜,且不能被融合机能所控制

(√)36、镜架使用一个月,表面出现腐蚀点或变色,说明其镀层的乃腐蚀性能不良。

(√)37、发生在瞳孔区的角膜疤痕影响视力,用光学镜片不能矫正。

(√)38、DK值为衡量镜片材料透氧性能的指标,称为透氧系数。

(X)39、通常条件下过氧化氧极不稳定,在制备时使用稳定剂铂金环,使其维持有效浓度。

(√)40、年级越小。治愈弱视的可能性越大。

四、    问答题:

41、急性青光眼的表现为哪些?

答:急性青光眼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剧烈眼痛、视力急剧下降、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缓、眼压显著增高。

42、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看远感觉头晕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答: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镜眼距过大                         调整鼻托叶、镜腿

       面弯度不符合                       调整面弯度

43、简述ISO9000注重持续改进的主要活动?

答:改进的主要活动包括:

(1)确定、测量和分析现状;(2)建立改进目标;(3)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将更改纳入文件。

44、简述角膜曲率仪的清洁方法?

答:清洁方法::(1)如果镜片脏了,试着用仪器所带的专用清洁刷刷去灰尘和脏物。刷子不用时,应存放在附件盒里。

(2)如用刷子不能彻底清洁镜片或反射镜时,请用洗干净的柔软棉布沾上4份乙醚和1份酒精组成的溶液擦试。布上不要沾太多的溶液,必要时可反复擦,直到表面干净为止。不要使用任何可能划伤细致表面的东西清洁。

(3)经常清洁桌面上的滑板和轨道,保证底座能在桌面上灵活移动。

五、论述题:

45、试述新生血管的诊断标准、治病诱因和处理方法?

答:用裂隙灯背面投照法观察,可见到分支状血管自边缘伸入角膜,多发生于角膜上缘,临床上将伸入角膜缘2mm以上的血管诊为新生血管。

诱因:上睑的瞬动,使镜片对角膜上缘构成持续性的刺激,继而白细胞浸润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导致角膜缘血管持续性扩张,血管襻膨大,随之有血管细胞索条伸入角膜,索条内出现腔隙并有血液灌入,形成新生血管。

处理方法:停止戴镜后,新生血管约在2~8周内自行排空闭合,采用血管收缩剂并无显效。痊愈后避免长戴,并改用透气硬镜或高透氧软镜。

46、试述斜视弱视的屈光检查方法?

答:屈光检查:使用常规检影与被检查者感觉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地矫正所有屈光不正以获得最清晰的视网膜像。

(1)检查者与被检者相对而坐,调节座椅使两者双眼处于等高。

(2)瞩被检者双眼平视正前方,持检影镜在被检眼前检影,保证入射光线与被检眼视轴的夹角在10°以内。对于不能单眼固视的患者需打开另一眼,以另一眼注视固定目标或在另一眼前添加棱镜,矫正被检眼的斜位,以便进行检影光线与眼轴一致的同轴检影。否则,可能会造成检影结果的散光度误差超过±0.50D。

(3)根据映光的亮度、方向、形态,在被检眼前插入球镜和柱镜片,寻找返转点,记录检影结果。

(4)根据检影距离计算被检眼的屈光度,核查被检眼的视远矫正视力,结合被检者的主观感觉进行调整。对于不配合的低龄儿童和弱视患者,因为主观感觉的不确定性,所以务必做到检影距离准确,按照检影距离计算被检眼的屈光度。

47、试述镜面法核对戴渐进镜能否通过近用区视物的方法?

答:(1)将标记好的眼镜给顾客戴上;(2)验光师与戴镜者隔着一小桌面对面坐下;(3)将一画有注视目标的小镜子放在两人之间;(4)请戴镜者看着镜面上的注视目标,并且验光师的鼻子与戴镜者的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5)验光师的右眼往下看着镜子里戴镜者的右眼(与戴镜者的视线在同一平面内);(6)将笔式手电筒靠近验光师的右眼并照射在镜面上(验光师应闭上左眼);(7)观察戴镜者在镜面上的右眼反光点,这点应位于镜片上标记的近用参考圈内;(8)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左眼。

1.在远雾视时,双眼的雾视量应该是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c. 根据基础屈光状态而定    d. 低度正透镜

2.近视眼在屈光检查前须行远雾视,是因为哪种原因使其产生不能放松的调节张力

a. 看远需要调节          b. 看近需要调节

c. 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        d. 睫状肌无力

3.被测眼认定散光盘钟面5.5-11.5点的标线清晰,柱镜的轴向应放置于

a. 6.5-12.5点   b. 5.5-11.5点   c. 2.5-8.5点   d. 3.5-9.5点

4.近视眼看红绿双色视标,红色块较绿色块亮,是因为两者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弥散斑直径

a. 红色>绿色   b. 红色=绿色   c. 红色<绿色   d. 绿色<红色

5.被测眼所见到的绿色视标显著亮于红色视标,证实

a. 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b. 近视过矫或远视过矫

c. 近视欠矫或远视欠矫      d. 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

6.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背景视标显著较绿色背景视标清晰,应该

a. 增加负球镜试片焦度    b. 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

c. 减少负球镜试片焦度    d. 增加负柱镜试片焦度

7.综合验光仪检查散光轴,若柱镜试片轴向有误,其轴向应向交叉柱镜清晰面的哪个方向调整 

a. 白点方向       b. 红点方向       c. 翻转轴方向      d. 正柱镜轴方向

8.采用综合验光仪精调验光试片柱镜轴位,若试片柱镜焦度≤1.00D,首次柱镜轴向调整量为

a. 50   b. 100   c. 150   d. 200

9.将±0.25D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模糊,将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同样模糊,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   b.过矫-0.25D   c.欠矫>-0.25D   d.过矫>-0.25D

10.将±0.25D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与放置前清晰度无变化,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   b.过矫>-0.25D   c.欠矫>-0.25D   d.欠矫-0.25D

11.将±0.25D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   b.过矫>-0.25D   c.欠矫>-0.25D   d.过矫-0.25D

12.试片柱镜的矫正焦度适量时,±0.25D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a.模糊   b.不变   c.清晰   d. 不一定

13.试片柱镜过矫-0.25D时,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a.模糊   b.不变   c.清晰   d. 不一定

14.试片柱镜欠矫>-0.25D时,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a.模糊   b.不变   c.清晰   d. 不一定

15.对于近视眼,交叉柱镜的负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增加-0.25D柱镜焦度              b. 增加-0.50D柱镜焦度

c. 增加-0.25D球镜焦度              d. 减去-0.25D球镜焦度

16.对于远视眼,±0.25D交叉柱镜的正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度无变化,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 增加-0.25D柱镜焦度                b. 减少-0.25D柱镜焦度

c. 减少+0.125D球镜焦度              d. 增加+0.125D球镜焦度

17.若双眼的屈光焦量不平衡,可能导致

a. 双眼看远不适   b. 双眼看近不适   c. 视情况而定   d. 单眼看远不适 

18.一主视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a. 看远时   b. 看近时   c. 看远看近时   d. 不发生

19.一辅助眼发生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a. 看远时   b. 看近时   c. 看远看近时   d. 不发生

20.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棱镜分视后(右眼基下,左眼基上),上方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 左试片减少-0.25D球镜          b. 右试片减少-0.25D球镜

c. 右试片增加-0.25D球镜              d. 左试片增加-0.25D球镜

21.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偏振分视后,上排绿9字母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

a.左试片增加-0.25D球镜             b.左试片减少-0.25D球镜

c. 右试片增加-0.25D球镜            d. 右试片减少-0.25D球镜

22.采用±0.50交叉柱镜观察近交叉视标,若被测眼在规定测定距离的条件下诉横线纵线一样清晰,则证实被测眼

a. 有老视      b. 无老视      c. 需进一步检查      

23.33cm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1.00D,被测眼现存的调节力为,

a. 2.00D   b. 3.00D    c. 4.00D   d. 5.00D

24.25cm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0.25D,被测眼适宜的老视加光为,

a.2.00D   b. 1.75D    c. 1.50D   d. 2.25D

25.在无工作透镜检影中,视网膜反射光顺动,证实被测眼的屈光状态可能为小于1/工作距离近视、正视或。(C)

a. 等于1/工作距离近视   b. 大于1/工作距离近视    c. 远视    d. 老视

26.被测双眼的远用光心距为62mm,则在阅读33cm目标时的近用光心距为(保留整数)

a.56mm   b. 57mm    c. 58mm   d. 59mm

27.一致性移动的特征是带状投射光移动的经向与反射光带的移动经向。 

a. 顺动    b. 同向    c. 逆动    d. 垂直

28. 在无工作镜检影过程中,反射光发生逆动,证实被测眼远点在

a. 观察眼之后    b. 被测眼之后   c. 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  d. 检影镜反光镜上

29.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800,焦度为0,第二主子午线焦度为-0.75 D,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

a. -1.00-0.75x80   b. -1.75+0.75x170    c. -1.00+0.75x80    d. -2.25+0.75x170    

30. 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50,焦度:+1.50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0.25 D

a. -1.25x15     b. -1.75x15    c. +1.25x105    d. -1.75x105    

31.通常远视眼的调节幅度较正视眼

a. 因人而异   b. 小   c. 大  d. 相同

32.调节反应量是指  

a. 实际上的调节冲动量值  b. 调节滞后量值  c. 调节超前量值  d. 注视眼预计产生的调节量

33.Nott动态检影延长检影距离至67cm反射光中和提示

a. 调节反应2.00D  b. 调节反应2.50D  c. 调节滞后0.75D  d.调节滞后1.00D

34.双眼视觉的精确的补偿性聚散称为

a. 调节性集合  b. 近感知性集合  c. 融像性集合 d. 张力性集合

35.双眼瞳孔间距为6.4cm,注视双眼旋转中心前方0.4m的目标,双眼集合需求量

a. 14△   b. 16△   c. 18△   d. 20△

36.双眼存在着5△隐性内斜视,集合需求量为16△,双眼实际集合量  

a. 16  b. 21  c. 11  d. 5

37.聚散力测定远距离BI:×/9/6,BO:10/22 /13,正向聚散力破裂点为

a. 10    b. 22   c. 6  d. 9

38.检测距离40cm,双眼负相对集合18△,正相对集合6△ ,怎样进行缓解矫正? 

a. BI 2△    b. BI 3△  c. BO 2△  d. BO1△

39.检测距离40cm,测得内隐性斜视7△,近距离聚散力检测结果为:BI:10/19/12,BO:15/26/9,正融像性集合为

a. 17△      b. 8△      c. 12△     d. 19△

40.瞳距为6.4cm,近注视距离为0.40m,远隐性斜视量值为内隐斜2△,近隐性斜视量值为外隐斜4△,AC/A比率为  

a. 3△     b. 4△     c. 5△     d. 6△

41.裂隙灯滤光式投照法,为便于观察角膜上皮的损伤而采用

a. 钴兰光线       b. 无赤光线        c. 散热光线      d. 放大镜

42.球结膜充血有多种类型,其中能提示角膜炎者为

a. 周边部充血     b. 睑裂区充血    c. 局限性充血    d. 睫状充血

43.睑结膜异常中,最主要的眼镜禁忌症为

a.睑板腺囊肿     b. 结膜结石    c. 头性结膜炎   d. 结膜滤泡

44.眼睑异常中,最主要的眼镜禁忌症为

a.眼睑皮炎       b. 眼睑下垂     c. 眼睑闭合不全   d. 眼睑疤痕

45.角膜上皮损伤后,经荧光素染色呈

a. 鲜绿色          b. 橙黄色       c. 鲜红色         d. 淡蓝色

46.验光处方中散光为-1.25 D,若配戴软性球面眼镜,为了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处方中的近视球面焦度至少应≥

a. –4.00 D       b. –4.50 D    c. –5.00 D     d. –5.50 D

47.缓慢瞬目后,软性眼镜的下边缘移动多少mm判定为镜片过松的标准

a. 0.4           b. 0.6           c. 0.8           d. 1.0

48.试用经验法换算出验光处方-7.00-0.75×180的眼镜处方

a. –6.00 D        b. –6.75 D         c. –6.50 D        d. –7.00 D

49.试用经验法换算出验光处方-5.25-2.00×180的复曲面眼镜处方

a. –5.00-1.75×180         b. –4.75-1.75×180          

c. –5.00-2.00×180         d. –4.75-2.00×180

50.500mL的全功能护理液,若在开瓶后一定期限内没有用完,就可能发生污染,该期限为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6个月

文档

目前最全,验镜验光员-技师题库 含答案

一、填空1.当调节静止时,视网膜的眼外共轭点为眼的。(远点)2.全远视中,不能用调节补偿的那部分远视为。(绝对远视)3.轻度因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引起肌性视疲劳。(近视)4.调节幅度足够大的-2.00D近视眼,看眼前40cm处的目标,所用调节的理论值为。(0.5D)5.镜腿上标记为54-16-135,54表示,16表示。(镜圈尺寸,鼻梁尺寸)6.一患者两眼度数分别为:R+0.50,L-2.00。这样的眼易呈现视症候。(交替)7.有绝对远视的眼看远处物体,戴矫正眼镜与裸眼比较,视网膜像清晰度提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