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造价工作方案
一、工程造价的依据、程序及方法:
1、主要依据:
(1)设计图纸及设计相关资料;
(2)施工设计(方案);
(3)国家和地方统一制定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估价表、费用定额(标准);
(4)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标准、标准、技术资料
(5)材料当月市场信息,材料信息、以及其他有关的计价取费规定等;
(6)其他的相关资料。
2、工程造价的程序及方法:
(1)获取业务信息,接受委托人的邀请,提供书等;
(2)签订,明确标的、目的及相关事项;
(3)接受并收集所需的资料、踏堪现场、了解情况;
(4)制定实施方案;
(5)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工程造价的各项计量、确定、控制和其它工作;
(6)形成初步成果并征询有关各方;
(7)按照有关各方合理的调整并签批确定成果资料;
(8) 成果交付与资料交接;
(9) 资料的归档;
(10) 回访与总结;
(11) 成果的信息化处理。
二、确保工作成果文件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措施:
1、业务的操作的规程
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性文件及行业规定要求和相
应的标准、标准、技术文件要求,表达公正、公平、公开执业原那么,老实信用,讲求信誉。
2、操作人员配置
2.1 工程技术负责人
设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业务质量的控
制程序、方法、手段等进行。
技术总负责人的职责如下:
(1)审阅重要成果文件,审定条件、原那么及重要技术问题;
(2)协调处理业务各层次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3)负责处理审核人、校核人、编制成果质量负责。
2.2 业务人员
参与业务的人员可分为工程负责人(造价工程师担任)、造价工程师、预算人员三个层次,各自的职责如下:
1、工程负责人
(1)负责业务中各予项、各间的技术协调、管理、质量管理工作;
(2)根据实施方案,有权对各交底工作进行调整或修改,并负责统一
业务的技术条件,统一技术经济原那么;
(3)动态掌握业务实施状况,负责审查及确定各界面,协调各子项各
进度及技术关系,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综合编写成果文件的总说明、总目录,审核相关成果文件最终稿,并按规定签发最终成果文件和相关成果文件。
2、造价工程师
(1)负责本的业务实施和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预算人员的工作;
(2)在工程负责人的下,本预算人员的拟定实施方案,核查资料使用、原那么、计价依据、计算公式、软件使用等是否正确;
(3)动态掌握本业务实施状况,协调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 的成果文件,编写本的说明和目录,检查成果是否符合规定,负责审核和签发本的成果文件。
3、预算人员
(1)依据业务要求,执行作业方案,遵守有关业务的标准与原那么,
对所承当的业务质量和进度负责;
(2)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展开本职工作,选用正确的数据、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程序,做到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结果真实可靠;
(3)对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自校,做好质量的自主控制。成果经
校审后,负责按校审意见修改;
(4)完成的成果符合规定要求,内容表述清晰标准。
2.3 成果文件的质量控制程序
为保证成果文件的质量,所有成果文件在签发前应经过三审程序,
成果文件涉及计量或计算工作的,还应在审核前实施校核程序。校核
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职责如下:
1校核人员
(1)熟悉业务的根底资料和原那么,对成果进行全面校核,对所校
核的内容的质量负责:
(2)校核使用的各种资料和依据是否正确合理,引用的
技术经济参数及计价方式是否正确;(3)校核业务中的数据引用、计算公式、计算数量、软件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原那么和有定,计算数字是否正确无误,成果文件的内容与浓度是否符合规定,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各分项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完整,有无漏项;
(4)校核人员在校审记录上列述校核出的问题,交成果原编制人员修改后进行复核,复核前方能签署并提交审核。
2审核人员
(1)审核人员参与业务准备阶段的工作,协调制订实施方案,审核条件和成果文件,对所审核的内容的质量负责。
(2)审核原那么、依据、方法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与有关规定,根底数据、重要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以及软件使用是否正确,检验关健性计算结果;
(3)重点为审核成果的内容是否齐全、有无漏项,采用的技术经济参数与标准是否恰当,计算与编制的原那么、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各的技术经济标准是否一致,成果说明是否标准,论述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检查关健及相互关系;
(4)审核人员在校审记录单上列述审核出的问题,交成果原编制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复核,复核前方可签署。
3每份成果文件的编制、校核、审核人员须由不同人员担任。
2.4 成果文件的签发
凡依据合同要求提交的成果文件须由规定的造价工程师签发。
3、准备阶段
(1)签订合同签订统一格式的合同,明确合同目的、内容、范围、期限、方式、目标要求、资料提供、协作事项、收费标准、违约责任等。
(2)制订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包括:业务概况、咨淘业务要求、依据、原那么、业标准、、成果、综合方案、分工、质量目标及操作人员配备。(3)配置业务操作人员
工程负责人、各造价工程师、预算人员、校核员、审核员。
(4) 资料的收集
根据合同明确的标的内容,开列有委托人提供的资料清单和收集开展工作所必须的其他资料,收集的资料应满足造价计量、确定、控制的需要。资料必须具备可实性、可靠性。
4、实施阶段
4.1工程预算编制阶段的主要工作
4.2.收集和熟悉有关资料
(1)有关建设工程计价的法律、规定、程序、要求等内容;
(2)工程的实施要求,计价编制的模式、范围;
(3)编制预算阶段所需的根底资料与相关的设计成果文件,建设工程特殊条件等;
(4)建设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相关的其它资料。
4.3.成果文件的校审
(1)预算编制的工程数量应根本准确、无漏项;采用定额及取费标准正确,选用的. 信息符合市场情况,计算无错误,经济指标合理,计价正确;(2)预算的成果文件内容与组成完整,应包括编制说明、单位工程预
算书及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建筑材料与设备表;依据齐备,附表
齐全,符合规定要求。校审后的成果文件由规定的造价工程师签发。
并对其质量负责。
5、终结阶段
5,1 成果文件均应以书面形式表达,所交付的成果文件的数量、规格、形式、内容、深度等应满足合同规定,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的标准;
5.2要求:
(1)封皮按照规定的格式打印:
(2)预结算定额形式的要打印有三方签字盖章内容的封皮,表头要写明
预算还是结算,同时要打印工程的造价汇总表、编制说明、工程费用
汇总表、单位工程费用汇总表、预结算书、材料价差表或主材表、必
要的要出人材机汇总表;
(3) 资料应在部门经理下,由工程负责人或专人负责归档;归档要按
档案管理执行,成果文件的各项计算书不对外印发,经校审签署后齐
全保存备查。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预控方法:
1.土方计算工程量易落下垫层量,地沟挖土重复计算
预防管理措施:用软件时钢筋导到图形中后首先进行垫层布置,在进
行土方构件的生成,地沟挖土与根底挖土重复处进行调整删除。每次
编制时将易发生问题的工程集中发给预算编制人员,要求每个人都必
须认真仔细的检查。
2.根底梁构件配筋时要与图纸给定的配筋上下反配。
预防管理措施:建构件时就把钢筋反配,时刻提醒自己此处是根底梁
配筋与普通的不一样。
3.根底局部柱保护层加厚砼量计算易出错,钢筋出错预防管理
措施:抽钢筋时保护层不加厚或加厚但要调整保护层厚度,导到图形
中时要检查此项是否加厚。
4.抽钢筋时钢筋规格直径易出错,根本设置要统一调整。预防管理
措施:针对每个工程要单独进行根本设置的调整,设置好根本的节点
和搭接,抗震等级和烈度才能保证钢筋量的准确行。
5.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是否按标准要求设置
预防管理措施:认真查看图纸的有关说明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有
要求统一设置,没有要问设计,不要遗漏此项,互相检查提醒。
6.构造腰筋和拉筋设置是否按标准要求设置
预防管理措施:认真查看图纸的有关说明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有
要求统一设置,没有要问设计,不要遗漏此项,互相检查提醒。
7.屋面防水工程量是否增加上返和附加
预防管理措施:检查图纸用的材料,结合定额规定决定是否增加附加,上返高度要看图纸要求而定。
8.门窗洞口是否增加附加彩板封口,屋面檐口是否有披水板。预防
管理措施:认真检查图纸节点,结合设计和实际规定决定是否增加附加。
9.计算钢结构工程量时是否有对称设计的情况,工程量是否乘2倍。
预防管理措施:查看图纸时要认真,同时做好记录,那局部的设计是
对称的,计算完毕要复核工程量及工程。
10.钢结构局部的支持及拉杆是按图集要求配置还是执行个体设计。
预防管理措施:详细审查图纸,看清设计图纸的说明及图集的设计说明,那里有不同之处要按实际调整。
11.定额计价时取费局部是否有取费基数和费率与设计图纸不一致的地方,计算文件要求的调整内容是否调整过来。
预防管理措施:按照图纸确定工程的取费类别,检查软件的设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及时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