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率变换部分采用半桥电路。
一.主变压器的设计
主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PFC输出电压,模块的额定输出电压为220V,变化范围为90%-130%,主变压器采用PHILIPS公司的E65/32/28型磁材两对(四只)。
输入电压 Vin=380V~420V
输出电压 Vout=198V~286V
工作频率 f=F/2=40k
对于E65磁材:
截面积
B值为 Bsat=450mT
工作中取 Bmax=200mT
最大占空比 D=0.85
变压器原边匝数
原边绕组取9匝
在最高输出电压时,占空比最大,此时变压器副边电压为
所以,变压器副边绕组为
副边绕组取16匝
变压器变比取
为了保证设计的变压器符合要求,需要对设计好的变压器参数进行校核;
在最高输入,最低输出的情况下:
在最低输入,最高输出的情况下,
正常工作时,
励磁电流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变压器的设计是合理的。实验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输出滤波电感的计算
为保证模块的正常工作,在模块最小输出电流的情况下,滤波电感中电流的波形应保证连续,这就决定了滤波电感有一个最小值。在模块的设计中,为保证模块在空载情况下工作,模块内部有一死负载,在输出电流达到一定值时,死负载可以切掉,模块内部的死负载由两个50W-2K电阻组成。
在正常工作时,模块的最小输出电流
为保证输出滤波电感中的电流保持连续,输出滤波电感的最小值为
输出滤波电感取1.2mH,采用Φ1.08漆包线两根绕制,绕组的平均电流密度为:
磁材采用北京浩阳公司生产的高磁通粉芯 H60 Φ56×32×20,磁环具有最高的饱和磁通密度,其饱和磁通密度高达15000(GS),而且铁损较低,允许工作温度可以高达200℃
H60磁环的主要参数如下:
截面积
磁路长度
电感系数
绕组匝数
此时,磁环的直流磁化强度H值为
根据厂家提供的H60材料的特性曲线,在上述H值下的增量磁导率为70%左右,电感值降为原来的70%,变化不大,不会影响模块的稳定工作。
在最大电流时,磁环的磁感应强度为
由于高磁通磁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为1.5T,磁环并不会饱和。
三.开关管的选择
模块的DC-DC部分采用半桥电路,主开关管采用IR公司生产的IGBT,型号为IRG4PC50W,
在最高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的情况下,整流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考虑DC-DC部分的效率在94%左右,变压器原边输入电压为190V,因此变压器原边的平均电流为
此时,占空比为最大,
所以,通过开关管的平均电流为
为保证模块的可靠性,DC-DC部分采用双管并联的工作方式。
IR公司生产的IRG4PC50W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0.℃/W
0.24℃/W
1.5V
0.3mJ
对于单只IGBT来说,其流过的平均电流为9.5A,工作频率为40k,其损耗为导通损耗与开关损耗之和。
开关损耗
导通损耗
总损耗
对于IRG4PC50W来说,其结点到本身自带散热器的热阻为:
℃/W
模块所的导热绝缘膜采用美国贝格斯公司的Sil pad-2000材料,其热阻为0.2℃/W。
外壳散热器表面到结点的温升为:
℃
采用合适的散热器,在风冷的方式下,散热器的热阻可以低于0.1℃/W,模块的总输出功率为2860W,按90%的效率考虑,则散热器最大温升为
℃
在老化时,环境温度为40℃,模块内部环境温度有10℃温升,则总的环境温度为50℃,结点温度为
℃
由于芯片的允许结点温度为150℃,还留有50℃的余量,而且在正常工作时,由于环境温度还要低,模块的工作会更加安全。
四.副边尖峰电压的抑制
在硬开关电路中,由于在变压器电压建立之前,副边二极管处于续流状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的存在,使二极管上出现很大的电流尖峰,这是硬开关电路不可避免的,该电压尖峰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模块的噪声,同时过高的尖峰还会造成模块的损坏。
在模块的设计过程中,输出整流二极管采用DSEI60-10A,其耐压值为1000V,开发过程中发现,在满载输出的情况下,二极管上尖峰电压与正常电压基本上为1:1的关系,二极管上的峰值电压能够达到800V。对于1000V的二极管来说,在满载情况下,开机瞬间的冲击就有可能导致输出整流二极管损坏,造成模块的故障。
由于二极管上的尖峰是由于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寄生电感的增大、寄生电容的减小、导通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在最大输出电流一定的情况下,二极管上的尖峰就只能通过减小寄生电感或增大寄生电容来减小了。
为减小寄生电感,一方面是改善布线,另一方面是改变变压器的绕制方式,减小变压器副边的漏感。在变压器的绕制中,采用铜皮绕制,匝间耦合紧密,变压器副边漏感明显减小,相对采用导线绕制的变压器,副边的漏感由原来的4.6uH下降为2.1uH,但是输出整流二极管上的尖峰的幅值并没有明显的减小,在额定情况下工作半小时后,尖峰仅由原来的800V下降为720V左右。更改变压器前后的波形大致如下图所示;
采用如右图所示的RC吸收电路,可以等效的认为是增加了二极管的并联电容容量,也可以减小二极管的尖峰电压。由于电容在二极管导通时吸收的能量,需要通过电阻来放掉,如果采用小的电容,起不到吸收的作用,较大的电容会造成电阻上的损耗过大。在实验的过程中间,我们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发现采用6个5W/150欧电阻串联和1nF的吸收电容效果较好,吸收前后波形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采用RC吸收电路,震荡周期明显减小,尖峰幅值也降低,在满载时测量,峰值电压在650V左右,二极管的余量也基本满足,但是,第一个尖峰无法彻底吸收。而且电阻的损耗也不小。
在RC吸收电路中,电阻的损耗大致为:
W
如此高的电阻损耗,在模块正常工作时,就需要大功率的电阻来耗散。
为了彻底吸收副边二极管上的尖峰,减小电阻损耗,我们又实验了下面的吸收方式:
在电路中,采用大电容吸收,大电阻放电。采用大电容增强尖峰吸收能力,大电阻放电,电容电压下降较小,不会在下一次电压建立时由于电容瞬时短路造成更大的尖峰,而且损耗小。在副边电压建立瞬间,当副边电压高于电容C1上电压时,二极管D1导通给电容充电,利用大电容C1来吸收副边的尖峰。当副边续流时,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容上的电压通过R1向负载放电。直到下一周期的开始。二极管上吸收前后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电路中,应该电容越大,吸收效果应该越好,为验证这个推断,我们作了以下的实验;
实验条件;额定输入,输出220V,电流10A,强制风冷
1)不加吸收 结果 V1=820V,V2=400V 尖峰为正常电压的1.05倍
2)C1=222,R=3K 结果 V1=0V,V2=400V 尖峰为正常电压的0.6倍
3)C1=472 R=3K 结果 V1=580V,V2=400V 尖峰为正常电压的0.45倍
4)C1=103 R=3K 结果 V1=500V,V2=400V 尖峰为正常电压的0.25倍
最后,模块的吸收电路数据采用C1=0.012uF,R1=4.5k,在满载输出的情况下,模块的输出电压的尖峰值不到500V,对于1000V的二极管来说,余量已经足够了
在电路中,由于电容电阻均足够大,电容上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电阻上的压差也是恒定的,在浮充电压下,电阻的损耗为:
W
很明显,电阻的损耗也明显的减小。
通过以上的实验电路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吸收电路中,采用能量回馈的RCD吸收电路是最有效的。
五.其余辅助电路的工作原理
1.风机控制电路:
风机控制电路部分主要是来控制风机的工作温度及停止温度,温度传感器V80采集模块的温度,电阻R119,R120设定了风机工作温度点,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比较器N6:A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88导通,继电器吸合风机不工作,当模块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断开常闭触点闭合,风机工作,同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将参考(N6:A3脚)电平拉低,形成一滞环,使温度下降后风机才能停止工作。
2.均流电路
模块的均流电路采用“民主”均流方式,均流电路的主要部分为一差动放大电路,该差动放大电路有90倍的增益,这样,即使模块本身与均流母线有很小的差值,经90倍放大后,也可以迅速的调整过来.当模块本身电流电压高于平均值(均流母线)时,集成电路N1:A输出低电平,将参考拉低,模块输出电压降低,模块的输出电流亦下降,从而实现模块的均流。
3.遥控开关机
模块的遥控开关机通过光耦实现,当在光耦原边施加高电平时,光耦导通,主要有两个作用:
1) 15V电压通过二极管V57使三极管V62导通,将V55的控制端电平下拉到0V,使MOS管V55关断,将均流电路切断。(如果模块关机,均流电路不切断的话,将使均流母线呈现低阻态,影响其他模块间的均流。)
2)+15V电压通过二极管V60加到RP4上,使控制芯片的软启动端(8脚)电平降到0V,模块输出亦降到0V,从而实现了关机,当外加电压撤除后,模块重新启动
另外,模块还具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像遥测、遥调、稳流等,通过监控单元的控制与调节,可以实现模块的自动工作,从而实现系统的智能话管理。
六.模块的保护电路
1.模块的过温保护
过温保护主要是为了在风机失效的情况下来保护模块,当模块的风机控制电路或风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风机无法工作,模块的热量无法散出,这样模块的温度会越升越高.为了保护模块不被损坏,模块内部设置了过温保护,在温度高于保护点时,模块内置的温度继电器断开,将辅助电源切断,模块内所有辅助电源停止工作,模块亦停止工作.模块的过稳工作点为80度。
2.过欠压保护电路,限压保护电路
过欠压保护电路主要是采用比较器来实现,模块输出电压过高时,比较器N4:B 脚5电位高于脚6,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该高电平一方面使可控硅V3导通,使模块的软启动端降为0V,模块无输出;另一方面使光耦V51导通,向监控提供故障信息.同理,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N4:A脚2电平低于脚3,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欠压故障灯亮;同时监控告警.欠压与过压的不同之处在于欠压仅仅告警,并不关机.
输出限压为比较器N4:C,模块输出取样连接到9脚,参考连接到10脚,当输出采样高于参考时,比较器输出第电平,将参考(SG2525脚2)拉低,模块输出电压下降,从而实现了模块的限压功能.电位器RP3可以调节模块的限压值.
3.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由两级保护组成,当负载逐渐增大时,电路首先工作于限流状态,电流增大时,通过限流回路将软启动端电平拉低,驱动信号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降低,达到限流的目的。
当负载突然变化时(例如短路),模块电流突然大幅度增大,此时限流环节来不及工作,此时就需要过流保护将模块迅速关断,否则会造成模块的损坏,过流保护电路采用NE555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当模块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单稳态触发器反转,输出高电平,将模块关掉,经一段时间延时后,单稳态触法器输出变为低电平,模块重新启动,如果此时故障没有排除,则模块又关机保护,重复如此,直到短路故障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