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4:54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5题25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玲珑赐透多姿多采无忧无虑心旷神贻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5题25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玲珑赐透多姿多采无忧无虑心旷神贻
人教版 七  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1—5题  25分)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花枝招展    繁弦急管 

玲珑赐透    多姿多采   无忧无虑    心旷神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2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⑴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⑶乡书何处达?                    。

⑷《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的句子是                     ,                      。

⑸《夜雨寄北中》抒发作者盼望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的句子是                     ,                    。

⑹《泊秦淮》中作者讽刺当朝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句子是            

              ,                      。

5、综合性学习。(5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雪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写对联颂新春成为人们喜迎新年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一般来说,一副完整的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上下联要求构成对偶的修辞,而横批则要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或提高的作用。如:对联“牛马成群勤致富;猪羊满圈乐生财。” 横批是“日度小康”。

按要求完成下题目: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春联,请你运用《悯农》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2分)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为这副餐馆联加上合适的四字横批。(1分)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下面几副对联中选取一副帖在小明的书房门上。(      )(2分)

A.苟有恒,何必要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横批:持之以恒

B.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C.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D.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第二部分(6—20题 4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说: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吾日三省吾身      省:              

(4)不逾矩         逾: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11、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谁能滋润我们的生命》,完成12—15题。(11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⑴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⑵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⑶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⑷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⑸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⑹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⑺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⑻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⑼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⑽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12、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13、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4、一句话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为什么“我” 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一碗米粉》,完成16—20题。(16分)

一碗米粉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6、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2)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7、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18、 “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3分)

                                                                                     

                                                                                   

19、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分)

                                                                                  

                                                                                

20、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作文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选择合适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 我的初中班主任

2.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

1、酝酿、应和(hè)、嘹(liáo)

2、错别字   众 赐 采 贻   改  正    重 剔 彩 怡

    3、C

4、(1)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归雁洛阳边  (4)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5)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示例:珍惜粮食 或 节俭致富(3)A

第二部分,阅读(45分)

一诗歌阅读

6、客路,行舟

7、“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二文言文阅读 

8、(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超过

9、(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10、忠  信  习    品德

11、略

三现代文阅读《谁能滋润我们的生命》

12、 “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2分)

13、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灯火下读书美丽的样子(1分),体现出母亲的入迷(痴迷,快乐,对我的巨大影响)(1分)。

14、我因为没有买到朝思暮想的《大地》而感到失落。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2分)。

15、“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1分),在阅读中受到浸润(或“形成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1分),开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分),获得快乐并受用终生(1分)。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四现代文阅读《一碗米粉》

16、⑴“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态。(1分)

⑵ “使劲”写出了杨店主因感动而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的动作。(1分)

17、父亲的信守承诺和杨店主的真诚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点题(言之有理即可,3分)

18、杨店主被父亲的真诚所打动;杨店主要为父亲了却这桩心愿;他想通过为父亲再做一次米粉来表达他的情意;表现了杨店主的善解人意。(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3分)

19、父亲是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十五年前,他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承诺以后一定要付给他。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来到桂林,千方百计找到杨店主,归还了米粉钱,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答出父亲的性格特点1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

20、选文以“一碗米粉”为线索(1分)。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叙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埋下伏笔;中间使用插叙手法,插入对往事的回忆,释疑;结尾点明中心,呼应题目(答出两点即可,2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1、作文提示:写作此文,要认真审题。“从此”指明了叙述的时间范围,“不再”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横线上补充的内容,结合提示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应填写自我曾经的缺点、错误、失意等方面。因此,大家不妨可填:孤独、脆弱、悲观、迷茫、自私、自卑、等待、懒惰……其次是精心选材,精巧构思。写作此文,大家会有很多生活体验,因此要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在结构的安排上,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之后的情况。在叙写其转变过程中,适宜运用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把过去与现在进行鲜明对比,有力地凸显文章的主旨。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5题25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玲珑赐透多姿多采无忧无虑心旷神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