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采用“自主合作,相互交流”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平均数。
情感态度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验产生平均数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游戏吗?前些天,淘气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每3秒钟呈现10个数字,看一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说到这个游戏,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的情况。
出示统计表:这是淘气在5次中记住数字情况统计表。
(教材90页统计表)
师:观察统计表,根据游戏情况,你认为淘气记住数字的水平怎么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到底淘气记住数字的实力怎样呢?
(平均每次记住数字多少个实际就是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
揭示课题并板书—平均数。
二、认识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算出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能帮我们判断淘气的记住数字个数的水平。那怎样才能求出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呢?
1.同桌合作完成。
(1)利用于中的作业纸,川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
(2)说一说淘气记住数字的水平。
2.反馈: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
移一移,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观察:在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变了,5次记住数字个数的总数不变。
(学生明确毎次记住数字个数的调整,不影响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实力)
师:像这种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个数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师: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是6,还有别的方法吗?
3.算一算:(5+4+7+5+9)÷5=6(个)1)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两种求平均数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比较小又接近的时候我们用移多补少更简便当数字比较大而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单.
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了解了淘气记住数字的平均个数,那平均数到底是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比6大,有的比6小
(2)如果淘气有一次记住了6个数字,这个“6”和平均数里的“6”,同样都是“6”,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生1:淘气记住6个数字中的”6”是其中一次记住数字的水平。
生2:平均数“6”是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平均水平的代表。
(3)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
1.师:正是由于平均数能体现整体状况,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少呢。前不久,学校想了解三年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该怎么办?
师:昨天,我从咱们班第一横排中选了5个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身高统计表
| 同学 | 1 | 2 | 3 | 4 | 5 |
| 身高CM | 131 | 136 | 134 | 132 | 137 |
(2)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145cm、130cm可以吗?(不可以)
(3)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计算方法).
平均数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么不同?
(5个人的平均身高状况、3号个人的实际身高)
(4)根据第一排同学的身高,请你推测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5)看来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和我们选取哪5名同学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现在的座位(8排8列),还是选5名同学,你准备怎么选?
小结: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体的平均水平,还能根据小整体的状况推测出大整体的平均水平。
(1)出示课本91页“试一试”小熊冷饮店的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求出前三周的平均数.
(3)预测一下第四周进几箱.
五、拓展
淘气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险吗?
六、小结
这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平均数
(5+4+7+5+9)÷5
=30÷5
6(个)
答: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