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
2、施工图
3、《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林业家园101#-109#楼
2、建设单位:兴隆县林业局
3、设计单位: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4、建设地址:兴隆县北区村
5、建筑面积:101#楼:5729.85㎡;102#楼8597.35㎡;103#楼9840.㎡;104#楼9319.92㎡;105#楼11927.68㎡;106#楼11927.68㎡; 107#楼6578.54㎡; 108#楼9319.92㎡; 109#楼9840.㎡。
6、建筑概况:本工程建筑101#、102#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层住宅楼,103#-109#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住宅楼。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结构概况:剪力墙结构。
三、安全文件:
1、基础(坑)开挖前要对开挖现场进行调查和勘察,详细了解地质结构,确定开挖措施及施工方案。
2、挖基坑时应视土质情况按规定比例进行放坡。对松软土质的基坑或放坡有一定困难时,要采取固壁支护措施。
3、挖基坑时挖出的土应堆积在距坑边1.5m以外的地方并及时运走,不得堆积过高。
4、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必须请不少于5人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
5、基坑挖开后,在坑内作业施工时,要经常检查坑壁情况,看是否有滑坡和坍塌的可能,如发现有坍塌的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或将其清除。
6、基坑开挖后,应在坑壁0.8m以外设置围栏,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2m,并设二道横杆,围栏要坚固可靠,围栏上要悬挂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7、雨后在基坑内作业时,要在作业前对坑壁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无险情后方可施工。
8、对过冬的基坑在施工前要详细检查其冻土融化情况,看是否有融化后坍塌的可能,如有坍塌迹象应及时排除。
9、基坑内施工应设上下通行的马道或盘道,盘道应设扶手栏杆,挂置安全立网并封闭。
四、施工部署:
1、施工原则及施工部署
根据地质情况和标高要求,本次主要是地下室车库及人防工程的土方工程开挖,因为基坑深度在5 M以内,开挖宽度为基础垫层外侧边向外300MM,所以将分二次进行开挖。第一次全部是用机械开挖,第二次采用机械挖土为主,人工配合同时进行的施工措施。因基坑较深(现场深度普遍为4.87m),但必须按深基坑考虑施工,所以,在开挖过程中,将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基坑边坡留置一定的坡度,强风化板岩层坡度定为1:0.5,全风化板岩层定为1:0.75,这二坡度的确定,是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P 282页中的6-1-7土方开挖中,对放坡一项提供的放坡参数,并相应考虑施工安全、可能逢雨季阶段等因素来设置,(规程和手册中都提到:强风化板岩土质放坡系数为 1:0.75—1:1.0)。
如发现坑壁土质薄弱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或出现特殊土质情况或造型复杂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将由甲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石方施工单位及土建施工单位协商作出解决方法。处理方法确定后及时办理签证等相关手续,并及时采取所确定的方法进行消除安全隐患,以防坍陷。
当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设专人看管,严格控制下挖深度,在机械开挖时应暂留300mm厚土层,在放线抄平后,由人工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基坑。
土方开挖时,应将场地内的垃圾、杂填土先期排出场外,不得留置在施工场区,防止不良的土质回填在工程上造成地面沉降不均,影响工程质量。
基底清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督部门共同进行验槽。其中包括轴线位置,水平标高及基底土质情况,符合要求,并作好签字手续后,再进行垫层砼施工。
2施工准备
1).根据测量放线,设置控制定位轴线桩、龙门板,放出挖土灰线,经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2).夜间作业,应根据需要设置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3).机械挖土应挖至符合设计标高以上300㎜。
3.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机械挖土→人工清理基坑→业主、监理、设计共同验坑
1).基底开挖应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分段挖土。根据现场土质和水文情况,决定采取在两侧挖土,开挖后将设专人看护,发现隐患立即上报。
2).进行修坡清底,检查基底宽和标高,要求基底凹凸不超过5cm。
3).应在基底每隔3~5m做砼灰饼,并注明标高,操作人员根据此标高进行基土清理,并将基土清理到设计标高,根据定位桩拉通线,检查基坑宽,修理坑边,铲平坑底,清除余土。
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5).开挖基坑时,不得超过基底设计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基土相同的主料补填,并夯实。在柱基础、墙基础等重要部位超挖时,可按设计图纸要求用C15毛石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
6).在挖土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如基底出现软弱层、枯井、古墓等不良土质,应与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研究,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地基处理。
7).机械施工时,对必要的边坡修整和场地边角、小型沟槽的开挖或填土等,可用人工或小型机具配合进行。
8). 在基坑内周边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在基坑的四角、1#楼东南角、2#楼的西南角、3#楼的西北角、4#楼的东北角位置在基础垫层外各设置一个集水坑,用以排出基坑内的雨水和地下雨。
9).当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应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等部门,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松软土层、坟坑、孔洞等,应作出地基处理记录,认真进行处理,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参加各方应签字工程隐蔽记录,作为竣工资料保存。
4、成品保护
1).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设置的支撑或支护,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损坏或拆除。
3).基坑侧壁和边坡,在开挖后要防止扰动或被雨水冲刷,造成失稳。
4).开挖时,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妥善保护,立即报有关文物部门处理;如发现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以及地下管网、电缆等,应加以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四、边坡防护
我部准备用脚手架钢管在基坑周围作围护结构。首先,将基坑周边1.5米范围内的自由散落石块清理干净,并尽量使基坑周边平整。然后用脚手架钢管围护基坑,钢管立杆高度1.2米,立杆间距6.0米。钢管外围用密目式安全网密封,搭设专用通道。
在施工期间指派专人值班,对基坑周围环境、边坡稳定每隔二小时进行观察和巡视检查。
在雨季来临之前,在边坡位置铺设彩条布,来抵挡雨水的冲刷。
距边坡 2米之内严禁堆放货物。边坡上方使用荷载为 150 KN。
五、附图:
(一)基坑边坡放坡示意图
(二)基坑防护架搭设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