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筒连接:
(1)钢筋丝头加工要点
1)工艺流程
钢筋端面平头 剥肋滚压螺纹 丝头质量检验 带帽保护 丝头质量抽检 存放待用
操作要点:
①钢筋端面平头: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或其它专用切断设备,但严禁使用气割。
②剥肋滚压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③丝头质量检验:操作者对加工的丝头进行的质量检验。
④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将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⑤丝头质量抽检:对自检合格的丝头进行的抽样检验。
⑥存放待用: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
2)丝头加工质量控制
①钢筋端头平切。钢筋端头平切的目的是为了使接头拧紧后能让两个丝头对顶,更好地消除螺纹间隙。
②用螺纹环规控制螺纹直径大小。螺纹的直径靠设备本身来保证。检验方法见下表。
钢筋丝头质量检验的方法及要求
| 序号 | 检验项目 | 量具名称 | 检验要求 |
| 1 | 螺纹牙型及直径 | 目测、螺纹环规 | 牙型完整,牙顶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丝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 通端螺纹环规能顺利旋入螺纹 止端螺纹环规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 |
| 2 | 丝头长度 | 卡尺或专用规 | 应满足规定要求 |
③用挡铁定位控制丝头长度。螺纹长度靠挡铁进行保证,加工不同规格的钢筋使用不同长度的挡铁,挡铁侧面打印着其所加工的钢筋规格。使用方法如下图。
(2)钢筋连接施工要点
1)工艺流程
施工操作要点:
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
接头拧紧:使用工作扳手或管钳等工具将连接接头拧紧,必须达到接头拧紧力矩值。
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的质量检验。
2)劳动组织
工班长一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要点控制,并监督安全操作。每组工人2~3 人,应使用工作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锁母型接头除外),接头拧紧力矩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接头拧紧力矩
| 钢筋直径(mm) | 20~22 | 28~32 |
| 拧紧力矩(N.m) | 230 | 320 |
接头施工质量控制:1. 螺纹外露不超过2P;2. 使用力矩扳手全数检查接头拧紧力矩值,须达到规定力矩值;3.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防止出现漏拧现象。
(3)质量要求和检验
1)质量要求
①丝头:外形尺寸含螺纹直径及丝头长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丝头加工尺寸(mm)
| 规格 | 剥肋直径 | 螺纹尺寸 | 丝头长度 | 完整丝扣圈数 |
| 25 | 23.7±0.2 | M26×3 | 35 | ≥9 |
| 28 | 26.6±0.2 | M29×3 | 40 | ≥10 |
| 32 | 30.5±0.2 | M33×3 | 45 | ≥11 |
②套筒:套筒表面无裂纹和其它缺陷,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③连接:连接是要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无损。被连接的两钢筋断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1p(p为螺距),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
2)质量检验
加工人员加工时逐个目测丝头的加工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每加工10丝头应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1次,并剔除不合格产品。自检合格的丝头,再由质检人员对每种规格加工的丝头随机抽样检验,以一个工作班生产的丝头为一个检验批随机抽样10%,且不得少于10个,按下表作钢筋丝头质量检查。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应加倍抽检,复检仍有不合格丝头时,即应对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的丝头应切去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戴上塑料帽或连接套和保护塞加以保护。
丝头检验标准单位:mm
| 项目 | 量具名称 | 要 求 |
| 外观质量 | 目测 | 牙形饱满,牙顶宽度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
| 丝头长度 | 卡尺 | 钢筋丝头螺纹的有效旋合长度用专用丝头卡板检测,标准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公差为+1p。 |
| 螺纹中径 | 通端螺纹环规 止端螺纹环规 | 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整个有效扣长度,而止环规旋入丝头的深度不大于3p(p为螺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