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实用专业:计算机就业
课时数:122
执笔人:孙春利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开明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是计算机就业班的一门重点课。本课程主要介绍电脑各组件的性能指标,电脑组装步骤,并详细描述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从电脑使用和维护的角度讲述了软件安装,GHOST等硬盘实用软件的使用,常见软件和硬件故障排除等内容。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自己选购组件进行组装电脑硬件、安装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实用程序的使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cpu、主板、内存、显示器、软驱、光驱、硬盘、声卡、音箱、网卡、采集卡、摄像头、键盘、鼠标、机箱、电源和扫描仪。
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个部件的性能和指标。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组装电脑。
5、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BIOS的基本设置和优化设置。
6、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7、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备份和恢复系统。
8、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
9、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处理计算机常见的故障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一)微型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对其概念和计算机组成有基本的认识。
(二)主机
1、cpu
2、主板
3、内存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主机的内部结构、品牌
(三)显卡和显示器
1、显卡
2、显示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显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显示器的选购。
(四)硬盘、软驱和光驱
1、硬盘
2、软盘驱动器
3、光盘驱动器
4、U盘
教学要求:掌握硬盘结构、硬盘参数、硬盘容量、硬盘分区表等概念,对全新的硬盘怎样做格式化,了解FAT16、FAT32及NTFS文件系统的区别。
(五)多媒体与网络设备
1、声卡
2、音箱
3、网卡
4、采集卡
5、摄像头
教学要求:了解各设备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六)其他基本设备
1、键盘
2、鼠标
3、机箱
4、电源
教学要求:掌握键盘鼠标和机箱电源的分类,了解其工作原理
(七)计算机组装与调试
1、组装前的准备
2、主机的安装
教学要求:了解组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主机的正确安装
(八)BIOS 与CMOS设置
1、BIOS 与CMOS概述
2、AWARD CMOS设置详解
3、BIOS 报警声音含义
4、CMOS密码设置
教学要求:学生对电脑的设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会怎样优化CMOS设置、改善操作系统环境、备份和维护系统注册表、以及升级系统BIOS和显卡的方法,简单介绍电脑超频的方法和作用
(九)分区、格式化与WINDOWS XP 安装
1、硬盘的分区
2、硬盘的格式化
3、Windows XP安装过程
教学要求:1、学习三个硬盘管理的实用工具,硬盘对拷实用程序GHOST 、硬盘分区魔术师 PQMAGIC、硬盘管理程序DM,对其功能、使用方法有基本的认识。
2、掌握格式化和分区的方法
3、安装DOS、WINDOWS98/ME、WINDOWS2000、WINDOWSXP等系统,了解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十)计算机维护
1、计算机日常使用环境
2、计算机主机除尘
3、计算机外设配件日常维护
4、计算机软件维护
教学要求:掌握日常维护
(十一)计算机常见故障分析
1、计算机故障概述
2、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
教学要求:能够处理计算机的的常见故障。
课时分配表
| 序号 | 课程内容 | 总课时 | 理论 | 操作 |
| 一 | 微型计算机基础 | 4 | 4 | |
| 二 | 主机 | 6 | 3 | 3 |
| 三 | 显卡和显示器 | 4 | 2 | 2 |
| 四 | 硬盘、软驱和光驱 | 8 | 4 | 4 |
| 五 | 多媒体与网络设备 | 8 | 6 | 2 |
| 六 | 其他基本设备 | 12 | 10 | 2 |
| 七 |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 | 16 | 4 | 12 |
| 八 | BIOS 与CMOS设置 | 16 | 8 | 8 |
| 九 | 分区、格式化与WINDOWS XP 安装 | 16 | 4 | 12 |
| 十 | 计算机维护 | 14 | 6 | 8 |
| 十一 | 计算机常见故障分析 | 14 | 4 | 10 |
| 十二 | 机动(复习、考试) | 4 | 2 | 2 |
| 合计 | 122 | 57 | 65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按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总成绩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平时考核占10%,实践成绩占30%,笔试考核占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