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电池性能测试项目:
内阻测试(IR)
半成品测试
成品测试
特殊电路
注:接口电阻有分两种:1、识别电阻(IDR) 2、热敏电阻(THR)
2. 电池性能测试指标范围:
内阻测试(IR)
半成品测试
成品测试
特殊电路
3. 生产过程中需避免五金刮花与下陷现象。
避免五金刮花注意事项:
五金下陷原因:
4. 测试电池时不能有漏测与少测现象。
1、每个电池都必须经通过测试,良品方可入库。
2、电池的每项指标必须与规格书要求相符。
3、不得擅自更改测试指标与测试项目。
4、当测试仪上的显示数据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项测试。
5、待测与已测电池需隔离并标示清楚,不得出现漏测现象。
5. 使用测试顶针的注意事项。
弯曲不可用
1、测试顶针每三天必需更换一次。
2、测试顶针不能弯曲与生锈,当顶针弯曲与生锈时,顶针与针套将会接触不良其测试结果将不准确,如发现顶针弯曲与生锈应立即更换顶针。(如图1)
3、测试顶针的高度必须一致,避免保护板五金受力不均造成五金刮花。(如图2)
6. 夹具、保护板、电芯与电池极性判别方法。
1、夹具:
2、保护板:
3、电芯
4、电池:
7. 电池主要异常及处理对策。
| 异常现象异常现象 | 原因分析 | 处理对策 | ||||
无电压不良(OCV) 如:电池正负极无电压输出、电池输出正负极电压低、带载无电压  | 1、当电池进入保护状态,还没恢复时,电池输出正负极是无电压输出的 
  | 用电源为4.2V\\300mA对电池进行冲击,再行检测,符合要求的也是良品  | ||||
2、电芯无电压  | 对电芯表面进行目测,看是否有明显短路烧伤、漏液、压伤,如有及时反馈上道工序或组长 | |||||
3、限流器烧坏(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限流器是否导通,是则良品、否则不良  | 先查限流器有无来料不良:查半成品测试以上的工序有无造成正负极直接短路的现象;焊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烧坏限流器;测限流器是否能承受起其额定电流值;测保护板的过流保护是否大于限流器的额定值;查保护板的短路保护时间是否过长 | |||||
4、R1电阻不良(一般是471电阻)  | 先查电阻是否有来料不良:对未投产的板的R1进行测试是否是470欧、查是否有SMT的虚焊、假焊现象、查电阻是否被外力机械损坏。 | |||||
5、MOS管不良  | 目测MOS管有无虚焊、假焊、连焊现象、对MOS管进行加锡处理、测IC的DO\\CO如有电压而MOS管不导通可能是MOS管已损坏。  | |||||
6、控制IC不良  | 目测IC有无虚焊、假焊、连焊现象、在MOS管好的前提下或是取下MOS管R1电阻供电正常下如DO后CO无电压、电压低都可能是IC已损坏 | |||||
7、五金、镍带虚焊、PCB走线不良  | 目测或用力适当检查五金镍带有无虚焊、观测PCB板走线是否有开路、短路现象。  | |||||
短路(OCP/OIP)不良  | 1、R2电阻不良(一般是102电阻)  | 先查电阻是否有来料不良,(可对未投产板上的R2电阻进行测试看值是否在要求内、查是否有SMT的虚焊、假焊现象、查电阻是否被外力机械损坏。  | ||||
2、PCB的过孔、线路不良  | 先目测,看是否有明显的短路现象、开路、测相关过孔是否有不导通现象  | |||||
3、MOS管不良(击穿)  | 在查完线路无短路现象后,可将电芯与保护板分开,测B-与E-间是否开路,否则是MOS管击穿或是线路有短路 | |||||
识别电阻(IDR)、热敏电阻(THR)不良  | 1、电阻不良  | 对未投产的PCB板上的电阻进行测试、查看是否有SMT的虚焊、假焊现象。  | ||||
2、五金虚焊  | 看五金是否有虚焊现象、查五金极片之间有无阻值存在,如五金电阻端与负极有阻值存在,电阻值没变小、五金电阻端与正极存在电阻则会影响万用表阻值变大、漏电流也将增大 | |||||
3、外界影响(如温度、机械力等  | 热敏电阻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在焊接、超声后都可能产生阻值变化。查是否有SMT来料虚焊、假焊现象,查电阻是否被外力机械损坏。  | |||||
内阻(IR)偏大  | 1、电芯内阻偏大  | 电芯来料内阻偏大、电芯在短路后内阻会变大、点焊压力或电流过大时电芯内阻也可能发生变化  | ||||
2、限流器内阻偏大  | 限流器来料内阻偏大、限流器在手工焊接高温后电阻可能发生变化。  | |||||
3、MOS管导通时内阻偏大  | 与好的MOS管进行对比、查是否有按规格书要求型号、查此型号MOS管资料看导通电阻是否符合  | |||||
4、镍带、PCB线路、PCB过孔、五金、导线内阻偏大  | 对镍带、线路、过孔、五金等每部分进行测试、看是否有异常。  | |||||
稳压不良  | 1、器件不良  | 给S端和负极加4.2V电压,测分压点的电压是否为2.5V,如无可能为10.7K、15.8K或AZ431不良或虚焊 | ||||
2、测试夹具不良  | 检查夹具是否有线接错、虚接、断等现象,顶针是否接触良好,检测B772是否有发热或不良,必要时更换,检查电源电压设置是否正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