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47:28
文档

0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版号:第一版1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3.2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3.3各部门负责本
推荐度:
导读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版号:第一版1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3.2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3.3各部门负责本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版号:第一版

 

1 目的     

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 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3.2 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风险辨识的范围 

4.1.1 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4.1.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4.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 

4.1.4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4.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6 危险因素分类 

a)按能量分七种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 

c)可参照GB/T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4.1.7 按层次辨识 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4.2风险辨识方法 

4.2.1 公司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按本制度。4.1,4.2.2-4.2.3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充分排查。 

4.2.2 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因此 风险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危险源 然后再辨识第二危险源。 

4.2.3 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4.3 风险评价 

4.3.1 在风险辨识基础上,各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c) 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  

d)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 

4.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评定Ⅰ级、Ⅱ级的风险等级确定为重大危险源,Ⅲ级风险等级为可承受的一般风险,Ⅳ级风险等级为较小风险,划分分值: 

D值

危险程度级别
〉160

高度风险要立即采取措施I
100≤ D ≤160

较大风险需采取措施II
20≤D≤100

可承受风险保持现有措施III
〈20

较小风险无需采取措施
4.3.3 公司安委会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风险进行整理形成《危险源汇总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评价表》和部门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复评,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 

4.4 风险控制管理 

4.4.1依据《重大危险源清单》,根据重大危险特性和属性,组织、制订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方案或风险控制措施。 

4.4.2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列入目标/管理方案改进;  

b)列入技术改造措施改进;  

c)以程序或操作规程规范行为;  

d)教育培训;  

e)列入设备维修计划; 

f)制定应急计划(预案);   

g)采取个体防护;  

h)保持现有措施。 

4.4.3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由生产制造部组织评审以下内容:  

a)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c)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e)计划措施能应用实际工作中的可能性大小等。 

4.4.4 安全专管员负责检查监督方案和控制措施实施进程,组织执行部门在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结束后对完成效果进行监测和验证。 

4.4.5 各部门对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制订详细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加以控制。 

4.4.6 对可以承受的一般风险,可采用运行控制或测量和监视进行控制,以避免转化为重大危险源。 

4.4.7对Ⅳ级风险较小的风险 不必采取特别或附加的控制措施,由各部门应用现场整改或日常控制的方法予以解决。 

4.5 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周期及更新 

公司每年由安委会组织对《危险源清单》和《重要危险源清单》进行一次评审和确认,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公司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按照4.1、4.2、4.3条款及时辨识、评价和更新《危险源清单》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a)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  

b)公司的产品、活动、设备、设施、作业条件发生显著变化;  

c)管理评审及审核结论要求; 

d)相关方强烈愿望等。 

 

文档

0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版号:第一版1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3.2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3.3各部门负责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