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47:32
文档

【2022】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1+3的结果是()A.﹣4B.4C.﹣2D.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3.已知点(﹣1,y1),(﹣0.5,y2),(1.5,y3)是直线y=﹣2x+1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2>y1B.y1>y2>y3C.y1>y3>y2D.y3>y1>y2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4x﹣a>﹣5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A.
推荐度:
导读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1+3的结果是()A.﹣4B.4C.﹣2D.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3.已知点(﹣1,y1),(﹣0.5,y2),(1.5,y3)是直线y=﹣2x+1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2>y1B.y1>y2>y3C.y1>y3>y2D.y3>y1>y2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4x﹣a>﹣5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A.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1+3的结果是(  )

A.﹣4    B.4    C.﹣2    D.2

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3.已知点(﹣1,y1),(﹣0.5,y2),(1.5,y3)是直线y=﹣2x+1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3>y2>y1    B.y1>y2>y3    C.y1>y3>y2    D.y3>y1>y2

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4x﹣a>﹣5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  )

A.﹣3    B.﹣2    C.﹣1    D.0

5.某篮球运动员在连续7场比赛中的得分(单位:分)依次为20,18,23,17,20,20,1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A.18分,17分    B.20分,17分    

C.20分,19分    D.20分,20分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a2=b2,则a=b    

B.4的平方根是±2    

C.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7.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市2011﹣2016年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2011﹣2014年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    

B.2014年出现了这6年的最高温度    

C.2011﹣2015年的温差成下降趋势    

D.2016年的温差最大

8.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公共点的坐标是(﹣1,0),(5,0),则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A.x=1    B.x=2    C.x=3    D.x=﹣2

9.如图,由六段相等的圆弧组成的三叶花,每段圆弧都是四分之一圆周,OA=OB=OC=2,则这朵三叶花的面积为(  )

A.3π﹣3    B.3π﹣6    C.6π﹣3    D.6π﹣6

10.如图,点A,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上的两点,AC⊥y轴于点C,BD⊥x轴于点D,若B点的横坐标是A点横坐标的一半,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k﹣2,则k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5分)

11.分解因式:x3y﹣2x2y+xy=     .

12.如图,∠ADB=90°,∠DCB=30°,则∠ABD=     .

13.m是方程2x2+3x﹣1=0的根,则式子4m2+6m+2018的值为     .

14.在一次绿色环保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小明要想在竞赛中得分不少于100分,则他至少要答对     道题.

15.如图Rt△ABC中,∠ACB=90°,∠B=30°,AC=1,且AC在直线l上,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①,可得到点P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到点P2012为止,则AP2012等于     .

16.如图,在△ABC中,4AB=5AC,AD为△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EF⊥AD于点F,点G在AF上,FG=FD,连接EG交AC于点H.若点H是AC的中点,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每小题10分)

17.(1)计算:(﹣)﹣2﹣23×0.125+20050+|﹣1|;

(2)解方程:=.

18.计算:

(1)(x+y)2﹣2x(x+y);

(2)(a+1)(a﹣1)﹣(a﹣1)2;

(3)先化简,再求值:(x+2y)(x﹣2y)﹣(2x3y﹣4x2y2)÷2xy,其中x=﹣3,y=.

19.图1,图2都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每个正方形网格中标注了6个格点,这6个格点简称为标注点.

(1)请在图1,图2中,以4个标注点为顶点,各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平行四边形不全等);

(2)图2中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20.某市教育局到某校抽查七年级学生“根据音标写单词”的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测试(成绩取整数,满分为100分).如下两幅是尚未绘制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取的学生有     人;

(2)该年段有450名学生,若全部参加测试,请估计60分以上(含60分)有     人;

(3)甲、乙、丙是该校三名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随机抽取其中两名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经验,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抽到甲、乙两名学生的概率.

21.如图,矩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与BC边交于点E,点P是线段AE上一定点(其中PA>PE),过点P作AE的垂线与AD边交于点F(不与D重合).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落在P点处,两直角边分别交AB边,AD边于点M,N.

(1)求证:△PAM≌△PFN;

(2)若PA=3,求AM+AN的长.

22.一个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该车间共有90人,应该怎样调配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

23.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NM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和△ANM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P.

(1)如图1,若∠PCB=∠A.

①求证:直线PC是⊙O的切线;

②若CP=CA,OA=2,求CP的长;

(2)如图2,若点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MN•MC=9,求BM的值.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1+3=2,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法则计算.

2.【分析】从左面观察几何体,能够看到的线用实线,看不到的线用虚线.

【解答】解: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几何体的三视图,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结合横坐标的大小,可判断纵坐标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随着x的增大而较小,

又∵﹣1<﹣0.5<1.5,

∴y1>y2>y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

4.【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数轴得出关于a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解不等式4x﹣a>﹣5得:x>,

根据数轴可知:=﹣2,

解得:a=﹣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等知识点,能得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5.【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7、18、18、20、20、20、23,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0分、中位数为20分,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6.【分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对A、B进行判断;利用反例对C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

【解答】解:A、若a2=b2,则a=b或a=﹣b,所以A选项错误;

B、4的平方根是±2,所以B选项正确;

C、两个锐角之和不一定是钝角,若30°与60°的和为直角;所以C选项错误;

D、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为对顶角,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7.【分析】利用折线统计图结合相应数据,分别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A、2011﹣2014年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正确;

B、2014年出现了这6年的最高温度,正确;

C、2011﹣2015年的温差成下降趋势,错误;

D、2016年的温差最大,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8.【分析】根据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公共点的坐标是(﹣1,0),(5,0),可以求得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公共点的坐标是(﹣1,0),(5,0),

∴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9.【分析】先算出三叶花即一个小弓形的面积,再算三叶花的面积.一个小弓形的面积=扇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解:如图所示:弧OA是⊙M上满足条件的一段弧,连接AM、MO,

由题意知:∠AMO=90°,AM=OM

∵AO=2,∴AM=.

∵S扇形AMO=×π×MA2=.

S△AMO=AM•MO=1,

∴S弓形AO=﹣1,

∴S三叶花=6×(﹣1)

=3π﹣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弓形的面积等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弦长得到圆的半径.

10.【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B(),则AC=2CE=2t,于是可表示出A(),由点B和点A的纵坐标可知BD=2OC,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关于k的方程,解此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B(),

∵AC⊥y轴于点C,BD⊥x轴于点D,B点的横坐标是A点横坐标的一半,

∴AC=2CE=2t,

∴A(),

∴BD=2OC=2DE,

∴△OCM≌△BEM,

∴CM=EM,同理EN=DN,

∴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由几何图形的性质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5分)

11.【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xy(x2﹣2x+1)=xy(x﹣1)2.

故答案为:xy(x﹣1)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ABD=90°﹣∠A,求出∠A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DCB=30°,∠ADB=90°

∴∠ABD=90°﹣∠A=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

1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m代入已知方程后即可求得所求代数式的值.

【解答】解:把x=m代入2x2+3x﹣1=0,得

2m2+3m﹣1=0,

则2m2+3m=1.

所以4m2+6m+2018=2(2m2+3m)+2018=2+2018=2020.

故答案为:2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

14.【分析】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道,根据“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小明要想在竞赛中得分不少于100分”,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

【解答】解: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道,

根据题意得:

10x﹣5(20﹣x)≥100,

解得:x≥,

∵x为整数,

∴至少答对14道题,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5.【分析】仔细审题,发现将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次,AP的长度依次增加2,,1,且三次一循环,按此规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Rt△ABC中,∠ACB=90°,∠B=30°,AC=1,

∴AB=2,BC=,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2;

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2+;

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1=3+;

又∵2012÷3=670…2,

∴AP2012=670(3+)+2+=2012+671.

故答案为2012+671.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的长度依次增加2,,1,且三次一循环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解题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如解答图所示:

第1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D=CD;

第2步:延长AC,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ABD≌△AMD;

第3步:过点M作MN∥AD,构造平行四边形DMNG.由MD=BD=KD=CD,得到等腰△DMK;然后利用角之间关系证明DM∥GN,从而推出四边形DMNG为平行四边形;

第4步:由MN∥AD,列出比例式,求出的值.

【解答】解:已知AD为角平分线,则点D到AB、AC的距离相等,设为h.

∵====,

∴BD=CD.

如右图,延长AC,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AM=AB,则有AC=4CM.连接DM.

在△ABD与△AMD中,

∴△ABD≌△AMD(SAS),

∴MD=BD=CD.

过点M作MN∥AD,交EG于点N,交DE于点K.

∵MN∥AD,

∴==,

∴CK=CD,

∴KD=CD.

∴MD=KD,即△DMK为等腰三角形,

∴∠DMK=∠DKM.

由题意,易知△EDG为等腰三角形,且∠1=∠2;

∵MN∥AD,

∴∠3=∠4=∠1=∠2,

又∵∠DKM=∠3(对顶角)

∴∠DMK=∠4,

∴DM∥GN,

∴四边形DMNG为平行四边形,

∴MN=DG=2FD.

∵点H为AC中点,AC=4CM,

∴=.

∵MN∥AD,

∴=,即,

∴=.

故答案为:.

方法二:

 如右图,有已知易证△DFE≌△GFE,

故∠5=∠B+∠1=∠4=∠2+∠3,又∠1=∠2,

所以∠3=∠B,则可证△AGH∽△ADB

设AB=5a,则AC=4a,AH=2a,

所以AG/AD=AH/AB=2/5,而  AD=AG+GD,故GD/AD=3/5,

所以AG:GD=2:3,F是GD的中点,

所以AG:FD=4:3.

【点评】本题是几何综合题,难度较大,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几何知识,例如相似、全等、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等,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80分,每小题10分)

17.【分析】(1)根据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原式=4﹣8×0.125+1+1

=4﹣1+1+1

=5.

(2)两边同乘以x(2x﹣1),得6(2x﹣1)=5x,

解得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与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18.【分析】(1)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x+y)2﹣2x(x+y)=x2+2xy+y2﹣2x2﹣2xy=y2﹣x2;

(2)(a+1)(a﹣1)﹣(a﹣1)2=a2﹣1﹣(a2﹣2a+1)=2a﹣2;

(3)(x+2y)(x﹣2y)﹣(2x3y﹣4x2y2)÷2xy=x2﹣4y2﹣x2+2xy=﹣4y2+2xy,

当x=﹣3,y=时,原式=﹣1﹣3=﹣4.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分析】(1)依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所求的平行四边形;

(2)利用割补法,即可得到图2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答】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均为平行四边形;

(2)图2中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1+1)=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20.【分析】(1)根据第三组的频数为8,所占百分比为16%,即可求出本次抽取的学生总数;

(2)先求出60分以上(含60分)所占百分比,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450乘以这个百分比即可;

(3)首先根据题意列表,然后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抽到甲、乙两名学生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8÷16%=50(人);

(2)1﹣4%=96%,450×96%=432(人);

(3)列表如下:

共有6种情况,其中抽到甲、乙两名同学的是2种,

所以P(抽到甲、乙两名同学)==.

故答案为50;43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与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1.【分析】(1)由题意可证AP=PF,∠MAP=∠PAF=∠PFA=45°,即可证△PAM≌△PFN;

(2)由勾股定理可求AF=3,由△PAM≌△PFN,可得AM=NF,即可得AM+AN=AF=3.

【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

∵∠BAD的平分线AE与BC边交于点E,

∴∠BAE=∠EAD=45°

∵PF⊥AP

∴∠PAF=∠PFA=45°

∴AP=PF

∵∠MPN=90°,∠APF=90°

∴∠MPN﹣∠APN=∠APF﹣∠APN

∴∠MPA=∠FPN,且AP=PF,∠MAP=∠PFA=45°

∴△PAM≌△PFN(ASA)

(2)∵PA=3

∴PA=PF=3,且∠APF=90°

∴AF==3

∵△PAM≌△PFN;

∴AM=NF

∴AM+AN=AN+NF=AF=3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22.【分析】设x个人加工轴杆,(90﹣x)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根据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设x个人加工轴杆,(90﹣x)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

根据题意得:12x×2=16(90﹣x),

去括号得:24x=1440﹣16x,

移项合并得:40x=1440,

解得:x=36.

则调配36个人加工轴杆,54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分析】(1)根据点A,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过点P作PE∥y轴交x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过点C作CQ∥y轴交x轴于点Q,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2<x<1),则点E的坐标为(x,0),点F的坐标为(x,﹣x+1),进而可得出PF的值,由点C的坐标可得出点Q的坐标,进而可得出AQ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APC=﹣x2﹣x+3,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N的坐标,利用配方法可找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由点C,N的坐标可得出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则此时△ANM周长取最小值,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M的坐标,以及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ANM周长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将A(1,0),C(﹣2,3)代入y=﹣x2+bx+c,得: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x+3;

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m≠0),

将A(1,0),C(﹣2,3)代入y=mx+n,得:

,解得:,

∴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x+1.

(2)过点P作PE∥y轴交x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过点C作CQ∥y轴交x轴于点Q,如图1所示.

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2<x<1),则点E的坐标为(x,0),点F的坐标为(x,﹣x+1),

∴PE=﹣x2﹣2x+3,EF=﹣x+1,

EF=PE﹣EF=﹣x2﹣2x+3﹣(﹣x+1)=﹣x2﹣x+2.

∵点C的坐标为(﹣2,3),

∴点Q的坐标为(﹣2,0),

∴AQ=1﹣(﹣2)=3,

∴S△APC=AQ•PF=﹣x2﹣x+3=﹣(x+)2+.

∵﹣<0,

∴当x=﹣时,△APC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

(3)当x=0时,y=﹣x2﹣2x+3=3,

∴点N的坐标为(0,3).

∵y=﹣x2﹣2x+3=﹣(x+1)2+4,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点C的坐标为(﹣2,3),

∴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令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如图2所示.

∵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MN=CM,

∴AM+MN=AM+MC=AC,

∴此时△ANM周长取最小值.

当x=﹣1时,y=﹣x+1=2,

∴此时点M的坐标为(﹣1,2).

∵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2,3),点N的坐标为(0,3),

∴AC==3,AN==,

∴C△ANM=AM+MN+AN=AC+AN=3+.

∴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1,2),使△ANM的周长最小,△ANM周长的最小值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S△APC=﹣x2﹣x+3;(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M的位置.

24.【分析】(1)①欲证明P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OC⊥PC即可;

②想办法证明∠P=30°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连接MA.由△AMC∽△NMA,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①证明:如图1中,

∵OA=OC,

∴∠A=∠ACO,

∵∠PCB=∠A,

∴∠ACO=∠PCB,

∵AB是⊙O的直径,

∴∠ACO+∠OCB=90°,

∴∠PCB+∠OCB=90°,即OC⊥CP,

∵OC是⊙O的半径,

∴PC是⊙O的切线.

②∵CP=CA,

∴∠P=∠A,

∴∠COB=2∠A=2∠P,

∵∠OCP=90°,

∴∠P=30°,

∵OC=OA=2,

∴OP=2OC=4,

∴.

(2)解:如图2中,连接MA.

∵点M是弧AB的中点,

∴=,

∴∠ACM=∠BAM,

∵∠AMC=∠AMN,

∴△AMC∽△NMA,

∴,

∴AM2=MC•MN,

∵MC•MN=9,

∴AM=3,

∴BM=AM=3.

【点评】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文档

【2022】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1+3的结果是()A.﹣4B.4C.﹣2D.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3.已知点(﹣1,y1),(﹣0.5,y2),(1.5,y3)是直线y=﹣2x+1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2>y1B.y1>y2>y3C.y1>y3>y2D.y3>y1>y2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4x﹣a>﹣5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