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莲子和荷叶的加工
(一)肉莲干壳莲(果实)去壳后即成肉莲(种子)。家莲出肉率一般为65%~70%,野莲只有60%左右。其加工方式有以下3种。
1.人工加工加工工具很简单,只需莲刀1把,砍墩1个和篓子1只。加工时,用莲刀在壳莲的两头和中间先后连砍3刀,就可取出肉莲。这是一种适合家庭加工的传统生产方式。技术熟练者,每人每天可加工5~8千克壳莲。
2.小型莲子剥壳机加工有用手工操作的,也有用电动机带动的,家莲和野莲均可加工。机器小巧灵活,操作简便易学,很适合家庭加工。武汉生产的半自动莲子剥壳机(电动机功率为120瓦),只需1人手工操作,每小时可加工3~5千克壳莲,破损率为3%~4%。湖南省农机研究所生产的6BJ—5型电动莲子剥壳机由剥壳机、电动机(180瓦)、减速箱和机架四部分组成,每小时可加工5~8千克壳莲,破损率约为5%。
3.大型莲子剥壳机加工整个机组由分级机、脆化处理机、切割机和揉搓分离机组成;家莲、野莲均可加工。这种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壳莲加工厂。
肉莲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很易生虫和变质。由于肉莲不易长期保存,因此,商业部门主要收购和库存壳莲。干壳莲常用麻袋包装,库存时要保持干燥、通风,并要防止鼠害。据测定,建莲干壳莲平均粒重的质量等级标准为:特级大于1.72克,一级1.58~1.72克,二级1.27~1.57克,三级1.12~1.26克,级外小于1.12克(三级和级外都不能留种用)。
(二)捅心莲已去皮(种皮)和捅心(绿色的胚芽和上胚轴)的干肉莲(子叶)称捅心莲。加工捅心莲一定要采摘紫褐子时期的莲蓬。采嫩了会影响捅心莲的质量,采老了不好加工。由于紫褐子时期的种子尚未完全老熟,故捅心莲的口味稍差于由干壳莲加工成的肉莲。采摘莲蓬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清晨采回的莲蓬,当天就能加工成干捅心莲,傍晚采回的莲蓬,可先堆放在室内地上,待第二天早晨加工。中午或下午采回的莲蓬,不仅脱皮比较困难,而且也难以做到当天干燥,同时产品的色泽也稍差。
目前,捅心莲的加工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其机械剥壳和生物酶去皮虽已初试成功,但均未达到质量要求,故生产上还不能应用。
1.脱粒用手将壳莲(果实)从莲蓬中剥出来。
2.剥壳先用牙齿咬掉一半莲壳(果皮),然后用手把肉莲(种子)轻轻地捏出来,或用一种特制的莲刀在壳莲中部轻轻向前一推,使莲壳对腰分成两半,肉莲即从其中脱出。剥壳时,不要在肉莲上面留下伤痕。
3.去皮用手将种皮剥擦干净。
4.捅心用直径为1.5~2毫米的小竹签或废自行车钢丝加工成的小签,对准肉莲基部小凸点(上胚轴基部)垂直插入,并轻轻用力向前一捅,将整个莲心全部捅出。如一次捅不干净,可再补捅一次。捅心时,要保持鲜捅心莲完整无损,避免裂成两片。
5.烘晒用清水漂洗鲜捅心莲数分钟后,立即倒入莲筛进行烘晒。将加工好的湿捅心莲排放在直径为60~65厘米的莲筛内(不能重叠),置太阳下,莲筛下面加热源(无烟木炭或煤),做到上晒下烘,晒烘同时进行,使其加快干燥。如遇阴天或雨天,只能烘干。烘晒时莲筛离火盆25~30厘米,前期温度应控制在80℃~90℃,中途转动莲筛数次,使莲子受热均匀并防止烘坏莲子,待莲子“发汗”后,用草木灰覆盖炭火,温度可降至40℃~60℃,莲子基本干燥时(牙咬稍脆)可利用余热将莲子完全烘干为止。湿捅心莲的含水量为60%左右,干捅心莲的含水量应≤12%。每100千克湿壳莲、湿捅心莲约可分别加工成30千克和50千克干捅心莲。完全干燥的捅心莲,手抓时会发出响声,牙咬香脆。有条件的,也可用各种形式和热源的层架式烤房烘烤湿捅心莲。
目前,捅心莲的质量标准只有省级地方标准。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发布的建宁A莲的质量等级标准为:①颗粒大小(500克的粒数):特级,≤470;一级,≤500;二级,≤530;三级,≤550。②捅心率(%):特级,≥99;一级,≥97:二级,≥95;三级,≥93。③净度(%):特级,100;一级,≥99;二级,≥97;三级,≥95。④完好率(%):特级,100;一级,≥98;二级,/>97;三级,/>96。此外,捅心莲必须清香,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颜色为乳白色微黄。含水量≤12%。
捅心莲易回潮变质和生虫,不能久放,应及时出售,或装入密封性能好的镀锌铁皮箱内,置阴凉通风的干燥处保存。为了防止捅心莲受潮变质或生虫,箱底可放些生石灰,或干辣蓼草,或二硫化碳(要与捅心莲隔开)。据陈静萍等(2001)报道,用0.4kGy~2kGy的60Co-γ射线能有效地杀灭捅心莲中的害虫,且不破坏捅心莲的营养价值和外观色泽。辐照杀虫后用镀铝复合膜食品袋做内包装,在常温下可贮藏20个月以上。如用麻袋或纸箱包装,捅心莲应先密封在镀铝复合膜或聚乙烯食品袋中,然后再放入瓦楞纸箱或经杀虫、防霉处理的麻袋内,置阴凉通风的干燥处保存。
用干壳莲加工捅心莲的工艺流程是:剥壳—一化学去皮(沸碱水处理)或热力去皮(沸水烫漂)——漂洗—一捅心—一烘晒。用此法加工成的捅心莲肉色发黄,不合质量要求(其他质量指标和口味均正常),但还可以作为糖水莲子罐头或白糖莲子的主要原料。用硫黄熏白发黄的捅心莲,不合卫生要求,且使莲肉变质,不能采用。目前,用壳莲加工捅心莲,可依次用剥壳机、抛光机和去壳、去皮和捅心。
(三)速冻鲜莲速冻鲜莲是福建建宁鑫达莲业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工艺流程为:鲜莲—一去壳去皮—一捅心一一预冷一—护色防冻液真空浸渍—一沥水—一速冻—一包装—一冷藏。该公司用其首创的护色防冻液控制莲子表面褐变和低温断裂,使其产品质量优于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据《广昌白莲志》记载,广昌县1994年公布实施的鲜莲子等级标准为:一级品,颗粒卵圆形,饱满,表面为嫩白色,色泽一致,颗粒大小为每500克(下同)粒数<240粒,捅心率>98%,无破碎、秕子;二级品,颗粒卵圆形,均匀一致,轻度表面嫩白色,粒数<250粒,捅心率>95%,破碎率<2%,无秕子;三级品,颗粒圆形、卵圆形,黄白色,粒数<265粒,捅心率>90%,破碎率<5%,秕子率<3%。3个级品均无霉变、虫蛀、杂质。
(四)罐头莲子将捅心莲洗净后,浸入1.5%食盐水中护色;而后放人10%糖水(10%白糖、0.3%冰醋酸、.7%水)中,煮沸、装罐、真空封口,并在100℃下杀菌5~10分钟,分3次冷却至37℃左右;最后包装、装箱。
(五)莲蓉罐头莲蓉罐头是湖南省沅江食品罐头厂于1990年研制成功的罐头食品。据张世康(1991)报道,其工艺流程为:原料(优质边碎莲)—一预处理(化学去皮和漂洗等)—一蒸煮—一加糖打浆—一配料(加适量熟花生油和苯甲酸钠)浓缩——装罐—一封口——杀菌冷却。该产品保持了莲子的色香味,通常用于涂抹面包、早点等做配餐,也可做面包、糕点、月饼、元宵、甜饺、莲蓉鸡等的夹馅,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滋补佳品。
(六)干荷叶
1.原料选择选用新鲜、色绿、充分长足且无虫蛀、无破损的立叶。
2.折叠、曝晒将已掰除叶柄的荷叶清洗干净,摊晾无水渍后对折,叶面向外,叶背向里,置于阳光下曝晒,并随阳光强度的变化及时翻晒,使两面均匀受热干燥。
3.打包贮存干透后的荷叶要及时打包,一般呈四角形分批重叠、压紧,即先在地上铺好绳子,上面每次每个方向放一叠荷叶,约10张,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每转90。角再放一叠,每层四个方向共40张荷叶,荷叶脐部均朝外,每叠荷叶相互重叠压紧,以此类推,层层排叠压紧,最后拉起绳子捆紧,每包重20~30千克。捆扎后的荷叶包应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室内搁起保存,并注意防虫、防鼠。
荷叶可用来烹饪菜肴,如荷叶粉蒸鳗鱼、荷叶粉蒸肉、叫化童鸡(或嫩鸭、子鹅)、鲜荷叶粥、荷叶饭、荷包粽子等。荷叶亦可用来做保健茶的辅料,清凉解毒,但原料质量要求更高,嫩叶和老叶不宜用于加工。
二、藕的加工
(一)藕粉每年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为藕粉生产旺季,其加工方法如下。
1.洗藕剔除烂藕和藕梢,洗净藕身上的泥沙,同时把藕节上的不定根刮干净。保留藕节,以防止污泥灌入藕身的气道内。
2.粉碎用人工或钢磨粉碎机把藕碎成很细的藕浆。颗粒越细,出粉率越高。
3.滤粉把藕浆装入细布袋,置沉淀缸清水中揉洗过滤,使淀粉(即藕粉)随水滤入缸内。为了使用尽可能从藕浆中全部滤洗出来,通常设多只沉淀缸排成1行,依次滤洗。袋内存下的藕渣,可做饲料。
4.沉淀藕粉悬浮在水中,沉淀时间随气温而异。气温高时需6~8个小时,气温低时需12个小时。
5.洗粉藕粉沉淀后,首先吸掉缸中上清液和藕粉上面的黄色粉浆,后者集中后可再次提取藕粉。随后再加清水,充分搅洗缸底藕粉。最后依次用80目和100目两道振动筛过滤粉水,让藕粉随水滤人漂粉缸内。滤出的藕渣,可作为饲料。
6.漂粉经过洗粉处理的藕粉,仍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有些涩味,需加清水漂洗3~4天,每天换水1~2次,直至把涩水漂净为止。
7.取粉吸掉漂粉缸中的上清液,从缸底取出已沉积成固体状态的粉块,用大刀切成1~1.5千克重的方砣,待稍干燥后进行削粉。
8.削粉先刮去粉块表面不洁的浮粉(可重新漂制藕粉),再用小刀或蚌壳将其削成长6~8厘米、宽2~3厘米的薄片。
9.晒粉把湿藕粉片摊放于竹席上晾干,要求摊得薄而匀,当天晒干或烘干,以保证其色白、味正、质优。干度以粉片四周起翘一触即碎为标志。如遇长期阴雨,又无条件烘培,则将藕粉置漂粉缸内,加满清水存放,待天晴后重新削粉。晒干的藕粉片,用紫外灯照射2~4个小时,消毒灭菌后即可进行包装。
为了提高出粉率,加工藕粉应选用淀粉含量较高的老藕,加工盐渍藕、保鲜藕的下脚料或残次品亦可利用。野藕的出粉率一般比家藕高,野藕为10%~12%。家藕为8%~9%家藕中晚熟品种的出粉率又比早熟品种高。
藕粉的质量要求是:干燥,安全含水量不超过13%;粉细,能通过80目铜丝筛,无浮粉,无藕渣和掺假。根据颜色洁白程度以及片的大小和厚薄,可分为4个等级:特级,色洁白,片大而薄;一级,色洁白,带片;二级,白色,带片;三级,色次白,片较小。
贮存时,藕粉最好用聚乙烯薄膜食品袋包装,一般每件净重25千克,外用木箱,防止挤压。如用布袋(内衬聚乙烯薄膜食品袋)包装,不能重压堆放。仓库内要通风防潮,避免阳光直射而变质。藕粉受潮后要及时通风晾晒,以免发霉变质。
(二) 保鲜藕段
1.原料选择选用新鲜、色白、脆嫩,形状圆整、无病虫害、无霉变的莲藕。
2.清洗、护色将莲藕按1~2节自然段用刀从藕节切断,不去节,不去皮,并用0.2%异抗坏血酸钠浸泡,用软布擦去污泥,刮去节处毛根(不定根),漂洗后再浸入1%食盐水和0.1%~0.15%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护色。
3.真空封口用聚乙烯真空复合袋包装藕段后用真空包装机封口。
4.分级包装保鲜藕段一般规格较大,2L级551—750克,L级301~550克,M级150~300克。纸箱包装,每箱5千克或l0千克,外销空运或冷藏集装箱船运出口。
(三) 速冻藕片(或藕块)
1.原料选择选用充分长足的新鲜藕,并剔除老藕、僵藕、病虫藕及变质藕。
2.清洗、切片(或切块) 用清水浸泡,刷去污泥,漂洗后切除藕节,在自来水龙头下边冲洗边刨去藕皮,随后将藕段放入2%盐水溶液中浸泡30~80分钟,气温越高,浸泡的时间越短,使其软化,接着用切片机或人工将藕段切成藕片或藕块。
3.护色将藕片(或藕块)放入0.2%柠檬酸溶液中护色3~20个小时。气温越低,护色时间越长。
4.烫漂、杀青将已护色的藕片(或藕块)放入沸水中烫漂2~3分钟后迅速转入3℃~5℃的清水中,冷却至藕片(或藕块)中心温度达12℃以下。冬季加工,可在烫漂水中添加0.1%柠檬酸。
5.速冻、包装冷却后的半成品,经振动沥水后送人流态化速冻装置冻结,产品中心温度达─18℃以下。经剔除不合格产品和称重后,用聚乙烯食品包装袋包装。
6.冷藏将速冻包装好的产品迅速转入冷库贮藏,温度保持在─18℃~─24℃。
(四)盐渍藕
1.原料选择精选节间长≥10厘米、直径≥6厘米的优质藕做原料。从原料采收到加工不超过1~2天。
2.清洗、去节、刨皮将藕洗净,用不锈钢的菜刀和刨刀切掉藕节,刨去藕皮。
3.分级将藕切成藕段或藕片,并按长度、直径等规格分级归类。不合格的原料应全部剔除。一般藕段长10厘米左右,藕片厚0.5厘米左右。
4.盐水浸泡将分级后的藕段或藕片分别依次浸泡在13~14和17~18波美度的盐水(两种盐水均含0.1%~0.15%柠檬酸)中1~2天和6~7天,然后取出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漂洗干净。盐水浓度和浸泡时间应随客户要求以及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而异。遇高温天气,适当增加浓度而缩短浸泡时间。浸泡时要注意翻池和添加食盐。做外销的盐度一般掌握在22波美度,硫含量低于30毫克/升。
5.配液配制18~23波美度的盐水,并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4~5。
6.分级包装将藕段或藕片按规格分装在容量为25千克的软塑折叠桶中,净重15~17千克,注入上述配液,淹没藕身,桶内藕和配液约各占一半,盖紧桶盖。桶用纸板箱包装,并印上品名、规格、商标、厂名和日期等即可入库或外运。
目前,盐渍藕段大小的分级标准有两种:①L级,直径7~10厘米,长度15厘米以上(占34%);M级,直径7,10厘米,长度10~15厘米(占24%);s级,直径5~7厘米,长度8~10厘米(占30%);ss级,直径3.5~5厘米,长度5~7厘米(占12%)。②L级,直径≥6厘米,长度≥8厘米;M级,直径5~6厘米,长度≥8厘米;S级,直径4~5厘米,长度≥6米;SS级,直径3~5厘米,长度≥5厘米。
盐渍藕为半成品原料,盐渍只起护色、保鲜作用。盐渍藕很咸,食用或深度加工前须退盐。其方法是:将盐渍藕放入低于盐渍液浓度的盐水中浸泡,然后再放人低于前一次浓度的盐水中浸泡,再用淡盐水浸泡,最后用清水浸泡退盐。
(五)糖水藕片罐头
1.原料选择选用新鲜、色白、脆嫩、无病虫害、无霉变的藕段。
2.去皮、切片将洗净去节的藕段直接用竹片刮去皮,亦可煮沸至藕皮稍软后放人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用竹片刮去皮,然后切成厚为0.5厘米左右的圆状薄片。
3.护色、预煮将藕片投入0.1%~0.2%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护色,并在沸水中煮15分钟,至半熟后取出投入冷水中反复漂洗至完全冷却为止。
4.配糖、灌装糖水藕片的糖汁要事先配好,浓度为24%~26%,另加0.2%~0.3%氯化钙和0.2%~0.4%柠檬酸,pH值调节到3~4。糖水藕片罐头多采用玻璃瓶,装罐前将藕片分级,每500克瓶装300克,然后将预煮好的糖汁注入,注意留有顶隙,以便于排气。一般装到瓶颈口。
5.排气、封罐一般采用90℃~100℃水浴排气,罐内中心温度75℃~80℃,排气15分钟后盖盖封罐。
6.杀菌、冷却将密封后的罐头放入100℃沸水中杀菌55~60分钟,然后放入70℃、60℃和50℃水中逐级冷却各5分钟,最后放在35℃室温中保存5~7天。
7.检验、包装每瓶检验,剔除漏水漏气者,贴上标签,用纸箱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