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锐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 、情况分析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一个,有14个教学班级,其中八年级有7个教学班,九年级有7个教学班。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物理课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形,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通过,为,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充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为,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改革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搜集整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其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 单元 | 序号 | 实验名称 | 演示或分组 | 指导完成时间 |
| 物质的物理属性 | 1 | 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 演示 | 第二周 |
| 2 |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 分组 | 第二周 | |
| 3 |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 演示 | 第三周 | |
| 4 | 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 分组 | 第三周 | |
| 5 | 比较物质的硬度 | 演示 | 第四周 | |
| 从粒子到宇宙 | 6 | 选择一种模型 | 演示 | 第五周 |
| 7 | 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 演示 | 第五周 | |
| 8 | 摩擦起电 | 演示 | 第六周 | |
| 9 | 两种电荷 | 演示 | 第六周 | |
| 力 | 10 | 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 演示 | 第八周 |
| 11 | 判断重力的方向 | 演示 | 第八周 | |
| 12 | 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 分组 | 第八周 | |
| 13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分组 | 第九周 | |
| 14 | 将滑动变为滚动 | 演示 | 第九周 | |
| 力与运动 | 15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分组 | 第十一周 |
| 16 |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演示 | 第十三周 | |
| 17 | 观察惯性现象 | 演示 | 第十三周 | |
| 压强和 浮力 | 18 | 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 演示 | 第十四周 |
| 19 | 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 演示 | 第十五周 | |
| 20 |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 分组 | 第十五周 | |
| 21 |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 演示 | 第十五周 | |
| 22 | 估测大气压的值 | 分组 | 第十五周 | |
| 23 | 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 | 演示 | 第十六周 | |
| 24 | 浮力的大小 | 分组 | 第十六周 | |
| 25 |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 演示 | 第十七周 | |
| 26 |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 分组 | 第十七周 |
大
店
中
学
李 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