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员:曹沛鑫、张田田、李琳琳、赵妍、赵莹莹、张宇、刘子洋、李鑫
课题指导老师:王旭冉 张艳
一、QQ的背景
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上决定开发一种软件,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流的特点,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直接的交流,由此产生了ICQ的设计思想,当时是为了他们彼此之间能及时在网上联系以交流用的,可以说近乎一种个人的玩具,并且成立了一家名为Mirabills的小公司,向所用注册用户提供ICQ服务。
后来被美国在线收购并取得惊人的用户成绩,煤田平均有1000万用户在线,每个用户平均在线时间为三小时。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张志东注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随后在1999年2月第一次推出的。
ICQ的英文界面与使用操作的难度,是中国国内得不到很大普及。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最初只想开发一个英文ICQ软件然后出售,可惜没有成功。于是腾讯决定做自己的ICQ——即OICQ。
到2000年,腾讯的OICQ已经占领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90%以上的市场。但由于ICQ是AOL的注册商标,于是腾讯必须改名,否则将被诉诸法庭。所以在DICQ 2000 Build O325版里面OICQ做了一个提高向我保护的改变 ,D325版本却从安装文件开始就自称为“QQ2000”,以避免和OICQ发生法律冲突,这QQ本来是网友对OICQ的一种昵称,不料一夜之间却成了DICQ正式的新名字。
二、QQ的意义
QQ这个带有点亲昵的名字是当下青少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似乎拥有一个QQ号,就像拥有一双名牌球鞋一样重要。这只有些憨头憨脑的小企鹅已经成为了腾讯公司的摇钱树,更是被我们大家像米老鼠、唐老鸦一样地喜爱着。
QQ的最初只是一个中文的ICQ而已,没有人会想到时至今日它会如此地受欢迎。QQ的功能不算强大,但也不少。你在QQ中可以上网聊天、听音乐、玩游戏、观看网络TV等等。当然也可以帮助你获得有益的学习资料与课外知识。
很多的同学告诉我上QQ的目的当初只是因为觉得孤单,所以才想去QQ与人上网聊聊天。当然其中很大部分的同学并不知道自己的聊天对象的真正身份。或许这正是他们所期望的,他们只是想对人可以发发牢骚,喧泄一下情感而已,对方是陌生人,既然互不认识自然没有被揭穿自己秘密的可能性。
有一些话不方便对同学与长辈说,于是将其告诉互不相识的网友。这已经是很多中学的一种习惯。我们不能片面地说这是好还是不好。但有一点,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以网友见面为名的绑架、诈骗、贩卖人口案件越来越多,青少年因沉溺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的不曾减少,这不得不使我们担心心里尚未发育健全的中学生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网络,使用QQ呢?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将QQ当成联络人与人感情的工具。用它与同学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用它与老师进行进行情感交流,用它与父母说些无法用口描述的真心话,用它给远方的朋友送去一个问候,
那结果是不是会更好呢?所以,我觉得QQ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你的QQ应该由你自己定义。只是希望它可以成为人们增进情谊的纽带,提高文化的工具,而非犯罪的帮凶,所以,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让你的QQ做些有用的事吧!
三、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娱乐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更始为中学生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最近在校园里刮起了一股QQ热潮,上网聊天、网上拍卖等更是成为热门话题。对此,学校里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态度。有人说上网是了解外界,获取知识的良好平台,也有人提出质疑:网上许多的不良信息难道对中学生成长没有影响吗?那么我们的同学老师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对次,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课题:关于中学生上QQ的利与弊的调查
调查目的:明确QQ对于中学生的正面意义,是同学们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媒介来丰富业余生活,帮助学习。
调查对象:对我校八年级全体同学的调查及对校长和部分老师的采访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校八年级进行调查,并抽取部分同学进行口头采访。对老师进行问答式的访问。
时间安排: 准备 2013年3、4月份
实施 2007 年5、6月份
总结 2007 年7月份
四、调查研究
1、准备
组员分工:曹沛鑫、张田田为第一小组,负责对八年级的问卷调查。李琳琳、赵妍为第二小组,主要对学校各年级同学进行随机采访;赵莹莹、张宇为第三小组,对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专门的访问。刘子洋、李鑫负责上网查资料;经全体组员讨论及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中学生上网情况;中学生网络聊天;中学生网上游戏;中学生使用QQ情况;老师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如何有效控制青少年沉迷网络。
预期成果:调查报告、体会文章
指导老师:张艳 、王旭冉
2、教师采访
1、对网络的看法是:
从正面来说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了解信息时代的发展,为我们的学习起帮助作用,是人与人交流的良好平台。
从反面来说网络里的不良信息,暴力游戏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其中部分学生缺乏很强的自制能力而沉迷于网络,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犯罪。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2、您认为中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的原因是什么:
①学生之间的一种攀比、跟风现象 ②学生的自闭性格导致他与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不愿进行过多交流,从而投向虚拟世界 ③家长的过分溺爱,从容子女长时间的上网从而使他们无法自拔 ④学生与陌生人聊天所寻求的新鲜感与刺激感等。
3、学校防止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有什么具体措施:
①是要靠学生自己自觉 ②是靠老师的思想教育 ③是依靠家长的管理约束 ④学校与社区、派出所合作禁令未成年人上网吧 ⑤我校组织青年教师与党员教师对周边网吧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
4、老师会与学生使用QQ聊天吗?
我们并不是要完全禁止学生上网,只是希望他们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迷恋,老师们因为工作繁忙,上网的时间也不多。但是自己学生想跟自己倾诉或提问,那么老师们都会愿意和学生聊聊。甚至于我们与学生在QQ上可以以更平等的地位相处,这也不失为了解学生心理的好办法。
5、您觉得一周上网多长时间最为合适,为什么?
每天半小时,既不会过度也可以适当获取信息。
因为学生上网有用的不太看,没用的又看太多。
3、学生采访
本次调查我们学用了书面调查与口头采访两种形式。为此,在全天几个不同的时间段我们随机采访了我校各年级的几位同学并做了记录。
在采访的12位同学中,有QQ号的约为4/5,其中九年级同学的拥有量最高,入学不久的七年级数量最少。
在对七、八年级的访问中,我们听到支持上网的呼声远超于反对。几乎同学们都喜欢网络。当被问到上网干什么时,他们更是津津乐道。男孩子多数喜欢网络游戏,观看体育赛事,搜索社会热点,国际新闻,也有喜欢用电脑与人下象棋、围棋等。女孩子则较喜欢上网聊天,网上购物,上网看书或者去了解最新的时尚与日韩动漫等等。总之,在他们的观点中,老师、家长对他们太没自信,认为他们会对网络游戏成瘾,因为上网耽误学习而完全扼制他们接触网络。他们觉得用电脑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这种快捷而又方便的计算机技术应当被青少年掌握,对于同学们的言论我们觉得精彩纷呈而又淋漓尽致,他们大胆对我们吐露了心声,并且希望家长、老师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
而在对九年级的采访中,情况又发生了一些不同。虽然大家也承认喜欢上网,但是却有超过半数的同学不支持,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青少年自控能力并不高,而近年来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引发犯罪的报道也不在少数,所以在现阶段,青少年还没有能力完全管制得住自己时最好不要过多上网。而且现在他们九年级正面临着人生的第一转折点——中考。更需要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上网会占用他们的时间,并且他们的父母与老师都表示了反对,所以现在不上网才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针对上述的两种观点,的确都有可取之处。当然,看待上网问题也是需要一分为二的。有利就一定有弊,这就要看同学们怎么利用了。一旦懂得其中的道理,那么我们相信将会有一个更明朗清晰的网络氛围。
五、调查总结
我们对全校的八年级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QQ使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选择形式问答。其中经常性QQ聊天的只有22人,偶尔上网聊天的约占全部学生的五分之四,少数同学拒绝上网聊天。
在调查中,66位学在2小时左右,超过4小时及更多者为30人。当被问到同学们的网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初学者,约在一年或者一年以上。其中有46人在两年到三年之间。有14个人网龄满三年,四年或者以上的人数为24人,相对来说,90%的同学上网的年数都不是很长。
“你认为现在是否沉迷网络?”,有17位同学真诚地承认是有些沉迷,而非常沉迷的有90人之多,一点也不沉迷有45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中学生在看待网络问题上都保持了理智的头脑。清楚地知道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的危害,并且对上网时间控制得当,懂得取舍,这一点,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深陷其中。对于他们,我们更是希望通过劝导等相对柔和的方式,让他们能从网络泥潭中抽身而出,以体现我们这次调查的必要性。
附:调查表
中学生QQ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1你假期最喜欢做什么?
A 睡觉 B看书 C学习 D上网聊天
2上网的目的是
A聊天 B看电影 C学习 D游戏
3 你经常聊QQ吗?
A经常性 B一般 C偶尔 D从来不上
4你会在哪里聊QQ?
A网吧 B家里 C在校 D其他
5你在网上主要的聊天对象是?
A同学 B陌生人 C老师 D异性朋友
6 你一周聊QQ的平均时间?
A 1小时或者一小时以下 B 2小时左右
C 3小时左右 D 4小时或者4小时以上
7你用QQ做些什么?
A 只是聊天 B 联络同学老师 C 传送文件 D 认识网友
8家长对你聊QQ的看法?
A支持 B反对 C随意 D不知道我们上网
9你的网龄是多少?
A一年或者一年以下 B二年至三年 C三年左右 D四年或者以上
10你认为自己现在是否沉迷网络?
A非常沉迷 B 有些沉迷 C一点也不沉迷
11 你认为上网聊天成瘾对学习有影响吗?
A会有影响 B有些影响 C没有影响
12你认为聊QQ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请说说你的看法:
6、六、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
QQ在时下的的普及率之广实在令人乍舌,特别在中学生群体中,几乎每人都有。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理解家长们和老师们的担心,如何培养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态度,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经过我们调查小组多月的真人采访,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广泛使用QQ的上网聊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他们喜欢在虚拟世界用另一个身份装扮自己而与另一个陌生人进行交谈。他们总是将心中不敢吐露的心声、烦恼、忧愁宣泄出去,从而叨叨内心的一种释然。有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最初原因是因为无聊,所以才会用游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所以一味地去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
这是不可取的。治标而不治本,那么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反而会有增无减。
所以从根本出发,我们倡议同学、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合作。
1、家长:经常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进行耐心讲解,尽量懂得,深入孩子们的世界,不要让他们觉得生活空虚,周末、节假日可以去户外活动、旅游等。记住,多数向往虚幻世界的孩子是因为现实世界不能给予他们所需的温暖。
2、学校:我们建议学校开设一个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的网站,开设一个让未成年人充分敞开心扉的平台,让我们的老师或是对青少年心理有所研究的人员进行倾听与开导,使我们的同学极早融入团体,走出心灵的误区。
3、同学:如果家长、学校不反对学生上网,那么同学们也应该对得起他们的信任,把好自己这一关,能够控制好上网时间,并且用网络做些有益的事情。
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需要看我们怎样去看待。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倡议我们青少年能更加合理使用网络,使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帮手,了解世界的良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