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
电气化配合设计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
(站前施工图)
技 术 交 底
文件记录
版本 发布日期 变更说明
1.0 2008.09.08 第一版项目负责人:曹东白、丁为民、李汉卿各专业负责人:
供电:苏鹏程
变电:沈菊
自动化:王纯伟
接触网:黎锋
土建:巢时勇目 录
1设计说明 (1)
2台车模板开孔尺寸及孔位布置 (2)
3施工注意事项 (3)
4预埋槽道的安装方法 (4)
5勘误 (6)
5.1槽道预埋安装形式汇总 (6)
5.2槽道预埋平面布置图 (6)
京沪高速铁路电气化配合设计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技术交底
1 设计说明
施工图文件目录及有效版本
1) 电气化配合设计总说明(《电气化配合设计》第一册)(2008.6) 2) 《接触网基础预埋接口设计图》(2008.8) 3) 隧道专业相关图纸
预埋槽道主要涉及接触悬挂及补偿下锚、附加悬挂及下锚三种类型,见下表:
类型 说明
备注
A1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上海侧方向 A2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北京侧方向 接触悬挂补偿下锚槽道 B1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上海侧方向 B2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北京侧方向 腕臂吊柱悬挂槽道
附加导线悬挂、下锚槽道
D1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上海侧方向 D2
槽道位于 台车模板北京侧方向
接触悬挂中锚槽道
类型 槽道规格、型号
数量(根)
备注 HTA 52/34-Q-fv-2500 mm (Rsi =6650)8 弧形槽道 A1/A2 HTA 52/34-Q-fv-4000mm
6 直形槽道
A3/A4 HTA 52/34-Q-fv-2500 mm (Rsi =6650)8 弧形槽道 B1/B2 HTA 52/34-Q-fv-3000 mm (Rsi =6650) 4 弧形槽道 D1/D2
HTA 52/34-Q-fv-1500 mm (Rsi =6650)
4
弧形槽道
预埋槽道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内,外露槽道面与二次衬砌表面平齐。 预埋槽道规格及型号参见《接触网基础预埋接口设计图》。 槽道规格及型号
HTA 52/34-Q-fv-□□(Rsi=□□)
示例:HTA 52/34-Q-fv-2500mm (Rsi =6650) T 型螺栓规格及型号:HS50/30-fv8.8-M20×100
HS50/30-fv8.8-M20×75
槽道弯曲半径(mm),直线槽道省略
槽道长度(mm)
1)《总说明》中台车图例以B型为例,箭头所指为4处均为槽道。
2)《槽道预埋安装示意图》仅槽道预埋安装形式示意图,并非隧道接触网
真实断面图,图中尺寸参见《槽道安装形式汇总》。
3)《槽道预埋安装形式汇总》B型槽道里程参照线仅示意下行吊柱预埋槽
道中心里程。
2台车模板开孔尺寸及孔位布置
结合《接触网基础预埋接口设计图》(2008.8),根据槽道在衬砌中的埋设位置及间距确定在台车模板上的开孔位置。
开孔原则:应结合预埋槽道长度、形状、台车长度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台车模板的开孔数量。建议如下:
类型槽道规格、型号开孔数量备注HTA 52/34-Q-fv-2500 mm(Rsi=6650) 2 弧形槽道A
HTA 52/34-Q-fv-4000mm 3 直形槽道
B HTA 52/34-Q-fv-3000 mm(Rsi=6650) 3 弧形槽道
D HTA 52/34-Q-fv-1500 mm(Rsi=6650) 2 弧形槽道
其开孔大小和方式建议如下:两个孔分别位于槽道两端;三个孔分别位于槽道中间和两端;端孔位距槽道端部250mm,中心孔位也可一定范围内移动,以保证精确固定为宜;
开孔尺寸:Ⅰ型孔: 22mm×42mm、Ⅱ型孔: 150mm×42mm。
开孔方式:参见隧道接触网接口设计槽道预埋台车模板开孔图(图号:京沪高施隧配(补)-01)。
槽道预埋前,提前将槽道固定点位置的填充泡沫剔除;台车移动就位后,油缸顶升拱顶,拱腰模板,与网片钢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贴住后,通过Ⅱ型安装孔调整槽道位置,进行模板上精确定位。
将T型螺栓放入槽道,水平旋转90º,可参考T型螺栓安装外部检查标准(即后部压痕垂直于槽道方向),扭紧螺母。针对Ⅱ型孔需要采用可靠的封堵,确保局部不会出现漏浆,脱模后造成外观缺陷。
3施工注意事项
1、槽道中心与施工缝距离尽量保持一致。
2、隧道内接触悬挂跨距一般在40~52m,具体根据各隧道工点台车工作长
度进行调整,且上下行悬挂点错开;接触悬挂下锚、附加导线对向下锚、
中心锚结下锚装置对齐布置。
3、接触悬挂吊柱预埋槽道相对于隧道中心为非对称布置,施工时应严格按
照设计尺寸预埋。
4、槽道预埋施工误差要求见《接触网基础预埋接口设计图》。
5、施工单位在槽道预埋施工前,务必将设计图纸与二次衬砌台车使用施工
组织进行仔细核对,如果因为调整台车型号等原因导致施工缝与槽道设
计位置有冲突时,原则上不能调整隧道内预留槽道的设计位置,需要调
整台车的搭接长度以匹配槽道的位置,确有困难需要调整槽道预留位置
时请及时与设计联系处理。
6、接触网预埋槽道必须与纵向接地钢筋可靠连接以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具
体要求详见综合接地相关图纸。
7、施工单位要结合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方式和槽道的预留要求进行仔细
研究,根据实际使用的台车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目前武广线、郑西线
等线槽道预埋施工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可以与相关
单位进行些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工艺,同时也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8、接触网预埋槽道设计位置是以台车顺线路前端或后端边缘来控制,施工
时要注意不同型号的槽道与台车的相对位置。
9、接触网基础中各槽道的间距、槽道的倾斜、槽道的铅垂度等施工误差必
须严格控制,否则后续的接触网装配将无法正常安装。误差控制标准为:
1)同一组槽道的间距误差为±2mm,槽道组(吊柱跨距)间的误差为
±500mm;
2)同一组槽道的两根槽道在顺线路方向的偏转只容许同时向同向产生
偏转误差,不容许两根槽道各向两边岔开等变形情况;
3)单个槽道允许嵌入式误差(槽道底面与台车模板距离)≤5mm。
6、预埋槽道的锚钉与钢筋网片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钉,需要局部调整钢
筋网片来解决。
7、槽道内发泡填充物在接触网安装阶段剔除,槽道预埋施工时不要随意将其剔除。
4预埋槽道的安装方法
HALFEN 螺栓可以方便地在钢槽上的任意一点插入,旋转90º然后用螺母固定在钢槽上,轻松实现接触网设备与隧道的可靠连接,同时不至于破坏隧道结构。这就需要槽道预埋必须满足接触网设计安装的精度要求,而槽道的精确预埋最终是通过槽道在模板台车上的精确定位来实现。预埋槽道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1)操作空间小,本次工程所使用的台车的顶升油缸的最大行程一般在
200mm左右,隧道衬砌的钢筋网片与模板间无法进行人工操作。
2)模板台车分块的铰接点在模板收缩时会产生折点。
3)钢筋网片与槽道锚钉可能冲突。
4)钢筋绑扎的速度有可能远大于衬砌速度。
5)隧道内槽道与模板台车连接,累计误差较大。
结合武广、郑西、海东等线的隧道预埋槽道的设计、施工调研,引起槽道预埋误差通常有如下途径:
台车上槽道二次定位孔开孔不准确
台车自身定位不准确
台车使用过程中,模板纵向偏移导致台车左右不对称
其他误差
经与设计院、施工单位专家多次沟通、对京沪高速隧道预埋槽道安装方法建议如下:
方案一、钢筋网片二次定位法
施工工序:
1)开二次定位孔:依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台车上开二次定位孔。
2)制作工作台:根据槽道安装形式(弧形槽道)现场制作一个满足槽道安
装形式定位需求的工作台。
3)槽道组加工制作:根据槽道安装形式将一组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槽道位置,满足设计误差要求,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用钢筋或型钢焊接
牢固。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应进行填补。
4)槽道一次粗定位: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时,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
位置,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在槽道锚钉处,垂直槽道方向,间隔绑扎几根短筋,长约30cm;将其挂在钢筋网上。
5)槽道二次精确定位: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到位,利用T
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预留长孔,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锁紧螺栓,使槽
道紧贴模板,进行精确定位;
6)二次衬砌浇注
7)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º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
8)槽道成品防护和检查:注意槽道预埋后的成品防护和检查,是否满足设
计误差要求等。
此方案优缺点:
优点:(1),可以避免锚钉与后部钢筋干涉;
(2),当槽道跨两块模板使用时,不存在铰接点问题;
(3),模板脱模不需要回收很大的行程,几厘米即可。
缺点:模板需要开长孔,以便于找到粗定位于钢筋网片的槽道。
方案二、抽屉式模板固定法
施工工序
1)台车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位置钻固定用螺栓孔;并在台车两端需
要固定槽道的位置画好定位基准线;
2)制作工作台:根据槽道安装形式(弧形槽道)现场制作一个满足槽道安
装形式定位需求的工作台。
3)槽道组加工制作:根据槽道安装形式将一组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
槽道位置,满足设计误差要求,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用钢筋或型钢焊接
牢固。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应进行填补。
4)槽道一次粗固定:制作一个工装卡具,卡住槽道,可以对其在弧线方向
进行约束,而沿线路方向可以通过卡具的伸出长度进行精确控制;
5)槽道二次精确固定:模板台车推至工作位置;清理模板及刷完脱模剂之后,将焊接好的槽道组用卡具卡好,由台车一端依据事先画好的基准线
送入模板内部,直至对好螺栓孔;锁紧螺栓,使槽道贴紧模板。
6)二次衬砌浇注
7)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º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
8)槽道成品防护和检查:注意槽道预埋后的成品防护和检查,是否满足设
计误差要求等。
此方案优缺点:
优点:模板开孔小,安装精度高
缺点:(1),当模板顶升时,锚钉可能会碰到钢筋网片;
(2),当槽道位置在模板铰接点或隧道为变截面时,此方法不可行;
(3),模板需要较大的行程才能安装。
5勘误
5.1槽道预埋安装形式汇总
预埋槽道规格及型号说明中:三、螺栓型号及数量表中“序号”改为“类型”;HTA 52/34型热轧钢槽细节图中ar≥20cm改为ar≥200;A型槽道预埋增加弧形槽道与隧道中心的距离,如下图:
5.2槽道预埋平面布置图
1)京沪高施隧配JHTJ3-01-5 罗而庄隧道平面图中槽道符号反向,槽道位置不变,改为。
2)京沪高施隧配JHTJ3-02-5 西渴马一号隧道
43#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1+441改为DK421+445
改为,其余相同。
补偿下锚符号改为,其余相同。
45#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1+4改为DK421+494 91#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2+593改为DK422+598 93#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2+1改为DK422+6 预埋槽道位置不变。
3)京沪高施隧配JHTJ3-03-5 西渴马二号隧道
13#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3+709改为DK423+714 15#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3+757改为DK423+762 17#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23+805改为DK423+81015#~17#之间跨距43改为48,17#~19#之间跨距48改为43
预埋槽道位置不变。
4)京沪高施隧配JHTJ3-05-5 凤凰台隧道
35#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56+822改为DK456+827 37#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56+870改为DK456+875
5)京沪高施隧配JHTJ3-07-5 金牛山隧道
15#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65+694改为DK465+699 17#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65+742改为DK465+747 67#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66+942改为DK466+947 69#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66+990改为DK4667+001 71#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467+043改为DK467+049
6)京沪高施隧配JHTJ5-01-5 园郢子隧道
39#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951+715改为DK951+720 41#吊柱里程右移至下行吊柱,槽道位置不变,DK951+769改为DK951+768
7)京沪高施隧配JHTJ5-02-5 西村隧道
35#吊柱里程不变,预埋槽道位置前移一个模板,预埋槽道型号B2改为B1,同时A1型下锚预埋槽道位置前移一个模板。
改为
37#吊柱里程不变,预埋槽道位置前移一个模板
工程数量B1:30处改为32处,B22处改为0处。
未尽事宜,请及时与设计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