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0:00:57
文档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摘要: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增长的活力以及形象的魅力。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上,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所谓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其用地上呈现出的平面几何形态和空间几何形态,它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1】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
推荐度:
导读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摘要: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增长的活力以及形象的魅力。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上,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所谓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其用地上呈现出的平面几何形态和空间几何形态,它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1】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

摘要: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城市增长的活力以及形象的魅力。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上, 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

所谓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其用地上呈现出的平面几何形态和空间几何形态,它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1】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可以回归到这两种基本模式。有关城市布局形态出现过许多类型的研究,综合不同的研究成果,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大体上归纳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

一、城市布局形态类型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优点是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一般情况下,鼓励中小城市集中发展,此类城市在布局中需要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虽然近期紧凑,但远期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

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

这种类型的布局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形式,包括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二、泉州用地布局形态现状

1.泉州布局形态类型

泉州城市分成若干不连续的城市用地,每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大片的森林等分割。属于组团状布局形态(图1)。

图1  泉州布局形态图

2.泉州片区规划:

为了更好的指导各组团实际建设,依据《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片区划分,结合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山体水系和主要交通设施,将泉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古城东片区、江南片区、东海片区、城东片区、北峰丰州片区、双阳万安片区、河市马甲片区、台商投资区、池店清濛片区、紫帽磁灶片区、陈埭西滨片区、蚶江祥芝片区、崇武山霞片区、黄塘片区等十四个片区。【2】

3.近期环湾的空间布局:泉州的总体空间结构要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3.1一湾:整合强化的核心 

构成主体以泉州、晋江和石狮主城区为主。泉州主城区作为整个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晋江进一步打造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的商贸、金融和产业服务中心;石狮强化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化会展、流通中心和工贸基地,共同构筑服务和辐射带动全市、全省乃至更大地域范围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2两翼:面向区域的支点 

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的构成主体以惠安、泉港为主。其发展定位为形成区域性石化产业、原料产业基地。作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对接湄洲湾的战略前沿地区。环围头湾地区的构成主体以安海、水头为中心,整合周边城镇组团。其发展定位为泉州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大平台的战略前沿地区。 

3.3三带:支撑带动的纽带 

战略提升带:依托高速公路、区域中通道,连接都市区主要集中建设的组团,作为培育区域服务职能的空间载体。 

  战略预留带:局部利用沿海大通道,形成居住、旅游功能发展带,同时作为城市远景拓展的主要空间。 

战略辐射带:利用泉三高速公路以及规划确定的其他快速路与主干路,形成面向内陆山区的辐射带动发展带。未来随着海西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发挥泉州对三明等西部山区,乃至内陆省、市、地区的支撑带动作用。

三、城市布局形态规律与建议

组团类城市的布局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尺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使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组团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地扩展形态和空间结构类型可能会不一样,一般规律是,早起城市是集中式,连片地向郊区发展。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发展。其后,由于发展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集中。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不得不以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当然有些组团式城市由于自然阻碍和人为控制,不以集中的方式发展,而是各自发展成小城镇或城区,形成组群式城市形态。

选择合理的城市发展形态,需要考虑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英国规划学者霍尔在总结欧洲城市发展经验时认为,以绿环控制城市扩张,在外围建设新城的伦敦和指状发展的哥本哈根是两种典型的形态,而绿带模式适用于人口比较稳定的城市,对于人口迅速增长的城市,主张采用线性扩展和楔形绿地的形成,将更具有发展的弹性。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1页

[2]泉州市城乡规划局. 关于组织《泉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草案公示的公告. 2011-09-23

图片来源:Google Earth

文档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

泉州城市布局形态研究摘要: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增长的活力以及形象的魅力。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上,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所谓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其用地上呈现出的平面几何形态和空间几何形态,它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1】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