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并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句子。
2、复习生字词。做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3、复习笔画,笔顺。
复习过程:
一、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①学生课前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②检查课前复习情况。
③指名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④齐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
①学生课前复习生字表(二)的生字。
②检查课前复习情况。
③齐读生字表(二)的生字。
④听写生字表(二)的生字。
二、复习笔画,笔顺。
1、复习笔画,注意带折的笔画。
2、复习笔顺的写法。
3、先说说,再指名上黑板练习,然后教师讲评。
4、全体学生进行练习。 请注意下面汉字的笔顺。
1华 2 灯 3 区 4 巨 5 匹 6 及 7 州 8还 9每 10棵
11 船 12 之 13 弟 14 轮 15候 16猴 17 久 18 晒 19 池
20 纺 21 民 22 乘 23 必
三、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50个汉字。
2、掌握部首查字法。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大小写字母。
二、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四、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
1、教师让学生说说形近的特点。
①作、做、坐、座;
②争、筝、净、挣、睁;
③哇、娃、蛙、洼、挂;
④颗、棵、课;
⑤分、粉、份、纷;
⑥吸、极、级、扔、奶;
⑦元、园、圆、员;
⑧场、杨、扬;
⑨错、猎、借、惜;
⑩青、清、情、晴、睛。
2、教师小结。
3、学生进行练习。
①复习形近字。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夫( ) 天( ) 猴( ) 候( ) 浅( )
钱( ) 信( ) 言( ) 蛙( ) 洼( )
弯( ) 变( ) 衣( ) 表( ) 吸( )
极( ) 颗( ) 棵( ) 京( ) 惊( )
②复习同音字。
棵( ) 颗( ) 京( ) 惊( ) 情( )
晴 ( ) 直 ( ) 植( )
五、用练习册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能辨析生字中的多音字,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多音字。
A、我会选
qū qǔ
弯曲( ) 曲线( ) 歌曲( ) 曲直( )
zhuǎn zhuàn
转动( ) 转学( ) 转告( ) 转圈( )
B、我会组词。
分fēn( )( ) fèn ( )( )
长 chǎng( )( ) zhǎng( ) ( )
重chóng( ) ( ) zhòng( ) ( )
乐lè ( ) ( ) yuè ( ) ( )
二、列举多音字让学生用读加以巩固:
1、都:首都 都市 都要 都是
2、重:体重 重心 重新 重复
3、为:为难 为人 因为 为什么
4、干:树干 干活 干净 干杯
5、好:爱好 好奇 良好 美好
6、中:打中 中彩 中学 中国
7、漂:漂流 漂泊漂亮
8、奔:投奔 嫦娥奔月 奔跑 奔波
9、背:背着 背负 背景 后背
10、没:没有 没劲 吞没 淹没
11、兴:高兴 兴致勃勃 兴奋
12、分:分别 分数 养分 水分
13、曲:弯曲 曲线 歌曲 乐曲
14、转:转身 转变 转动 转圈
15、教:教书 教师 教室
16、还:还有 还是 还书 还原
17、当:当天 当然 上当
18、模:模型 模样 一模一样
三、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会说反义词、会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并能正确使用量词。
3、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复习过程:
一、出示练习。
1、写出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
退-( ) 慢-( ) 买-( ) 反-( ) 坏-( ) 对-( ) 还-( ) 新-( )
困难-( ) 寒冷-( ) 粗心-( ) 危险-( )
近义词
著名-( ) 聚精会神-( )
马上-( ) 缓缓-(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地 一( )文章 ( )的阳光 ( )的时光
一( )山 一( )布 ( )地成长 ( )的歌声
3、填写下列成语。并选择几个进行口头造句。
坐( )观天 无( )无( ) ( )约( ) 同
鲜( )盛( ) 名( )( )迹 风( )优( )
迫( )( )待 引人( )( )
4、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越多越好)
火 木
目 讠
牜 犭
亻 殳
艹 辶
宀 夂
5、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韦 ____ ( ) 包____( )
令____( ) 专____( )
____( ) ____ ( )
____( ) ____( )
二、学生练习。
三、交流纠正。
四、布置作业。
马虎—直—( ) 外—直—( ) 暴躁—( )
简单—直—( ) 危险—直—( ) 高兴—( )
困难—直—( ) 反—直—( ) 卖—( )
退—直—( ) 快—( ) 笔直—( )
深—直—( ) 脱下—( ) 对—( )
紧—直—( ) 吞—( ) 终—( )
饥寒—直—( ) 粗心—( ) 美—( )
富—直—( ) 生—( ) 扔—( )
重—直—( ) 好—( ) 沉—( )
后退—直—( ) 冷—( ) 饥—( )
空—直—( ) 这—( ) 马虎—( )
紧张—直—( ) 静—( ) 因—( )
进步—直—( ) 痛苦—( ) 寒冷—( )
小气—直—( ) 讨厌—( ) 白天—( )
傍晚—( ) 浓浓的—( ) 热腾腾—( )
直—( ) 脱—( ) 放下—( )
远—( ) 借—( ) 来—( )
甘—( ) 今—( ) 苦—( )
热情—( ) 贫困—( ) 败—( )
降—( ) 坐—( ) 阴—( )
抓—( ) 答—( ) 闭—( )
同意—( ) 合—( ) 高—( )
瘦—( ) 旧—( ) 朝—( )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复习各种类型的词语 。
复习过程:
1、逐个例子进行练习。
2、先让学生做练习。
3、教师讲评。
4、教师小结。
练习内容: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明明白白 _____ ____ ____ ___
例:白茫茫 ____ _____ ____ ____
例:静悄悄 _____ ____ ____ _____
例:悄悄地 _____ ____ ____ _____
例:又大又红 _____ _____ _____ ____
例:美丽极了 ___极了 __极了 __极了 __极了
例:美丽的校园 _____ ____ ____
例:一左一右 ____ ____ ____ ____
例:__了__ __了__ __了__ __了
例:荡来荡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____ 立刻____ 立刻_____
例:一棵比一棵壮 一__比一_ 一__比一_ 一_比一__
例:无影无踪 无__无__ 自_自_ 各__各__
例:不约而同(成语) _____ _____ _____
例:堆雪人_____ _____ _____ ___
2.选词填空。(3分)
爱护 爱惜 保护
(1)我们要( )粮食。
(2)我们都要( )珍稀动物。
(3)我们要( )学校的一草一木。
3.补充四字词语。(6分)
神( )活( ) 摇( )摆( )
灌溉( )( ) ( )穷( )尽
( )动( )器 ( )海( )家
放声( )( ) ( )胜( )迹
( )( )争艳 ( )( )柳绿
( )消( )散 ( )山( )川
川( ) 示( )抱 ( ) 坡( ) 浪( ) 灯( )州( ) 际( ) 饱( ) 波( ) 娘( ) 宁( )
思( ) 舰( ) 尤( ) 区( ) 漂( ) 经( )细( ) 现( ) 优( ) 巨( ) 飘( ) 轻( )
娃( ) 洼( ) 休( ) 申( ) 牢( ) 困( )挂( ) 蛙( ) 体( ) 伸( ) 牵( ) 因( )
员( ) 青( ) 样( ) 饱( ) 叹( ) 次( )圆( ) 清( ) 洋( ) 抱( ) 双( ) 欢( )
泪( ) 扬( ) 进( ) 候( ) 功( ) 言( )相( ) 场( ) 讲( ) 猴( ) 助( ) 信( )
旁( ) 至( ) 室( ) 成( ) 今( ) 直( )傍( ) 到( ) 坛( ) 城( ) 令( ) 真( )
错( ) 住( ) 服( ) 夫( ) 斤( ) 机( )借( ) 注( ) 报( ) 失( ) 折( ) 饥( )
福( ) 业( ) 良( ) 妹( ) 路( ) 奇( )富( ) 亚( ) 食( ) 味( ) 客( ) 何( )
其( ) 纷( ) 字( ) 坏( ) 尺( ) 及( )旗( ) 粉( ) 仔( ) 还( ) 迟( ) 吸( )
棋( ) 份( ) 好( ) 杯( ) 尽( ) 极( )哭( ) 京( ) 惊( ) 须( ) 化( ) 枝( )
器( ) 景( ) 影( ) 领( ) 代( ) 技( )灯( ) 始( ) 课( ) 昨( ) 睛( ) 沿( )
宁( ) 抬( ) 颗( ) 作( ) 晴( ) 铅( )打( ) 治( ) 棵( ) 怎( ) 清( ) 船( )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读句子,并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给句子加标点。
复习过程:
一、逐个例子进行练习。
1.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完整的打钩。
北京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
我喜欢看课外。( )
汽车我们的村子。( )
2.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 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_________________ 像小喇叭。
_________________ 像小小的船。
学校里有( ),有( ),( ),还有( )。
下课时,( )在操场上( )。
我喜欢( )。
3.我会加标点。
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 )
你怎么这么小气( )
妈妈,王老师又表扬我啦( )
4、选字填空。
代 带 待
( )领 ( )表 等( ) 皮( ) ( )到 现( )
倒 道 到
( )理 ( )车 ( )来 ( )流 知( ) 迟( )
二、学生练习。
三、交流纠正。
四、布置作业。
1.选词填空。
①哗啦哗啦 ②吱呀 ③咚咚咚 ④咕噜咕噜
(1)口渴了,他______喝了一大瓶水。
(2)半夜时分,突然响起______的敲门声。
(3)门______一声开了。
(4)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①发明 ②发现 ③发行
(5)爱迪生( )了电灯。
(6)我( )鸡蛋在清水中会沉下去。
(7)我国第一张信用卡是1985年中国银行( )的。
2..按要求写句子。
(1)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用带点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困难算什么,我们能被吓倒吗?
换种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写一个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爸爸变成了大力士。(谁的爸爸?什么样的大力士?)
根据提示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2、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3、复习各种句子。
复习过程:
一、出示练习。
1、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有的……有的…… 有时……有时……
幸福 ……
温暖……
2、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是……
(2)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被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1: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 像________。
例2:你认真听课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我去公园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理句子。
A、首都 的 我 是 国 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风景优美 有 北京 的 名胜古迹 公园 许多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训练。
(1)连字词成句:怎么 跟 狼 会 小羊 呢 讲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词扩句:蓝天上飘着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比喻句:“仙桃石”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拟人句: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变词序,句意不变:突然,一颗流星划过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逐个内容进行练习。
三、学生先练习。
四、教师讲评。
五、教师小结。
第八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复习过程:
一、背诵指定的课文。
二、教材回顾。
1.快乐积累。(4分)
(1)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来。
(2)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____不文章。
(4)飞流直下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形容山寺楼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鹳雀楼》一诗中带有深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忘的泼水节》写的是______年________与傣族人民一起过______的故事。__________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这天人们相互______表达对彼此的祝福。
(4)雪孩子救了_________后化成了______,在太阳的照射下,又变成了________。然后他飞呀飞,飞上天空,又变成了____________。二、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四、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五、提出背诵要求。
六、排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吃在嘴里,又香又甜。
( )它的形状是弯弯的,像个小月牙。
( )剥开果皮,露出了白色的果肉。
( )香蕉是我最喜爱吃的水果。
( )果皮是淡果黄色的,还略带些小黑点。
七、课外阅读。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效仿。于是,它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公羊带走,然而它的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它一把抓住,剪去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牧羊人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它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1.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明鹰为什么能抓走羊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2分)
效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乌鸦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课时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认读韵文,学会生字,理解词意,积累词汇。
2.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3、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按顺序熟记大、小字母,能进行大、小写字母的转换和排序。
4、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
一、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1、朗读大、小写字母,快速指读,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2、提示几个容易写错的大写字母:G、K、M、N、P
3、判断下面几组字母按字母表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对的达“√”,错的打“×”。
1.A B D C E F G ( )
2.R S T W V U X ( )
3.H I J K L M N ( )
4、根据小写字母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
a( ) h( ) i( ) r( ) t( )
p( ) d ( ) k( ) l( ) b( )
g( ) n( ) e( ) y( ) j( )
5、将下列大写字母按顺序重新排列
B F D Q W S M E H T
小结做这类题的步骤:边背字母表,边排序,划一个写一个,再背字母表检查一遍 。
6、把下面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用线连接起来,再将大写字母按顺序排列。
B Q G N R H E D T A
h a e b t g n d q r 大写字母按顺序排列:
二、复习留言条写法。
1、复习、板书格式:顶格写称谓;空两格写事情;最后写署名和日期。
2、练习。
三、课堂练习
1、比比再组词。
交( ) 灶( ) 圆( ) 歌( )
忘( ) 身( ) 同( ) 文( ) 灯( ) 园( ) 哥( ) 望( )
生( ) 童( )
2、扩词 :
歌( ) ( )( )
灯 ( ) ( ) ( )
神( ) ( ) ( )
彩 ( ) ( ) ( )
宁( ) ( ) ( )
狂 ( ) ( ) ( )
3、按要求分类
柿子 苹果 小兔 高粱 大雁
稻子 鸭子 汽车 西瓜 摩托
水果
粮食
动物
交通工具
第十课时
复习目标:
1、 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写清图画上的内容。
2、 在写话中能运用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复习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三幅图指导学生说话。
2、指名让学生看图说话。
3、然后让学生写话。
4、教师讲评。
5、教师总结。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A、找出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照样子填空。
一颗红宝石 一( )骏马 一( )话
一( )大风 一( )眼睛
7、课内阅读。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2.用“——”画出第二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我会填词语。(不能使用文中的词)
( )的白褂 ( )的长裤 ( )的头巾
( )的人群 ( )的凤凰花 ( )的象脚鼓
4.这段话是写( )
A.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B.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