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0:00:11
文档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密○…………………………………………封○……………………………………………○线………………………………………香县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余照新时间:班级学号姓名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5小题,其中1-4小题每小题2分,第5小题8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仄歪(zè)显赫(h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荒谬(miù)纳粹(
推荐度:
导读………………………………密○…………………………………………封○……………………………………………○线………………………………………香县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余照新时间:班级学号姓名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5小题,其中1-4小题每小题2分,第5小题8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仄歪(zè)显赫(h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荒谬(miù)纳粹(
………………………………密○…………………………………………封○……………………………………………○线………………………………………

香县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余照新       时间: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卷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题号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5小题,其中1-4小题每小题2分,第5小题8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仄歪(zè)    显赫(hè)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B.荒谬(miù)   纳粹(cuì)   肃穆(mù)    迫击炮(pò)

C.荻港(dí)    寒噤(jìn)   瓦砾(lì)      赤裸裸(luǒ)

D.惊骇(hài)   劫掠(jié)    歼灭(jiān)    颤巍巍(zhàn)

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绵延悠长       低眉顺眼          连声喏喏 

B.大庭广众       失群落伍          长途拔涉

C.微不足道       猝然昏厥          鸡零狗碎

D.号淘大哭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丰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的翅膀》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综合文艺节目。

D.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玩乐,大家赏灯。

②到了近代,男女之防,日渐“开禁”,这也许就是元宵在近代受到冷落的原因了。

③因为古代的所谓“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

④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目,尤其最受妇女欢迎。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5.古诗词填空。(每空一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2)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5)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现代人”综合实践

6.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给学校草坪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3分)

草坪提示:

7.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说说你的打算。(3分)

三、阅读

(一)(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8-9小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8.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分)

9.“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

(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               (3)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                    (5)飞漱其间               (6)夏水襄陵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3分)

夏季:

春冬:

秋季:

(三)(10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17小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来描绘线条最佳。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在上蜡前,先要熔蜡。蜡熔后,就可以上蜡了。上蜡就用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3﹑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_____________。(2分)

14﹑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一项是(   )。(2分)

A﹑空间顺序        B﹑工艺流程顺序         C﹑由主到次的顺序 

15﹑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四)(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小题。(13分)

五十元钱

杨晨

公司组织旅行,去西部的一处风景地。在车上,导游就告诫我们:到了那儿,一不要和当地的小孩拍照;二不要购买当地小孩兜售的所谓纪念品;三不要和当地的小孩搭讪。否则,很可能会惹上麻烦。这“三个不要”我们都默记在心。 

那天刚下车,还没来得及望一眼好山好水好风景,正如导游所说,一大群当地的小孩就围了上来。干燥黝黑的脸,凌乱纠结的头发,脏乱破旧的衣服,七嘴八舌地问着,“要合影吗?”“拍一张只要5元钱,3元也行……”“这是我自己做的纪念品,很便宜,买一个吧!”对于他们的要求,我们统统都说“不要”。但是他们很执著,没有放弃的意思。一个小男孩一直贴着我走, 手里拿着若干染了色的石头。 

他也就10岁的样子,跟着我,喋喋不休。但我却始终不为所动。末了,他仰着头对我讲:“那么,你就给我1元钱吧,我去买写字的本子。”这句话让我停了下来。我想,他真的缺这1元买本子的钱吗?而上学,倒确是一个要钱的好理由。我想给他,但是,这小男孩的眼睛出卖了他。我从这双混沌无神的眼睛里,读出的是“理所当然”、“无所谓”之类的意思,是一种久经世故的熟练。但我觉得自己的举动真有一点不可思议,鬼使神差地,我从包里拿出了50元钱,递给了那个男孩:“我知道你问我要那1元钱一定不会去买本子, 现在,我给你50元,我希望你至少去买一本本子,一支笔。”小男孩接过了钱,有那么一瞬间,他的眼里闪过一丝不知所措。然后,他没有再看我一眼,也没有说声“谢谢”,就一溜烟地跑了。 

其实,我给他50元钱,一来是想求个安静,二来也是为了一种莫名的心安,虽然我知道,他不会用其中的1分钱去买书或笔。 

即使有了这一段插曲,该地区的绝美风光仍然弥补了开初的些微不愉快,也让我很快忘了那个男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流连忘返,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停车场。 

没想到,在我们的大巴旁,我又见到了那个男孩,说起来,是那个男孩认出了我。他径直跑来,不知塞了一样什么在我手里,然后说了声“谢谢你”,又一溜烟跑了。借着车子的前灯,我看见男孩给我的是一块有着漂亮花纹的天然石头,还有一张纸,上面用铅笔端端正正地写着:“我会用你给我的钱去买书和笔的,一定,谢谢你。”字极不好看,但是,我的眼泪还是落下来了。 

后来,听司机说,男孩在车旁等了很久很久。 

我知道50元钱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知道,它起了作用。他有了变化,这就够了。 

18.在文章第一段中 作者极力着墨“三不要”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给 “他”50元钱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线句子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 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字极不好看,但是,我的眼泪还是落下来了”,“我”为什么流泪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3分) 

【材料一】记者从江北区教委了解到, 从明年春季开学起, 江北区辖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娃娃将免除学杂费, 小学每生每期205元, 初中每生每期295元。如果该顺利实施, 江北区辖区内中小学适龄儿童将只缴纳课本费。 摘自《重庆晨报》  

【材料二】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 西部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西部大开发, 教育要先行”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 由于西部大多是经济不发达地区, 绝大多数贫困儿童都生活在西部。一些适龄儿童和少年由于家庭条件困难, 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 蒋夫尔《多关注西部贫困儿童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3、下面两题任选其一。                                                                                                     

1. 走出________________(烦恼、愚昧、风雨、课堂、阴影、网吧、幼稚、毒品……)

2.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的含义很广,有父爱、母爱、师爱、友爱等。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若选“1”加上适当的词语,补全题目,扣题作文。

     (2)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档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密○…………………………………………封○……………………………………………○线………………………………………香县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余照新时间:班级学号姓名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5小题,其中1-4小题每小题2分,第5小题8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仄歪(zè)显赫(h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荒谬(miù)纳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