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艺流程选择题-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0:01:42
文档

工艺流程选择题-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第19练工艺流程选择题1.(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二模)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储能电池。通常钒电池主要采用硫酸氧钒(VOSO4)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用V2O5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如下:已知在溶液中钒以VO、VO2+等形式存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硫酸过程并加热的目的是加快V2O5溶解速率B.用FeSO4代替草酸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C.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操作1的名称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答案】B【分
推荐度:
导读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第19练工艺流程选择题1.(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二模)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储能电池。通常钒电池主要采用硫酸氧钒(VOSO4)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用V2O5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如下:已知在溶液中钒以VO、VO2+等形式存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硫酸过程并加热的目的是加快V2O5溶解速率B.用FeSO4代替草酸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C.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操作1的名称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答案】B【分
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

第19练  工艺流程选择题

1.(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二模)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储能电池。通常钒电池主要采用硫酸氧钒(VOSO4)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用V2O5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如下:

已知在溶液中钒以VO、VO2+等形式存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硫酸过程并加热的目的是加快V2O5溶解速率

B.用FeSO4代替草酸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

C.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操作1的名称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答案】B

【分析】

V2O5加入稀硫酸中加热溶解,稀释冷却得到含有VO、VO2+等阳离子的溶液A,加入草酸将VO还原为VO2+,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VOSO4晶体,干燥得到产品。

【详解】

A.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加热的目的是加快V2O5溶解速率,A正确;

B.虽然Fe2+也可以将VO还原,但后续结晶时会引入杂质,B错误;

C.草酸将VO还原为VO2+,自身被氧化为CO2,根据电子守恒可得草酸和VO的系数比为1:2,再结合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操作1可以从VOSO4溶液中获取VOSO4晶体,所以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二模)氧化铍(BeO)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种以预处理后的硅铍矿(主要含BeO、Fe2O3、SiO2和FeO等)为原料提取BeO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Be(OH)2具有两性,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转化为Be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步骤所得“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SiO2

B.“滤液②”经处理后可获得副产品Na2SO4▪10H2O

C.“碱溶”时,主要反应为Be(OH)2+2OH-=BeO+2H2O

D.“水解”时,适当增大溶液pH有利于提高BeO的提取率

【答案】D

【详解】

A.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铍属于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上述氧化物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稀硫酸,因此“酸浸”步骤所得“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SiO2,故A说法正确;

B.滤液①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H+、Be2+、Fe3+、Fe2+、和SO,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9,氢离子被中和,Be2+、Fe3+、Fe2+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滤液为硫酸钠溶液,因此“滤液②”经处理后可获得副产品Na2SO4▪10H2O,故B说法正确;

C.Fe(OH)2和Fe(OH)3属于碱,Be(OH)2属于两性化合物,“碱溶”时只有氢氧化铍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H)2+2OH-=BeO+2H2O,故C说法正确;

D.滤液③的主要阴离子是BeO,它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BeO+2H2O Be(OH)2+2OH-,增大溶液的pH,平衡向左移动,不利于BeO的水解,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一模)钛酸钡(BaTiO3)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主要用于制作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件。以下是生产钛酸钡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草酸氧化钛钡晶体的化学式为BaTiO(C2O4)2·4H2O;

②25℃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4

B.在“酸浸”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

C.流程中可以通过过滤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

D.若浸出液中c(Ba2+)=0.1mol/L,则c(CO)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2.58×10-8mol/L

【答案】B

【分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BaCO3用盐酸酸浸得到氯化钡溶液,再向氯化钡混合液中加入TiCl4溶液和草酸溶液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和HCl,生成的HCl可循环利用,最后通过洗涤、干燥、煅烧草酸氧化钛钡晶体得到BaTi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BaTiO3中O为-2价,Ba为+2价,则Ti 元素的化合价为2×3-2=4,即+4价,故A正确;

B.如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可生成硫酸钡沉淀,消耗钡离子,难以得到钛酸钡,故B错误;

C.由流程可知,加入草酸,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得到,故C正确;

D.若浸出液中c( Ba2+)=0.1mol/L,则c(CO)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mol/L=2.58×10-8mol/L,故D正确;

故选B。

4.(2021·湖北十堰市·高三二模)化工行业常用硒(Se)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用后处理简便等优点。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Se、Ag2Se,还含有少量Ag、Au、Pt等)为原料制备纯硒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净化除杂”时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提纯硒(沸点为685℃);

②焙烧后,Cu、Ag均以硫酸盐形式存在,;

③“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0.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

B.“水吸收”过程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在实验室蒸馏时,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

D.“浸出液”中的溶质成分不可能含有Ag2SO4

【答案】D

【详解】

A.稀硫酸不能将Cu2Se氧化成和,所以用浓硫酸,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为便于馏分的收集,所以在实验室蒸馏时,选用直型冷凝管,故C正确;

D.当“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等于时,,“浸出液”中溶质成分含有Ag2SO4,故D错误;

答案选D。

5.(2021·山东德州市·高三二模)工业上可用软锰矿(含少量铜化合物的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SiO2等)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其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磨矿石、适当升高温度均可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

B.溶浸工序产生的废渣成分为S;净化工序产生的废渣成分为CaF2

C.除铁工序中,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软锰矿,再加石灰调节溶液pH

D.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的操作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

【分析】

由流程可知软锰矿和黄铁矿中加入稀硫酸酸浸,酸浸中H2SO4+FeS2=FeSO4+H2S2,H2S2易分解,H2S2=H2S+S, SiO2和MnO2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溶浸后被过滤掉,过滤后的酸浸液加入软锰矿和酸浸中未被氧化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加入生石灰调节pH值,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被除去。除铁后滤液加入硫化铵和氟化铵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Cu2+和Ca2+,使它们转化成CuS和CaF2沉淀,净化后的滤液主要是硫酸锰和硫酸铵、稀硫酸的混合液,加入氨水、碳酸氢铵溶液后,Mn2+生成了碳酸锰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提高浸取率的措施可以是搅拌、研磨矿石、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酸的浓度等,故A正确;

B.溶浸工序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是不与稀硫酸反应的SiO2和MnO2及反应生成的S,经分析,净化工序后产生的废渣成分为CuS和CaF2,故B错误;

C.除铁工序中,先加软锰矿使溶液中的Fe2+在酸性环境中被氧化成Fe3+,然后加入石灰调节溶液pH使Fe3+生成Fe(OH)3沉淀,故C正确;

D.MnCO3不溶于水,故MnCO3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法是过滤、洗涤、干燥,故D正确;

本题答案B。

6.(2021·辽宁高三二模)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③中“”是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最佳温度

B.晶胞符合分子密堆积

C.步骤②、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B

【详解】

A.由图可知工业生成中,催化合成氨的反应温度为,说明是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最佳温度,故A正确;

B.晶胞中存在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晶胞不符合分子密堆积,故B错误;

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步骤②为加压,④为分离出产物,⑤为重复利用反应物,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C正确;

D.氨气易液化吸热,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故D正确;

故选B。

7.(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以混有的为原料制备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的离子方程式为

B.浸出渣的成分是

C.母液的主要溶质是

D.固体X是

【答案】A

【分析】

盐酸酸浸,可溶,不溶,滤渣为,浸出液中主要成分是, 加入氨水沉镁,,母液主要溶质是,固体X为,以此解答。

【详解】

A.盐酸酸浸,是微溶物,不可拆成离子,故A错误;

B.盐酸酸浸,可溶,不溶,滤渣为,故B正确;

C.加入氨水沉镁,,母液主要溶质是,故C正确;

D.沉镁过程中,加入氨水沉镁,,母液主要溶质是,固体X为,故D正确;

故选A。

8.(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

B.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可用溶液代替NaOH溶液捕捉

【答案】B

【分析】

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环节a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成,需从溶液中过滤出来再高温煅烧,生成的CO2循环使用。

【详解】

A.NaOH溶液喷成雾状,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吸收率,A正确;

B.环节a为和生成,需从溶液中过滤出来再高温煅烧,故基本操作不是蒸发结晶,B错误;

C.NaOH和CaO在流程中既有消耗,也有生成,可循环利用,C正确;

D.可以和反应,因此可用溶液代替NaOH溶液,D正确。

故选B。

9.(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某溶液A中可能大量含有、、、、、、、、离子中的若干种,从A中分离所含金属元素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Mn元素将以形式进行分离,其余金属元素若从溶液中分离,都将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析出,部分金属元素开始沉淀与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的pH

2.77.67.29.6
完全沉淀的pH

3.79.69.21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呈强酸性,确定其中不能大量存在、

B.滤渣1为,步骤①还一定发生反应

C.滤渣2为,滤液2中至少含有2种金属阳离子

D.溶液A中肯定存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答案】B

【详解】

A.加入NaClO后溶液仍显酸性,说明原溶液呈强酸性,则不能大量存在、,一定存在,选项A正确;

B.在的溶液中有沉淀析出,则该沉淀应为溶液的时有沉淀产生,则滤渣2应为,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元素所对应的离子,但不一定是,选项B错误;

C.滤渣3应为,由于溶液中一定存在,所以滤液2中至少含有、这2种金属阳离子,选项C正确;

D.溶液A中肯定存在、,存在、中的至少一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0.(2021·广东肇庆市·高三三模)高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钾的一种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为H2

B.“高温分解”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本实验条件下,KClO4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lO4小

D.母液经分离、提纯可制得食盐

【答案】B

【分析】

根据流程,电解饱和食盐水后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生成的氯气与溶液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氯酸钠溶液,将溶液结晶得到氯酸钠晶体,氯酸钠晶体经高温分解生成高氯酸钠,由于高氯酸钾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高氯酸钠,因此向高氯酸钠晶体中加入氯化钾溶液使晶体转化成高氯酸钾,经后续步骤得到高氯酸钾晶体,据此分析。

【详解】

A.“电解”过程中阴极由水电离出的H+得电子生成H2,A项正确;

B.由流程信息知,NaClO3 “高温分解”生成NaCl和NaClO4,由电子守恒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项错误;

C.“转化”步骤中,NaClO4中加入KCl溶液后经系列操作得KClO4,推知本实验条件下,KClO4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lO4小,C项正确;

D.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NaCl,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1.(2021·福建高三其他模拟)工业生产中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及部分难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溶”时将菱镁矿粉碎、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B.“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C.若先“调pH≈4”后“氧化”,会造成产品的纯度降低

D.“煅烧”产生的气体SO2、CO2可用CaCl2浓溶液进行吸收

【答案】D

【分析】

菱镁矿的主要成分为MgCO3、少量FeCO3及部分难溶于酸的杂质,加硫酸时MgCO3和FeCO3溶解得到Mg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过滤,滤去不溶于酸的杂质,向滤液中加双氧水,氧化Fe2+生成Fe3+,再加氨水调pH至4,使Fe3+完全沉淀,过滤掉Fe(OH)3沉淀,将滤液(MgSO4溶液)经一系列转化得到MgSO4,再与碳在高温煅烧下得到MgO。

【详解】

A.矿石粉碎可以增大矿石与酸液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增大酸的浓度,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氧化步骤为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把Fe2+氧化生成Fe3+,根据升降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B正确;

C.若先“调pH≈4”后“氧化”,滤液中还存在Fe2(SO4)3,煅烧时产品MgO中存在其他杂质氧化物,故C正确;

D.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碳酸,所以SO2、CO2与CaCl2浓溶液不反应,煅烧产生的SO2、CO2用NaOH浓溶液进行吸收,故D错误。

故选:D。

12.(2021·江西宜春市·高三一模)某废催化剂含、、及少量的.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可用溶液吸收

B.检验滤液1中是否含有,可以选用和新制的氯水

C.步骤③和④操作中,均采用蒸发结晶方式从溶液中获得溶质

D.滤渣2成分是

【答案】A

【分析】

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第一次浸出主要发生反应ZnS+H2SO4=ZnSO4+H2S↑、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过滤后滤液中ZnSO4、FeSO4、Fe2(SO4)3,浓缩结晶得到粗ZnSO4•7H2O,滤渣1含有SiO2、CuS,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H2SO4和H2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滤液含有硫酸铜,经浓硫酸结晶可得到硫酸铜晶体,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A正确;

B.滤液1中除含有Fe2+,还含有Fe3+,加入KSCN和新制的氯水不能检验,故B错误;

C.得到晶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果直接蒸发结晶会使晶体失去结晶水,故C错误; 

D.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故D错误;

答案选A。

13.(2021·江苏高三三模)废旧材料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回收利用前景广阔。从废黄铜合金(主要成分为Cu和Zn)中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过程中,和稀硫酸都体现了氧化性

B.与锌粉反应的离子主要是和

C.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为加快溶解速率可以选择高温、搅拌

【答案】D

【详解】

A.“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Zn+H2SO4=ZnSO4+H2↑,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为-2价,H2SO4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所以H2O2、H2SO4为氧化剂,表现为氧化性,故A正确;

B.废黄铜合金Cu和Zn都可以反应溶解变成Cu2+和Zn2+,然后加入NaOH调节溶液pH值为2,此时溶液中含有H+、Cu2+、Zn2+、Na+和SO,再加入锌粉之后Zn可以和H+和Cu2+发生置换反应,故B正确;

C.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正确;

D.“溶解”操作时,搅拌可以加快H2O2、H+和Cu、Zn接触,增加反应速率,但是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不能选择高温,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4.(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二模)过碳酸钠(2Na2CO3·3H2O2(s))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2Na2CO3(aq)+3H2O2(aq)⇌2Na2CO3·3H2O2(s) ΔH<0 ,50℃时2Na2CO3·3H2O2(s)开始分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碳酸钠是由碳酸钠、过氧化氢利用氢键所形成的不稳定的复合物

B.滤液X可以循环使用

C.步骤③洗涤时选用无水乙醇洗涤,可除去水分、利于干燥

D.利用过碳酸钠净化水原理与明矾净水原理类似

【答案】D

【详解】

A.过碳酸钠是在低温下向碳酸钠溶液缓慢的滴加双氧水得到,故A正确;

B.向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增加钠离子浓度,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加入无水乙醇,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过碳酸钠,故B正确;

C.无水乙醇洗涤可以除去水分、有利于干燥,故C正确;

D.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但不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5.(2021·山东聊城市·高三二模)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还含有、等少量杂质.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锰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B.操作1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C.反应Ⅳ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为和

D.上述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答案】B

【详解】

A.根据流程图知,反应物为氧气、碳酸钙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有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知,该生成硫酸钙,反应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故A正确; 

B.操作1为了得到结晶水合物,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B错误;

C.氧化铁可以被二氧化硫还原为硫酸亚铁,加入软锰矿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二氧化锰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所以反应Ⅳ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为和,故C正确;

D.上述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可以返回反应I循环使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6.(2021·河北承德市·高三二模)硒(Se)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对富硒废料(含、)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富硒废料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B.母液可在“酸溶”工序循环利用

C.“滤液”经处理可制得胆矾    D.“电解精炼”装置中电解质适合选择AgCl

【答案】D

【分析】

富硒废料(含、)在空气中焙烧,形成Ag、CuO、SO2、SeO2,SO2和SeO2在水中反应生成Se,CuO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硫酸铜,过滤得到粗银,电解精炼得到精银。

【详解】

A.合理处理富硒废料实现了废物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A正确;

B.母液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可在“酸溶”工序循环利用,B正确;

C.“滤液”中含有硫酸铜,经处理可制得胆矾,C正确;

D.AgCl 常温下为固体,“电解精炼”装置中电解质不能选择AgCl,D错误;

答案选D

文档

工艺流程选择题-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30天必练小题第19练工艺流程选择题1.(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二模)全钒液流氧化还原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储能电池。通常钒电池主要采用硫酸氧钒(VOSO4)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用V2O5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如下:已知在溶液中钒以VO、VO2+等形式存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硫酸过程并加热的目的是加快V2O5溶解速率B.用FeSO4代替草酸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C.加入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操作1的名称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答案】B【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