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春风送暖,新的学期如约而至。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学校和教导处的各项工作安排,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各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组织好师生语文活动,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教导处的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用新观念去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古诗词教学新局面。
二、情况分析
我们语文教研组由49位语文教师组成,他们平均年龄30周岁,是一群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其中低年级19位教师,中年级16位教师,高年级14位教师,大多都是女教师,绝大多数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驾驭本学段的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他们中有的是市级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也有的是区级教学骨干或能手。在全区新秀杯课堂教学大赛中曾经有近15位教师都荣获过一等奖,夏玲燕老师、吴敏在宿迁市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三年多的打磨中提升很快。不过和周边的强校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教师由于长时间从事某个学段的教学对于今年新从事的年级,教材把握不准,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特别是我们教师对于课外阅读如何指导,感到困难。所以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采取得力的措施,把语文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目标
1、常规教学:加强和完善教学常规检查,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核五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2、教研教改:认真学习“简明灵动有效课堂”的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教研教改的系列活动(包括课堂、作业、检测、落实双基、校本课程等改革)。
3、学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读书月和古诗节系列活动,组织朗诵、作文、古诗文背诵,表演、手抄报等各项校级活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积累成果。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继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1、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观念。组织教师潜心研究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系统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心耕论坛”为阵地,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每月一期。所有语文教师每月必读一本教育论著,每学期研究一位教育名家或名师,并能就某一专题举办专题讲座。
3、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集体辩课活动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实行教师“三字”过关制,每月举行一次一项基本功竞赛。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强化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
1.认真备课。本组教师,继续使用手写教案,上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及时撰写课后随想。提倡“一课一得”,每周至少有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后记,全学期不少于16篇。
①集体备课仍然采用单元梳理重点突破的方式,每次备一周教材并选取其中典型课例重点突破集体研讨,由主备课人先说课,备课组成员互议后主备课人上课,二次研讨修订后形成定案,由主备课教师执教,本年级组教师共同听课,写好评课意见集中交流。
②实行差别备课:凡是荣获市、区级名教师和市级带头人的教师,可以采用书头案;荣获市教学能手、区骨干教师等可以备简案;其余的教师一律备详案。
③继续实行备课组长签案制度,备课检查以推门听课和查课为主,凡发现未备课上课的及时通报批评并扣除备课组长、上课教师考核各3分。
2.认真上课。做到提前候课,课前准备好教具及作业本簿;上课期间不得安排学生外出抱作业,或帮助教师做其他事情。语文课堂继续开展简明灵动课堂的研究,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一课三上”活动,在骨干教师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规范作业格式,所有语文作业的封面统一由任课教师填写,坚决做到有布置必有批改,语文练习册、补充习题、作文,配套习字册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及时批改,语文练习册针对班级情况择优选取,做到有做必改。中高年级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练习片段要加强指导,讲评。优秀的学生作品要鼓励学生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一学年中至少要辅导一名学生在与语文有关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或发表文章。
要提高在校时间的利用率,加大校内作业量,控制回家作业量,提倡布置差异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以预习新知,阅读书报,乐于表达,写写画画为主。
4、认真辅导学生。充分利用早读及午读时间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可采用教师帮助与学生互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凤凰语文网专题研讨,通过上网评议切磋,交流碰撞,实现资源共享。
2、以“古风词韵润童心”校本教材为抓手,开展特色语文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竞赛。如举办首届古诗节系类活动,即分年级举行诵诗词、画诗词、书诗词、演诗词、编诗词、唱诗词、默诗词“八音迭奏”展示活动
3、举办读书月系列活动(开展我读我诵—诗词、美文诵读;我读我记—读书摘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画—诗文配画;我读我编—编写手抄报;我读我感—读后感交流)
。
4、悉心打造精品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强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工作,组建“3+×”名师团队,让一部分人先冒出来。
(2)开展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要求本校教师填写好听课反馈表,并能认真撰写听课随笔。
(3)开展“一课三上”活动将集体备课与简明灵动课堂打造有机结合。
(4)加强对外交流上课:对长进快、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走出去,登门求教,锤炼教艺。
(四)营造书香校园,大力实施读书工程(内容详见加强课外阅读活动指导方案)
五、工作安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每周教研组活动安排
| 周 次 | 活 动 内 容 |
| 第一周 |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指导备课组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 第二周 | (1)通过教研组工作计划,学习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各个年级组进行本组备课上课。 (2)选派教研组长参加全区教研组长会议 (3)开展“一课五上”磨课活动(吴敏)。 |
| 第三周 | (1)各个年级组进行本组备课上课 (2)召开“古风词韵润童心”诵读专题会议,对校本教材进行校对、印刷。 (3)送课下乡,简明灵动课堂,同课异构(叶业、夏玲燕) |
| 第四周 | (1)带领教师参加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 (2)选派教师观摩全国小语素养大赛 (3)各个年级组进行本组备课上课。 |
| 第五周 | (1)各个年级组进行本组备课上课。 (2)低年级识字教学辩课活动(执教:李娟) |
| 第六周 | 进行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并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 |
| 第七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举行全体教师钢笔字比赛,并对作品进行展览 (3)制定读书月活动实施方案,并与共同体学校交流 |
| 第八周 | (1)开展我读我诵—美文、诗词诵读比赛(各个年级组) (2)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
| 第九周 | (1)开展我读我画—诗文配画、我读我编—编手抄报活动 (2)“一课三上”(席晓岚) |
| 第十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做好期中调研工作,做到及时讲评反馈,做好小结分析。 |
| 第十一、十二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开展我读我感—读后感、我读我记—读书摘记活动 (3)承办全区美文诵读比赛。 |
| 第十三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诗文诵读指导、诗文诵读欣赏课(谢春、刘利华) |
| 第十四周 | (1)组织毕业班教师参加座谈会 (2)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
| 第十五周 | (1)观看教学录像 (2)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
| 第十六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教研组对各个备课组进行调研。 |
| 第十七周 | (1)举行首届古诗节展示活动 |
| 第十八周 | (1)各个备课组进行备课上课 (2)教研组分别对各班级的古诗特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
| 第十九周 | (1) 各备课组撰写学期小结; (2)教研组撰写学期工作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