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学习
| 内容 | 加 和 减 | |||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与 技能 | 知识点 |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 |
| 技能点 | 能正确口算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 | |||
| 过程 与 方法 | 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画线段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 |||
| 课时 内容 计划 |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1课时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课时 练习五 3课时 | |||
| 课题 |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课型 | 新授 | 教学 课时 | 1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
| 知识 结构图 |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一些策略和方法。 | |||||||||
| 学情 分析 | 学习起 点预测 | |||||||||
| 学习困 难预测 | ||||||||||
| 教学 具准备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
| 归因 分析 | ||||||||||
| 改进 措施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情境导入 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图,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各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样知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2.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教师板书出和书上相同的两个问题。指名口答算式 4.你会口算出他们各应付多少钱吗? 5.反馈学生的口算方法。哪种算法你比较喜欢? 6.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师归纳小结。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三、实践运用 1.算一算,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1、2题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 第3题根据要求填表。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填一填 “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口算后交流算法。 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解决实际问题 第6题先看看有几条路,再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书上的问题? | ||||
| 教学 拓展 | 在下面的( )里填“>”“<”或“=”。 36+18( )36+28 17+45( )27+35 23+57( )13+57 60+700( )600+70 300+100( )30+100 300+20( )300+20 | ||||
| 总结 提升 |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英华小学向四川灾区捐赠图书,一至三年级捐赠的本数统计如下。 年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
| 男生捐的本数 | 36 | 47 | 39 | ||
| 女生捐的本数 | 27 | 32 | 45 | ||
| 合计(本) | |||||
| ( )年级捐赠的图书最多。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0想想做做6 | ||
| 选 做 | P40想想做做7 | |||
| 课题 |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 课型 | 新授 | 教学 课时 | 1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 |||||||||
| 知识 结构图 |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 |||||||||
| 学情 分析 | 学习起 点预测 | |||||||||
| 学习困 难预测 | ||||||||||
| 教学 具准备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
| 归因 分析 | ||||||||||
| 改进 措施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图, 谈话引入: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玩具商柜。上次在这里我们解决了两个数学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还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探求新知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板书:38-25 学生口算,再小组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出学生的口算方法 (3)讨论: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 2、探索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小组合作,共同完成44-25 (2)小组汇报。 根据汇报板书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说44-25的口算过程 | ||||
重 难 点 突 破 | 3、对比小结 讨论:刚才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试一试 44-38 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口算方法。 5、小结并板书课题 三、实践应用 1.巩固口算、安排估算 (1)完成第1题 学生口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说一说同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地方。 (2)第2题 竖着一组组做,完成后说说每组题的联系。 (3)第4题 先比一比每组题的联系后再进行计算,订正时说一说算法。 2.解决实际问题 (1)第3题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后填写,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知道学生从情景图上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先估计一下哪种球最贵,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最后算一算结果和估计的是否一致。 | ||||
| 教学 拓展 | 电视 | 洗衣机 | 冰箱 | ||
| 原有 | 46台 | 45台 | ( )台 | ||
| 卖出 | 24台 | ( )台 | 17台 | ||
| 剩下 | ( )台 | 28台 | 34台 | ||
| 总结 提升 |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1、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贵34元,一把椅子多少元? 2农场里一共有兔子96只,白兔有44只,其余都是灰兔。如果把4只灰兔装一个笼子,共需要多少个笼子?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2 想想做做4、5 | ||
| 选 做 | P42 想想做做6 | |||
| 课题 |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课型 | 新授 | 教学 课时 | 1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2、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 |||||||||
| 知识 结构图 | ||||||||||
| 教学 重难点 | 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与倍有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
| 学情 分析 | 学习起 点预测 | |||||||||
| 学习困 难预测 | ||||||||||
| 教学 具准备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
| 归因 分析 | ||||||||||
| 改进 措施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有过和你爸爸妈妈一起买衣服的经历吗?今天和老师一起去服装柜台买衣服好么?在买衣服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你有信心吗? 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服装柜台图,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老师想买这样的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老师今天想请一个数学小助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你想知道是谁吗? 板书:“线段图” 一边讲述一边画线段图表示裤子的价钱,表示上衣的价钱该画多长呢?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在线段图上表示出问题。 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一说表示的意思? (3)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 (4)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 |||
重 难 点 突 破 |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线段图该怎么画?你会解答吗? 指名板演。 (2)交流:你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3、比较: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把课题板书完整。 三、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问题是求什么?你是怎样解决的?还可以怎样做?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交流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题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4、补充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 |||
| 教学 拓展 | 校园里种了50棵香樟树,种的银杏树是香樟树的一半,种的广玉兰的棵树比银杏树的2倍少2棵。哪种树最多?哪种树最少? | |||
| 总结 提升 |
你们真了不起,今天解决了好多问题。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么?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1. 一辆面包车可以坐12人,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面包车的4倍。 (1)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大客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一辆大客车比面包车多坐多少人? 2.小红做了朵红花,小兰比小红少做18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4想想做做3 | ||
| 选 做 | P44 想想做做4 | |||
| 课题 |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课型 | 新授 | 教学 课时 | 1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练习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会分析数量关系合理选择解答方法。 3、形成有序、合理的思考,并能大致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 |||||||||
| 知识 结构图 | ||||||||||
| 教学 重难点 | ||||||||||
| 学情 分析 | 学习起 点预测 | |||||||||
| 学习困 难预测 | ||||||||||
| 教学 具准备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
| 归因 分析 | ||||||||||
| 改进 措施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复习口算 1、出示题口算 23+39= 50-28= 300+800 1300-500 指名口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口算比赛 看谁先夺到红旗(第5题)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第44页第6题 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会画线段图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 |||
重 难 点 突 破 | 2、第45页第7题 学生解答后说一说要求他们一共有邮票多少张,就要先求出什么? 3、第9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再解答 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思考题 想一想妈妈和小芳各是多少岁? 题中知道了哪些数量?你会画线段图吗? 根据线段图,你会列式解答吗? | |||
| 教学 拓展 | 三箱苹果共重96千克,第二箱比第一箱少16千克,地三箱比第一箱多16千克。第一箱苹果重多少千克?(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 |||
| 总结 提升 |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怎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1、学校合唱队有男生18人,女生比男生多4人。学校合唱队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2、养鸡厂有25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养鸡厂的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5 想想做做8 | ||
| 选 做 | P45 思考题 | |||
| 课题 | 练习五 | 课型 | 练习 | 教学 课时 | 2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3、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 |||||||||
| 知识 结构图 | ||||||||||
| 教学 重难点 | 在解决实际中形成解题的策略。 | |||||||||
| 学情 分析 | 学习起 点预测 | |||||||||
| 学习困 难预测 | ||||||||||
| 教学 具准备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
| 归因 分析 | ||||||||||
| 改进 措施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补条件,提问题 (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 (2)白兔有15只, ,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画出线段图。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五(第6、7题) 学生做完后一起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
重 难 点 突 破 | 学生解答第7题之后,可以要求他们把解答这道题的思考过程与第6题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确定解题思路的方法。 2、练习五(第8题) 第8题,要通过解答后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解答这两个问题时,都可以先算出松树的棵树。 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解答后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解答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
| 教学 拓展 | 孔雀能活25年,大象活的年数是孔雀的2倍,乌龟活的年数比大象的3倍还多10年,乌龟能活多少年? | |||
| 总结 提升 |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两步计算的解答的实际问题,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方法再列式解答。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三年级同学植树,各班植树情况如下表。 一班 | 二班 | 三班 | |
| 28棵 | 32棵 | ?棵 | ||
|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7 想想做做9 | ||
| 选 做 | P47 想想做做8 |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课堂 | ||
| 导入 | 一、估算练习 出示练习五第10题。 估计一下,在( )里填上<、>或=。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
| 重 难 点 突 破 | 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五第11题 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这一天三年级共借书多少本?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在哪里去找? 要求三班借书多少本又要在哪里去找需要的信息呢? 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
重 难 点 突 破 | 2、练习五第12题 你能根据书上给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再列式解决问题。 3、练习五第13题 学生看图。 说一说你打算选购哪两种体育用品,并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再组织学生交流。 4、思考题 仔细看书上的每组算式,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三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会接着写下去吗? | |||
| 教学 拓展 | 三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80人参观科技馆,三年级人数是二年级的4倍.参观科技馆的三年级和二年级各有多少人? | |||
| 总结 提升 |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真正掌握了解决两步实际问题。 | |||
| 课堂 练习 设计 | 1.小林有25 张风景邮票,动物邮票的张数是风景邮票的3倍。————————————?(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2、体育室里有23个小篮球,——————————。小足球和小篮球一共有多少个?(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P48 想想做做13 | ||
| 选 做 | P48 思考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