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Mn3O4可用于电子工业生产软磁铁氧体,用作电子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磁芯、磁盘等。以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Fe2O3、SiO2、Al2O3、CaO和MgO等)为原料经过下列过程可以制得Mn3O4。
(1)酸浸、还原:向软锰矿中加入硫酸、同时加入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主要含有Mn2+、Fe3+、Al3+、Mg2+、H+和SO。写出酸浸、还原过程中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调pH:向酸浸、还原所得滤液中加入MnCO3固体,调节溶液的pH,过滤。若要使和Fe3+和Al3+沉淀完全,则需调节溶液的pH最小值为___________。(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0-5 mol·L-1时可以看成沉淀完全,Ksp[Fe(OH)3]=1×10-37.4,Ksp[Al(OH)3]=1×10-33)
(3)沉锰:向调pH后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可以得到Mn(OH)2沉淀。
①其他条件一定,沉锰过程中锰离子的沉淀率与溶液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50℃后,溶液温度越高,锰离子的沉淀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沉锰过程中溶液中存在平衡:Mn2++4NH3 [Mn(NH3)4]2+。与M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
(4)氧化:向沉锰所得Mn(OH)2中加入H2O2溶液,可以得到Mn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辽宁省辽西地区2021届高三大联考)某工业的含碲废渣中含有较多,同时含有、、、等杂质。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流程回收碲。
(1)为提高含碲废渣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PbS和,写出生成Pb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为5.8~6.6,使水解沉碲(),写出“沉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经实验测得“滤渣Ⅲ”中含Te的质量分数为75%,则“滤渣”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含有的杂质可能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与的性质相似,都可与强碱反应。“浸取液Ⅱ”需调节NaOH的浓度在,经惰性电极电解可得到Te,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6)“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有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中可被氧化得到亚硒酸()。已知常温下的、,则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或“=”)7,硒酸()可以用氯气氧化亚硒酸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钒酸钇(YVO4)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一种用废钒催化剂(含V2O5、K2O、SiO2、少量Fe2O3和Al2O3)制取YV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V2O2(OH)4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酸浸”时,钒以VO2+浸出。
①若用8%硫酸溶液浸取,K2SO3用量一定,则为提高钒及钾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列举1条即可)。
②“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V2O5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同时被还原的还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常温下,“钒、钾分离”时,pH对钒的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pH>7时,随pH增大钒的沉淀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碱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焙烧”时,尾气必须吸收处理,实验室吸收处理的装置为_______(填标号)。
(5)某废钒催化剂中V2O5的含量为45.5%,某工厂用1吨该废钒催化剂且用该工艺流程生产V2O5,若整个流程中V的损耗率为20%,则最终得到YVO4_______kg。
4.(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质检)以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炭黑和铝箔等)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取”中加入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沉铁”过程所得滤渣为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碳酸锂的分解温度为。当“焙烧”温度达到时,开始有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溶液与溶液反应制备,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写出“焙烧”过程中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铋(Bi)与氮同主族,氯氧化铋(BiOCl)广泛用于彩釉调料、塑料助剂、油漆调色、生产金属铋等。一种用火法炼铜过程产铜转炉烟尘(除含铋的化合物之外,还有CuSO4、ZnSO4、CuS、Fe2O3、SiO2、铅砷化合物)制备高纯氯氧化铋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向“酸浸”所得浸液1中加入Zn粉,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从溶液中获得ZnSO4·7H2O的操作为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浸铜”时,有单质硫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浸出渣中除含有硫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铅砷化合物。
(3)“浸铋”时,反应液必须保持强酸性,否则BiOCl会提前析出混入浸出渣使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除铅、砷”时,加入改性HAP。浸液1与HAP的液固比()与铅、砷去除率以及后续沉铋量的关系如下表:
| 125:1 | 50:1 | 25:1 | 15:1 | |
| Pb2+去除率/% | 84.86 | 94.15 | 95.40 | 96.83 |
| As3+去除率/% | 98.79 | 98.92 | 98.99 | 99.05 |
| m(沉铋)/g | 2.34 | 2.33 | 2.05 | 1.98 |
(5)“沉铋“时需控制溶液的pH=3.0,此时BiCl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重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广泛用于镀镍电镀液、催化剂媒染剂和金属着色剂。某工厂利用富含镍(NiS)的工业废渣(含有、FeO、等杂质)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近似如下表所示:
| 化学式 | ||||
| 近似值 |
(1)已知:酸浸过程中,失去个电子,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保持滤液温度在40℃左右,加入6%的溶液,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该步骤也可以用代替请写出用代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若上述流程省去“氧化”步骤,后果是_______。
(3)常温下,“调pH”除铁和铝,若溶液中浓度为0.1mol/L,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4.3~________之间。
(4)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这样做有利于_______。
(5)“操作X”指的是_______。
7.(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质检)利用软锰矿和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制备Pb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PbCl2(s)+2Cl- (aq) PbCl (aq) H>0; Ksp(PbSO4)=1.08x10-8, Ksp (PbCl2)= 1.6x10-5;PbCl2易溶于热水。
(1)“滤渣1”的成分是S(硫),“浸取”时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加入冰水“沉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20°C时,PbCl2(s) 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g L-1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z y,发生了沉淀溶解反应
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相等
C.x z c(Cl- )增大使PbCl2,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D.盐酸浓度越小Ksp (PbCl2)越小
(5)“滤液a”经过处理后可以返回到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PbCl2经“沉淀转化”后得到PbSO4.,当c(Cl- )=0.1 mol·L-1时,c(SO)=___________ mol·L-1。 (保留三位有效数据)
8.(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种从电解铜的阳极泥中(主要含 Se、Te及Cu的化合物,含有少量Au、Ag单质)回收硒、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铜的阳极泥化学成分(其他元素不考虑):
| 元素 | Au | Ag | Cu | Se | Te |
| 成分/% | 0.9 | 12.08 | 23.4 | 8.0 | 3.1 |
回答下列问题:
(1)Te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五周期ⅥA族,亚碲酸中碲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滤渣1中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溶液中同时存在 AgCl 和Ag2SO4时,___________[已知:一定温度下Ksp(AgCl)=2×10-10、Ksp (Ag2SO4)=8×10-5]。
(3)“硒、碲分离”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溶液中硒、碲浓度比值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pH 应调至___________左右。
(4)写出“还原1”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还原2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得到粗 Se,粗 Se 中 Se的含量可以用如下方法测定:
①Se+2H2SO4(浓)= 2SO2个+SeO2+2H2O
②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③I2+2Na2S2O3=Na2S4O6+2NaI
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Na2S2O3滴定反应②中生成的I2来测定 Se 的含量。
若从100g铜的阳极泥中回收得到a g粗Se,每次准确称取0.0la g粗 Se进行实验,重复三次实验,平均消耗0.1000mol·L-1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22.10 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Se 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回收率= )
9.(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质检)高铝粉煤灰提取铝既能缓解我国缺铝矿的现状,又能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高铝粉煤灰含55.22% Al2O3、32.58% SiO2、5.08% CaO、2.09% Fe2O3和5.03%其他杂质。活化焙烧法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碱石灰烧结法是利用高铝粉煤灰与纯碱、焦炭1220℃烧结,Al2O3转化为易溶的偏铝酸钠,从而将铝元素分离出来,烧结过程无污染,氧化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活化焙烧过程中,不同活化剂对铝、钙浸出率的影响不同(如下表),应选择_______做活化剂。
| 活化剂 | Na3PO4 | Na2HPO4 | NaF | Na2SO4 | CH3COONa |
| Al浸出率 | 83.82% | 83.62% | 85.% | 77.55% | 90.96% |
| Ca浸出率 | 97.10% | 97.75% | 98.26% | 96.79% | 90.96% |
(4)流程图中的一系列操作应包括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粗氧化铝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
(5)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现有102 t高铝粉煤灰,如果总转化率为75%,可以得到_______t铝(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0.(广东省2021届高三“六校联盟”联考)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类似。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回收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 金属离子 | Ga3+ | Al3+ | Fe3+ | Fe2+ |
|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 pH | 4.5 | 3.7 | 2.2 | 7.5 |
| 沉淀完全时(c=1.0×10-5 mol⋅L-1)的 pH | 5.5 | 4.7 | 3.2 | 9.0 |
(1)“酸浸”过程中禁止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
(2)“结晶”过程中得到FeSO4·7H2O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____。
(4)“碳酸化”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CO2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电解”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为pH=11以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提高浸出率,可将刚玉渣研磨
B.“结晶”过程中得到的FeSO4·7H2O可作为净水剂
C.由流程图可知酸性:Al(OH)3>Ga(OH)3
D.“碱浸”过程中可用氨水代替 NaOH 溶液
(7)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工业上常采用在 1100℃条件下,利用Ga与NH3反应可制备GaN,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1.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用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溶”工序中原料的浸出效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有______。
A.搅拌
B.适当升高温度
C.研磨矿石
D.用浓硫酸
(2)“酸溶”时,溶液中有Fe3+、Fe2+、Ni2+等生成,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合金中的镍难溶于稀硫酸,“酸溶”时除了加入稀硫酸,还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稀,反应有N2生成,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除铁”时控制温度不超过40℃的原因是______;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
(4)Fe2+也可以用NaClO3氧化,生成的Fe3+在较小pH条件下水解,最终形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而被除去,图表示pH-温度关系,图中阴影部分为钠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中铁为+2价
b.pH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生成黄钠铁矾,其原因相同
c.氯酸钠在氧化Fe2+时,1 molNaClO3得到的电子数为6NA
d.工业生产中温度常保持在85℃-95℃,控制溶液的pH为1.2~1.8,此时加入Na2SO4后生成黄钠铁矾
(5)“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用Na2S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
(6)已知某温度下Ksp[Ni(OH)2]=4.0×10-15,该流程在“沉镍”过程中需调节溶液pH约为______,Ni2+才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沉淀完全的浓度≤10-5 mol/L;lg2=0.30)。
化学工艺流程大题
1.Mn3O4可用于电子工业生产软磁铁氧体,用作电子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磁芯、磁盘等。以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Fe2O3、SiO2、Al2O3、CaO和MgO等)为原料经过下列过程可以制得Mn3O4。
(1)酸浸、还原:向软锰矿中加入硫酸、同时加入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主要含有Mn2+、Fe3+、Al3+、Mg2+、H+和SO。写出酸浸、还原过程中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调pH:向酸浸、还原所得滤液中加入MnCO3固体,调节溶液的pH,过滤。若要使和Fe3+和Al3+沉淀完全,则需调节溶液的pH最小值为___________。(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0-5 mol·L-1时可以看成沉淀完全,Ksp[Fe(OH)3]=1×10-37.4,Ksp[Al(OH)3]=1×10-33)
(3)沉锰:向调pH后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可以得到Mn(OH)2沉淀。
①其他条件一定,沉锰过程中锰离子的沉淀率与溶液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50℃后,溶液温度越高,锰离子的沉淀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沉锰过程中溶液中存在平衡:Mn2++4NH3 [Mn(NH3)4]2+。与M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
(4)氧化:向沉锰所得Mn(OH)2中加入H2O2溶液,可以得到Mn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3MnO2+12H++2Fe=3Mn2++2Fe3++6H2O 4.7 温度升高,氨水发生分解并挥发 N 3Mn(OH)2+H2O2=Mn3O4+4H2O
【分析】
调pH范围的计算: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0-5 mol·L-1时可以看成沉淀完全及Ksp,计算出沉淀完全时氢氧根离子浓度、按常温时的离子积常数,计算出氢离子浓度pH;
【解析】
(1)向软锰矿中加入硫酸、同时加入铁屑,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主要含有Mn2+、Fe3+等。根据信息,酸浸、还原过程中, MnO2被Fe还原为Mn2+、铁被氧化为Fe3+,则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2+12H++2Fe=3Mn2++2Fe3++6H2O ;
(2)已知Ksp[Fe(OH)3]=1×10-37.4,使滤液中的Fe3+沉淀完全,Fe3+的的物质的量浓度≤10-5 mol·L-1,则,则,即,Fe3+沉淀完全;同理Ksp[Al(OH)3]=1×10-33,使滤液中的Al3+沉淀完全,Al3+的物质的量浓度≤10-5 mol·L-1,则,则 ,,Al3+沉淀完全;所以若要使和Fe3+和Al3+沉淀完全,则需调节溶液的pH最小值为4.7;
(3)①氨水具有挥发性、不稳定,受热易挥发易分解,50℃后,溶液温度越高,锰离子的沉淀率越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氨水发生分解并挥发; ②Mn2+具有空轨道、NH3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则氨分子中的N原子通过孤电子对与Mn2+形成配位键;
(4)向沉锰所得Mn(OH)2中加入H2O2溶液,可以得到Mn3O4,可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Mn(OH)2被H2O2氧化,氧化产物为Mn3O4,还原产物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n(OH)2+H2O2=Mn3O4+4H2O 。
2.(辽宁省辽西地区2021届高三大联考)某工业的含碲废渣中含有较多,同时含有、、、等杂质。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流程回收碲。
(1)为提高含碲废渣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PbS和,写出生成Pb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为5.8~6.6,使水解沉碲(),写出“沉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经实验测得“滤渣Ⅲ”中含Te的质量分数为75%,则“滤渣”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含有的杂质可能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与的性质相似,都可与强碱反应。“浸取液Ⅱ”需调节NaOH的浓度在,经惰性电极电解可得到Te,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6)“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有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中可被氧化得到亚硒酸()。已知常温下的、,则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或“=”)7,硒酸()可以用氯气氧化亚硒酸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或其他合理答案) 93.7% <
【分析】
某工业的含碲废渣中含有较多,同时含有、、、等杂质。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流程回收碲。对于流程图中第一步用水浸取,经过滤可除去、,第二步在浸取液Ⅰ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可把硅酸根除去,把转化为PbS而除去,第三步在滤液Ⅰ中加入稀硫酸调酸碱性沉碲,第四步在滤渣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解二氧化碲,最后电解来制碲。
【解析】
(1)为提高含碲废渣的浸取率,可升高温度,增加搅拌,或者延长浸取时间等;
(2)加入硫化钠溶液, 和Na2S反应生成PbS,生成PbS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为5.8~6.6,使水解沉碲(),“沉碲”的离子方程式为:;
(4)经实验测得“滤渣Ⅲ”中含Te的质量分数为75%,碲的摩尔质量为128g/mol,二氧化碲的摩尔质量为160g/mol,1molTe可以制备1molTeO2,所以75gTe可以制备TeO2的质量为=93.7g, 经实验测得“滤渣Ⅲ”中含Te的质量分数为75%,则“滤渣”中的质量分数为93.7%,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所以含的杂质可能是;
(5)因为溶液为碱性,经惰性电极电解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6)“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有和SiO2,已知常温下的、,的水解常数为,Ka2>Kh,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氯气氧化亚硒酸得到硒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钒酸钇(YVO4)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一种用废钒催化剂(含V2O5、K2O、SiO2、少量Fe2O3和Al2O3)制取YV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V2O2(OH)4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酸浸”时,钒以VO2+浸出。
①若用8%硫酸溶液浸取,K2SO3用量一定,则为提高钒及钾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列举1条即可)。
②“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V2O5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同时被还原的还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常温下,“钒、钾分离”时,pH对钒的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pH>7时,随pH增大钒的沉淀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碱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焙烧”时,尾气必须吸收处理,实验室吸收处理的装置为_______(填标号)。
(5)某废钒催化剂中V2O5的含量为45.5%,某工厂用1吨该废钒催化剂且用该工艺流程生产V2O5,若整个流程中V的损耗率为20%,则最终得到YVO4_______kg。
【答案】研磨或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搅拌等 SiO2 Fe3+ V2O2(OH)4能与OH-发生反应,碱性越强,V2O2(OH)4损耗率越大 C 816
【分析】
酸浸时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变为金属阳离子,V2O5被K2SO3还原为VO2+浸出,Fe3+被还原为Fe2+进入溶液,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溶解,进入滤渣I中;然后向还原后的含VOSO4溶液中加入适量KOH溶液,形成V2O2(OH)4沉淀,K+留在滤液中,从而实现钒、钾分离,得到滤饼中含V2O2(OH)4,V2O2(OH)4能够与强碱反应,并且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向滤饼中加入NaClO3、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V2O2(OH)4元素转化为,再向溶液中加热NH4Cl,形成NH4VO3晶体,将其高温煅烧,产生V2O5,将V2O5、Y2O3高温共融,反应产生YVO4。
【解析】
(1)①若用8%硫酸溶液浸取,K2SO3用量一定,为提高钒及钾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可以是研磨,增大固体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或是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加热、搅拌等;
②“还原酸浸”时,V2O5、K2O、Fe2O3和Al2O3均发生反应而溶解,而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故滤渣I为SiO2;
③具有还原性,而V2O5和Fe3+具有氧化性,二者可同时被还原。其中V2O5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产生V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被还原为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O=2Fe2+++2H+;
(2)根据图示可知:随着溶液pH的增大,钒的沉淀率逐渐增大,当溶液pH增大到7后,随着pH增大,钒的沉淀率反而有所下降,是由于V2O2(OH)4能与OH-发生反应,碱性越强,V2O2(OH)4损耗率越大;
(3)碱溶时,V2O2(OH)4与碱NaOH、NaCl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VO3、NaCl、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
(4)焙烧时,NH4VO3受热分解产生NH3,NH3易溶于水,且易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铵,若直接通入水中或稀硫酸中,会引起倒吸现象;为充分吸收氨气,同时防止倒吸现象,可以在导气管末端安装一个倒扣的漏斗,故合理选项是C;
(5)设得到YVO4的质量为m,根据V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结合物质反应转化利用关系,可得:,解得m=816 kg。
4.(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质检)以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炭黑和铝箔等)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取”中加入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沉铁”过程所得滤渣为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碳酸锂的分解温度为。当“焙烧”温度达到时,开始有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溶液与溶液反应制备,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写出“焙烧”过程中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或 将氧化为 或磷酸铁 作催化剂,降低了碳酸锂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碳酸锂分解 1:1
【解析】
(1)LiFePO4中Li元素为+1价, 整体为-3价,推得Fe为+2价。放电时负极Li失电子变为Li+,经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有利于锂回收。
(2)原料中铝箔和NaOH反应,即。
(3)将原料中的亚铁氧化为三价铁,便于后续沉淀。因为Fe3+与彻底双水解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但题目说是白色沉淀,依据元素守恒只能是FePO4。
(4)焙烧时加入了MnO2,联想到MnO2可以作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Li2CO3在较低温度下分解。
(5)MnSO4→MnO2化合价升高,故K2S2O8有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在溶液中常以+6价稳定存在,推测K2S2O8中S元素由+7降到+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1 K2S2O8 ~ 1 MnSO4,所以氧化剂:还原剂为1:1。
(6)Li2CO3与MnO2反应生成LiMn2O4,结合第(5)问信息,还有CO2生成,此时得到混合气体,根据元素守恒推测另一种气体为O2,故方程式为:
5.(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铋(Bi)与氮同主族,氯氧化铋(BiOCl)广泛用于彩釉调料、塑料助剂、油漆调色、生产金属铋等。一种用火法炼铜过程产铜转炉烟尘(除含铋的化合物之外,还有CuSO4、ZnSO4、CuS、Fe2O3、SiO2、铅砷化合物)制备高纯氯氧化铋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向“酸浸”所得浸液1中加入Zn粉,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从溶液中获得ZnSO4·7H2O的操作为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浸铜”时,有单质硫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浸出渣中除含有硫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铅砷化合物。
(3)“浸铋”时,反应液必须保持强酸性,否则BiOCl会提前析出混入浸出渣使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除铅、砷”时,加入改性HAP。浸液1与HAP的液固比()与铅、砷去除率以及后续沉铋量的关系如下表:
| 125:1 | 50:1 | 25:1 | 15:1 | |
| Pb2+去除率/% | 84.86 | 94.15 | 95.40 | 96.83 |
| As3+去除率/% | 98.79 | 98.92 | 98.99 | 99.05 |
| m(沉铋)/g | 2.34 | 2.33 | 2.05 | 1.98 |
(5)“沉铋“时需控制溶液的pH=3.0,此时BiCl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除去Cu2+、Fe3+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CuS+MnO2+4H+=Cu2++Mn2++S+2H2O SiO2 Bi3++H2O+Cl-=BiOCl↓+2H+ 50:1 BiCl3+Na2CO3 = BiOCl↓+2NaCl+CO2↑
【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铜转炉烟尘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含铋的化合物、硫化铜、二氧化硅和铅砷化合物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浸液1和含有含铋的化合物、硫化铜、二氧化硅和铅砷化合物的滤渣1;向浸液1中加入Zn粉,将硫酸铁、硫酸铜转化为硫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ZnSO4·7H2O;向滤渣1中加入稀硫酸和二氧化锰,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与硫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锰、硫和水,过滤得到含有含铋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和铅砷化合物的滤渣2;向滤渣2中加入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含铋的化合物和铅砷化合物溶解,过滤得到含有含有Bi3+、Pb2+和As3+的浸液2;向浸液2中加入改性HAP过滤去除铅、砷得到含有Bi3+的浸液3,向浸液3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过滤得到BiOCl。
【解析】
(1)由分析可知,向浸液1中加入Zn粉的目的是将硫酸铁、硫酸铜转化为硫酸锌除去Cu2+、Fe3+;硫酸锌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ZnSO4·7H2O;
(2) “浸铜”时发生的反应为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与硫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锰、硫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S+MnO2+4H+=Cu2++Mn2++S+2H2O;由分析可知,滤渣2中含有含铋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和铅砷化合物;
(3) 由题意可知,“浸铋”时,若溶液酸性过低,溶液中Bi3+会与Cl-反应生成BiO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i3++H2O+Cl-=BiOCl↓+2H+;
(4) 由表格数据可知,浸液1与HAP的液固比小于50:1时,铅、砷去除率虽然增加,但去除率变化不大,且后续沉铋量减小,所以浸液1与HAP的液固比控制在50:1;
(5) “沉铋“时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铋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BiOCl沉淀、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iCl3+Na2CO3 = BiOCl↓+2NaCl+CO2↑。
6.(重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广泛用于镀镍电镀液、催化剂媒染剂和金属着色剂。某工厂利用富含镍(NiS)的工业废渣(含有、FeO、等杂质)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近似如下表所示:
| 化学式 | ||||
| 近似值 |
(1)已知:酸浸过程中,失去个电子,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保持滤液温度在40℃左右,加入6%的溶液,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该步骤也可以用代替请写出用代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若上述流程省去“氧化”步骤,后果是_______。
(3)常温下,“调pH”除铁和铝,若溶液中浓度为0.1mol/L,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4.3~________之间。
(4)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这样做有利于_______。
(5)“操作X”指的是_______。
【答案】 将氧化为 和分离不开(或产品不纯) 7 过滤分离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
(1)由1molNiS失去个电子,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6价,反应生成,则做反应的氧化剂,被还原生成的无色的有毒气体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溶于,则过滤得到的滤渣1为;
(2)“氧化”过程加入的目的是将氧化为,若用代替,氯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铁、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于和的接近,必须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若流程中省去“氧化”步骤,和将无法分离;
(3)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使和完全沉淀,而不生成沉淀,溶液中的浓度为,由可知,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OH—)== =10—7mol/L,则溶液的pH为7,所以pH范围应调节为4.3~7之间;
(4)小火煮沸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铁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
(5)从溶液中获得晶体,为了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操作X先将溶液蒸发浓缩,再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然后将晶体过滤出来,最后对晶体进行洗涤、干燥。
7.(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质检)利用软锰矿和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制备Pb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PbCl2(s)+2Cl- (aq) PbCl (aq) H>0; Ksp(PbSO4)=1.08x10-8, Ksp (PbCl2)= 1.6x10-5;PbCl2易溶于热水。
(1)“滤渣1”的成分是S(硫),“浸取”时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加入冰水“沉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20°C时,PbCl2(s) 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g L-1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z y,发生了沉淀溶解反应
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相等
C.x z c(Cl- )增大使PbCl2,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D.盐酸浓度越小Ksp (PbCl2)越小
(5)“滤液a”经过处理后可以返回到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PbCl2经“沉淀转化”后得到PbSO4.,当c(Cl- )=0.1 mol·L-1时,c(SO)=___________ mol·L-1。 (保留三位有效数据)
【答案】S和Fe(硫和铁) Fe(OH)3和Fe2O3 AC 浸取 6.75×10-6
【分析】
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会被软锰矿氧化为硫酸根和三价铁,加入氧化铁是为了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除去,因为PbCl2易溶于热水,加入冰水“沉降”是降低温度,生成PbCl2,在盐酸中的溶解度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先减小是因为同离子效应,后增大是因为PbCl2(s)+2Cl- (aq) PbCl (aq),沉淀转化生成的滤液a是盐酸,所以在浸取时循环利用,根据沉淀转化可求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解析】
(1)浸取时,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会被软锰矿氧化为硫酸根和三价铁,所以被氧化的元素为S和Fe(硫和铁);
(2)加入氧化铁是为了调节溶液pH使三价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除去,还会有未完全反应的氧化铁,故答案为Fe(OH)3和Fe2O3;
(3)因为PbCl2易溶于热水, PbCl2(s)+2Cl- (aq) PbCl (aq) H>0,加入冰水“沉降”是降低温度,利于平衡逆向移动,发生反应;
(4) A.z y,因为PbCl2(s)+2Cl- (aq) PbCl (aq),使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
B.x、y两点溶解的量相同但铅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B错误;
C.x z c(Cl- )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
D.Ksp (PbCl2)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值不变,D错误;
故选AC。
(5)根据Ksp (PbCl2)= 1.6x10-5可列式求得再根据 Ksp(PbSO4)=1.08x10-8,;
8.(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种从电解铜的阳极泥中(主要含 Se、Te及Cu的化合物,含有少量Au、Ag单质)回收硒、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铜的阳极泥化学成分(其他元素不考虑):
| 元素 | Au | Ag | Cu | Se | Te |
| 成分/% | 0.9 | 12.08 | 23.4 | 8.0 | 3.1 |
回答下列问题:
(1)Te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五周期ⅥA族,亚碲酸中碲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滤渣1中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溶液中同时存在 AgCl 和Ag2SO4时,___________[已知:一定温度下Ksp(AgCl)=2×10-10、Ksp (Ag2SO4)=8×10-5]。
(3)“硒、碲分离”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溶液中硒、碲浓度比值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pH 应调至___________左右。
(4)写出“还原1”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还原2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得到粗 Se,粗 Se 中 Se的含量可以用如下方法测定:
①Se+2H2SO4(浓)= 2SO2个+SeO2+2H2O
②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③I2+2Na2S2O3=Na2S4O6+2NaI
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Na2S2O3滴定反应②中生成的I2来测定 Se 的含量。
若从100g铜的阳极泥中回收得到a g粗Se,每次准确称取0.0la g粗 Se进行实验,重复三次实验,平均消耗0.1000mol·L-1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22.10 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Se 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回收率= )
【答案】+4 5×10-16 过滤 6.0 当加入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30s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54.6%
【分析】
电解铜的阳极泥中(主要含 Se、Te及Cu的化合物,含有少量Au、Ag单质),"酸浸"过程中,Ag 以 Ag2SO4形式进入到"氧化"步骤中,与 NaCl溶液反应生成 AgCl沉淀,Au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酸和一般的氧化剂,在"氧化"步骤中滤出;由题给信息知“亚碲酸为二元弱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硒、碲分离”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H2TeO3中的 Te 化合价降低生成单质 Te,据此解题。
【解析】
(1)T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五周期VI A族,亚碲酸的化学式为,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亚碲酸中碲的化合价为+4。
故答案为:+4。
(2)"酸浸"过程中,Ag 以 Ag2SO4形式进入到"氧化"步骤中,与 NaCl溶液反应生成 AgCl沉淀,Au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酸和一般的氧化剂,在"氧化"步骤中滤出;当溶液中同时存在 AgCl和Ag2SO4时, 5×10-16。
故答案为:;5×10-16。
(3)由题给信息知“亚碲酸为二元弱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硒、碲分离”时,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溶液中两种元素的离子的浓度 比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从图像中可得出,当 pH=6.0时,分离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过滤;6.0。
(4)结合流程可知 H2TeO3中的 Te 化合价降低生成单质 Te,作还原剂,生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加入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30s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铜阳极泥中 Se的含量为8.0%,则100 g 铜阳极泥中含有 Se的总质量为8.0 g,根据测定 Se的三个反应可知 Se~4Na2S2O3,实验中称取 0.0la g的粗 Se 进行实验,所以粗 Se 的回收率为100%≈54.6%。
故答案为:;当加入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30s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54.6%。
9.(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质检)高铝粉煤灰提取铝既能缓解我国缺铝矿的现状,又能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高铝粉煤灰含55.22% Al2O3、32.58% SiO2、5.08% CaO、2.09% Fe2O3和5.03%其他杂质。活化焙烧法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碱石灰烧结法是利用高铝粉煤灰与纯碱、焦炭1220℃烧结,Al2O3转化为易溶的偏铝酸钠,从而将铝元素分离出来,烧结过程无污染,氧化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活化焙烧过程中,不同活化剂对铝、钙浸出率的影响不同(如下表),应选择_______做活化剂。
| 活化剂 | Na3PO4 | Na2HPO4 | NaF | Na2SO4 | CH3COONa |
| Al浸出率 | 83.82% | 83.62% | 85.% | 77.55% | 90.96% |
| Ca浸出率 | 97.10% | 97.75% | 98.26% | 96.79% | 90.96% |
(4)流程图中的一系列操作应包括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粗氧化铝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
(5)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现有102 t高铝粉煤灰,如果总转化率为75%,可以得到_______t铝(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Al2O3+Na2CO3+C2NaAlO2+CO2↑ CH3COOONa 盐酸 此时氧化铝的溶出率已经达到75%以上,盐酸浓度越高,对设备的要求越高,成本越高 170℃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Fe2O3 Al3++3e-=Al 22.36
【分析】
本流程欲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纯Al,首先将高铝粉煤灰活化焙烧得到含NaAlO2以便后续的提取;向焙烧后的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NaF使得溶液中的CaF2沉淀,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之后得到结晶铝盐,煅烧之后生成的HCl还可以循环利用,将煅烧得到是粗氧化铝经进一步提纯得到纯Al。
【解析】
(1)根据题意,氧化铝从与Na2CO3及焦炭反应生成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a2CO3+C2NaAlO2+CO2↑;
(2)根据表格,当CH3COONa作为活化剂时,Al和Ca的浸出率最高,因此选用CH3COONa作为活化剂;
(3)结晶铝盐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在酸浸这一步循环利用,可推出,该酸为盐酸,结晶铝盐为AlCl3·xH2O,在煅烧过程中铝盐水解生成HCl挥发,同时生成Al2O3;选用32%的酸浓度是因为氧化铝的溶出率已经达到75%以上,盐酸浓度越高,对设备的要求越高,成本越高;根据图像,170℃之后,氧化铝的溶出率变化不大,因此选择的最佳温度为170℃;
(4)流程图中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将带结晶水的铝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因此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酸浸之后,Fe3+进入滤液中,未被除去,因此粗氧化铝的主要杂质是Fe2O3;
(5)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阴极的反应是Al3+得电子,反应式为Al3++3e-=Al。根据氧化铝中Al的质量分数可知102t高铝粉煤灰可制得纯Al的质量m=102t×55.22%×75%×=22.36t。
10.(广东省2021届高三“六校联盟”联考)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与铝的化学性质类似。从刚玉渣(含钛、镓的低硅铁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铝)回收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 金属离子 | Ga3+ | Al3+ | Fe3+ | Fe2+ |
|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 pH | 4.5 | 3.7 | 2.2 | 7.5 |
| 沉淀完全时(c=1.0×10-5 mol⋅L-1)的 pH | 5.5 | 4.7 | 3.2 | 9.0 |
(1)“酸浸”过程中禁止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
(2)“结晶”过程中得到FeSO4·7H2O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过程中pH应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____。
(4)“碳酸化”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CO2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电解”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为pH=11以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提高浸出率,可将刚玉渣研磨
B.“结晶”过程中得到的FeSO4·7H2O可作为净水剂
C.由流程图可知酸性:Al(OH)3>Ga(OH)3
D.“碱浸”过程中可用氨水代替 NaOH 溶液
(7)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工业上常采用在 1100℃条件下,利用Ga与NH3反应可制备GaN,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金属与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5-7.5 抑制水解,并防止在阴极放电降低电解效率 CD
【分析】
刚玉渣“酸浸”,Ga、Fe和酸反应生成Ga3+、Fe2+和H2,可与不溶于酸的Ti、Si分离,将溶液结晶得到FeSO4·7H2O,利用NaOH“中和沉淀”,将pH调节在5.5-7.5之间,过滤后,可以得到、、沉淀,向滤渣中加入NaOH溶液,、和反应生成、,而不与碱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CO2,和CO2反应生成,过滤后得到溶液,电解得到Ga。
【解析】
(1)“酸浸”过程中金属与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2)“结晶”过程中得到FeSO4·7H2O的具体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中和沉淀”过程是为了分离出Fe2+,pH应调节的范围为5.5-7.5;
(4)“碳酸化”过程中若通入过量CO2会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5)“电解”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为pH=11以上是为了抑制水解,并防止在阴极放电降低电解效率;
(6) A.将刚玉渣研磨,使反应更充分,可提高浸出率,A项正确;
B.FeSO4·7H2O是绿矾,可做净水剂,B项正确;
C.由流程图可知,加入适量CO2,转化为,可知碱性强于,C项错误;
D.“碱浸”是、和反应生成、,、不与弱碱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D;
(7)1100℃条件下,利用Ga与NH3反应可制备GaN,化学方程式为。
11.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用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溶”工序中原料的浸出效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有______。
A.搅拌
B.适当升高温度
C.研磨矿石
D.用浓硫酸
(2)“酸溶”时,溶液中有Fe3+、Fe2+、Ni2+等生成,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合金中的镍难溶于稀硫酸,“酸溶”时除了加入稀硫酸,还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稀,反应有N2生成,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除铁”时控制温度不超过40℃的原因是______;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
(4)Fe2+也可以用NaClO3氧化,生成的Fe3+在较小pH条件下水解,最终形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而被除去,图表示pH-温度关系,图中阴影部分为钠铁矾稳定存在的区域。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中铁为+2价
b.pH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生成黄钠铁矾,其原因相同
c.氯酸钠在氧化Fe2+时,1 molNaClO3得到的电子数为6NA
d.工业生产中温度常保持在85℃-95℃,控制溶液的pH为1.2~1.8,此时加入Na2SO4后生成黄钠铁矾
(5)“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用Na2S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
(6)已知某温度下Ksp[Ni(OH)2]=4.0×10-15,该流程在“沉镍”过程中需调节溶液pH约为______,Ni2+才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沉淀完全的浓度≤10-5 mol/L;lg2=0.30)。
【答案】D SiO2 5Ni+12H++2NO3-=5Ni2++N2↑+6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浓度降低 调节溶液pH,使Fe3+完全沉淀为黄钠铁矾 ab Cu2++H2S=CuS↓+2H+ 不会有易挥发的有毒气体H2S逸出,保护环境 9.3
【分析】
废料与稀硫酸、稀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镍,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加入碳酸钠调节pH,除去Fe3+,通入硫化氢除去Cu2+,硫化氢可与Cu2+反应生成CuS,加入氟化钠,可生成氟化钙、氟化镁沉淀,最后调节pH生成氢氧化镍沉淀,据此分析;
【解析】
(1)“酸溶”中增大原料的利用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粉碎(或研磨)、适当增加酸的浓度,但是不能用浓硫酸,因为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不符合该工艺流程,故D符合题意;
(2)废料是铁镍合金,含有CuO、CaO、MgO、SiO2,铁镍合金能与混酸反应转化成相应的离子,CuO、CaO、MgO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离子,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且不与硫酸和反应,因此废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镍与反应生成Ni2+和N2,其离子方程式为5Ni+12H++2NO3-=5Ni2++N2↑+6H2O;
(3)除铁时需要加入H2O2,H2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因此控制温度不超过40℃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浓度降低;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为黄钠铁矾;
(4)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推出Fe的化合价为+3价,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图像,pH过低会将黄钠铁矾溶解,pH过高则不会生成黄钠铁矾,其原因不同,故b说法错误;
c.1molNaClO3氧化Fe2+,得到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1×[5-(-1)]=6mol,故c说法正确;
d.工业生产中温度常保持在85℃~95℃,加入Na2SO4后生成黄钠铁矾,结合图可知此时溶液的pH约为1.2~1.8,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ab;
(5)根据流程,加入H2S除Cu2+,CuS不溶于硫酸,即发生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H2S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毒,污染环境,Na2S代替H2S,优点是不会有易挥发的有毒气体H2S逸出,保护环境;
(6)Ni2+才刚好沉淀完全时,c(Ni2+)小于等于10-5mol·L-1,根据溶度积得出,c(OH-)==2.0×10-5mol·L-1,pOH=5-lg2=5-0.3=4.7,即pH=14-4.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