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资真题练习题库更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9:53
文档

教师资真题练习题库更新

1、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D、注重目标的培养【答案】D。语文课上固定文章的学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此题选D。2、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类型的课是()。
推荐度:
导读1、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D、注重目标的培养【答案】D。语文课上固定文章的学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此题选D。2、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类型的课是()。
1、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

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D、注重目标的培养

【答案】D。语文课上固定文章的学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此题选D。

2、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类型的课是(  )。

A、复习课

B、新授课

C、练习课

D、综合课

【答案】D。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课是综合课程。

3、在教学中,处理好不同经验类型间的关系异常重要。以下关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符号文字等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系统知识传授和直接经验累积的都很重要

【答案】C。C选项的表述“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表述,因此C选项错误。

4、不同的部门与机构对一节好课评价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从总体来说还是有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下列不属于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是(  )。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组织严密

D、教学方法合适老师

【答案】D。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5、小学一年级的单老师,在看到小康没学懂声母韵母的时候,主动花费休息时间帮他补课,最终帮助小康实现了语文成绩的突飞猛进。单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  )。

A、爱岗敬业和教书育人

B、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C、为人师表和爱国守法

D、爱国守法和教书育人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的内容。其中包括爱国守法、爱岗结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题干中单老师在学生没有听懂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进步,诲人不倦,体现了老师的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题干中单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帮助小康补课,认真辅导学生,勤恳敬业体现了爱岗敬业。故A选项正确。选项B、C、D,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爱国守法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综上所述,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A。

6、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评价,可以使课程更适合学生需要。这说明课程评价具有(  )。

A、诊断作用

B、改进作用

C、鉴定作用

D、导向作用

【答案】B。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在评价过程中会发现不足和问题,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尤其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评价,可以使课程更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更切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7、王老师作为四年(2)班的科任老师,十分重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近来,王老师发现有学生出现学习活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有选择性地增加了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答案】D。本题考查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辛德将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分为以下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选项A,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主要依据预定课程计划实现的程度。选项B,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实施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选项C,无此取向。选项D,相互适应取向主张课程实施应是课程计划与学校、班级的实际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校、班级的实际教育情境和课程计划中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等方面,都有可能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作出调整。在相互适应取向的人们看来,课程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动态的过程。课程实施虽然应该提前精心制定计划,但在实施的动态过程中,具有很多不可预计情况,实施者不能控制这种可能性变化。题干中,周老师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故本题选D。

8、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经济结构。某地学校教材为了适应这些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的乡土教材。该地学校的做法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B。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该原则要求教师做到:(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9、关于教科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必须一一对应

B、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C、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D、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答案】A。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根据同样的课程标准可以编写不同版本的教材,并非一一对应。

10、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  )。

A、知识、技能与技巧

B、发展智力、能力与体力

C、培养审美情趣与科学世界观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本题选择D选项。

1、小刘喜欢历史,他总是能轻松地记住各个历史事件,他不喜欢化学,对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十分吃力,这说明情绪具有( )。

A、适应功能

B、组织功能

C、信号功能

D、动机功能

【答案】B。本题考查情绪的功能。情绪情感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动机功能。选项A,适应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手段。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求生的一种手段。选项B,组织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其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选项C,信号功能(社会功能)是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比如,我们用微笑表示赞赏。选项D,动机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题干中小刘对于历史的喜欢成为历史学习的有效动力,推动小刘学习好历史,但是对于化学不感兴趣,所以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吃力,说明情绪对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调节功能。故此题选B。

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答案】B。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3、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的规律是( )。

A、差别律 组合律 有效律

B、差异律 活动律 分化律

C、活动律 组合律 差异律

D、组合律 准备律 应用律

【答案】C。直观教学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就必须要遵循活动律、组合律、差异律。

4、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高级形式,其中(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其他思维过程的基础。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

【答案】A。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5、教师运用脑力激荡的方法,鼓励学生对美化校园环境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 )能力。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学生的讨论会产生多种答案,体现的是发散思维。

6、下列关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A、兴趣广度逐渐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B、由间接兴趣逐渐向直接兴趣转化

C、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D、兴趣往往受家长、教师主导

【答案】AC。从题干“小学生学习兴趣”及限定范围“正确表述”的方面入手,了解这是考查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根据兴趣产生的方式,可以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人对事物本身或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直接兴趣的作用时间短暂,而间接兴趣的作用比较持久。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有:(1)小学生的兴趣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小学生的兴趣广度逐渐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小学生的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4)小学生的兴趣效能是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B、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C。

7、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多项选择题)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A、强度

B、速度

C、灵活性

D、指向性

【答案】ABCD。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8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多项选择题)。

A、想象

B、兴趣

C、意志

D、记忆

【答案】BC。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智力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

9.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诊断病人的病情,这是思维间接性的表现。(判断题)

【答案】√。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诊断病人的病情,这是思维间接性的表现。

10、在弄清一首古诗每句含义及整体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背诵这首古诗,这属于意义识记。(判断题)

【答案】√。根据识记过程中是否对识记材料理解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靠机械重复所进行的识记。比如,我们识记忆山的高度、河流的长度、历史大事所发生的年代及电话号码等都属于此类识记。意义识记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题干中描述在弄清一首古诗每句含义及整体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背诵这首古诗,属于意义识记。故本题说法正确。

文档

教师资真题练习题库更新

1、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D、注重目标的培养【答案】D。语文课上固定文章的学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此题选D。2、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类型的课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