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文绉绉(zhōu ) 推崇(chóng ) 镂空(lóu ) 伧俗(cāng )
B.翩然(piān )褶皱(zhè) 追溯(sù ) 藩篱(fān )
C.阻遏(yè ) 发酵(xiào) 瓦砾(lì ) 箱箧(qiè)
D.疮疤(chuāng ) 颓唐(tuí )绮丽(qǐ ) 取缔(dì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富丽堂黄 相安无事 销声匿迹
B.雅俗之别 因地制谊 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 微不足道 荡然无存
D.张皇失措 风雪栽途 长途跋涉
3.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用“ ”划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
①迎接风雪zài( )途的寒冬 ②未复有与( )其奇者
③可爱者甚蕃( ) ④燕子piān( )然归来
⑤重峦叠障: ⑥消生匿迹: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骆驼祥子》
B.陶渊明-----《桃花源记》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有效的 ,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②直到今天,遭天旱,四川有些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③这些劣质奶粉造成的危害 ,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A.沟通 乞求 骇人听闻 B.勾通 祈求 耸人听闻
C.勾通 乞求 耸人听闻 D.沟通 祈求 骇人听闻
7.诗文默写(15分)
(1)杜甫在《春望》中道出战火不断,消息隔绝已久,急盼音信的诗句是 ,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3)山随平野尽, 。
(4)思乡历来是文人写作素材的来源。崔颢在《黄鹤楼》中说“ ,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说“ , 。”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
(6)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7)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8)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6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念无与为乐者(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2、填空。(6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3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文中“闲人”指 (3分)
(二)寄贺年卡的人(12分)
①新年将至,他却没有快乐,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张贺年卡。这令他意外。
②妻子去世一个月来,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人们劝他振作,他却冷冷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人走屋空后,他孤寂地坐着,一口一口地喝烈性酒。
③他不知道,在他日日冷漠地对待的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
④贺年卡的封面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着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打开贺年卡,他却没找到寄卡人的姓名,只在像封面一样洁白的纸上,有钢笔写着几行字——“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只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新年与你同在。”
⑤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A是谁送来的温暖呢?他极力去辨认那钢笔字,但这隐去姓名的祝福者显然是要真正隐去他自己。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是标准的仿宋体,根本看不出一点个人风格。谁呢?我一定要找出来。
⑥第二天上班,他仔细观察他的同事。他冲他们微笑点头。妻子去世以来,这是他第一次露出微笑。同事们也分别向他回报以微笑。微笑充满了温馨。他分辨不出,他觉得每个人都像是那祝福者。
⑦在美好的微笑与轻声的祝福中,他感到生活真的充满了爱。B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底悄悄融化。他冰封已久的情感被解冻了。他的心尚未死。
⑧“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他想起了这句话,他知道他是找不到那人的。他郑重地从信封中抽出贺年卡,珍惜地抚摸着。突然,他看到信封上的邮戳:贺年卡是挂号寄来的,为什么不去问问邮局呢?他来到邮局。
⑨邮局的人说:“噢,这个办挂号邮贺年卡的人我们记得非常清楚。C两个月前,来了一女人,很瘦,因为病态,她的嘴唇几乎没有血色。她说她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了。她请求我们代她在年前寄出这张贺年卡……我们知道她已经死了,因为她临走前说,如果她能将生命熬到年底,她将亲自来寄这张贺年卡。”
⑩听完这些,他已知道了这寄贺年卡的人。他深深地,不知是向这告诉他谜底的人,还是向那已长眠的妻子,鞠了一躬。
13、收到一张贺年卡后,“他”为什么会感到意外?(2分)
14、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2分)
15、画线句子A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画线句子B中“悄悄融化”指的是什么?(2分)
17、画线句子C中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 ,其作用是什么?(2分)
18、本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生活道理?(2分)
(三)阅读《背影》文段回答问题。(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 】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9、此语段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 。(3分)
20、文中【 】里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1分)
A、探 穿 攀 缩 B、弯 横 扯 伸
C、侧 走 抓 爬 D、弓 钻 勾 蹬
21、①句划线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外貌 心理 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 D、语言 心理
22、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1分)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2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1分)
24、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8分)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34、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
35、孟母三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6、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2分)
三、作文(44分)
选题作文(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同学们正处在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以“尊重”为话题,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生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文题二:文题一:
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出现本人真实的乡镇名、校名、人名;有真情实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竞赛试题
2011/12/12
一、积累运用
1、 2、 3、 4、 5、 6、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随平野尽, 。
(4)崔颢在《黄鹤楼》中说“ ,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说“ ,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 , 。”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6) “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8)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8、
| 21 |
下联;
10、(1) (2)
11、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2、歇: 奇: 念: 但:
13、(1)
(2)
14、(1)
(2)
15、
16、
17、
18、
19、
20
21、(1)
(2)
(3)
22、
附加题(4分)
8、觉得它“愚蠢”是因为这马不敢过河,怕水;说它“灵性大”,是因为我从它的表现看出来,“它完全懂得骑在它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谁是真正的骑手;说它“过分”是说我觉得它先前是在欺负我。
9、示例: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尚且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性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
10。、示例:①我骑着马时,它的前后反应不同,走平原,“极轻快而平稳”,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②我骑它与老太太骑它时,马的表现不同。③老太太在马下和骑在马上的精神状态不一样。④我对老太太前后的态度不同。
11、老太太虽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连上马、过桥都需要别人搀扶,但是,一旦上马,就立刻精神矍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马背上的民族的那种雄强的生命意识,那种无坚不摧的个性精神,那种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执著的气概,让人感动。
附加题(4分)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两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4分)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人”与“大” “上”与“下” “玉”与“主” “心”与“必”
① :
② :
附加题(4分)
参考示例:
“人”与“大”:①人长大了,原来是需要负责任的。②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人才会变得伟大。③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正长大了。④了,就会不自觉地为自己戴上种种精神的枷锁。
“上”与“下”:①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勒人生境界的高低。②上与下,在某些时候,只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玉”与“主” :①都有王者风范,只是机遇不同,存于内心则为玉,施展出来则为主。②君主的风采在于君临天下,美玉的品格在于蕴涵其中。③玉与主就是中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
“心”与“必”:①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②钻心的痛苦,是下了大决心的必然。
六、作文(60分)
初二(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1. D. 2 A 3 B 4B 5 C 6 C 7(1)恨别鸟惊心(2)江入大荒流(3)会当凌绝顶(4)虽乘奔御风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公共文化设施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二、(一)9(1)整齐的样子(2)妻子和孩子(3)考虑,想到(4)只是 10(1)(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还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1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幸福和睦的理想社会。(意思对即可)12.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二)1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14、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15、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三)16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优美 17.列数字 下定义 摹状貌 18."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2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分)。
(四)19.甲:安详 乙:慈祥 20.讲故事 唱童谣 21.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2.比喻(1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1分) 23.D 24.原句好的理由:(1)意境更含蓄(2)结构呼应更紧密(3)内容上突出了诗情(4)语言上具有诗歌的韵味 改句好的理由:(1)直接点明母爱主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2)呼应开头
三、略。
【答案】(一)(18分)
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1.写了作者寄家书时“临发又开封”这一动作细节。2.表达了作者作客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问得1分,意思
12、“不仅仅”说明不是唯一,而“几乎”说明不是全部,都是虚指,而非确指;如果去掉,则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13、说明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这两类不同动物的运动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
14、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其曾经具有的运动速度;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
15、示例:①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计算机的性能;②模仿昆虫的视觉器官,制造电子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