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在交易的期货品种 | |||||||
| 交 易 所 | 期 货 品 种 | ||||||
|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 | 铜、铝、天然橡胶、燃料油、锌、黄金、螺纹钢、 线材,铅 | ||||||
| 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 黄大豆1号、豆粕、豆油、黄大豆2号、玉米、LLDPE、 棕榈油、PVC,焦炭 | ||||||
| 郑州商品交易所(ZCE) | 硬冬小麦、优质强筋小麦、棉花、白糖、PTA、菜籽油、 早籼稻 | ||||||
| 中国金融期货 交易所(CFFE) | 沪深300股指 | ||||||
| 年份 | 全年总成交金额(亿元) | 全年总成交量(万手) | 年份 | 全年总成交金额(亿元) | 全年总成交量(万手) | ||
| 2000 | 16082.29 | 5462.07 | 2006 | 210063.37 | 44050.82 | ||
| 2001 | 30144.98 | 12046.35 | 2007 | 409740.77 | 72846.08 | ||
| 2002 | 39490.28 | 13943.37 | 2008 | 719173.33 | 136305.00 | ||
| 2003 | 108396.59 | 27992.43 | 2009 | 1305107.20 | 215742.98 | ||
| 2004 | 146935.32 | 30569.76 | 2010 | 2361425.03 | 249495.90 | ||
| 2005 | 134463.38 | 32287.41 | 2011 | 1375163,49 | 105384,36 | ||
1.铜期货
铜期货是国内期货市场最成熟的期货品种之一,多年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一直保持活跃。截止2012年5月份,沪铜的成交量近46666手,成交金额接近373万元。沪铜期货的市场功能发挥良好,现货企业涉足早,参与面广,目前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利用期货市场管理财务风险,以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冲击。
2.铝期货
沪铝期货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发展规模,价格波动频繁,市场流动性良好,企业参与套保规模稳定发展,目前沪铝的交易规模完全能够满足国内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截止2012年5月份,沪铝期货成交量为29126手左右,成交金额达到了28万元。
简单介绍两个期货商品,这两个商品的期货价格运行平稳,也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普遍规律。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影响了期货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90年代建设初期的盲目发展和随后的长期整顿规范。但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期货业和市场布局重新调整,形成了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和1家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市场格局,1家期货保证金监控机构,一个行业自律组织,160多家期货公司,1万多名期货从业人员和56万个期货投资者。但是相对比较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规模,我国还有待提高。
我国期货品种虽然已经发展到23种 ,但是交发达国家比较期货品种太少,而且结构不合理。除了部分农产品和原材料期货品种外,占全球市场80%的金融期货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为期货投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期权产品,更属空白;就连国际期货市场占交易份额大头的原油期货,至今未能推出。而且就国外的260多种的期货品种讨论,说明我国期货产业的辐射面有限。
(二)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机制有待完善。
长期缺乏业务创新和市场工具创新,是我国期货业一个重要的短板。一些参与套期保值得企业反映,由于我国期货市场缺乏期权等二次风险管理工具,交易手段和避陷机制仅限于多、空两种期货合约的买卖,实际上使市场参与者只能在价格的一种方向上做出选择。一旦市场出现时间跨度长、波动幅度大的系统性风险,根本没有新的技术手段帮助从套牢中解脱出来。
残酷现实告诉我们: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联动,从风险管理的内在机制出发,不断提供符合经济和市场需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创造条件,改善交易制度和规则,使期货市场对经济实体的服务和保护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由于我们的期货品种和对冲风险工具有限,使我国企业在应对国际性经济危机时手段和机会都很有限,可能使中国成为今后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因此,与创新可能面临的风险相比,不创新对整个经济造成的风险更大。
(三)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在代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一方面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另一方面又对行业内部管理又过于宽泛,过于微观;监管法规以性规定为主,严重阻碍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管住市场,而没有考虑如何鼓励交易、发展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使期货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期货理论研究不能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
比如,现在国际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和工具已大大地增加了,交易技术及其组合已极大丰富,期货套保实践也大大发展了,但我们的期货理论依旧局限于原始的套期保值理论,导致实践中期货市场结构单一、工具单调初级,期货交易的实践、技术手段和思维粗放。既影响了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局限了实体经济对期货市场的有效利用。 理论缺乏,也局限了思维和管理水平。
金融和期货理论认识落后,还可能使我们失去对当代国际经济产业轮换潮流的正确预见和判断,从而失去掌握新一轮国际竞争主导权的机会。有关专家特别强调,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证券化等金融衍生,虽然使美国的金融危机被加剧和放大了,但把时间拉长到十几年前看,这其实是美国探索新一轮产业轮换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次挫折。这个挫折并不意味金融创新的终结和美国就此衰落,相反,依仗美国经济特有的创新能力和调整能力,也许他们会很快走出危机阴霾。近代世界经济历史上,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就没有真正吃过亏,美国已有经历多次危机而变得更强的纪录。即使在近来美国金融危机叫得满天飞的时候,其股市下跌幅度也没有我国和亚洲其他股市严重,美元的汇率也没有一点像经济出大问题的样子。所以,我们要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保持一份清醒,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阶段性保持一份清醒。美国危机恰恰为我们用好和管好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创新,加快发展。
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再加上企业的改革,为期货市场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现货市场的发展和不断的成熟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的保护和支持,会随着现实经济和期货市场的良性互动中,期货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从而使中国期货市场将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成长,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的程度将不断加深,中国在全球商品定价、采购方面将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市场制度建设、市场监管、品种创新、对外开放和扩大机构投资等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过可以确信,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将越来越大,一旦金融期货品种逐步推出,中国期货市场的成长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周雪梅;中外期货市场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D]; 浙江大学;2010年
[2]李心广;中国期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崔迎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期货市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曹胜;中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陈庆仕;我国期货市场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曹廷求;中国期货市场: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J];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