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0:00:25
文档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提出在构建诚信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建立健全诚信机制结合起来。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诚信建设2005年2月19日在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
推荐度:
导读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提出在构建诚信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建立健全诚信机制结合起来。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诚信建设2005年2月19日在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

摘 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提出在构建诚信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建立健全诚信机制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 和谐社会 诚信建设

2005年2月19日在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最重要的前提之一是把自己培养成为讲诚信的人。

一、构建和谐社会中诚信建设的意义

1.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是指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它是内在的,重心在“我”,即“内诚于心”,体现一种自我的道德修养,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其作用在于约束自己。以此作为自己同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必须条件。承诺诚信,实践诚信就是最重要的规则之一。

中华民族视诚信为立世之本。它要求人们言与行的一致性,“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不诚,为有能动者也”,指出“诚”是宇宙的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人道之诚是对天道之诚的效法。

2.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诚信是社会政治和谐的根本保障。政治和谐包括政治权力主体和政治权力客体规范化、程序化运作达到的比较缓和的关系状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及政治行为等政治系统要素内部和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状态,还包括政治系统适应、协调和促进经济、文化、生态等其他社会系统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有序状态。[1]政治和谐主要靠法律与道德来维系。如果说私人领域的诚信状况决定于个体,那么公共政治领域的诚信状况则决定于上层管理者或。只有讲诚信、讲信用,才能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能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

诚信是社会经济和谐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与灵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诚信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摩擦,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大学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诚信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讲诚信能为大学生未来的成功积累人格力量,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考试作弊现象。据扬子晚报报道,一项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七所江苏高校的5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近一成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在考试中经常作弊,逾五成多的承认自己曾作弊。[2]

2.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现象。就业履历掺水造假,夸大自己在校担任的职务,为了迎合招聘的需要夸大或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经历;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在校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己所用。[3]

3.签定就业协议时出现的乱签和不履行承诺的现象。学生择业时,脚踏两只船或多只船;签约后随意毁约,工作不久就跳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曾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违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违约的占16.3%。[3]

4.助学贷款赖账不还现象。1999年推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此举却遇到了“信用”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6亿元助学贷款,然而据调查有将近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情。[4]据2004年《南方周末》报道,国内各商业银行已暂停针对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原因是此项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0%-40%。

5.恶意拖欠学费现象。国家和各高校为贫困学生专门开设“绿色通道”,便利学生申请缓交学费,申请各种特困生补助等,从各种渠道防止贫困生因缴纳不起学费而辍学现象的发生。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有心”的学生利用当前国家和高校这方面不够完善、考核体系不够健全和监督力度欠缺等机会去品尝各种“免费的午餐”。

6.毕业论文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移花接木现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水平检验的形式之一,有的同学上网下载,随意拼凑,因抄袭论文而被取消学位资格的事件时有报道。

这一系列失信行为,不仅极大地损坏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真理、文明向上的形象,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实效,还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危害。社会呼唤诚信,教育呼唤诚信,要建立和谐社会,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形成。

三、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

1.加强诚信教育

学生的诚信意识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道德品质。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优良的诚信品质,并且把这种品质转化为一种习惯行为,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自律与他律过程中不断养成与完善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自觉抵制谎言和虚假,严惩作弊现象,敢于检举不良现象,从身边小事中做到真诚、守信、践诺,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上升到把自身诚信品质外化为社会所需要的诚信行为,更好地服务社会。

2.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良好的诚信环境氛围包括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通过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和良好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感悟、去思考,通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国家要严厉打击各行各业的失信行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消除大学生对诚信的怀疑心理,培育出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

3.完善大学生诚信的制度建设

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觉性;完善大学生诚信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把大学生有关个人的信用情况,如各种成绩、在校获奖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情况、在校期间的品行表现、申请助学贷款的还款时间和金额、欠费情况等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记录存档,由学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和输入相关个人诚信查询系统,采用“诚信档案制度”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入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教育目的。

四、结语

大学生要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必须守信用、重良知,认识到诚信方能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学校要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信念,灌输到学生做人的思想教育中去。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应在诚信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和承担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政治和谐:内涵、标准和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2006,(1):18.

2.林幸福.新教育视角下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浅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85.

3.韩春光.诚信卡:给就业加道“防火墙”[N].中国教育报,2004,02:25.

4.王阳,胡坚达:诚信-大学生的道德通行证[N].北京青年报,2001-09-03.

作者简介:

赵周娟,女,出生年月:1983年5月籍贯:陕西周至现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

文档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

大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大学生诚信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提出在构建诚信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建立健全诚信机制结合起来。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诚信建设2005年2月19日在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