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兔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10:01:55
文档

家兔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家兔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家兔生产的基础环节,要想进行科学的的饲养管理,必须先掌握家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从而加快家兔的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饲养家兔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食习性与消化特性、二是营养需要。一、兔的采食习性(一)、草食性喂兔应以草为主。家兔源于野兔,门齿发达,上唇分成2片,便于啃咬低矮植物,喜食幼嫩茎叶和枝条,因此喂给整株苜蓿时,常常先吃掉叶和嫩尖,剩下粗硬茎分。这种草食性一直延续下来。家兔虽是单胃动物,却有庞大的肓肠,
推荐度:
导读家兔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家兔生产的基础环节,要想进行科学的的饲养管理,必须先掌握家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从而加快家兔的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饲养家兔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食习性与消化特性、二是营养需要。一、兔的采食习性(一)、草食性喂兔应以草为主。家兔源于野兔,门齿发达,上唇分成2片,便于啃咬低矮植物,喜食幼嫩茎叶和枝条,因此喂给整株苜蓿时,常常先吃掉叶和嫩尖,剩下粗硬茎分。这种草食性一直延续下来。家兔虽是单胃动物,却有庞大的肓肠,
家兔的营养与饲料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家兔生产的基础环节,要想进行科学的的饲养管理,必须先掌握家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从而加快家兔的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

饲养家兔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食习性与消化特性、二是营养需要。

一、兔的采食习性

(一)、草食性 

喂兔应以草为主。家兔源于野兔,门齿发达,上唇分成2片,便于啃咬低矮植物,喜食幼嫩茎叶和枝条,因此喂给整株苜蓿时,常常先吃掉叶和嫩尖,剩下粗硬茎分。这种草食性一直延续下来。家兔虽是单胃动物,却有庞大的肓肠,能大量利用饲草。故喂兔应以草为主,以精料为辅。即使发达的国家养兔,在全价饲料中也加入30-50%的苜蓿草粉。若饲喂精料过多,反而使体重下降,甚至患腹泻而死亡。

(二)、选择性 

喂兔应注意饲草料的适口性。家兔在自由采食时,对某些饲料、某种方式更为偏爱。比如,对豆科饲草比禾本科偏爱;对鲜草比干草偏爱;对甜味饲料比苦味饲料偏爱。据观察,兔对精饲料的喜食顺序依次为燕麦、大麦、小麦、玉米(但玉米过多极易引起腹泻)。对饲草的喜食依次为三叶草、苜蓿、油菜、青刈玉米、饲用甜菜叶。在牧场自由采食的家兔,比刈后舍饲的日增重明显增加。

不同饲草料的适口性不同,故在养兔时,应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和搭配。对养兔新区应进行饲料适合性试验,以便经济地开发当地的饲草料资源。

(三)、夜食性

夜间必须饲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兔形成昼伏夜行的习性,即白天多休息,夜间活动、采食、饮水,据测定,家兔在夜间采食的饲料和水占全天的2/3,因此夜间添足草、料、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炎热夏季更要加强夜饲。大型兔场最好实行夜间值班制,副业型小规模养兔,只要于晚间添足草、料、水即可。

(四)、啃咬性 

必须讲求饲草料的硬度。家兔虽不属于啮齿动物,但有啃咬习性。家兔门齿发达、上颌有一对大门齿、一对小门齿,下颌有一对大门齿,上下门齿紧密咬合,边采食饲料,边磨短牙齿,以维持牙的正常长度和上下牙咬合的角度。据我们测定,兔的门齿每月可生长1-1.5厘米。因此,边啃咬边磨损是维持牙齿正常长度和咬合角度的根本保障。当饲料过软时,家兔便表现乱啃咬笼具、杂物,以保持适宜的牙齿长度。这种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啃咬习性,在舍饲后,即使饲草料不过软,也会表现的。为此,要注意制作颗粒料的硬度大一些。最好定期向兔笼放些硬草和树枝。

(五)、食粪性

通常家兔排出两种粪,一为硬粪,量大,较干,表面粗糙,依饲草料而呈现深浅不同的褐色;而另一种是软粪,量少、质地软,表面细腻有如涂油状。据测定,成年兔每天约排出软粪50克左右。在正常情况下,家兔排出软粪时,会自然地弓腰用嘴从肛门采食,稍加咀嚼便吞下,从中再吸收营养和水分,此外,偶见有吃少量硬粪的。这种食粪性在其他家畜被视为异常行为,而家兔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肉兔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

兔对蛋白质的需要多,利用率高,在日粮中应占15~16%。家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约占饲料氨基酸的一半,其中精氨酸、赖氨酸、胱氨酸、蛋氨酸最为重要。这些必需氨基酸只能由饲料中供给,因为家兔肓肠和结肠微生物“生产”微生物蛋白的能力较弱。家兔对非蛋白氮(如尿素)的利用率很低,在供给低蛋白日粮时添加0.5%尿素,可促进氮在兔体的沉积,但远不能满足其对蛋白质的需要。因此必须供给家兔足量而全价的饲料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不足,家兔生长缓慢,泌乳力差,仔幼兔患病死亡多,兔产品质量低劣产量下降,效益低。这正是我国目前农村养兔,尤其饲养肉兔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喂给蛋白质也不能过多,否则同样会引起腹泻,代谢紊乱,甚至造成蛋白质中毒而死亡。

家兔对蛋白质利用率较高,一般为80%左右,高于其它单胃家畜,如猪对苜蓿粉蛋白质消化率不到50%,而兔为73.7%。家兔对不同饲草料所含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有差异的,如对豆饼类高达85%左右,根茎类为80%~85%。谷物饲料为70~80%,青饲料为60~85。消化率与饲料本身含蛋白量及全价程度有关。如对玉米蛋白质、棉子饼蛋白质的利用率就低于黄豆饼蛋白质和苜蓿蛋白质。困此,黄豆、黄豆饼、苜蓿是兔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兔对蛋白质消化率还受日粮其他成分的影响。如含纤维过高会降低对蛋白质的消化率。

良种兔理想的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5~16%。生长兔、妊娠兔为15~16%,而哺乳兔应提高至17~18%。还应注意氨基酸的全价性及其每日最低需要量,如赖氨酸及含硫氨基酸为0.6%,精氨酸为0.5%. 

(二)、粗纤维

家兔对粗纤维的利用率不高,如对苜蓿干草中粗纤维的消化率只有16.2%, 而马为34.7%,羊为45%。粗纤维对兔有三点作用:

1、营养作用 粗纤维被消化吸收后为兔提供了养分。而且适量粗纤维吃入后可刺激肠蠕动,提高了对其它养分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采食量。

2、防消化道病的作用 给家兔适量粗纤维可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机能,日粮粗纤维含量低于10%,则肠胃蠕动减慢,内容物滞留时间延长,发酵变质,引起肠胃消化紊乱,也可诱发魏氏梭菌病。

3、预防毛球病的作用,由于兔胃壁肌肉收缩力弱,且幽门开口于胃的上部,使胃内容物排空相当困难,因此,被食入胃内的兔毛容易粘合成团,在胃内积存,引发毛球病。若能经常食入适量粗纤维,即可将吞咽下的兔毛从胃里夹带至肠管而排出体外。在家兔日粮中粗纤维适宜量为13~15%,低于10%可引起腹泻死亡,高于20%会降低饲草料的总消化率,配合日粮,应根据品种和生理状况调整粗纤维数量。如对地方品种兔、空怀兔、产毛兔、添加粗纤维可高些,而对育成品种兔、生长兔、泌乳兔则应低些。

(三)、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糖类。谷物仔实(玉米、高梁、麦类、稻谷等)含量较高。兔对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高达70~85%,但不能配比过大,尤其用玉米配料比例越高,其腹泻病越多,故最好日粮中玉米不超过30%,不足部分补以其他能量饲料。据研究,家兔的能量水平每千克配合料应含9.20~13.39兆焦消化能,母兔为10.46~12.13兆焦,生长兔为10.46兆焦。

(四)、脂肪

兔需要适量脂肪,在日粮中应占2~5%。脂肪是一些激素,维生素(A、D等)的溶剂,并借助脂肪完成吸收、转化、贮存和利用。脂肪还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又可润滑消化道,使被毛光亮。

兔体脂主要由饲料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但有些必要的不饱合脂肪酸(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花生烯酸)必须从饲料脂肪中取得,否则引起家兔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皮肤干燥、掉毛等。

(五)、水

平均每只兔日需水300毫升左右。是否必须给家兔饮水,目前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必须供给家兔饮水;但有人认为,家兔耐渴,在野生状态下靠吃自己的软粪和“突击性”喝水,保持了种的延续,而家兔源于野兔,仍具有耐渴的特点,不必经常给家兔饮水;还有人认为,家兔采食青草、多汗料或湿拌料时,不必再饮水;甚至有人提出家兔饮水越多,拉稀越多。我们根据长期实践和观察认为,供水不足严重影响着家兔的生产效率,故必须供给家兔充足而干净的饮水。

供水不足还可引起胃功能降低,消化紊乱,诱发肠毒血症,食欲减退,出现肾炎。产后母兔吃胎衣、舔胎水,吃掉仔兔,还造成泌乳不足。此外,供水不足会导致兔喝尿、乱食杂物,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被毛枯干、变脆、弹性差,兔毛生长缓慢,兔毛产量降低,公兔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等。

家兔日需水量较大,尤以夜间喝的次数较多;即使饲喂青草和多水的蔬菜,仍需喂一定量的水。家兔每天的需水量一般为采食干料量的2~3倍。在饲喂颗粒料时,中、小型兔每天每只需水300~400毫升,大型兔为400~500毫升。

家兔每天饮水的多少受类型、品种、年龄、生理时期、季节、饲草料等的影响。一般大型兔、成年兔、哺乳母兔,夏季采食颗粒饮料的需水量较大。如在30℃环境生活的兔就比处于20℃的饮水量增加50%,哺乳母兔比其妊娠时饮水量增加50-70%。泌乳高峰期的母兔日泌乳量高达300毫升,而乳中70%是水。

理想的饮水方法是通过自动饮水器饮水,其供水管直径应大一些并有色为宜。目前所采用的直径约1厘米的塑料透明管供水,常因管内滋生藻类而影响正常供水。用开敞式饮水器具饮水,需每天清洗干净。采用定时饮水,应每天饮水2次。由于家兔有夜食夜饮的习性,故必须注意夜间饮水。尤其饲喂颗粒料时,更应注意。 

(六)、维生素

(1)、维生素A  当家兔缺乏维生素A时,首先表现的是繁殖障碍,如发情不正常,受胎率下降,胚胎被吸收,流产,死胎,公兔性欲低,精液品质差。维生素A不足还可出现运动失调、瘫痪、斜颈等神经症状,使生长兔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出现眼炎、流泪,甚至失明,使兔耳软骨形成受阻,耳软骨缺乏支撑力,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下垂。

在冬春非青草季节,或利用颗粒饲料喂兔时,或喂给低蛋白、低脂肪饲草料时,要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A或增喂富含胡萝卜素的饲料。

(2)维生素D  家兔需要维生素D,但需求量不高。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饲料钙磷的吸收,添加必须适量。过多时,引起中毒,食欲下降,迟钝;缺乏时,则患佝偻病、软骨症,舍饲时,需适量添加。

(3)维生素E。也称生育酚。通常与矿物元素硒协同作用,防止代谢中形成的有毒过氧化物对组织的破坏,可将其转化成无毒物。当维生素E或硒不足时,有毒过氧化物可损伤组织,使肌肉组织受破坏,营养不良甚至变性,运动困难或出现麻痹症。维生素E不足还可引起肝脂肪变性,造成繁殖障碍。

(4)B族维生素。包括B1、B2、B3、B6、B12、PP及胆碱,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可由兔肠道细菌微生物合成,而且草料中含量丰富,不易缺乏。但在缺乏青草的季节应注意添加补充。

(七)、矿物质

家兔对矿物元素需要量并不大,却不可少。目前认为钙、磷、铁、铜、锌、氯、钠、钴、锰、镁、硫、碘、硒等为家兔所必需。

1、钙和磷: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常规比例应为2:1,但实际上远没有其它家畜要求那样严格。目粮中有更多的钙存在时,家兔有忍受高钙的能力,能将多余的钙通过尿排除,因此兔尿混浊而有干固沉淀物。通常苜蓿和麸皮配合饲喂更安全。兔日粮中磷含量不宜过多。磷过高,会使家兔表现出软骨病,幼兔佝偻病。可用细石粉,碳酸钙等调整。

2、铁:参与能量代谢和血液形成及循环,铁是血红蛋白、血色素等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有运送氧的功能。铁不足将使血红蛋白减少,使家兔贫血。

3、铜:与铁协同作用,参与代谢。铜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组织氧化和血液形成。铜还是一些酶的辅酶成分。铜不足会引起兔贫血,生长缓慢,黑色毛皮变灰(实质是铁铜影响了黑色素合成),局部脱毛,皮肤病等,还可降低繁殖力。

4、锌:参与兔体代谢,是许多酶的辅酶成分,是兔体氧化还原过程的的催化剂。日粮中锌的缺乏会降低家兔生育力,使发情、排卵、妊娠能力下降,还出现脱毛和皮炎等。

5、钠和氯:是维持兔体体液正常离子浓度不可少的成分,保证体液平衡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因此通常在饲料中加入0.50%食盐。但不宜过多,超过1%时会引起食盐中毒。

6、硒:是有毒的矿物元素,家兔采食过多会引起中毒,表现为脱毛,失明,甚至死亡。但适量的硒又是家兔所必须的。它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过氧化物的形成。硒的不足还可使家畜患白肌病,影响心脏功能,受胎率低,化胎多。一般在缺乏硒地区饲料中应补充,可添加亚硒酸钠。 

7、硫:是含硫氨基酸及维生素B1等的组成成分,缺乏时将影响兔毛品质和产量,表现出维生素B1等缺乏症。

综合上述,要想提高家兔生产效益,获优质兔肉、兔皮、兔毛,必抓好几个重点饲养环节:根据家兔消化器官和生理需求,一定以草为主喂兔。根据夜食特点,每天晚间应添足草、料、水。根据啃咬习性应保证饲料的硬度。由于蛋白质是构成兔体主要成分,又不能大量合成,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在饲料中保持适量粗纤维,既有营养作用,又可防治消化道病。每天必须给家兔充足的干净的饮水。非青草季节一定注意补喂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三、家兔饲养标准及日粮配方

(一)、我国常用的肉兔饲养标准与日粮配方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推荐肉兔饲养标准如下表:

肉兔饲养标准(根据研究结果推荐)

各类兔

项目生长兔妊娠母兔哺乳母兔及仔兔种公兔
粗蛋白(%)

15~16

151818
消化能(兆焦/千克)

10.4610.4611.3010.04
蛋能比(克/兆焦)

14~15

141618
含硫氨基酸(%)

0.50-0.60-
赖氨酸(%)

0.66-0.75-
精氨酸(%)

0.90-0.80-
苏氨酸(%)

0.55-0.70-
色氨酸(%)

0.18-0.22-
组氨酸(%)

0.35-0.43-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1.20-1.40-
缬氨酸(%)

0.70-0.85-
亮氨酸(%)

1.05-1.25-
钙(%)

0.500.81.10-
磷(%)

0.300.50.80-
钾(%)

0.800.90.90-
钠(%)

0.400.40.40-
氯(%)

0.400.40.40-
第四章:家兔的管理

一、种兔的饲养管理

(一)、种公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公兔应具备种性纯、发育良好、体质结实、肥瘦适度、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等特点,否则就不符合种用要求。饲养管理水平高低,除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体质、性欲的强弱和精液的质量外,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其遗传潜力的发挥和后代的生活力。因此,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应强调以下技术要点:

    1、营养的供给要全面、均衡  公兔的种用价值,首先取决于精液的数量和质量。而精液质量与所摄取的营养物,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喂低蛋白饲粮可引起精液和精子数量下降,但如蛋白质过多,也会使活精子数减少,导致受胎率和产活仔数下降;如果日粮中缺钙,公兔的精子会出现发育不全,活力降低,四肢表现无力,性欲减退;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精子总数减少,畸形增多。实践证明,供给丰富的青饲料或适量的胡萝卜等含维生素多的饲料,可显著提高家兔的繁殖成绩。

    种公兔的饲养,还应注意营养供给上的均衡性。因为精子是由精原细胞发育而成,而精细胞的发育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如在发育过程中因营养不当而受阻,精液品质会降低,故种公兔的饲粮粗蛋白水平,一般不应低于15%,还应搭配适量的青饲料和骨粉。

2、饲粮的适口性要好,体积要小  实践观察到,公兔的食欲不如幼兔、母兔旺盛。要充分保证种公兔的营养需要,在饲料的选择上,应特别注意其消化性、适口性,不宜喂给过多的低浓度、大体积、多水分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否则,不仅会造成营养不良,还会造成公兔腹部膨大,影响配种效果。

3、种公兔要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良种公兔的作用,实现多配、多生、多活,必须合理使用公兔。首先,公母兔比例要适当:一般商品兔场和专业大户,公母比以1:8-10为宜;种兔场应不大于1:5。其次,公兔在配种旺季,使用不能过度,成年公兔每天最多交配两次,连续配种两天休息一天;青年公兔只能日配一次,配种一天应休息一天。在配种旺季,日粮的给量应增加25%左右,并添加5-7%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使蛋白质水平达到17%,保证青料供给。

    在管理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后备公兔达到3月龄后必须实行单笼喂养,严防早交乱配和打架斗殴致伤致残;(2)配种时,只能把母兔放到公兔笼里,而不应将公兔捉到母兔笼内,否则会影响配种效果;(3)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南方,应减少或停止公兔的配种活动。毛用种公兔的采毛间隔时间宜短,以利提高种公兔的精液品质。

(二)、种母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母兔是兔群的基础。无论是种兔生产或是商品兔生产,养好种母兔,提高繁殖成活率,是增加生产效益的重要前提。由于种母兔在空怀、妊娠和哺乳三个阶段,其生理状态有显著差异,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根据各阶段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1、空怀期   是指成年母兔处在未怀胎的干乳期。对空怀母兔,应喂给充足青饲料和适量的混合精料,以利恢复母兔因哺乳而消耗的体质,保持不肥不瘦的最佳繁殖状态,促进正常发情排卵,再受孕怀胎。母兔不能养得过肥,以免在卵巢结缔组织中沉积大量脂肪,而阻碍卵细胞发育造成不孕;相反,也不能过瘦,因为控制卵细胞生长发育的脑垂体,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分泌激素减弱,同样使卵泡发育不正常,影响母兔发情和排卵,造成不育而长时间空怀。因此,应随时根据空怀母兔的体况调整配合料给量。长毛兔在配种前提前剪毛,可促进其发情排卵受孕。

2、妊娠期  是指母兔从受孕到产仔的时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其一,保证母兔维持其生命活动和子宫增长、胎儿及乳腺发育的营养需要;其二,是排除一切可能引起流产的人为、环境因素。目的是提高母兔的产活仔数,仔兔的初生重,为仔、幼兔健康发育打下基础。

    据研究测定,胎儿的生长发育,主要在怀孕后期,即受孕后21天至分娩。此期内胎儿的增长量约等于初生仔兔重的90%。活重3公斤的母兔,怀孕后期胎儿和胎盘的总重量约600克,其中干物质占18%,蛋白质10.5%,脂肪、灰分各4.3%和2%。所以,母兔在怀孕前期的饲养水平稍高于空怀期即可,营养过高,易诱发胚胎早期死亡。但到怀孕后期,则需供给充足的养料。为避免母兔产后因奶水分分泌过多、过快,而引发乳房炎,临产前1-2天宜适当控制精料的给量。

    对妊娠母兔,供给的饲料要求营养好、易消化、体积小。切莫喂发霉、腐烂变质和受冻饲料。环境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抓怀孕母兔,尤其在孕后15-25天,否则易引起流产。

    临产前2-3天,应将清洁的产仔箱放入母兔笼内。产箱里应铺上干净而松软的垫草,如干草、碎薄木片(刨花)或玉米须等,厚度约7厘米。

    母兔临产时,因腹痛而拒食,外阴唇红肿、湿润。母兔一般在产前7-8小时才拉毛衔草做窝。约有2/3的母兔在凌晨至中午这段时间产仔。所以,对初产母兔、毛用兔和母性不强的母兔,要提前作好接产准备。

    母兔正常产仔,多在20-30分钟内完成,勿需人工护理。但需要供给母兔充足的饮水,最好是淡盐水;保证母兔不受惊吓。对超过预产期1-2天的母兔,视胎儿活动情况及时采用人工催产,以保母、仔兔平安。

    产完仔后,母兔会自动跳出巢箱。这时应及时取出仔兔称重、记数,并清除巢箱内的污物、死仔,重新换上干净的垫草,放回仔兔,用母兔拉下的毛遮盖好,放在能保温防鼠的地方,及时喂给母兔鲜嫩的青饲料。

3、哺乳期  母兔从分娩至仔兔断奶,这一时期称为哺乳期。此期一般历时30-40天,视仔兔的生产方向而定。

    养好哺乳母兔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其泌乳潜力,给仔兔提供充足的奶水。据测定,母兔每昼夜平均泌乳60-250克,高产母兔平均200克以上。免乳的营养很丰富,含干物质29-33%、蛋白质13-14%、脂肪11-15%、乳糖0.9-2.0%、灰分1.8-2.3%、钙0.3-0.7%、磷0.2-0.4%、总能8.4-12.6兆焦耳/公斤,居所有家畜之冠。不难看出,哺乳母兔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分泌乳汁,每日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磷,而这些物质只能从饲料中得到补充,否则必然影响泌乳,使母兔的奶水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仔兔因缺奶而发育受阻,死亡增加。

    为满足哺乳母兔的营养需要,不仅要增加饲料的喂量,还要强调饲粮的质量;粗蛋白质不低于17%,消化能11兆焦/公斤,粗纤维12%左右,钙1.0-1.2%,磷0.4-0.8%。每天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饮水,尤其在泌乳的高峰期——产后16-20天。

    为保证母兔、仔兔的健康、发育,实现“娘壮儿肥”,除满足母兔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减少或防止乳房炎的发生。为此,对哺乳母兔的管理要求:

    第一,要经常检查母兔的泌乳情况。发现奶水不足,除增加精饲料、青饲料的喂量外,必要时可增喂豆浆、米汤、红糖水、花生等催乳。多喂胡萝卜和蒲公英等青绿、多汁饲料也有增奶作用。若仔兔少、奶水多,应适当减少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并改饮常水为冷盐水,以防发生乳房炎。如发现乳房有硬块、红肿,应及时采取通乳和热敷等防治措施。

第二,要坚持剔出发霉、变质饲料,以防止由此引起母兔泌乳量减少,乳质降低,仔兔发生下痢或消化不良。

第三,要保持笼舍和母兔乳房的清洁卫生,舍内空气新鲜。冬季注意保暖,以减少低温造成的母兔体能的消耗。夏季注意防暑,以免母兔降低日采食量。笼具要光滑、平整,以防造成母、仔兔损伤。

二、 仔幼兔的饲养管理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兔,称为仔兔;从断奶至2月龄的兔通称幼兔。从家兔的不同生育阶段来看,仔、幼兔死亡率是最高的,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兔场和传统的农户饲养。仔、幼兔死亡达20-50%。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在今天引起仔、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防治的疾病,而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反之,人们应该相信,加强仔幼兔的科学饲养管理,把死亡造成的损失降低到大家可以认可的程度,实际上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养兔人的经济效益。

    加强仔、幼兔的饲养管理,对养兔业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已有不少试验结果表明,仔兔的断奶重与其3月龄成活率,呈明显的正相关;仔、幼兔阶段生长发育好,对增加皮用兔的板皮张幅,毛、皮兔的毛囊密度,提高其毛皮质量和产毛量,均有明显的影响。由此看出,养好仔、幼兔是增加兔产品数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养兔效益的关键。

饲养管理要点:

1、保证仔兔早吃奶、吃好奶

    在仔兔出生6-10小时内,应使其吃到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具有轻泻作用,能帮助仔兔排出胎粪。对有奶不喂的母兔,要实行人工强制哺乳。

    按时哺乳。乳腺分泌以黎明前后最为活跃,规模大,种母兔多的兔场,应实行早上哺乳一次的办法。据唐良美等人测定,在日哺乳两次的情况下,母兔第二次(傍晚)泌乳量约为第一次(早上)泌乳量的70%,两次哺乳的日泌乳量,略高于日哺一次的。对带仔数较多的母兔,可采用早、晚两次哺乳的办法。无论日哺乳几次,都应按时(集约化兔场饲养母兔的饲养人员应经常观察仔兔是否吃饱。吃饱的仔兔,肤色红润,肚大腰圆,安睡不动。缺奶的仔兔,皮肤皱缩发白,瘦弱体小,在窝内乱爬不眠。发现缺乳须及时处理。

    及时调整仔兔。母兔的窝产仔数差异较大,最少的仅1只,多的可达10只以上。根据母兔的泌乳性能,为保证仔兔吃足奶,皮、肉兔的适宜带仔数6-8只,毛兔4-6只。对带仔过多的应及时调剂一些仔兔给产期相近的少仔母兔寄养。为防止母兔“认生”抓咬养仔,开始寄养时可在母兔鼻孔外涂擦碘酒,或提前数小时将需寄养的仔兔,放入寄养母亲生仔的巢箱中,使母兔难以辨别养仔。但对纯繁种兔场,一般不主张寄养,以避免弄错血缘。对产仔数多的,只有淘汰多余的雄性仔兔或弱仔。

2、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这是培育仔、幼兔,提高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措施。保温防冻首先要做好接产工作,尤其在冬春季节和舍温低于15℃的兔场。对初产或母性不强的临产母兔产仔,应置于饲养人员的监护之下,以防母兔在巢箱外产仔,使仔兔遭到冻害。发现仔兔落于巢箱外或笼底下冻僵,应立即抢救。具体的作法是:把冻僵的仔兔放入42℃的温水中(使头部露出水外),待仔兔体温恢复正常,体色由紫变红,四肢开始活动后,取出仔兔用软毛巾擦干水分,立即放入已经预热的巢箱中。

    对睡眠期的仔兔,窝温不宜低于30℃,室温不低于15℃。凡见仔兔皮色发青,在窝内不停窜动时,均表明巢内温度过低,须及时调整。保温,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一个适于仔、幼兔生长的小环境。如用空调、热坑、火墙等。但在南方炎热的夏季,亦应注意舍内降温,取出部分巢箱内的垫草和覆盖的兔毛,以保证窝温不超过40℃。

    幼兔则宜生活在20℃,无大风而安静的环境中。

3、及早补饲   开眼后的仔兔,生长发育加快,需要的营养物也越来越多。但母兔的泌乳量在18-21日龄达到高峰后,因再度发情或受孕而自然减少。很明显,仔兔的营养需要与母兔的供给发生了明显的逆差。如利用仔兔从16-21日龄可开口采食饲料的生物学特性,及早补饲(喂混合料),则可缓解仔兔营养的供需矛盾,保证仔兔正常生长。

   近年有资料报道,饲料通过转化为母乳喂仔兔,其营养损失达20-30%,直接采食的饲料利用率更高。有实验证明,3周龄后的仔兔,从饲料中得到的干物质,已超过从母乳中得到的。由此证明,及早实行补饲是必要的、可行的。

    实行仔兔早期补饲,还能使仔兔尽快学会采食饲料,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对帮助仔兔过好“断奶关”,开展兔球虫病的早期防治,提高仔、幼兔增生和成活率等,都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补饲饲料的配制  仔兔补饲料可单独配制,也可采取母仔同料。其营养水平,建议粗蛋白18-20%,消化能11.0兆焦/公斤左右,粗纤维10-12%。饲料要新鲜,容易消化,配料时须加入1%的、含抗球虫药物的仔兔专用添加剂。

    补饲方法  从16日龄开始诱食。18-20日龄开始,将全窝仔兔移入特制的补饲栏或空笼内实行补饲。补饲栏一般为单层多联式,对其材料和设计的要求,主要是易于保温、防鼠、清洁消毒和便于管理。单栏的规格一般为50×50×30厘米,每个栏内需设置食槽和饮水器,一窝一栏。喂量由4-5克/日/只,逐渐增加到10-20克/日/只,保证饮水供应。补饲饲料应持续喂到35-45日龄(断奶后)。在规模较大的种兔场,母、仔不宜分开喂养,但应为仔兔专设补饲食槽,统一供给补饲饲料。

4、科学断奶  仔兔断奶的日龄,应根据不同品种、生产用途、季节气候和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而定。毛兔、皮用兔在寒冷季节,可适当延长哺乳时间,32-42日龄断奶;商品肉兔则可提早于28-30日龄断奶。

    为减少仔兔因断奶而发生“应激并发症”,断奶时最好实行“离奶不离笼”的方法,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匈牙利毕克里养兔生产体系,用2万只断奶幼兔作试验证明,断奶幼兔采用原笼饲养法,育成期死亡率7.9%,而采用断奶便换笼的办法,幼兔死亡率高达23.1%。

5、幼兔的护理  断奶后第一周的幼兔,日粮中的精饲料(仔兔补饲料)应占80%。劣质干草对断奶幼兔是很不合适的。随日龄的增长,混合精料的比例逐步下降,直到占日粮的40%。同时逐渐改仔兔料为幼兔料,增加青料。给料,要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采用自动食槽的除外)。

    “应激”反应和舍内空气流速过大,时冷时热等,是导致幼兔消化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管理上还要特别注意保持舍内温暖和安静,不要轻意挪动幼兔的位置,注意笼具、饮水、食料的卫生和饲养密度。一般在55×75厘米2的笼内,养3-5只为宜,以利幼兔的运动和采食。

三、后备兔的饲养管理

    后备兔是指3月龄至初配阶段,留作种兔的青年兔。青年兔具有生长发育快,尤其以骨骼和骨肉为甚,体内代谢旺盛,采食量大等特点。但在生产中这些特点往往被忽视,而放松对后备兔的饲养管理。其结果不仅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其正常的配种繁殖,还会导致种用性能下降,品种退化。为此,必须搞好后备兔的饲养管理。

    青年兔的饲养,要注意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A、D、E;适当能量饲料,尤其在4月龄之后,以防长得过肥。日粮应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饲料。

    管理的重点是适时分群上笼。性成熟早的家兔,3.5月龄即开始发情,为防止早配、乱配、打架斗殴,应及时对后备公、母兔进行选种,把生长发育好、健康无病,符合种用要求的留作种用,单笼饲养;余下的及时屠宰。其次,还应加强后备兔的运动和疫病预防。

四、 肉兔皮兔和毛兔的饲养管理         

(一)、商品肉兔的饲养管理

    商品肉兔是指经短期育肥、屠宰,用于兔肉生产的家兔,在当今世界养兔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商品肉兔一般采用幼兔育肥。屠宰日龄平均为84天,体重2.8-3.0公斤。达到如此高的生产水平,除充分利用肉用兔良种及其杂种优势外,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在幼兔生长发育高峰持续期(70日龄以前),给以足够的营养,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目前,我国肉兔生产,仍以小规模饲养为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推进,较大规模的集约化肉兔场正在兴起。肉兔生产规模不同,饲养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

1、小规模饲养

    农村广大肉兔专业户,多采用此办法生产兔肉。肉兔的小规模饲养,宜采用精料补充料加青饲料育肥的方法。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水平,建议为:消化能11-12兆焦/公斤,粗蛋白≥17%、粗纤维10-14%、粗脂肪2.5%、粗灰分<10%、钙0.5-1.0%、磷0.36-0.5%、赖氨酸≥0.8%、蛋+胱氨酸≥0.6%。实行定时限量的饲喂制度,从断奶至屠宰,日平均投料50-85克、青草450-500克。保证自由饮水。最适舍温15-25℃。50日龄前的育肥兔,必须采用笼养或离地平养(床式育肥笼),尤其在南方各省;对50日龄后的幼兔,或在北方干燥地区,为降低饲养成本,亦可实行地面“圈养”。但要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并设立相适应的饲槽和草架。饲养密度12-16只/平方米。育肥后期,适当兔的运动和光照,会有利于育肥兔的增重。

2、规模化饲养

    由于饲养规模大,批量生产,人均饲养量大幅度增加,难以实行定量分次饲喂和定时供给青饲料的办法。只能采用肉兔商品化颗粒饲料,实行自由采食和饮水。因此,应当配置自动食槽和自动或半自动饮水器。

    肉兔商品化颗粒料的营养水平,建议为:消化能10-11兆焦/公斤、精蛋白16-17%、粗脂肪2.5%、粗纤维≥14%。钙、磷及氨基酸含量,同于小规模饲养的精料补充料的水平。

    在管理上,必须实行笼养,按大小、强弱分群。按笼舍分批育肥,到时空舍屠宰。

(二)、长毛兔的饲养管理

    长毛兔是家兔的一个变种,主要产品是兔毛。与一般皮兔、肉兔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这是制定毛兔科学饲养管理措施的依据。

毛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1、保证毛兔对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营养需要  毛兔对能量的需要与肉兔的维持需要相近(10.0-11.3兆焦/公斤)。毛兔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宜为17-19%,含硫氨基酸应达0.7-0.8%。生长毛兔和泌乳母兔饲粮的含硫氨基酸若低于0.6%,成年毛兔低于0.5%,则兔毛的生长将受阻。保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的重要性表现在,如果饲粮缺乏蛋白质,反而会降低毛兔的采食量。在解决蛋白质的供求时,注意与能量的比例关系是重要的,因为它将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在毛兔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钴、锌、铜等微量元素,对提高产毛量有较明显的作用。

2、按兔毛的生长周期适时调整饲料喂量  毛兔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仅在不同生育期有所不同,还随采毛和毛的生长周期而变化。采毛后第一个月,毛兔食量大,对饲料需求量也大;第二个月兔毛生长最快,要求供给充足的营养;第三个月毛的生长趋缓,毛兔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故建议采毛后第一个月每天喂给190-210克干饲料,第二个月喂170-180克,第三个月喂140-150克。

3、科学采毛  采毛是毛兔管理中一项技术较强的工作。合理采毛既关系到提高兔毛的产量和质量,还与毛兔健康有关。

    实践经验证明,采毛能促进毛兔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尤其在比较炎热的季节和地区。缩短剪毛间隔时间,有利于青、幼兔毛囊的发育和毛纤维的生长。有实验证实,在182天内剪两次毛比剪3次毛的剪毛量少20%。适当缩短剪毛周期(改年剪4次为5次),不仅可增加兔毛年产量,有利毛兔发挥正常生理机能,还可减少食欲减退和皮肤病的发生。

    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国在90年代已育成粗毛型毛兔,标志着兔毛生产已分为粗毛和绒毛两大类型。国内外大量事实说明,不同的采毛方法,对毛纤维的细度有明显的影响。粗毛型兔宜采用拔毛的方法,绒毛型兔则以剪毛为好。

4、注意毛球病的预防  饲养过程中,毛兔误食兔毛几乎难以避免。兔毛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易缠结成团,导致毛球病,最终毛兔因消化道堵塞而死亡。加喂适量的青草或优质干草,可加速胃内食物的移动,能有效地减少毛球病的发生。

5、保持适宜的舍内温度 由于高温不利于毛兔采食和毛囊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产毛量下降。因此,毛兔舍的室温剪毛后一周后,保持在20-25℃为宜,其后应控制在10-15℃。

(三)、皮用兔的饲养管理

    皮用兔一般系指獭兔。养獭兔的目的旨在获得优质兔皮。獭兔的饲养管理原则与肉兔基本一致。但肉兔多为幼兔育肥,而皮兔的饲养期较长(6-8个月龄);肉兔以获得优质的兔肉和最高的饲料报酬为目的。而獭兔则以获得幅张大,被毛光滑平整,毛纤维浓密,板皮成熟,符合制裘革要求的优级板皮为目的。故饲养管理上应有所区别和特点。

1、强化仔幼兔饲养,后期限量饲喂

    在幼兔阶段,若骨骼、肌肉和毛皮组织的发育长不上去,再好的品种也很难达到标准的个体。所以,一定要加强3月龄以内的仔、幼兔的饲养管理。要提高獭兔前期的生长速度,必须实行仔兔补饲。在獭兔饲养期中,配合饲料应集中在3月龄内使用,平均日喂量50-120克,在接近3月龄时,日喂量须达100克以上。配合料(饲粮)的营养水平建议为:消化能9.8-11.0兆焦/公斤、粗蛋白质16-17%、粗纤维14-16%、粗脂肪2%。3月龄后,为降低饲养成本,配合料日喂量可降至50克,但必须保证充足的优质青饲料和干草。在獭兔屠宰前3周,日粮中加喂苜蓿、大豆、向日葵等蛋白饲料,对提高其板皮质量有良好作用。

2、适时屠宰   无论体重大小,只有达到一定月龄,兔皮才能发育成熟,符合裘、革加工质量要求。德国有资料报道,8月份獭兔皮,达一级皮的占90%,7月龄屠宰取皮的,达一级标准的只有70-80%。提倡7-8月龄才屠宰取皮。国内有人认为,生产獭兔6月龄取皮亦可,但一定要饲养良好。

3、合理安排配种、产仔时间

    由于高温不利于被毛生长,强光会使有色兔种的毛色变浅。因此,在一年四季中,以冬季取皮质量最好。故安排商品皮兔的繁殖计划时,必须根据取皮的最佳时节安排配种。

4、实行单笼饲养,加强疫病防治

    为避免皮兔因打架斗殴,相互啃食被毛,3月龄后的皮用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同时加强疥癣、霉菌性脱毛癣、皮下浓肿、脚皮炎等疾病的防治。

文档

家兔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家兔的营养与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家兔生产的基础环节,要想进行科学的的饲养管理,必须先掌握家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从而加快家兔的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饲养家兔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食习性与消化特性、二是营养需要。一、兔的采食习性(一)、草食性喂兔应以草为主。家兔源于野兔,门齿发达,上唇分成2片,便于啃咬低矮植物,喜食幼嫩茎叶和枝条,因此喂给整株苜蓿时,常常先吃掉叶和嫩尖,剩下粗硬茎分。这种草食性一直延续下来。家兔虽是单胃动物,却有庞大的肓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