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什么?( )
A. 睡觉的床
B. 井栏
C. 窗户
答案:B。
解析:古代“床”有井栏之意,这里指井栏更符合情境。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 )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答案:A。
解析:这两句诗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指的是谁?( )
A. 西施
B. 貂蝉
C. 王昭君
答案:A。
解析:西子是西施,这里用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
A. 陶渊明
B. 谢灵运
C. 王维
答案:A。
解析:此句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5.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上一句是( )。
A. 抽刀断水水更流
B. 长风万里送秋雁
C. 俱怀逸兴壮思飞
答案:A。
解析:诗句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谁的作品?( )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答案:A。
解析:这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的诗句。
7.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是( )。
A. 千金散尽还复来
B. 会须一饮三百杯
C. 钟鼓馔玉不足贵
答案:A。
解析: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 )。
A. 似曾相识燕归来
B. 小园香径独徘徊
C. 夕阳西下几时回
答案:A。
解析:出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9.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 )。
A. 坐下
B. 因为
C. 座位
答案:B。
解析:这里“坐”表因为。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B。
解析:诗中佳节指重阳节。
1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描写什么情感的?( )
A. 爱情
B. 友情
C. 师生情
答案:A。
解析:此句原本是表达爱情的坚贞。
1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 )。
A. 卫青、李广
B. 霍去病、卫青
C. 李广、霍去病
答案:A。
解析:龙城飞将一般认为是卫青和李广。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哪位诗人?( )
A. 王维
B. 孟浩然
C. 常建
答案:A。
解析:此句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B. 冬季
C. 秋季
答案:B。
解析:此句描写的是冬季雪景,将雪比作梨花。
1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哪座山?( )
A. 泰山
B. 华山
C. 衡山
答案:A。
解析:诗句写的是泰山,体现泰山雄伟。
16.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是指( )。
A. 一种花卉
B. 一首乐曲
C. 一个舞蹈
答案:B。
解析:《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
1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
A. 陆游《游山西村》
B.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 苏轼《题西林壁》
答案:A。
解析:此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
1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的是( )。
A. 梅花
B. 竹子
C. 松树
答案:B。
解析:诗句描绘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
1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三春晖”指的是( )。
A. 春季的阳光
B. 母亲的恩情
C. 三种恩情
答案:B。
解析:这里用春晖象征母亲的恩情。
2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指的是( )。
A. 冰冷的心
B. 纯净高洁的心
C. 思乡的心
答案:B。
解析:“冰心”表示诗人纯净高洁的心境。
21.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写的是( )。
A. 石灰
B. 石头
C. 雪花
答案:A。
解析:诗句是于谦《石灰吟》中的,以石灰自喻。
22.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 )。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答案:A。
解析:此句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
2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西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答案:A。
解析:诗句写的是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美景。
2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写( )的送别场景。
A. 李白送孟浩然
B. 王维送元二
C. 王昌龄送辛渐
答案:A。
解析:这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场景。
2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 )。
A. 杜甫《春望》
B. 杜甫《登高》
C. 杜甫《月夜》
答案:A。
解析:诗句出自杜甫《春望》,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2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指( )。
A. 战火
B. 烟花
C. 古代报警信号
答案:A。
解析:这里“烽火”指战争。
2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的是( )的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B。
解析:从稻花、蛙声可知是夏天。
2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
A. 文天祥
B. 岳飞
C. 辛弃疾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29.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锦官城”指的是( )。
A. 长安
B. 成都
C. 洛阳
答案:B。
解析:锦官城是今成都。
30.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春季
B. 秋季
C. 冬季
答案:B。
解析:从“晴空一鹤”可知是秋季。
3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王谢”指的是( )。
A. 帝王和大臣
B. 两个大家族
C. 地名
答案:B。
解析:王谢指东晋时期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家族。
3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 )。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 王维《鸟鸣涧》
C. 孟浩然《宿建德江》
答案:A。
解析:此句出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3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是( )。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 旧事物永远存在
C. 事物都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是( )的景象。
A. 初春
B. 仲春
C. 暮春
答案:A。
解析:此句写初春黄莺争树、燕子筑巢的画面。
35.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写的是( )的场景。
A. 战争
B. 暴雨
C. 日出
答案:A。
解析:诗句描绘战争的紧张气氛。
36.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周郎”指的是( )。
A. 周瑜
B. 周亚夫
C. 周敦颐
答案:A。
解析:周郎是周瑜,诗句是对赤壁之战的假设。
3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 )的诗句。
A. 李商隐
B. 杜牧
C. 温庭筠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3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作者是( )。
A. 李商隐
B. 李白
C. 李贺
答案:A。
解析:诗句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内容。
39.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象征( )。
A. 信使
B. 爱情
C. 希望
答案:A。
解析:青鸟在古代神话中是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信使,这里代指信使。
4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作者是( )。
A. 李商隐
B. 王维
C. 孟浩然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李商隐的诗句。
4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作者是( )。
A. 李煜
B. 柳永
C. 晏殊
答案:A。
解析:这是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的词句。
4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离愁”指的是( )。
A. 离乡之愁
B. 亡国之愁
C. 失恋之愁
答案:B。
解析:李煜写此词抒发亡国之痛。
4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 )的情感。
A. 思乡与报国矛盾
B. 对家乡的厌恶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战士们思乡却因未建功不能归乡的矛盾。
44.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作者是( )。
A. 范仲淹
B. 欧阳修
C. 柳永
答案:A。
解析:此句是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的内容。
45.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作者是( )。
A. 欧阳修
B. 柳永
C. 李清照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词句。
46.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乱红”指的是( )。
A. 凌乱的红花
B. 红色的头发
C. 红色的布
答案:A。
解析:这里“乱红”指凌乱的落花。
47.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 )的情感。
A. 爱情的执着
B. 对事业的追求
C. 对友情的忠诚
答案:A。
解析:此句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48.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 )的场景。
A. 元宵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答案:A。
解析:此句写元宵节寻觅佳人的情景。
49.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作者是( )。
A. 李清照
B. 朱淑真
C. 吴文英
答案:A。
解析:这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开篇。
50.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的是( )。
A. 菊花
B. 油菜花
C. 牡丹花
答案:A。
解析:这里“黄花”指菊花。
51.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项羽的敬佩
B. 对项羽的批评
C.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A。
解析:诗句表达对项羽气节的敬佩。
5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作者是( )。
A. 陆游
B. 杨万里
C. 范成大
答案:A。
解析:此句是陆游《示儿》中的诗句,表达爱国之情。
5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B. 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C. 对歌舞的喜爱
答案:A。
解析:诗句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享乐。
5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是( )。
A. 杨万里
B. 陆游
C. 辛弃疾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杨万里《小池》中的诗句。
5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作者是( )。
A. 杨万里
B. 陆游
C. 辛弃疾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
56.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死亡的恐惧
B. 爱国之情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B。
解析:诗句体现陆游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情。
5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作者是( )。
A. 陆游
B. 朱熹
C. 程颐
答案:A。
解析:此句是陆游的名言,强调实践。
58.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程颢
C. 张栻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朱熹《春日》中的诗句。
5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答案:A。
解析:此句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
6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作者是( )。
A. 辛弃疾
B. 陆游
C. 杨万里
答案:A。
解析:此句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内容。
6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作者是( )。
A. 辛弃疾
B. 陆游
C. 杨万里
答案:A。
解析:此句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词句。
62.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 )的情感。
A. 爱国与建功立业
B. 对君王的不满
C. 对名利的淡泊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辛弃疾渴望为君王分忧、建功立业的爱国情。
63.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表达了( )的情感。
A. 无奈
B. 快乐
C. 愤怒
答案:A。
解析:此句表达词人有苦难言的无奈。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的哲理是( )。
A. 事物发展不可阻挡
B. 青山的强大
C. 东流的必然
答案:A。
解析:诗句寓意事物发展如江水东流不可阻挡。
6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B. 对长江景色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向往
答案:A。
解析:诗句借长江水表达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无尽感慨。
66.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作者是( )。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柳永
答案:A。
解析:此句出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答案:A。
解析:词句描绘长江的壮阔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68.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 )。
A. 周瑜
B. 诸葛亮
C. 曹操
答案:A。
解析:此处指周瑜潇洒从容指挥赤壁之战。
6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 )。
A. 月亮
B. 美女
C. 团圆
答案:A。
解析:婵娟在这指代月亮。
7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苏辙
C. 苏洵
答案:A。
解析:这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开篇。
7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蕴含的哲理是( )。
A. 人生充满变化
B. 月亮影响人生
C. 悲欢离合是坏事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人生如月亮一样有各种变化。
72.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黄庭坚
C. 秦观
答案:A。
解析:此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 )的心境。
A. 旷达超脱
B. 悲伤凄凉
C. 愤愤不平
答案:A。
解析:此句体现苏轼面对挫折时旷达超脱的心境。
7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西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答案:A。
解析:诗句描绘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的美。
75.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柳永
C. 欧阳修
答案:A。
解析:此句也是苏轼写西湖的名句。
7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哲理是( )。
A. 当局者迷
B. 庐山难识
C. 身在山中好
答案:A。
解析:诗句说明由于自身局限难以看清事物全貌,即当局者迷。
7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苏辙
C. 苏洵
答案:A。
解析:这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诗句。
78.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擎雨盖”指的是( )。
A. 荷叶
B. 雨伞
C. 屋顶
答案:A。
解析:这里用擎雨盖形象地表示荷叶。
7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B. 对友情的珍惜
C. 对时光的留恋
答案:A。
解析:诗句赞美了秋末冬初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美好景色。
80.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答案:A。
解析:此句是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内容。
81.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绘的是( )的场景。
A. 狩猎
B. 打仗
C.
答案:A。
解析:此句和上文一起描绘出猎时壮观的场面。
8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 )的情感。
A. 豪迈奔放
B. 消极悲观
C. 孤独寂寞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出苏轼虽年老但仍有豪迈的气概。
83.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 )的典故。
A. 冯唐易老
B. 冯唐持节
C. 冯唐请战
答案:A。
解析:这里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希望朝廷重用自己。
8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指的是( )。
A. 天狼星,喻指侵扰北宋的西夏等
B. 一种凶猛的狼
C. 北方的敌人
答案:A。
解析:天狼在此喻指西北方侵扰北宋边境的西夏等政权。
8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作者是( )。
A. 叶绍翁
B. 翁卷
C. 林逋
答案:A。
解析:此句是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诗句。
86.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怜”的意思是( )。
A. 怜惜
B. 可怜
C. 喜爱
答案:A。
解析:怜在此处是怜惜的意思,怕木屐踩坏青苔。
87. “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白沙堤”在( )。
A. 杭州西湖
B. 扬州瘦西湖
C. 苏州太湖
答案:A。
解析:白沙堤在杭州西湖。
88.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刘禹锡
C. 元稹
答案:A。
解析:此句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内容。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暖树”指的是( )。
A. 向阳的树
B. 温暖的树
C. 春天的树
答案:A。
解析:暖树指向阳的树。
90.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西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答案:A。
解析:诗句写的是西湖初春的景色。
9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是( )。
A. 野草
B. 野花
C. 树木
答案:A。
解析:此句生动地描绘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9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解析:此句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
93.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远芳”指的是( )。
A. 远处的芳草
B. 远方的花香
C. 远方的美景
答案:A。
解析:远芳指远处的芳草。
94.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王孙”原指( ),这里指( )。
A. 贵族子弟,朋友
B. 皇帝,友人
C. 诗人自己,行人
答案:A。
解析: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送别的朋友。
95.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写的是( )的瀑布。
A. 庐山
B. 黄山
C. 衡山
答案:A。
解析: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9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夸张、比喻
B. 拟人、夸张
C. 排比、夸张
答案:A。
解析:诗句将瀑布高度夸张,又把瀑布比作银河。
97.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写的是( )的景色。
A. 长江三峡
B. 黄河壶口
C. 珠江三角洲
答案:A。
解析:诗句描绘长江三峡水流之急,行船之快。
9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 )的心情。
A. 欢快
B. 悲伤
C. 惆怅
答案:A。
解析:诗句体现诗人获赦后轻松欢快的心情。
9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的是( )。
A. 孟浩然
B. 王昌龄
C. 王维
答案:A。
解析:故人指孟浩然,李白在此送别他去扬州。
10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 )的情感。
A. 对友人的不舍
B. 对景色的赞美
C. 对离别的豁达
答案:A。
解析:诗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