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 )
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
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 D.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
4.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指在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
A.3.8 N B.3.6 N C.3.4 N D.无法确定
5.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6. 关于二力平衡,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B.只要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C.只要两个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D.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7.手握油瓶,油瓶不从手中滑落.下列分析和解答中正确的是( )
A.手对瓶的压力和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和瓶子重力平衡
C.瓶子重力小于手对瓶的摩擦力
D.手对瓶子的压力大于瓶的重力
8.大家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在教室内推动课桌比较容易,而推动讲台就比较困难.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道理是( )
A.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B.物体越大,摩擦力越大
C.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
D.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9.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直升机悬停在空中
C.火车进站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10.重98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受19.6牛的阻力,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加多大的水平力( )
A.19.6牛 B.98牛 C.117.6牛 D.无法确定
1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仍可行进,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2.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生活现象中,为了防止物体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B.汽车行驶时,驾驶员需佩戴安全带
C.洗过手后,用力向下甩手,可以甩掉手面上的水珠
D.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在起跳前总要助跑一段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用手提书包时,对于提书包的力,受力物体时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同时手也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于这个拉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14.一天,发生了两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个交警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出那辆车,因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是________(填“同时”或“先后”)产生的。
15.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__________(填“成正比”或“成反比”)。
16.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17. 在①肥皂、②被拉长的橡皮筋、③弹簧、④铝导线中,具有弹性的是 ,具有塑性的是 ,具有弹力的是 (均填写序号,可重复选).
18. 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 N.
19.小滨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
为 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1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班级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 (选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三、作图题(共6分)
21.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N,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2题9分,23题16分)
22.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钢片的形变情况,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25N,它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假如一粒小铁丸的质量是0.025kg,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g=10N/kg)
25.瓶子的质量是300g,瓶内装有重4.5N的水。求(1)瓶和水的总质量;(2)瓶和水的总重。(g=10N/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