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8:50
文档

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2

黄陵县隆坊中学文件黄隆中校字[2013]27号——————————————★——————————————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基教室:现将我校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呈上,请阅示。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抄报:黄陵县教育局黄陵县隆坊中学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共印5份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隆坊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服务于隆坊、阿党、太贤三个乡镇,服务半径25公里,覆盖人口三万多人,学校占地面积4534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60.26平方米。学校建
推荐度:
导读黄陵县隆坊中学文件黄隆中校字[2013]27号——————————————★——————————————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基教室:现将我校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呈上,请阅示。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抄报:黄陵县教育局黄陵县隆坊中学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共印5份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隆坊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服务于隆坊、阿党、太贤三个乡镇,服务半径25公里,覆盖人口三万多人,学校占地面积4534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60.26平方米。学校建
黄陵县隆坊中学文件    

黄隆中校字[2013]27号     

——————————————★——————————————

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黄陵县基教室:

现将我校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呈上,请阅示。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抄  报:      黄陵县教育局                                    

黄陵县隆坊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共印5份

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黄陵县隆坊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服务于隆坊、阿党、太贤三个乡镇,服务半径25公里,覆盖人口三万多人,学校占地面积4534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60.26平方米。学校建有团队活动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心语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多功能电教室及校园远程教育网等“一部两地29室”,所有教学班级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省级一类标准。

逝水流年中,全体教师风雨同行,日夜兼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发展之路。几十年来,我们始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始终坚持“示范加特色”,发扬“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奋进创新、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办学精神,始终把争创高质量的一流名校作为奋斗目标,不但重视教学质量,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受社会认可,受高一级学校欢迎的基础性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奋斗拼搏,学校政通人和,环境优雅美丽,教学秩序井然,管理规范有序,教师敬业爱生,学生乐学上进,已经形成了“诚信兼容、和谐臻善、致知高雅”的校风,“敏于学习、乐于奉献、勇于实践”的教风,“勤学自励、精思求进、合作发展”的学风。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市级“骨干初中”、“文明校园”;县级“文明单位”、“绿色学校”、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科研基地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基层工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现有在校学生1158人,共设2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17人(其中男教职工50人,女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46人;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因为只有教师发展了,才有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我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校比较扎实的校本教研。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确保我校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是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分管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组织校本教研的具体负责人,教务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整合教务处、学生处、教研组、备课组、总务处的力量,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我们非常强调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要求班子成员在教学上做到“五个一”,即“上好一门专业课;每周至少听1—2节课;参加一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蹲点联系一个教研组;至少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这样,班子成员用无声的语言打动教师,用实际行动感化教师,用事实成果信服教师。

同时,我们制订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为上的目标,推行人性化管理。(1)方案为先导。先后制定了《隆坊中学骨干教师评定认定办法》《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隆坊中学发展性教师评定认定办法》《隆坊中学校本教研实施细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隆坊中学名师工程试行方案》、《教学质量管理方案》等方案,为校本教研起到导航作用。(2)制度为责。学校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让各个部门、各位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先后制定了《办公制度》、《例会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研组档案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制度》等制度。(3)奖赏为利。《隆坊中学教师参加教科研奖励办法》、《各类先进奖励办法》、《名师补贴条例》等一系列条例的制定,体现了人本为上的理念,尊重了教师的利益分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教育科研引领我校的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科研是学校工作的发动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但要使科研真正走近和走进教师,需要氛围创设,需要过程等待,需要管理者引领。综观学校科研发展历程,我们践履了三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科研引领第一步,要求教师从学写教学反思性文章做起。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我们就要求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性文章,我们要求教师切忌“假、大、空”,切忌抄袭没有自己影子和思想的他人文章,要求教师诚心诚意反思本职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一起抓,绝大多数教师科研意识增强了,科研能力提高了。科研引领第二步,学校成立教科室,并出台了《隆坊中学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隆坊中学校本教研实施细则》,强化科研的组织保障和科研文化建设。提倡教师读书学习,我们从有限的经费中切出一部分,用于每个教师购买专业理论读物、订购专业杂志,“逼迫”教师读书学习,使教师读书从行政干预、学校介入逐渐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每学期安排每人100元的活动经费,组织各教研组去市外同类学校学习取经;县教研室安排的档次较高的大型活动,我们总是向教研员积极争取参加的名额;县教研室安排到我校的全市教研活动,虽然需要克服组织、接待等困难,我校总是大力支持。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大量的经费,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经费支出值得,是真正地把钱化在刀口上。同时学校积极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投入资金与《现代教育报》、《教育科研》等有关报刊联姻,帮助教师发表科研文章,让教师尝试成功,促使教师从科研被动型向科研自觉型转变。科研引领第三步,开展课题研究,以学校核心课题为龙头,鼓励教师以学科研究为主线,向个人课题要质量。通过承担省市级课题,促使每个教研组自觉承担相应子课题,从学校领导到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家分工协作、齐头并进,许多教师既是课题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对象,他们不但为理论研究提供科研素材,又用习得的理论指导和推动教学实践,教学科研相得益彰。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3年,我校教师在县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达100篇左右。

 校本科研也有力地推进了教研组建设。以政史地组教师为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政史地组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

3、扎实开展我校校本教研的“123工程”

“1”是指校本教研有一个基本模式——以“课例”为载体。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推出两个公开课例,且符合以下要求:

a.要具有“示范性”或“探讨性”。

b.要有理论支撑,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c.要有主题,要充分发掘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d.要遵照程序:确定主题----个体(或集体)备课----交互说课----上课评课----反思修正----达成共识(观点)----组内推广----建立档案

e. 公开课例包括“集体备课—公开上课—公开说课—撰写教学总结”等环节。(1)集体备课。教师除了领会课改精神,深入钻研教材,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外,还要充分借助新课程学科指导小组和其他同行的力量,共同备好研修课,经指导小组确定后,教案方能交打印室打印,最后,必须经组长审核签字;(2)公开上课。要求研修课教师必须面向新课程指导小组和校内同科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听课人员必须记好听课笔记;(3)公开说课。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说课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4)公开评课,要求新课程指导小组成员及其他听课教师本着友善的态度,本着帮助教师成长的目的,由衷地肯定成功的环节,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并签上自己的姓名。(5)撰写教学总结。要求研修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评课情况对本节研修课进行教学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评课人员的建议,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再次实践。

“2”是指以“名师工程”和“中高级职称评审”为依托,搭设平台,创造条件,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为优秀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给骨干教师进修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我们也要求骨干教师、名师、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做好“传、帮、带”工作,积极参与“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研究和指导,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学校众多教师还能积极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开设高质量的公开课,且好评如潮。

我们鼓励符合中学中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教师积极参加评审,评审前我们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从填表、评课、说课到考试进行详细的辅导,并且对评课、说课环节进行预演,受邀的教师既是评委,又是学习者,此举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为此,历年来,我校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都保持了较高的通过率。

“3”是指《教师发展性评价办法》、《学生发展性评价办法》、《新课程评价》三个制度。

学校对开展的校本教研和其他培训活动以及教师参加该类活动的各种资料都做好档案工作,将教师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和感悟记录下来,作为教师成长过程的资料积累。

学校还积极在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面做文章,对教师的评价不仅限于学校教学行政部门的评价,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校实施了“学生评价教师”制度,有力地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学期期中检查后,校长室统一指挥,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对全校课任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板书、教态、作业量、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场合反馈给任课教师,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学生评价教师活动,每个教师都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让教师自觉改进提高,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几年来,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成效显著,我校的教研工作已由行政行为转变为学术行为,一种良好的研修文化已悄然形成。中考中,学生平均分、合格率连续几年攀升,学生在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获奖人次位居全县同类初中前茅。

      我校今后一段时间的总体发展目标:在重点高中升学率、全体毕业生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和正确把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正确处理好传授基础知识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寻求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平衡点;适当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作业量,让更多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个性发展的空间,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过热的择校,择师,择班),面对中考这根指挥棒,我们感觉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教育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将以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特别是在校本教研的系列化、主题化、课题化上下功夫,力争办出特色。

    最后,诚恳请求上级部门能批准我校为校本研修模范学校,谢谢!

                                           隆坊中学

                                        2013年10月18日

文档

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2

黄陵县隆坊中学文件黄隆中校字[2013]27号——————————————★——————————————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基教室:现将我校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呈上,请阅示。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抄报:黄陵县教育局黄陵县隆坊中学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共印5份黄陵县隆坊中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黄陵县隆坊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服务于隆坊、阿党、太贤三个乡镇,服务半径25公里,覆盖人口三万多人,学校占地面积4534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60.26平方米。学校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