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文】(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①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②于心,则馁矣。”
【注释】①[馁]丧失勇气而感到害怕。
②[慊(qiè)]满足,快意。
【译文】孟子说:“我知道去辨析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那一种气,极其博大,极其刚劲,用正义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一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没有义和道,气就会萎缩。(这种气)是义的不断聚集才能生成,不是依靠突然行义才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那种气就疲软了。”
2.【原文】人役而耻为役,由①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①[由]通“犹”。
【译文】人本应该是仆役,却耻于被人役使,正好比造弓的人以造弓为耻,造箭的人以造箭为耻一样。行仁的人好比射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过来寻求自身的原因罢了。
3.【原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译文】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同行善。
4.【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得志,与民由①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②,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①[由]顺着,循着。
②[淫]惑乱。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所(这里暗指能遵守“仁”),站立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这里暗指能遵守“礼”),行走在天下最宽阔的道路(这里暗指能遵守“义”)。得志的时候,与人民一起依此去做;不得志的时候,也坚持自己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