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年下半年面授考试课程-《康复护理学》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6:11
文档

2016年下半年面授考试课程-《康复护理学》复习题

1.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2.3-4,3003.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言语反应4.1-35.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是具有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认知:是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是体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3、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4.脑
推荐度:
导读1.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2.3-4,3003.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言语反应4.1-35.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是具有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认知:是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是体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3、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4.脑
1.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

2.3-4,300

3.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言语反应

4.1-3

5.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是具有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认知:是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是体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

3、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

4.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视听觉障碍、癫痫及心理行为异常。

简答题:

1. 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等,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

(2)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近端肢体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出现替代动作。

(3)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检查时应先测试健侧同名肌。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才有临床意义。

(4)肌力在 3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必须保持同一强度。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5)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患者。

2.认知障碍的表现:注意力障碍 、记忆力障碍 、推理/判断问题障碍、执行功能障碍 ,以及包括精神活动过程整体降低。

论述

1.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包括左右和前后平衡训练。一般静态平衡完成后,进行自动动态平衡训练,即要求患者的躯干能做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不同摆幅的摆动运动。最后进行他动动态平衡训练,即在他人一定的外力推动下能保持平衡。

(1)坐位左右平衡训练:让患者取坐位,患者坐于其患侧,一手放在患者腋下,一手放在其健侧腰部,嘱其头部保持正直,将重心移向患侧,再将重心移向健侧,反复进行。

(2)坐位左右平衡训练:患者在护士的协助下身体向前或后倾斜,然后慢慢恢复中立位,反复训练。静态平衡完成后,进行自动动态平衡训练,即要求患者的躯干能做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不同摆幅的摆动运动。最后进行他动动态平衡训练,即在他人一定的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平衡。

(3)坐到站起平衡训练:指导患者双手交叉,让患者屈髋、身体前倾,重心移至双腿,然后做抬臀站起动作。患者负重能力加强后,可让其做双手交叉、屈髋、身体前倾,然后自行站立。

2.步行训练:学习平衡杆内患腿向前迈步时,要求患者躯干伸直,用健手扶栏杆;重心移至健腿,膝关节轻度屈曲。护士扶住其骨盆,帮助患侧骨盆向前下方运动,防止患腿在迈步时外旋。当健腿向前迈步时,患者躯干伸直,健手扶栏杆,重心前移,护士站在患者侧后方,一手放置于患腿膝部,防治患者健腿迈步时膝关节突然屈曲以及发生膝反张;另一手放置于患者骨盆部,防止其后缩。健腿开始只迈至于患腿平齐位,随着患腿负重能力的提高,健腿可适当超过患腿。指导患者利用助行器和手杖等帮助练习。

3.上下楼梯训练 原则为上楼时健足先上,患足后上;下楼时患足先下,健足后下。上楼时,健足先放在上级台阶,伸直健腿,把患腿提到同一台阶;下楼时,患足先下到下一级台阶,然后健足迈下到同一级台阶。在进行训练前后给予充分的说明和示范。步态逐渐稳定后,指导患者用双手扶楼梯栏杆独自上下楼梯。

4.上肢控制能力训练 包括前臂的旋前、旋后训练,肘的控制训练,腕指伸展训练。

5.改善手功能训练 包括作业性手功能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训练,ADL 能力训练。

1、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

2、失能、残障

3、徒手肌力检查、器械检查

4、支撑期、摆腿期

5、1-3

名词解释

1、作业治疗:通过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去治疗 有身体或精神疾患的伤残人士,提高病人在各方面达到最高程度的功能水平和性。

2、 失用症:又称运用障碍,是由于脑损伤致病人在无智能障碍、理解困难、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肌强直及共济失调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执行有目的的动作。

3、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

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简答题

1.0级 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无阻力

1级 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之末出现轻微阻力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后50% 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 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级 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2. 抗阻训练原则、渐进抗阻训练原则、超负荷原则、超量恢复原则

论述

1. 软瘫期的良姿位摆放 分为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和仰卧位。

2、软瘫期的被动活动 病情稳定后,在病后第3~4日起患肢所有的关节都应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挛缩。每日2~3次,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切忌粗暴。直到主动运动恢复。

3、软瘫期的按摩 对患者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同时又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不使用强刺激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质的推摩,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按摩和揉捏。

4、软瘫期的主动活动

(1) 翻身训练:尽早使患者学会向两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患者拇指置于健侧拇指上(Bobath式握手)屈膝,健腿插入患腿下方。交叉的双手伸直举向上方,做左右侧方摆动,借助摆动的惯性,让双上肢和躯干一起翻向健侧。向患侧翻身:患者仰卧位,双手呈Bobath式握手,向上伸展上肢,健侧下肢屈曲。双上肢左右侧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

(2)桥式运动:在床上进行翻身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患侧伸髋屈膝肌的练习,这对避免患者今后行走时出现偏瘫步态十分重要,包括双侧桥式运动、单侧桥式运动和动态桥式运动。

文档

2016年下半年面授考试课程-《康复护理学》复习题

1.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2.3-4,3003.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言语反应4.1-35.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是具有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认知:是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是体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3、脊髓损伤: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4.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