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阅读
1.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小题。
【甲】
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船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排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乙】
这个不幸的人眼看是完了。谁能从这强大的卷抱中把他夺过来呢?可是尼摩船长跳在章鱼身上,又一斧子,他把另一只胳膊又砍下来了。他的副手奋勇狂怒地跟那些爬在鹦鹉螺号两边的其他章鱼战斗,船员们各人挥动斧头,乱砍乱杀,加拿大人,康塞尔和我,我们也把我们的武器穿进这大团肉块中去,空气中弥没着一种浓郁的怪味,真是可怕极了。
在一瞬间,我以为那个不幸被章鱼缠住的人可能从它那强大的吸盘上救下来。八只胳膊有七只都被砍下了。剩下的一只把那个人像一支笔般挥动,在空中转来转去,但当尼摩船长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当这团浓黑雾气消散的时候,乌贼不见了,跟它一起,我的不幸的同胞也不见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乙】选段及全书的内容,简要概述尼摩船长两次救人的最后结局,概括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3)说说《海底两万里》和《基地》在艺术特色上的相同点与在情节内容上的不同点。
【答案】 (1)大战鲨鱼;大战章鱼
(2)文段【甲】中尼摩船长成功救了采珠人,并赠送财富给他。文段【乙】中尼摩船长未能挽救那名被章鱼卷走的船员,尼摩船长非常悲伤。从中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果断、有善念的英雄。
(3)相同点:科学与幻想结合,想象新奇,情节生动、扑朔迷离、跌宕起伏、惊险曲折、扣人心弦。
不同点:《海底两万里》是海底旅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来化解海底旅行的种种险境,历览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最后成功脱险;《基地》是空中旅行:由五个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故事构成,描绘了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银河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解析】【分析】(1)【甲】段写尼摩船长和鲨鱼搏斗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大战鲨鱼,【乙】文写尼摩船长和章鱼搏斗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大战章鱼。
(2)根据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和积累即可简要概述尼摩船长两次救人的最后结局以及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3)根据对这两部名著的阅读和理解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大战鲨鱼;大战章鱼
⑵ 文段【甲】中尼摩船长成功救了采珠人,并赠送财富给他。文段【乙】中尼摩船长未能挽救那名被章鱼卷走的船员,尼摩船长非常悲伤。从中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果断、有善念的英雄。
⑶ 相同点:科学与幻想结合,想象新奇,情节生动、扑朔迷离、跌宕起伏、惊险曲折、扣人心弦。不同点:《海底两万里》是海底旅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来化解海底旅行的种种险境,历览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最后成功脱险;《基地》是空中旅行:由五个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故事构成,描绘了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银河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此题考查学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的篇目都应该认真阅读,包括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都应该熟记,做题时,静下心来,按照题干要求,仔细回忆思考作答。
⑶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甲)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这军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給了我校款200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乙)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做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慢慢的,不但是衣服,什么他也想卖,凡是暂时不用的东西都马上出手。他喜欢看自己的东西变成钱,被自己花了;自己花用了,就落不到别人手中,这最保险。把东西卖掉,到用的时候再去买;假若没钱买呢,就干脆不用。脸不洗,牙不刷,原来都没大关系,不但省钱,而且省事。体面给谁看呢?穿着破农,而把烙饼卷酱肉吃在肚中,这是真的!肚子里有好东西,就是死了也有些油水,不至于像个饿死的老鼠。
(1)选文(甲)(乙)分别出自散文集《________》和小说《________》。
(2)请用四字词语填写下表范爱农与祥子的命运三步曲。
范爱农:________——备受——________
祥子:________——不甘失败——________
(3)两位作家揭示范爱农与样子的悲剧命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2)范爱农:向往追求(“向往、追求”都可);绝望自杀(或“溺水身亡”);祥子:充满幻想(“精神向上、精进向上、积极向上”都可);自甘堕落(或“颓废堕落”)
(3)①范爱农溺水身亡。在当时浑浑噩噩的国度里,他不满现状、不屈不挠而又无力改变现实的心志,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的不彻底性。②祥子“三起三落”,最后的堕落,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有关的文学常识。甲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乙文选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2)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如范爱农:追求——备受——溺水身亡。再如《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也可以称为“三起三落”。注意填充前后两空即可。
(3)选文主要是通过描写范爱农这一人物悲剧,来表达一种对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及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等。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而祥子是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形象之一,凝聚了个性与共性,是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缩影,借助样子这一形象,我们可以看到旧社会中底层人们的辛酸、窘迫与悲楚,他的悲剧其实也是时代与民族的悲剧。我们在深度探析祥子命运的同时,应该善于利用理性思维,将会帮助我们更本质地理解祥子悲剧命运的深邃含义。
故答案为:⑴ 朝花夕拾 ; 骆驼祥子
⑵ 向往追求 ; 绝望自杀 ;
充满幻想 ; 自甘堕落
⑶ ①范爱农溺水身亡。在当时浑浑噩噩的国度里,他不满现状、不屈不挠而又无力改变现实的心志,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的不彻底性。②祥子“三起三落”,最后的堕落,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结合选段内容判断作品出处。
⑵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通读名著《 范爱农 》和骆驼祥子 。明确范爱农与祥子的命运三步曲。
(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安排的社会意义,通读名著,明确两位作家揭示范爱农与样子的悲剧命运的目的的社会意义。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头。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剐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请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2)联系原著,说说祥子前后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他是遭遇了怎样的打击才变成这样的?
(3)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的一个艺术特色。
【答案】 (1)祥子只顾眼前吃好喝好,把棉衣全卖了。
(2)以前:善良、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现在: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祥子拥有自己的车以求自力更生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或经历了“三起三落”),加上心上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对人生失去希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3)【示例1】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使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朴实有力。如“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这样的语言,简洁直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示例2】老舍笔下的人物个性突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通过心理描写,表现祥子的麻木、堕落,“变成了走兽”的形象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可结合“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这一语句,从祥子的行为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2)《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是,经历了“三起三落”的遭遇,又加上心上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对人生失去希望,迷失了人生方向。最终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3)本文中的祥子,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语言口语化,风趣幽默,寓意深刻,如文本中的“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这样的语言,简洁直白,通俗易懂;善于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如“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祥子人性的转变。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祥子只顾眼前吃好喝好,把棉衣全卖了。
⑵ 以前:善良、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现在: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祥子拥有自己的车以求自力更生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或经历了“三起三落”),加上心上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对人生失去希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⑶ 【示例1】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使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朴实有力。如“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这样的语言,简洁直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示例2】老舍笔下的人物个性突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通过心理描写,表现祥子的麻木、堕落,“变成了走兽”的形象特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概述,注意通读语段,明确内容,用“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格式概述。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个性的把握,注意分析祥子前后的不同性格,然后结合名著内容分析变化的直接原因和社会原因。
⑶本题考查名著艺术特色的把握,通读语段,从口语化的语言和突出的人物个性两方面分析。
4.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________,又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
(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择一位人物作介绍。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
【答案】 (1)阿长(长妈妈);寿镜吾
(2)示例:①孙侦探敲诈祥子积攒已久准备买车的钱——他阴险狡诈。②祥子在烈日下辛苦拉车,用自己辛苦节约三年的钱买车——他勤劳朴实。
【解析】【分析】(1)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又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这些人物都是作者所尊敬的人物。
(2)从《骆驼祥子》一书中选择一位人物说明“人性的美与丑”。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情节来说明。如人性的美:祥子身强力壮。二十多岁的年纪、身体健硕、身材颀长,拉车练就了一身结实硬棒的肌肉;祥子勤劳。每天早出晚归,散客也拉,包月也拉,不参与扯闲白,甚至还低价抢同行生意;祥子简朴。为了存钱买车不吃茶喝酒、不,甚至连生病都舍不得吃药。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人性的丑:刘四爷是人和车厂的老板,也是个厉害人物,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出狱以后,开了个洋车厂子,他最晓得怎样对付穷人,对租他车子的车夫怎样压榨盘剥就不用说了,就是对他唯一的女儿虎妞也全然没有一点疼爱。虎妞很能干,把人和车厂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刘四爷就不愿意让她出嫁,好一心一意帮他打理生意,把虎妞生生的拖成了一个老姑娘。他自己却一心想着哪天娶上一个小老婆给他生一个儿子。虎妞和祥子结婚后,刘四爷和虎妞彻底决裂,虎妞和祥子住在大杂院里,刘四爷一分钱都没有资助过他们。后来刘四爷干脆把人和车厂的车子都卖了,自己卷着钱四处玩乐去,而虎妞却因为难产没有钱去医院凄惨的死去。
故答案为:⑴阿长(长妈妈);寿镜吾;
⑵示例:①孙侦探敲诈祥子积攒已久准备买车的钱——他阴险狡诈。②祥子在烈日下辛苦拉车,用自己辛苦节约三年的钱买车——他勤劳朴实。
【点评】⑴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⑵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5.积累运用
(1)《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__作品语言以________为基础小说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是他的外号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___,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老舍;北京话;祥子;骆驼;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2)回忆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解析】【分析】(1)《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讲述的是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他从农村来到城市,最大的梦想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的劳动者。但“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最终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据此可填写作答。(2)《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叙事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文集由《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作品构成。在七年的教材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两篇文章。
故答案为:⑴ 1、老舍 2、北京话 3、祥子 4、骆驼 5、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⑵ 1、回忆散文集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阿长与<山海经>》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
⑵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名著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名著,掌握名著的基本知识、经典情节、精彩片段、人物故事,要经常阅读,反复阅读名著,注意平时的积累。
6.名著阅读
(1)以上是小说《骆驼祥子》中故事的四幅插图,请根据画面情景用图中序号排列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________
(2)下列是名著《海底两万里》的封面设计,现在需要一段腰封推荐词,请你来帮忙。
【答案】 (1)乙、丁、丙、甲
(2)腰封推荐词示例:一本探索海底奥秘、幻想未来世界的书,一本经历两个世纪仍被世人所喜爱的书,值得你拥有。又如: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险象迭生的故事情节,风靡全球的科幻小说,不容错过。
【解析】【分析】名著学习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理解。
故答案为:⑴乙、丁、丙、甲
⑵腰封推荐词示例:一本探索海底奥秘、幻想未来世界的书,一本经历两个世纪仍被世人所喜爱的书,值得你拥有。又如: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险象迭生的故事情节,风靡全球的科幻小说,不容错过。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仔细读图,结合故事情节的先后排序,乙、祥子起初到城里拉车,丁、从军营牵走骆驼,丙、遇见虎妞和她成亲,甲、最后变成行尸走肉穷困潦倒。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答题时应注意,按照“腰封”的特点,对《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作简要概括的介绍,也可以列举书中精彩的环节和阅读体验。
7.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
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
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答案】 示例一: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示例二: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举出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积极、向上、要强→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一次感到不公、对生活仍是满满的希望、绝不服输
二起:把骆驼卖了,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抱有希望、感到温暖和亲切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积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希望破灭。→惶恐无助、陷入迷茫、认命、麻木三起:虎妞与祥子结婚了。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为能有自己的车而高兴三落: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又知道小福子死去的消息→混混度日、彻底堕落、失去任何希望。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据此分析及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一: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示例二:祥子干包月时,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积累。这类题考查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较多。一般选取的片段应该是该名著中比较经典或者是特征明显的片段,建议考生对于课本提供的精彩片段阅读要认真阅读,烂熟于心。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太公扯住鲁智深道:“和尚,你苦了老汉一家儿了!”鲁智深说道:“休怪无礼。且取衣服和直裰来,洒家穿了说话。”庄家去房里取来,智深穿了。太公道:“我当初只指望你说因缘,劝他回心转意,谁想你便下拳打他这一顿,定是去报山寨里大队强人来杀我家。”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说与你: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这两个鸟人,便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不怕他。你们众人不信时,提俺禅杖看。”庄客们那里提得动。智深接过来手里一似拈灯草一般使起来。太公道:“休要走了去,却要救护我们一家儿使得。”智深道:“甚么闲话!俺死也不走。”太公道:“且将些酒来吃,休得要抵死醉了。”鲁智深道:“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太公道:“恁地时最好。我这里有的是酒肉,只顾教吃。”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鲁智深要禅杖时,写道“庄客们那里提得动。”从表现主要人物的角度看,这是什么描写?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
(3)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
(2)侧面描写,力气大,武艺高强。
(3)不畏强暴,扶危济困,勇担责任,具有侠肝义胆。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中提出的人名“鲁智深”可知该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2)该文段主要描写鲁智深赶走土匪之后和刘太公的对话,主要表现的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这里写庄客们提不动他的禅杖,在人物描写上叫做侧面描写,其作用是为了体现鲁智深的力气之大,武艺之高,他的目的是让刘太公放心。据此作答即可。
(3)要分析鲁智深的性格就要从选文中找出描写他的言行的语句,文中他帮助刘太公赶走了那些土匪,体现了他扶危济困的性格特点;刘太公因为鲁智深打了那些人而感到害怕,文中写到: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说与你: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这两个鸟人,便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不怕他。你们众人不信时,提俺禅杖看。”可以看出他不畏惧强权势力;当刘太公说不让他走,要求他留下来保护家人时,文中描写到:智深道:“甚么闲话!俺死也不走。”体现了他敢于担当的性格特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水浒传 ; 施耐庵
⑵ 侧面描写,力气大,武艺高强。
⑶ 不畏强暴,扶危济困,勇担责任,具有侠肝义胆。
【点评】⑴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内容,明确作家作品。
⑵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人物个性的把握,注意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默写。人物个性可以结合具体语言、动作,明确人物性格。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人物所作的具体事件和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个性。
9.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答案】 骆驼祥子;祥子;攒钱买车被抢;妻子难产死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本题通过环境描写及关键词“拉着空车”可以判断出A是老舍写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再根据平时的积累就可以得出答案。情节内容如:攒钱买车被抢、妻子难产死、钱被骗走、小福子上吊自杀等。
故答案为: 骆驼祥子 ; 祥子 ; 攒钱买车被抢 ; 妻子难产死亡
【点评】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结合语段内容,明确涉及的作家作品,明确作品主要内容。
10.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尼摩船长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面去。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我们潜水衣的上部是一个有螺丝钉的铜领子,铜帽就钉在领子上。圆球上有三个孔,用很厚的玻璃防护,只要人头在圆球内部转动,就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东西。(《海底两万里》)
文段中的加拿大人是谁?“好好地打猎去吧”说的是什么事?
【答案】 ①尼德兰;②游历海底平原和海底森林。(在海底散步)
【解析】【分析】阅读《海底两万里》,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文段中的加拿大人是尼德兰。“好好地打猎去吧”说的是游历海底平原和海底森林这件事情。原文是:尼摩船长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面去。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我们潜水衣的上部是一个有螺丝钉的铜领子,铜帽就钉在领子上。圆球上有三个孔,用很厚的玻璃防护,只要人头在圆球内部转动,就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东西。当脑袋钻进圆球中的时候,放在我们背上的卢格罗尔呼吸器,立即起了作用;就我个人来说,我呼吸很顺利,没有困难。
故答案为: ①尼德兰;②游历海底平原和海底森林。(在海底散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阅读《海底两万里》,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1.在“学会利用图书馆”的综合性学习中,学校七年级某班要开展一次借阅图书资料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如果你要借阅《西游记》,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应查哪一类呢?( )
A.历史类
B.童话类
C.科幻类
D.文学类
(2)学校图书馆的《违规处罚规定》(节选)如下:
读者借阅后应按时归还,逾期不还者,每日处以罚款0.5元/册,直至归还为止;逾期不还者不能再借阅。读者要爱护图书,不得在书内写字、划线,批注以及折叠书角或撕页、剪挖,如出现乱涂乱画、批注等情况,按0.5元/页赔偿;如出现撕页、剪挖等损坏图书的情况以及丢失图书,须买回与原书相同的版本或经本馆同意的新版本赔偿并交纳5元加工费。偷窃书刊资料者,处以原书价10倍以上的罚款或取消借阅资格并通报全校公开点名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从这份规定中我们可以获知该校图书馆读者的违规问题有哪些?
(3)在图书馆的阅览室,大家都在安静地读书,而王鹏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过程中,将椅子前后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劝说。请将劝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
【答案】 (1)D
(2)①逾期不还;②不爱护图书(损坏图书);③偷窃书刊资料。
(3)示例:王鹏同学你好!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秩序,你这样做既损坏公物,危及自身安全,又会影响他人,请你不要这样做,好吗?
【解析】【分析】(1)要借阅的《西游记》属于文学名著,故选D。
(2)可分析“逾期不还者,每日处以罚款0.5元/册”“在书内写字、划线,批注以及折叠书角或撕页、剪挖,如出现乱涂乱画、批注等情况,按0.5元/页赔偿”“偷窃书刊资料者,处以原书价10倍以上的罚款”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3)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表达清楚明白。内容上要指出他的行为是害人害己的,并提出让他改正的建议。
故答案为:⑴D
⑵①逾期不还;②不爱护图书(损坏图书);③偷窃书刊资料。
⑶示例:王鹏同学你好!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秩序,你这样做既损坏公物,危及自身安全,又会影响他人,请你不要这样做,好吗?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名著类别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西相关名著的体裁,内容。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内容,理清思路,对题干要求那个准确归纳概括。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和主题进行表达,注意语言要简洁、说话要得体。
12.名著阅读。
他是(A)、杨益言合写的《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党员,(B)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A)是指合写《红岩》的另一个作者________;(B)是指作品中的________(人名)。
【答案】 罗广斌;华子良
【解析】【分析】《红岩》的作者是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从“装疯卖傻”“挑菜”这些关键情节可知B指的是华子良。
故答案为:罗广斌、华子良
【点评】《红岩》是中学生必读读物。其故事情节曲折有味,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平时应该将阅读作为必修课,同时阅读时应该多思考、多做读书笔记,加强感悟、强化记忆,避免人物和事件张冠李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