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7:05
文档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历史论述题(小论文)一般回答模式为“三段式”,即:1、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观点(主题)要鲜明,中心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提炼观点)2、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熟能生巧)如果涉及原因类,就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
推荐度:
导读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历史论述题(小论文)一般回答模式为“三段式”,即:1、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观点(主题)要鲜明,中心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提炼观点)2、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熟能生巧)如果涉及原因类,就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

历史论述题(小论文)一般回答模式为“三段式”,即:

1、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 

观点(主题)要鲜明,中心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                         ——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提炼观点)

2、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

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熟能生巧)

如果涉及原因类,就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素寻找: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历史背景分析: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若需要分析条件,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个人等角度分析。

3、怎么样 (结尾进行总结)  

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总结语言也切记简明扼要,避免口水话语言。一般以“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所以说…”结尾。

注意: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例1    

(2011年课标全国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第一种回答:

答:(一)观点: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文明是自身发展的结果。(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

(二)原因:

①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哲学曾领先于世界

②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③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等方面,欧洲确实走在世界前列

④工业又进一步壮大了欧洲的实力,亚非拉沦为了欧洲的附庸    

⑤欧洲在资产阶级的进程上领先世界潮流。   

(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

(三)综上所述,西方崛起是自身文明发展的结果。(怎么样 :结尾进行总结)

第二种回答:

答:(一)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

(二)原因:

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而是自身创作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和文化繁荣。

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西方近代崛起过程是通过殖民掠夺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

(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

(三)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应全面分析。(怎么样 :结尾进行总结)

例2:

材料一  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一)认识: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二)前提条件:

政治制度。英国进行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政治前提,而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大量资本。而中国商人经营商业挣来的钱多用来买田置地,没有继续扩大资本。

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占有大量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明清时期中国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不仅使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而且中国的市场越来越狭小。

科技。英国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国文化 ,抑制了科技创新。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三)综上所述,英国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没有突破萌芽状态。

文档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历史论述题(小论文)一般回答模式为“三段式”,即:1、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观点(主题)要鲜明,中心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提炼观点)2、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熟能生巧)如果涉及原因类,就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