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58:32
文档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牡会洽理2020年第5期我国基居私备始理研宄徐述□黄明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为全面展示国内学术界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脉络,本文借助尺2软件,对C/V人7数据库中的9J7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7文献(2006—20/9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年度发文分布情况、论文的学科分布、发文的重要期刊、发文作者分布、高被引论文情况、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和内容版图解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发现,以207J年//月召开的十八
推荐度:
导读牡会洽理2020年第5期我国基居私备始理研宄徐述□黄明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为全面展示国内学术界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脉络,本文借助尺2软件,对C/V人7数据库中的9J7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7文献(2006—20/9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年度发文分布情况、论文的学科分布、发文的重要期刊、发文作者分布、高被引论文情况、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和内容版图解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发现,以207J年//月召开的十八
牡会洽理 2020年第5期我国基居私备始理研宄徐述

□黄明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摘 要:为全面展示国内学术界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脉络,本文借助

尺2软件,对C/V人7数据库中的9J7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7文献(2006—20/9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计

量学研究方法,从年度发文分布情况、论文的学科分布、发文的重要期刊、发文作者分布、高被引论文情

况、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和内容版图解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发现,以207J年//月召开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为节点,从20/4年起文献呈爆发式增长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和

基层社会治理四个核心关键词展开通过对既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韋编i号:W07-8207(2020)05-0056-15

收稿日期:2020-0/-2/

作者简介:黄明涛(/9S4—),广东始兴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

为社会法治、社会治理和立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党‘法治,话语的流变规律研

究U978-20MV’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7CDJSK08YJU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屮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H题的决定》指 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 会治理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屮共屮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 局”。12可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巳经成为全社 会关注的问题,也将继续成为未来诸多学科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文献汁量分析工具对CNKI数据 库屮的937篇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呈现2006—2019年研究的学术版图和 发展趋势,间时也为深入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来自屮国知网数据库(CNKI),CNKI数据库具有种类齐全、更新速度快的优 点,1采集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度较高,能够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CNKI数据库屮2006—2019

56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兒綜述

年1有关“社会治理”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主题检索方式为:打开CNK1数据库,进入 “高级检索”,选择标签为“期刊”,主题为“基层社会治理”,连接词选择“或者”,关键间为“基层社会治 理”,共选取满足主题要求的955篇屮文文献,经人工筛选,剔除征稿、公告、新闻和会议纪要等无关数 据,最后得到满足要求的中文文献为937篇,即本文的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当前主流的可视化研究软件CitespaCe5.5 R2,该软件可操作性强,可视化效果好,已成 为国内外文献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Citespace5.5 R2软件对937篇文献进行处理,输出发文趋势、作 者聚类共现、研究机构聚类共现、研究热点聚类、关键词频次、关键间中心性、关键词突现等信息,可视 化呈现2006—2019年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和主题演进。同时,还辅助运用计量方法,对发文期刊、高产作者、高引文论文和研究机构进行描述和分析;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梳理过去十余年基 层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主题演进,剖析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加强研究提供借鉴。

二、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发文时间与发文量分布情况

2006—2019年间,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含CSSC1扩展版期刊和CSSCI辑刊)各学科期刊共刊发了 937篇与“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的学术论文。根据图1所示,2006至2013年,论文发表数均不超过20篇,2007年仅有1篇。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屮全会通过的《屮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因此,学术界对 社会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迅速升温。2014年,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文献数量达到62篇,后续 几年,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持续增长。著名文献计量学研究专家普赖斯认为,文献的增长一般分为学科 诞生阶段、大发展阶段、日趋成熟阶段以及学科的完备阶段,其屮在学科大发展阶段,论文数量剧增,有 明显的增长趋势。4从发文情况趋势图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还处于大发展阶段,学术界对这一领 域的研究热度不减。

发文M

图12006—2019年发文情况趋势图

(二)论文的学科分布和发文的重要期刊

根据CNKI显示,按照研究层次划分,在937篇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文献屮,有669篇属于社会科学基

①本论文所用数据的检索时间为2020年丨月9曰。

57牡会治理 2020年第5期

础研究,丨73篇属于研究,说明基础研究和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获得基金支持的情况如 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36篇,屮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2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篇,江苏省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基金8篇,屮央高效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8篇,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基金项目6 篇,获得各种项目基金支持的论文约占论文总量的2/5。在学术期刊发文偏好方面,发文量最高的是《人 民论坛》,发文83篇,占8.86%,排名第一。发文量排名在前列的期刊还有《中国行政管理》《领导科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甘肃社会科学》《治理研究》等,排名前15位的期刊发文量占发文总数的1/4(见表1),这些期刊多为政治学类。

表1发文期刊分布情况(排名前15J

序号期刊发文量占比(%)

1人民论坛838.86

2中国行政管理26 2.77

3领导科学22 2.35

4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 2.03

5甘肃社会科学18 3.06

6治理研究16 1.92

7浙江社会科学13 1.39

8社会主义研究12 1.29

9贵州民族研究11 1.17

10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96

11探索80.85

12理论导刊80.85

13青海社会科学70.75

14前线70.75

15学习与探索70.75

(三)发文作者分布和高被引论文情况

关于发文作者的数据分析。在citespace5.5 R2界面屮,时间区间选择2006—2019年,Node type选择 “Author”,阈值设置为TOP50、thresholding(c,cc,ccv)设置为(2,2,20),无精简网络,最后得到70个节点、6条链接线、密度0.0025的研究作者图谱(见图2)。节点为年轮状,节点越大,作者字体越大,说明该作者 总体频次越高。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或多个作者之间有合作和关联,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作 者共现信息如图2所示,节点最大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周庆智,发文丨8篇排名第一,杭 州师范大学卢福营、华中师范大学袁方成、四川大学史云贵、曲阜师范大学李增元在图谱中占有显著地 位。从合作网络来看,张国磊和张新文,刘志奇和梁德友,韩勇和朱懿,徐炜和陈民洋,于水和杨萍,郑晓 茹和刘中起存在明显的合作关系。从高产作者的论文首发时间来看(见表2),有5位学者的首次发文是 在2013年以前,10位作者在2014—2016年之间,说明基层社会治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成为学 术研究的热点。高产作者屮只有周庆智、陈发桂、朱红文和李威利4人不存在合作情形,其余11人均存在

58

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艽综达i m s a 合作情形。

胡#、懿‘徐财麟东

以云贵i f 福营t 郁建兴1汪供來*置炜t 孙柏瑛

f 志奇 雜

W 友t 徐选W #力平

«»舒

Mm 韩冬雪‘杨贫男r 纖庆智 种細V j m <_!

X 轉讷C «文欢 0牛宗岭<**沐才8 ~,«* /于 *3长山

#伟进

滸耀$ 龙忐

濟发桂冉》

斯抑琴

在志立^^增元 細JV 爱红 翔中起〇«开8

在红文肩田彬

為少来(讚种伦

洳屏苹

州)W 图2作者共现信息图

表2高产作者分布情况(排名前丨5>

序号作者单位发文数首发时间合作者

1周庆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182015 年—

2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72014 年徐永祥,杨威威,张宝锋

3卢福营杭州师范大学62012年戴冰洁

4袁方成华中师范大学52015 年余里信,罗家为,王泽,杨成雄

5史云贵四川大学52009年刘晓燕,屠火明,李文辉,冉连

6李增元曲阜师范大学52016年姚化伟,李洪强,王岩

7韩福国复旦大学42013 年张幵平,萧莹敏,蔡婴华

8陈发桂广西区委党校42011年~

9孙柏瑛中国人民大学42014年蔡磊,邓顺平,于扬铭,武俊伟,周保民

10吴晓霞广西师范大学42016年关海庭

11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42014年—

12吴晓燕西华师范大学42009年李赐平,关庆华

13李威利复旦大学42014年—

14田毅鹏吉林大学42014年张帆,薛文龙,王丽丽

15胡佳广西民族大学42016年李珍刚

(四)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关于发文机构分布的数据分析。在(‘itespace 5.5 R 2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6—2019年,Node type 选择“institution ”,阈值设置为TOP 50、thresh 〇lding (c ,cc ,ccv )设置为(2,2,20),无精简网络,最后得到75 个节点、链接线、密度0.0029的研究机构图谱。节点为年轮圆圈状,节点越大,研究机构字体越大,说 明该机构总体频次越高。机构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或多个机构之间的共现合作关系,

连线越粗,共现频

i j i t -S a 牡会治理 2020年第5期次越高从研究机构共现信息图谱来看(见图3),按二级单位进行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主要集屮在 屮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屮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华屮 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从汁量角度看(见表3),按一级单位进行量化统计,华中 师范大学发文39篇,排名第一,排名在前列的还有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屮央党校等。从 表3的信息可以看出,以“双一流”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屮国社会科学院和党校主要以基层社会 治理研究为主。

m K fH &T K .

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宄所

义予R #汉人,杜公学系T .fli 人学公兴竹押亇院

<^京农业大学公共竹理学院 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必丨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土的

中师范大学政冶学研宂院

Knmx^'^m * xrm # &大学W 啄关系与公共U 务学院 #州人卞政治与公共忏押学院

中•■!•»(>技太, M M X ' "K it f l R ^巧-w *s 大,政韵公《竹遵学r 一:二忏.城丨:大学公并竹押学院

(我《人,政I f 丨1j 公蹋卞tt

#中师范大学政治y w 际关系学院人卞A M trct 学K

^^中科技人肀中》_«#丨|»磺宄中心

图3研究机构共现信息图

表3机构发文分布情况<排名前20>

序号单位名称篇数序号单位名称篇数

1华中师范大学3911四川大学15

2华东理工大学3112杭州师范大学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813中南财经大学13

4党校2114浙江大学12

5中国人民大学2115南开大学11

6复旦大学2016苏州大学11

7吉林大学2017南京大学11

8武汉大学1818清华大学10

9北京师范大学1719民族大学10

10南京师范大学1620上海交通大学9

(五)高被引文献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从高被引文献来看(见表4),也反映了探索科学 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地位。排名前15的高被引文献主题包括技术治理、社会治理、三社 联动、网格化治理、社会组织、社区自治和治理转型等多个方面。王雨磊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的《数字下60

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李立国发表于《求是》的《创新社会治理》,徐永样和曹国惠发表 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都是这一领域的经 典文献。引用超过丨00次的论文共有8篇,作者包括王雨磊、李立国、徐永祥、王名、陈蓉卓、孙柏瑛、徐选 国和何欣峰。

表4高被引文献(排名前15J

序号作者篇名发文期刊发文时间被引数1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社会学研究2016年218 2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求是2013 年157

3徐永祥,曹国惠"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40

4王名,杨丽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137

5陈蓉卓,肖丹丹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

践、发展与走向

社会主义研究2015 年133

6孙柏瑛,于扬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南京社会科学2015 年124

7徐选国,徐永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

社会科学2016年109

8何欣峰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101 9向德平,申可君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甘肃社会科学2013 年96 10史云贵,屠火明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可行性路径探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88 11费梅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基层政社关系研究社会科学2014年82 12蒋源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社会治理转型的机制性转换云南社会科学2015 年77

13王阳从"精细化管理"到"精准化治理"—

—以上海市社会治理改革

方案为例

新视野2016年74

14姜晓萍,焦艳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理论探讨2015 年65 15张艳国,刘小钧以来我国社区治理的新常态社会主义研究2015 年

三、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版图与主题演进

(一)关键词词频分析

关键同是反映论文主题的核心词汇,高频次的关键词可以跟踪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在 CitespaC e5.5 R2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6—2019年,Node type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Top30 per 81^、出比311〇丨山1^(£;,(;<3,(;(^)设置为(2,2,20),使用?3出(111(161'精简网络,最后得到157个节点、1条 链接线、密度0.0154,M(K]ularity=0.8131,Si]h〇uette=0.7303的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见图4)。节点为十字,节点越大,关键词字体越大,说明该关键词总体频次越高。十字的厚度与该年的关键间词频成正比。关 键i司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经常出现在同一篇文献屮,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

从图4屮的信息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节点有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党组织等。在这些关键词中,又以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三个关键词在图谱屮的十字最为显眼。从量 化的视角看(见表5),基层社会治理的频次和屮心性分别为143和0.15,社会治理涵盖的范围更广,频度

61

tiiL S it钍会洽理 2020年第5期

更高。其屮,关键间中心性的数据则比较特别,基层治理、基层社会、基层党组组、枫桥经验、城市社区、乡村治理、民族地区、农村、网格化管理和法治等关键词屮心性均高于基层社会治理,说明这些关键词 与其他文献存在密切联系,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些关键词是这一时期的 研究热点。

图4关键词共现信息分析图谱

表5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中心性数据表

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

1社会治理2410.0711协商民主190.07

2基层社会治理1430.1512国家治理190.02

3基层治理0.1813乡村治理190.32

4社区治理540.0614民族地区190.26

5社会治理创新390.0415枫桥经验180.17

6基层党建260.1316城市社区170.17

7基层社会230.2317新时代160.12

8基层党组织230.5218农村140.26

9社会组织200.1519网格化管理140.32

10创新190.1320法治140.38

(二)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1.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版图。根据研究热点聚类共现分析图谱(见图5)可以看出,经过Cites-pace5.5丨i2界面导出的数据,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共有13个聚类,分别为#0城镇化、#1福田区、#2农村、#3 基层、#4基层党组织、#5社区、#6克拉玛依区、#7自治、#8乡规民约、#9现代化、#10社会化服务、#11 民族地区和#丨2党建引领。13个聚类可以归为五大类内容(见表6),第一类包括#0城镇化和#9现代化两 个聚类,第二类包括#1福田区、#4基层党组织、#6克拉玛依区和#12党建引领四个聚类,第三类包括#3基 层和#10社会化服务两个聚类,第四类包括#2农村、#8乡规民约和#11民族地区三个聚类,第五类是 #5社区和#7自治两个聚类。

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达t iiL S it

图5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共现分析图谱

表6基层社会治理关键词(研究领域)的聚类标识

聚类子聚类编号主要内容

第一类#0城镇化

基层社会、社会共治、群众路线、社会管理、善治、挑战、城镇化、民主政治、传统中国、新乡贤、项目

制、实践创新

#9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欣苑社区、政社合作、网络化治理

第-类#1福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社区治理、福田区、精细化、居委会、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官民共治

#4基层党组织农村社区、城市社区治理、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基层党组织、社区服务、治理机制、多元共治、党建#6克拉玛依区

基层社会治理、克拉玛依区、创新、广东、治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民主、合作治理、服

务下沉、家教家风

#12党建引领公共事务、中国党、基层治理、治理创新、县域治理、网格化治理、互联网、党建引领

第三类#3基层

治理能力重构、治理能力缺失、公民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基层、国家治理、治理转型、社会治理

模式、改革开放

#10社会化服务购买服务、运行机制、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吸纳社会、公共管理、政社互动、社会化

第四类#2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乡村治理、治理困境、对策、乡村振兴、治理有效

#8乡规民约社会自治、乡规民约、治理能力、"枫桥经验"

#11民族地区社会建设、民族地区、协商民主、基层社区、基层社会矛盾、路径、微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制度供给

第五类

#5社区城市社区、碎片化、协同治理、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共建共治共享

#7自治法治、枫桥经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

2.基于关键词聚类共现分析图谱和聚类标识的内容板图解读。经过CiteSpace5.5 R2界面导出的关 键间聚类共现分析图谱和节点信息,可以直观反映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版图。在关键同聚类中,每 一个关键间节点都是相关文献信息的表达,但是软件导出的结果更多地停留在浅层信息,未能展现学 术研究的深度,而通过对关键间聚类共现分析图谱和聚类标识内容版图的深入解读,将隐藏在图谱背 后的文献信息呈现出来,如作者及其观点等,可以更深刻把握研究的全貌。

第一类包含“城镇化”和“现代化”,关键词主要有基层社会、城镇化、传统中国、新乡贤、项目制、现 代化和法治化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城镇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 问题日益增多,社会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吴理财和杨桓以温州模式为例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基层 治理体系,认为既有的城乡分割的管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浙江省温州市以镇街为基础、以社区为单元、以合作社为单位配置集体产权,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国家政权在基层社

63牡会治理 2020年第5期

会的控制力5陈藻和冷天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研究“人”的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忖社区治理,认为各地兴 起的农忖新型社区是快速城镇化的产物,这类社区成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流动人U聚集的重要据 点,应当构建“三社互动”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以服务为导向和推动复合共治来进行社区治理。6刘东 杰和周海生研究江苏省淮安市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认为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包括乡村 社会治理主体弱化、乡村社会治理资源稀缺、乡村社会治理存在观念冲突,这些困境给城乡社会协N治 理带来了难题,并针对M题提出了解决方案,7郭占锋等人研究陕西省咸阳市的村庄合并带来的农忖基 层社会治理问题,认为村庄合并打破了原有村庄的边界,村民认N感不强,忖庄外部冲突上升,冲突主 要转向农村与之间,乡村治理面临多种压力8王诗宗和吴妍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杭州市余杭区基 层社会治理创新,认为在乡镇改制后,街道层级的干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出现了制度性障碍,杭州市余 杭区通过创新实施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形成功能上的“代偿”,这种可复制性的创新方式可以 为城镇化进程屮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参考9项继权和刘开创认为,城镇化推动我国“三农”的转型,也 推动国家向城市社会转型,未来三十年我国将向城市中国转变,城乡之N差別逐渐缩小,城乡逐渐走向 平等和融合,农民权利意识不断加强,行动能力不断上升,这必将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变革,因此,需要构建开放包容、城乡一体、公平法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马光川和林聚任认为,屮国农村存在 社会原子化危机和循环陷阱的两大困境,应当从社会重构走向社区培育,不断推动农忖治理现代化"王木森和唐鸣研究以来的社区治理现代化H题,认为党的h以来各地开展的社区治理创新 实践,生成了领动与实践创动的“联动一互动一融动”的治理图景V2沈费伟和张丙宣研究社会治 理创新的项目制,认为项目制模式具有目标有限性、组织灵活性、资金来源多元化、周期短等特点,实现 了跨部I'j的协同治理。”第一类聚类主要对我国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屮出现的社会转型、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利益冲突等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第二类包括“福W区”“基层党组织”“克拉玛依区”和“党建引领”四个聚类,关键间主要有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g田区、精细化、城市社区治理、多元共治、克拉玛依区和党建引领等这里的两个聚类 “福田区”和“克拉玛依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丨2月,《人民论 坛》杂志社联合屮共屮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屮国社会科学院、1_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专家 学者,对深圳市福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张文认为,福田 区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多元共治,坚持精细治理和坚持互 联网思维,不断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w杨宜勇认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福田模式,在于充分发挥政治优 势,在精准、精细、精致和极致上下功夫,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一核多元”的治理结构,二是发挥社会 自我调节的作用,三是以服务引领治理改善,四是陚权赋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治理15汤晋苏认为,福 田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在于把群众组织起来参与和监督自身事务1(1戴焰军从党建视角分析福田 模式,认为区委领导班子的基层党建做得好,突出亮点是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党建带动基 层社会治理:17竹立家认为,福田区基层社会治理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搭建治理平台,二是激活 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三是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服务体系王春光认为,福田 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在三个方面具有示范意义:一是多元共治,二是强化,三是社区治理创新要实 现社会共享价值地处边疆的克拉玛依区探索出一条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社工、义工和居民共同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宄炼达

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J射志强认为,克拉玛依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真心为群众服务 的理念,二是有正确的定位,三是抓住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对症下药,四是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重关系。20第二类聚类主要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地区,并贯穿党建这条主线。如福田区位于 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中心城区,也是深圳市所在地,经济发达,市民素质 普遍较高,党政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敢于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方 法,实行多元共治和精细化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其经验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克拉玛依作为西部地 区,在社会治理方面摸索出了一条创新路径,作为内陆地区的典范,也值得研究和借鉴第三类包括“基层”和“社会化服务”两个聚类,关键词主要有治理能力重构、公民参与、基层政 府、购买服务和政社互动等。周根才认为,基层采取传统的硬治理手段和方法d经不能有效解 决新问题,应当从社会干预疏导能力、合作共治能力等软治理能力进行基层的治理能力建构。[21周庆智认为,代理治理揭示了基层治理的性质。代理治理具有政治与行政职能合一、多中心权威治理 结构等特点。代理治理的现代转型应当从基层政治与行政职能的分离着手,建立法治化的权力结 构和体系。122崔晶认为,屮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基层与社会之M的公共场域,基层与社会之间 的合作要求弱化外包体系的行政化和畅通自下而上的参与通道,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的制定和 执行,借鉴屮国历史上的乡约与里甲模式:23陈荣卓和肖丹丹认为,当前社区治理出现了“无网格不治 理”的趋势,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关键在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要有机衔接和良性互 动,24孙柏瑛和于扬铭认为,网格化是在不确定的治理环境下采取的基层治理方案,具有一些不可 避免的内生M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125杨君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吸纳社会不应仅为技术治 理,而应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还应注重参与式行动治理。26方冠群等人研究村落共同体与农忖社会治理 的关系,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文化衰落、农民权利诉求明显、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挑战,并提出了从 整合乡村文化、强化组织建设和改变管理理念三个方面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路径。[27尹杰钦等人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上面临着基层党组织与社会关系尚未理顺、农村社会治理各主体未能 有效整合、民主治理存在不足和法制体系不健全的挑战,并将其归因为农忖基层党组织在治理理念、方 式、环境和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28吴理财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经历过两波重 大变迁:第一波发生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第二波发生在乡村社会内部,乡村社会内部治理要在村民 自治的基础上引入法治和德治。29费梅苹认为,当前基层与社会工作组织的关系是一种领导与被 领导关系,这种关系削弱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性和专业性,因而构建良性的基层政社关系,要进一步 完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30第三类聚类主要从公品的提供、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的状况、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供给公品 以及政社互动存在的M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基层社会治理遇到的公品供给能力M题,说明学术界 对基层社会治理关注的点和面都很广,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深度。

第四类包括“农村”“乡规民约”“民族地区”三个聚类,关键间主要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乡村治理、“枫桥经验”、民族地区等卢福营研究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忖务监督委员会认为,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经历了“制度形成一经验扩散一优化拓展”三个阶段,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具 体表现为创新的核心内容、原则和精神实质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可复制性周少来以基t i l t s it社会治理 2020年第5W

层腐畋为切入点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结构转型,认为根除腐畋,保障基层群众合法权益,构建民主化法 治化的治理体系和反腐体系是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于水和杨萍认为,“乡政”与“村政”共存于国家与 社会的公共场域,但存在无法有效衔接的情形,提出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有限主导一合作共治”模式

周庆智认为,中国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治理的法治化,但也要取决于乡村多元社会力量的变 化。乡村治理的现代转型要重视社会发展、法治规则和社会改革三个因素。041吴永红和梁波认为,基层 社会治理模式在不断创新,而创新过程中又产生诸多治理困境。:35:程同顺和魏莉认为,城市社区存在自 治与他治的双重向度治理困境,而微治理可以有效弥合和回应这种双维困境。1:361左停和李卓认为,乡村 治理的水平体现国家治理的水平,构建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原则和德治为特色的“三治融合”治理体 系,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格局。[37杨建华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 文化,当前的社会治理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重塑乡规民约的权威,构建新型的社会共同 体,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38]刘志奇等认为,传统乡规民约是一种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相当于 “地方法”功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扬弃和再造传统乡规民约,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助益。%汪 世荣认为,“枫桥经验”的做法是完善立法、地方立法和社会规范的三层治理制度体系,这对完善村 规民约和风俗习惯,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401卢芳霞回顾浙江“桝桥经验”,认为在社 会转型时期,“枫桥经验”将从碎片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凭人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综 合治理转变、从末梢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第四类聚类主要聚焦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涉及乡村社会、乡村文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乡规民约和“枫桥经验”等内容。由于乡村社会传统因素较为浓厚,因而乡 村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采取有别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既要充分考虑传统因素,如民间习俗 和民间规范的作用等,又要注意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传统因素转化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 价值和制度。

第五类包括“社区”和“自治”两个聚类,关键同主要有城市社区、碎片化、协同治理、三社联动、法治 等。高红研究城市社区的合作治理,认为社区公共性是城市社区多元共治的价值依归,而共同体困境的 存在导致多元共治失灵,提出应通过公共性重构来实现合作共治。[42;孙秀艳研究福州市鼓楼区的城市 社区治理,认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效能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鼓楼区的党建引领、践行治理理 念和提升社区服务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借鉴。[43杨贵华认为,社区协商可以使公众行使民主权利,可 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应当在社区治理中嵌入协商民主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以解决治理动力不足等问 题。%叶林等认为,运用“互联网+”与城市社区相结合,在治理理念、治理平台和治理机制等方面进 行创新,可以实现城市社区的协同共治。[451姜胜辉认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采取标准化治理,健全制 度体系、协调标准化治理多元关系,这一模式符合精细化治理的要求。[46]李德认为,我国当前基层社会 治理存在碎片化问题,从碎片化治理转向整体性治理,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从理念到实践进行多领域 创新。:47]张必春、许宝君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其实质是跨界合作。w关于三社联 动,徐永祥和曹国慧认为,这是一种实践先行、主导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届民福扯,实现基层民主和促进社区内生性发展。%田舒认为,三社联动的创新体现在多方参与决策,合理定位各 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m吴江和范炜烽认为,三社联动存在不足,一是三社之间联动不畅通,二是社工 之间合作不足,三是专业社工人才建设存在短板,四是服务与需求错位,五是居民参与形式化。:5|;关于66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綜达〇L-S tt

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M题,刘旭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在平台建设和制度衔接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法治化保障不足,应当在法治层面明确社会治理体系的各项要求J52郁建兴亦认为,社会治理需要超越 原有管控维护模式,以法治为实现手段和基本特征。[53:王志立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应当坚持以人民为屮 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应当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的幸福感。[5*第五类聚类主 要聚焦城市社区治理,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与乡 村社区存在较大差别,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诉求多元等。因此,城市社区的 治理复杂程度远高于乡村社区,自治、共治和法治是其重要价值。

(三)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主题演进

根据关键词时区线信息分析图(见图6)来看,2006—2019年间关键词一直在变化,每年都有不同的 热点和重点,2006—2013年,主要关键词只有村民自治、基层社会和基层社会治理三个。关于主题演进 还需结合图1进行分析,2006—2013年,年度最高发文量仅为14篇,说明研究的热度和深度极为有限。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M题的决定》后,“基层社 会治理”的命题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此.2014—2019年,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这一点从图6中可以得出结论:2014年关键词主要有基层治理、权力、民族地区和治理能力缺失等;2015年关键词主要有现代化、法治、善治和社会治理方式等;2016年关键词主要有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福田区和三社联动等;2017 年关键词主要有党组织、社会化服务和微治理等;2018—2019年的主要关键词有治理能力、治理机制、乡村振兴和枫桥经验等。在以上关键词屮,有四个关键词突现强度明显,分别是创新4.57,社会治理创新 3.25,社会治理3.01,基层社会治理2.76,这四个高突现强度关键词是学术研究的核心(见图7)。党的十九 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 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因此,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及加强社会 治理的制度建设都是未来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图6关键词时区线信息分析图

67

ijtt-Sil社会治理 2020年第5W

Top 4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Keywords Year Strength Begin E nd 2006 - 2019

tt会治理2006 3.0135 2010 2013 •■晒■■■■■■■_

墨匡社会泊理M06 2.7569 2012 2013 ■

钍会治理创新2006 3^535 2014 2016 -

创新20W 4.5743 2014 2015 ..

图7关键词突现信息分析图

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未来展望

通过对2006—2019年学术界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937篇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呈现出了 学科领域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党的十九届四屮全会指出: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 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55展 望未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还应当不断强化和深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 社会治理新格局,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

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嵌入机制和治理效能等方面的研究。随着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也日趋多元,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如何 明确职责划分、如何做到简约高效、如何通过凝聚民心来实现和谐治理和有效治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探丨寸。

二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研究。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党组织发挥核心 作用的同时,还需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参与作用,如促进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 治理,引导不同社会阶层、不间文化水平、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职业的公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公 众参与是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未来应在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方法、效 能、优点和困难以及制度设计、激励机制和存在障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三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而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大数据具有其自 身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捕捉、管理和处理数据集合,具有超强的整合数据资源和分析能力,可以大幅 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可以为基层社 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供便利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基层社会治 理的研究。

四是急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研究。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亟待解决 的问题,如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掌握的资源有限,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大等。未来应从基层社会治理的 社会根源、传统文化、现代化冲击等方面分析基层社会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研究解决方 案,以法治为基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68黄明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充綜迷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2] [55]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9-30.

[3] 谭提,张李义,饶丽君.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 (4):4-13.

[4] 邱均平,刘思洛,刘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回顿与展望(二)[J].图书情报研究,2009,(2〉:8-13.

[5] 吴理财,杨桓.域缜化时代域乡基层治理体系重建—温州模式及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0-16.

[6] 陈藻,冷天人”的域镇化背景之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经济改革,2015,(1): 111-116.

[7] 刘东杰,周海生.域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丨5,(2>:200-205.

[8] 郭占锋,李琳,吴丽娟.村落空间重构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J].学习 与实践,2017,(1):85-95.

[9;|王诗宗,吴妍.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杭州市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分析[J].北京行政学

院学报,2017,(4) =35-40.

[10] 项继权,刘开创.域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 1-9.

[11] 马光川,林聚任.从社会重构到社区培育: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丨5,(1): 130-136.

I;12]王木森,唐鸣.社区治理现代化:时代取向、实践脉向与未来走向—以来社区治理“一实践”图景分析[J].

江淮论坛,2018,(5):丨26-丨33.

[13] 沈费伟,张丙宣.项目制: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与逻辑[J].长白学刊,2019,(3): 110-118.

[14] 张文四个坚持”推进福田社会治理创新发展[J].人民论坛,2016,(3):84.

[15] 杨宜勇.福田模式的四个特点[J].人民论坛,2016,(3):85.

[16] 汤晋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福田实践[J].人民论坛,20丨6,(3):85.

[17] 戴焰军.基层党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保证[J].人民论坛,20丨6,(3):86.

[18] 竹立家.福田区如何推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6,(3) :86.

[19] 王春光.福田探索的示范意义[J].人民论坛,20丨6,(3):87.

[20] 谢志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4,(S1):77.

[21] 周根才.走向软治理:基层治理能力建构[J].学术界,20丨4,(丨0):34-42.

[22] 周庆智.代理治理模式:一种统治类型的讨论—以基层治理体系为分析单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3): 1-10.

C23]崔晶.基于公共场域视角的基层与社会合作治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丨7, (3): 133-丨43. [24]陈荣卓,肖丹丹.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域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发展与走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5, (4) :83-.

[25;!孙柏瑛,于扬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65-7丨+79.

[26]杨君.吸纳社会:域市基层治理社会化的新视角[J].域市发展研究,2017,(5): 118-124.

[271方冠群,张红霞,张学东.村落共同体的变迁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J].农业经济,20丨4,(8):27-29.

[28]尹杰钦,甘信芝,黎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归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 (6): 149- 154.

[;29]吴理财.中国农村社会治理40年:从“乡政村治”到“村社协同”—湖北的表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⑷:1-11.

[30]费悔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基层政社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20丨4(6):74-83.

P1]卢福营.可延扩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写在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十周年之际[J].社会科学,2014, (5) :67-75,

[32] 周少来.中国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研究—以基层为切入点[J].理论学刊,2018,(2): 114-121.

[33] 于水,杨萍有限主导一合作共治”:未来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构想[J].江海学刊,2013,(3):133-丨37.

[34] 周庆智.乡村治理转型:问题及其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10.

69社会洽理 2020年第5期

[35] 吴永红,梁波.制度结构、非均衡依赖与基层治理困境的再生产—以居委会减负悖论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4):52-60+128-129,

[36] 程同顺,魏莉.微治理:域市社区双维治理困境的回应路径[J].江海学刊,2017, (6) =123-131+239.

[37] 左停,李卓.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构建乡忖有效治理的新格局[J].云南社会科学,2019, (3) :49-54+丨86.

[38] 杨建华.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文化的现代转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 (5) :90-94.

[39] 刘志奇,李俊奎,梁德友.有限性与有效性:基层社会治理中传统乡规民约价值的扬弃与再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8,(丨):73-82.

[40] 汪世荣枫桥经验”视野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供给研究[J].中国法学,2018, (6) :5-22.

[41] 卢芳葭.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浙江“枫桥经验”十年回顾与展望[J].浙江党校学报.2015, (6): -69.

[42] 高红.域市基层合作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公共性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4, (6) :88-95.

I;43]孙秀艳.域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与启示一一基于福州市鼓楼区的实践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1):158-165,

[44]杨贵华.社区协商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推进[J].社会科学,20丨7,(3):75-81.

[45;]叶林,宋星洲,邵梓捷.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域市社区治理创新—以G省D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 (1):18-23.

[46] 姜胜辉.标准化治理:域市社区治理新模式[J].天津党校学报,2019, (5) :88-95.

[47] 李德.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创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 (5) :90-99+ 1-190.

[48] 张必春,许宝君.整体性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兼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基层治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丨8,(6):62-68.

[49] 徐永祥.曹国慧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丨6,(2):54-62.

[50] 田舒三社联动”:破解社区治理困境的创新机制[J].理论月刊,2016, (4): 145-150.

[51] 吴江,范炜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反思与提升[J].云南社会科学,2018, (6) :154-158.

[52] 刘旭.社会治理构成及法治保障[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02-107.

[53;|郁建兴.走向社会治理的新常态CJJ.探索与争鸣,2015,(12):4-8+2.

[54]王志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逻辑与实现路径[J].领导科学,2019,(2):丨5-18.

(责任编辑:马海龙)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n China

Huang Mingtao

A 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hot spot,key point,frontier and development context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research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5.5 R2 software,studies937 Chinese core and CSSCI literatures in CNKI database(from2006 to2019).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hibliometerics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s,subject distribu­tion of papers,important journals of publications.author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s,papers with high cita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content map interpretation.The study found that,taking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ld at the end of2013 as the node,the literature has wit­nessed explosive growth since2014.Research focuses on four key words:innovation,social governance,social governance and grassroots social govemance.The existing research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pointed out.

Key w ords: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social governance;knowledge map;CiteSpace

70

文档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牡会洽理2020年第5期我国基居私备始理研宄徐述□黄明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为全面展示国内学术界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脉络,本文借助尺2软件,对C/V人7数据库中的9J7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7文献(2006—20/9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年度发文分布情况、论文的学科分布、发文的重要期刊、发文作者分布、高被引论文情况、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和内容版图解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发现,以207J年//月召开的十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