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切实加强一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能力,在事故灾难状态下,尽力减少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2012年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要求,结合一矿实际,特制定2012年一矿应急救援演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全面落实2012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将演练工作引向深入,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通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要达到下列目标:一是通过《预案》演练,使救援队伍的救援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工的自救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二是通过《预案》演练找出《预案》编制的不足,逐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三是通过《预案》演练总结成绩,找准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四是通过《预案》演练进一步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协调、配合等综合能力。
三、演练范围及任务
(一)演练范围
一矿所属各工段。
(二)主要任务
1、认真组织修定《应急救援预案》(2012年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2、一矿的预案演练工作定于6月中旬。
四、演练安排
演练单位:一矿综合办、供矿工段。
五、措施及要求
(一)一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门安排部署,精心制定《演练方案》,将演练定位于应急救援实战,不得流于形式。
(二)认真作好演练记录,并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或专家到演练现场进行观摩评估。
(三)实战演练由一矿安全小组组织实施,综合办要认真做好《演练》的前期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
一矿
2012年1月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预案名称 | 高空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 演练地点 | 1290平台 | ||||
| 组织部门 | 一矿安全小组 | 总指挥 | 刘涛 | 演练时间 | 2012年6月15日 | ||
| 参加部门 和单位  | 综合办、供矿工段 | ||||||
| 演练类别 |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全部预案 ■部分预案  | 实际演练部分: 掌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的处理程序和对伤亡人员的急救措施。  | |||||
|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 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应急车一辆、急救电话一部。进入现场前由安全员讲解急救方面的有关知识和个人安全防护要求。 | ||||||
| 演练过程 描述  | 6月15日上午9时30分综合办接到高空坠落事故报告,1名翻矿工人从1290平台4#矿仓坠落,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9时35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坠落人员无明显外伤,头脑较清醒,但右小腿骨折。救援人员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把伤员抬上担架抬到安全位置,抬时注意避免两肩和两腿及脊椎受到移位,上午9时4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 ||||||
|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 适宜性:■基本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 ||||||
| 演练效果评审 | 人员到位情况 |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 |||||
| 物资到位情况 |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基本充分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 ||||||
| 协调组织情况 |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 ||||||
| 实战效果评价 |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 ||||||
|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周边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  | ||||||
|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人员配合还显得比较生疏。 改进措施:多安排进行实际演习。  |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预案名称 | 高空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 演练地点 | 1100中段602耙道 | ||||
| 组织部门 | 一矿安全小组 | 总指挥 | 刘涛 | 演练时间 | 2012年6月16日 | ||
| 参加部门 和单位  | 综合办、供矿工段 | ||||||
| 演练类别 |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全部预案 ■部分预案  | 实际演练部分: 掌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的处理程序和对伤亡人员的急救措施。  | |||||
|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 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应急车一辆、急救电话一部。进入现场前由安全员讲解急救方面的有关知识和个人安全防护要求。 | ||||||
| 演练过程 描述  | 6月16日上午10时15分综合办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1150中段602耙道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综合办值班电话联系太白河镇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现场,由现场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 ||||||
|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 适宜性:■基本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 ||||||
| 演练效果评审 | 人员到位情况 |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 |||||
| 物资到位情况 |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基本充分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 ||||||
| 协调组织情况 |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 ||||||
| 实战效果评价 |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 ||||||
|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周边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  | ||||||
|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人员配合还显得比较生疏。 改进措施:多安排进行实际演习。  | ||||||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在一矿安全小组的带领下于2012月6月15日~16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一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本次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一矿的一次重要活动,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一矿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一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副矿长为副组长,工段长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操作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6月15日上午9时30分综合办接到高空坠落事故报告,1名翻矿工人从1290平台4#矿仓坠落,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9时35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坠落人员无明显外伤,头脑较清醒,但右小腿骨折。救援人员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把伤员抬上担架抬到安全位置,抬时注意避免两肩和两腿及脊椎受到移位,上午9时4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二)模拟触电事故
6月16日上午10时15分综合办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1100中段602耙道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综合办值班电话联系太白河镇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现场,由现场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创新性,评估等级为优秀,演练取得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一 矿
2012年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