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焊接之前应仔细清除预加工边的锈蚀、油污、灰尘及水分等。每道焊层必须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焊接宜采用小电流多层次焊,每道焊层不能太大,且各焊道接头应错开50mm。
对于每道焊缝的焊接应连续,不得间断,以确保其有合适的焊接层间温度。电焊条使用前须经烘干处理,未经烘干的焊条不得使用。
2.焊接前的焊缝预热温度为125~200℃(预热范围距焊缝中心为75mm),用电加热片或火焰进行加热并覆盖以防火岩棉,预热时必须缓慢且均匀,焊缝清根后必须打磨干净去除掉所有的碳化物,并按照上述要求重新预热。
3 . 焊接较合适的层间温度为125~250℃,其温度下限用以保证在多层焊中后道焊缝有起码的预热条件,其温度上限以避免出现热应力裂纹。通过补充加热或缓慢焊接来控制层间温度。
4.焊后热处理 ,可将焊缝区域用电加热设备或火焰加热到200~250℃,保温1.5小时并覆盖以防火岩棉,然后使其缓慢冷却。以避免发生裂纹出现。
5. 用碳弧气刨清理坡口表面沟痕,坡口1:6圆滑过渡,无明显的沟痕,然后用磨光机打磨,表面进行着色检验,检查无裂纹缺陷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焊条选用E5016,使用前350℃~400℃烘干1~2小时,降至100℃~150℃保温。焊接使用时保温筒盛装,随用随取。焊条采直径Φ4mm,焊接电流140A~180A,焊接电压22~25V。可采用二氧化碳气保焊焊接,采用多层多道焊接,焊丝牌号H08Mn2SiA,焊丝直径Φ1.2mm,焊接电流160~220A,焊接电压22~25V。
6. 焊接材料的管理,焊接结束后,焊丝焊条必须返还到储藏室。焊条保持干燥状态,在室外工作使用时在4小时以内。超过以上时间焊条必须送回烘干室烘干。
7. 焊接注意事项,焊接过程中应避免“弧伤”(由于引弧不当等原因可,引起电弧击伤母材或焊缝表面的现象),因其使铸钢件局部区域淬硬,且应力集中,极易产生微裂纹。CO2焊焊接过程中若发现焊丝表面有锈迹,应更换焊丝后方可进行焊接。
8.焊接时四周要用彩条布围好,确保焊接质量。
9.除打底层外,每层焊缝要用锤击消除应力后进行下一层焊接。
10.整个焊接过程中层间温度不得小于预热温度,配合电工每10分钟进行一次记录,检测点不小于四点。
11. 渣罐罐体加强筋有裂纹处用碳弧气刨进行清理后进行焊接,需要挖补处选用20g或16MN材质的钢板,并在内侧堆焊3-5mm焊肉。
12.焊接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探伤,达到GB11345-Ⅱ级合格,焊缝表面100%着色检验,不允许有裂纹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