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石景山二模)2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方法和所加试剂 | |
| 方案1 | 方案2 | ||
| A | 区分CO和CO2 | 燃烧的木条 | 澄清石灰水 |
| B | 证明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 加入NaOH溶液 | 加入盐酸 |
| C | 除去碳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钙 | 加水、过滤 | 加入盐酸 |
| D |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 加入盐酸 | 通入CO2 |
(2013年通州二模) 35.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已知:① 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 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B.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C.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钠 D.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或钠
答案:A
(2013年通州二模)3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 A | 稀盐酸 | 氯化钠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 B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 |
| C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点燃 |
| D | 三氯化铁溶液 | 氯化铜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或试剂 | |
| A | CO | CO2 | 通入氧气点燃 |
| B | O2 | CO2 | 氢氧化钠溶液 |
| C | NaCl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 D | Cu粉 | Fe粉 | 用磁铁吸引 |
(2013年海淀二模)22. 下列实验中,实验方案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 结论 | |
| A | 向盛装CO2的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瓶身变瘪 | 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
| B |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均能燃烧 | 说明氮气能支持燃烧 |
| C | 某红色粉末发生分解反应,只生成单质汞和氧气 | 该粉末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 |
| D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石蕊溶液变红 | CO2属于酸 |
(2013年西城二模)25.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
A.若、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
B.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A是Na2CO3溶液
C.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D.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