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9:45:27
文档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
推荐度:
导读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

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2)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

2.盆腔炎慢性期,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若盆腔炎性包块(盆腔包裹性积液,又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10cm,或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需手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白带常规、BV检查,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血常规、血沉、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十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择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蛋白、CA125、免疫学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中成药

丹黄祛瘀胶囊

3.中药特色疗法

(1)针刺加TDP神灯: 

湿热瘀阻证:子宫、水道、归来、中极、阴陵泉穴;

寒湿瘀阻证: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

气滞血瘀证:气海、血海、中极、内关、三阴交穴;

气虚血瘀证:合谷、足三里、八髎、神阙穴。

(2)红藤煎保留灌肠(红藤30g,败酱草30g,鸭跖草30g,桃仁10g,公英 30g,地丁30g,三棱10g,莪术10g)。

(3)推拿法(一指禅法、鱼际揉法、推法、点法、擦法等手法):关元、中极、归来、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八髎等穴位。

(4)刺络拔罐法:关元、气海、血海、膈俞等穴位,先刺络,后拔罐。

4.西医疗法:多用于急性发作期

静滴抗生素:宜联适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盆腔疼痛(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或减轻。

2.盆腔体征消失或减轻。

3.超声检查盆腔炎性包块消失或缩小。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抗生素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或因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原因,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时,退出本路径。

5.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TCD编码:BNP090 ICD-10编码:N73.1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7天)

□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及住院记录

□初步拟定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

  疗方案

□据检查结果,并予相应处理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加TDP神灯

□红藤煎保留灌肠

□推拿法

□刺络拔罐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白带常规、BV检查

□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

  淋球菌

□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血沉、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十项

□心电图

□其他检查(□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 □C-反应蛋白 □CA125 □免疫学检测)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加TDP神灯

□红藤煎保留灌肠

□推拿法

□刺络拔罐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中医辨证施护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施护

□情志疏导、生活起居护理

□饮食调摄指导

□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8~14天)

    年  月   日

(第15~20天)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纪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纪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观察下腹痛、腰骶痛和带下情况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加TDP神灯

□红藤煎保留灌肠

□推拿法

□刺络拔罐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加TDP神灯

□红藤煎保留灌肠

□推拿法

□刺络拔罐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观察下腹痛情况

□中医辨证施护

□情志疏导、生活起居护理

□饮食调摄指导

□健康教育

□按医嘱进行治疗

□观察下腹痛情况

□中医辨证施护

□情志疏导、生活起居护理

□饮食调摄指导

□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21天,出院日)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完成出院小结

□通知出院

□预约复诊日期

出院医嘱

□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白带常规、BV检查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要

护理

工作

□出院健康教育

□交待出院相关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文档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