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配置基本原则
OptiX155/622设备的配置非常灵活,但是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环形网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组建环形网。
2.每个OptiX155/622子架最多可上下252个E1业务或24个E3业务或24个T3业务或8个E4业务,如超过此,应考虑增加使用扩展子架。
3.设备配置应尽量将光接口板置于线路板位,这样可以节省支路板位资源,使系统上下业务数量不受影响。
4.系统配置时,尽量使多个系统采用相同的网络保护方式,这样系统间的业务可以得到相应的保护。
5.对于较重要的站点或业务枢纽点,建议对设备关键单板采用热备份保护(如交叉板、时钟板)。
6.以太网业务可与PDH业务在同一VC-4中传输。
二.设备配置资源清单
表4-1 OptiX155/622光同步传输设备
| OptiX光同步传输设备 | 规格 |
| OptiX 155/622 | OptiX155/622光同步传输设备 |
| OptiX EX | OptiX扩展子架设备 |
| OptiX机柜及结构件 | 规格 |
| ETSI机柜 | 2000×600×300mm,包括告警、电源、铃流单元 |
| ETSI机柜 | 2200×600×300mm,包括告警、电源、铃流单元 |
| ETSI机柜 | 2600×600×300mm,包括告警、电源、铃流单元 |
| OptiX 155/622子架 | OptiX155/622光传输系统Ⅱ型、III型子架 |
| OptiX EX子架 | OptiX155/622光传输系统Ⅱ型、III型子架 |
| 假拉手条 | 32mm |
| 假拉手条 | 24mm |
| 风扇子架 | 必配 |
| 单板种类 | 名称 | 适用设备 | |
| OptiX155/622 | OptiX EX | ||
| PL1 | 16×E1支路电接口板 | √ | √ |
| PD1 | 32×E1支路电接口板 | √ | √ |
| PL3 | 3×E3(T3)支路电接口板 | √ | √ |
| PL4 | 1×E4支路电接口板 | √ | √ |
| TDA | 多路音频数据接入板 | √ | √ |
| TPS | 支路保护倒换板 | √ | √ |
| ET1 | 4路10M/100M以太网电接口板 | √ | √ |
| EF1 | 2路或4路100M以太网光接口板 | √ | √ |
| EFTO | 4路100M以太网光接口板 | √ | √ |
| EFTE | 4路10M/100M以太网电接口板 | √ | √ |
| SLE | STM-1同步线路电接口板 | √ | √ |
| SE2 | 2×STM-1同步线路电接口板 | √ | √ |
| SL1(Ie)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Ie-1 | √ | √ |
| SL1(I)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I-1 | √ | √ |
| SL1(S)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1.1 | √ | × |
| SL1(L)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L-1.1/1.2 | √ | × |
| SL1(Ve)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Ve-1.2 | √ | × |
| SL1(Ue) | 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Ue-1.2 | √ | × |
| SL2(Ie) | 2×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Ie-1 | √ | √ |
| SL2(I) | 2×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I-1 | √ | √ |
| SL2(S) | 2×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1.1 | √ | × |
| SL4(I) | STM-4同步线路光接口板I-4 | √ | √ |
| SL4(S) | STM-4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4.1 | √ | × |
| SL4(L) | STM-4同步线路光接口板L-4.1/4.2 | √ | × |
| SL4(Ve) | STM-4同步线路光接口板Ve-4.2 | √ | × |
| SL4(Ue) | STM-4同步线路光接口板Ue-4.2 | √ | × |
| GTC | 通用时隙交叉连接板 | √ | √ |
| STG | 同步定时发生器板 | √ | × |
| SCC | 系统控制与通信板 | √ | √ |
| OHP | 开销处理板 | √ | × |
| BA2 | 光功率放大器板 | √ | × |
| C | 音频数据转接板 | √ | √ |
| C75 | 75Ω接口板(16×E1) | √ | √ |
| D75 | 75Ω接口板(32×E1) | √ | √ |
| C12 | 120Ω接口板(16×E1) | √ | √ |
| D12 | 120Ω接口板(32×E1) | √ | √ |
三.典型配置说明
OptiX155/622设备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系统设计的思想,使用户可以在一个子架上实现几个设备类型的功能,特别适用于组网复杂的网络。对于OptiX 155/622设备,除了可配置成基本的STM-1、STM-4等级的单个TM、ADM、REG外,还可以配置成双STM-4二纤ADM、多个STM-1二纤ADM(或多个155M的TM或二者的组合)、以及STM-4设备与STM-1设备的混合体,也可作为一个小型的24×24的4/3/1全交叉的DXC设备。
1.单TM的配置
单TM配置示意图如图4-1所示。
配置说明:
a.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b.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1~8支路板位的任一板位。
c.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
d.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2.单ADM(双TM)配置
单ADM(双TM)配置图如图4-2所示。
图4-2 OptiX155/622单ADM(双TM)系统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b.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
c.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单ADM配置时11和12板位级别应该一致,双TM为1+1、1:1配置时11和12板位级别也应该一致。
d.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3.单ADM+单TM的配置(环带链,T型网)
单ADM+TM配置示意图如图4-3、图4-4所示。
图4-3 OptiX155/622 ADM+TM系统配置图一
图4-4 OptiX155/622 ADM+TM系统配置图二
配置说明:
a. 图4-3、图4-4均可实现环带链(T型)配置。但图4-4中,环带链级别受限为STM-1,且占用支路板位,一般建议采用图3-3配置。
b.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1/T1)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c.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图4-3(b)中第8板位的SLX板可插在任一支路板位)。
d.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构成ADM配置的11和12板位线路板级别应该一致。
e.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f. ADM和TM配置相互,ADM与TM之间可互通业务。
4.双ADM配置
双ADM配置示意图如图4-5所示。
图4-5 OptiX155/622 双ADM系统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b.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
c.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构成ADM配置的11与12、13与14板位的线路板级别应该一致。
d.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e. 双ADM配置相互,两个ADM系统之间可互通业务。
f. 设备也可在支路板位中构筑STM-1级别ADM系统,但一般在线路板位空闲时不推荐使用。
5.双ADM+TM配置
双ADM+TM配置示意图如图4-6所示。
图4-6 OptiX 155/622 双ADM+TM系统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b.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图4-6中8板位SLX可插在任一支路板位)。
c.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构成ADM配置的11与12、13与14板位的线路板级别应该一致。
d.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e. 各系统配置相互,系统之间可互通业务。
f. 设备也可在支路板位中构筑STM-1级别ADM系统,但一般在线路板位空闲时不推荐使用。
6.HUB点应用方式
HUB点应用示意图如图4-7所示。
图4-7 OptiX155/622 HUB点应用图
配置说明:
a.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b.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图4-7中5-8板位SLX可插在任一支路板位)。
c. 线路单元SLX根据设备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
d.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7.REG配置(中继再生器)
用OptiX155/622设备构筑再生器的配置示意图如图4-8和图4-9所示。
图4-8 OptiX155/622单REG系统配置图
图4-9 OptiX155/622双REG系统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线路单元SLX根据中继器级别选用,STM-1级别选用SL1板,STM-4级别选用SL4板,配置时11与12、13与14板位级别应该一致。
b.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c. OptiX155/622子架构筑的REG设备可以升级成为ADM设备,满足以后可能的业务需求。
8.扩展子架配置
扩展子架配置示意图如图4-10所示。
图4-10 扩展子架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扩展子架只用于上下业务,不宜传输较长距离(原则上小于500m)。
b. 支路单元TU可选配TDA、ET1、EF1、EFTE、EFTO、PL1(16×E1)板、PD1(32×E1)板、PL3(3×E3/T3)板、PL4(1×E4)板、SL1(1×STM-1光接口)板、SLE(1×STM-1电接口)板等种类。
c. 支路单元TU各支路板类可以混合配置,可以安排在支路板位1~8的任一板位。
d. 线路单元SLX可以一块也可以两块,一般选用SL1或SL2,数量以及板类型根据需要在扩展子架上上下的业务数量而定。
e. 第10板位XC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9.带光放大单元的设备配置
图4-11是带光放大单元的设备配置图。
图4-11 带光放大单元系统配置图
配置说明:
a. 由于光放大板较厚,因此使用时其板位左侧不能再安装其他板件。
b. 光放大板可以插在支路侧2-8板位及线路侧11-14板位。
c. 第10板位XC和第16板位STG为选配,用于支持关键单板的热备份。
10.补充说明
OptiX155/622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形式,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可以以此为基础,灵活配置。
